原創 校運會完美落幕的 華南農業大學
21日上午
南方的秋依然悶熱
東區運動場內歡呼陣陣
一年一度的校運會迎來最終時刻
什麼?華農校運會冠軍又是這個學院?
他們還曾經是華農校運會十連冠?!
一起來看看吧!
經過一天半時間的角逐,本次校運會最新結果出爐——工程學院獲得團體總分冠軍,繼去年校運會後成功衛冕。工程學院和外國語學院分別奪得男子和女子團體總分第一名。
下面用一組照片,帶你回顧賽場上的精彩瞬間!
圖 | 跳高運動員 農學院 謝團
圖 | 鉛球運動員 電子工程學院、人工智慧學院 耿鈺昕
「冠軍來得沒那麼容易,只是每個人都很用心。」
頒獎結束,綠茵場上快門頻閃。記者走近其中一群身著紫色制服的學生,他們是本次校運會團體總分第一名的獲得者——工程學院。
2017級蘇麗麗是工程學院的參賽運動員之一,在今年校運會中,她參加了女子100m和800m單項,皆獲冠軍。談及團體獲獎感受,她回應:「冠軍來得沒那麼容易,只是每個人都很用心。」
據了解,自院運會選拔出代表學院的參賽運動員後,學院專門安排團委學生會的同學一對一跟進,確保參賽運動員的最佳狀態和後勤保障。喬佳汝是負責學院參賽事務統籌的輔導員,她說:「每天下午5-6點,工作人員都會在操場守候著,給運動員提供牛奶、麵包、運動飲品等物資。」對此,蘇麗麗也表示,「說是『保姆式』的服務一點也不為過,我們的釘鞋、活絡油從來沒有缺過。」
除學院的大力支持外,運動健兒們的努力備戰也不可缺少。自十月末起,運動員們每天下午放學後齊聚操場,展開跑圈、深蹲、蛙跳、高抬腿等相關訓練。一個多小時的練習結束,額前的碎發已經汗溼,大家方才拖著疲憊的步伐離開運動場。
2007-2017年,工程學院已經在華農體育史上書寫了十連冠的紀錄,2018年遺憾未能繼續蟬聯,但自去年重回冠軍寶座後,今年他們又再度衛冕。輔導員喬佳汝笑著說:「每個工程人都有一個續寫十連冠的夢想。」
看完冠軍學院的故事,是不是還沒夠?
接下來
小編再帶你認識一下華農其他運動項目的大神吧!
李濤裕:「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2019年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男團冠軍
2019年第十屆省大學生運動會羽毛球男團冠軍
2019年第十屆省大學生運動會羽毛球男雙亞軍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是2018級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的李濤裕對於羽毛球的態度。
李濤裕與羽毛球的緣分起於一場「意外」——起初只是想通過羽毛球運動強身健體,抵禦病痛。沒想到卻深深陷入羽毛球的魅力中,一陷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的時間裡,這項運動也曾帶給他許多榮譽。在2019年的全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上,李濤裕作為隊長,帶領校羽毛球隊以一分的優勢戰勝強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奪得了團體賽的冠軍。他坦言:「去年的我們其實並沒有奪冠的信心。一是之前男隊從未拿過冠軍,擔心沒有絕對的實力,二是有些隊員沒參加過全國賽,經驗難免有些不足。」但在全隊上下擰成一股繩的決心驅動下,校羽毛球隊創造了一個屬於他們的奇蹟——全國冠軍。
於李濤裕而言,這個奇蹟不僅屬於球隊中每一個不放棄的人,也屬於盡心盡力為球隊的曾海清教練。言及此,李濤裕平穩的聲調稍稍提高:「我很感激我的教練、我的恩師,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羽毛球隊,我們能拿到今天這樣的成績離不開他的辛勤付出。」
過去的戰績不再留戀,前方的路就在腳下。在今年11月底,校羽毛球隊將會出徵今年疫情之後的第一次大賽:省大學生錦標賽。祝願他們衛冕成功!
孫飛揚:「興趣+堅持」
國家一級遊泳運動員
國際開放水域初級潛水員
2020年省大學生遊泳錦標賽100米仰泳冠軍
2020年省大學生遊泳錦標賽4×50米混合泳接力冠軍
回望2020級農學院孫飛揚同學一路的遊泳經歷,「堅持」是對此最好的概括。小學時候,因為興趣選擇了遊泳並正式接受專業訓練;初高中時期,加入校遊泳隊。在他身上,「堅持就是勝利」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坦言:「遊泳對比其他陸上運動,最需要的就是堅持,你需要克服場地,交通,季節等問題,巧妙地安排時間,持之以恆地訓練。」
談及日常的訓練,一周七天,每天訓練一個半小時已是常態。日常不間斷的基礎訓練,給孫飛揚獲得大大小小的獎項奠定了基礎。在上個月的廣東省大學生遊泳錦標賽中,孫飛揚一舉奪得男子100米仰泳冠軍。這是他在大學生生涯中獲得的第一個冠軍,這個成績也堅定了他繼續拼搏,為校爭光的信心。
作為一名20級學生,在初入大學之際就擔任了校遊泳隊隊長。孫飛揚對此非常感激,感激老師和泳隊隊員對他的信任,他表示必將不辜負他們的信任,勇於承擔責任,帶領校遊泳隊走向更好的未來。遊泳帶給了他的不僅是強健的體魄,更是一種改變——一種如水般「安之若素」的心態。像水一樣,擁有強大力量卻不顯稜角,保持謙遜,虛心學習,多一些互相促進的過程,樹立團隊精神。於個人,有水一般的包容性,於團隊,有水一樣的凝聚力。
蘇麗麗:「只有終點能讓我停下來。」
工程學院院運會女子100米 200米 400米記錄保持者
2018、2019年校運會400米第一名
2019年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800米第一名
2019年省大學生田徑錦標賽800米第一名
2020年校運會100m、800m第一名
「不服輸」是2017級工程學院蘇麗麗田徑之路的關鍵詞。高二初次接觸短跑,便在蘇麗麗心中種下了田徑的種子。進入大學後,院運會上的亮眼表現讓她順利進入校田徑隊。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蘇麗麗已經從最初那個底子不錯的青澀選手成長為如今沉穩強勁的主力隊員。院運會、校運會、省大學生運動會、省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等各大賽場皆留下她榮譽的勳章。
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榮譽加身的背後是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付出。
「嘭!嘭!嘭……」傍晚時分,落日西斜,田家炳體育館二樓的健身房中迴響著健身器材的碰撞聲——蘇麗麗正在進行每周的核心力量訓練。一個多小時不間斷的上肢舉重、兩腿深蹲等練習讓她大汗淋漓,「每次練完全身都溼透了。」
此外,每周五天的場地課、技巧學習也是雷打不動的安排。有時,蘇麗麗也會在晚上10點下課後再去運動場,把因晚課而落下的訓練量補回來。只因她堅信:「再苦再難,該完成的訓練還是要按質按量完成。」
身體素質的訓練是運動員的必修課,飲食的自律也是蘇麗麗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去年備戰大運會,比賽時間是5月份,但蘇麗麗和隊友們從12月便開始拒絕一切如奶茶、炸雞等高熱量食物,「半年多沒有喝過奶茶。真的!一口都沒有。」蘇麗麗回憶說。
流下的汗、跑過的圈、舉過的鐵……最終都將化作賽場上的助推劑,為她多增加一絲前進的力量。她認為:「只有終點能讓我停下來。只要信念在,絕對不會讓對手有機會超過我。」
「不服輸」精神不是打敗了多少人,贏得了多少榮譽,而是奮戰到底,永不放棄!或許這也正是華農體育精神的寫照,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梁志君:「自己就是最好的夥伴。」
農學院院運會近三年的女子100m第一名
女子三級跳遠第一名
2018年校運會100m第二名,三級跳遠第二名
2019年校運會女子100m第一名,三級跳遠第一名
2020年校運會女子100m第二名,三級跳遠第二名
「初一的時候參加運動會,我看三級跳這個項目名字挺特別的,之前也沒見過,就報名了,想要嘗試一番。」2018級農學院梁志君和三級跳的緣分,來源於這樣一份好奇,卻沒想到這一次小小的嘗試,卻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讓她對這個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梁志君坦言:「我的運動生涯充滿了坎坷,就像在一條顛簸的路上前行。」她提到,自己這些年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困難,例如換教練時磨合期的過渡,在不同比賽中遇到的不同賽制難以轉變導致成績不好的挫敗感,找不到合適的訓練方法而陷入瓶頸期,其中最令她感到挫敗的是一種「孤獨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訓練,也沒有合適的人指點迷津。這種孤獨感侵蝕了她,一度對未來的道路感到迷茫。
然而,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擋她前進的步伐,在短暫的迷茫後,她又積極轉換心態,繼續前行。「自己就是最好的夥伴。」找不到「同道中人」互相錄像糾正動作,她就自己買一個三腳架,自己錄像,自己糾動作。這樣的堅持,其實是源於心中的「執念」——渴望去拿到一個好的成績,走到更高的地方,不辜負這些年的辛苦。「其實主要是心中的執念,單憑著興趣這個契機已經很難克服這些困難了,但是我一直希望能達到一個更高的目標,給過去的自己一個交代,也為未來的自己做一個好的示範,不留下任何的遺憾。」
黃澤鍵:「一路向前」
2020年院運會男子100m第一名
2019年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男子200m第七名
2019年校運會男子100m第三名,男子200m第二名
2018級黃澤鍵的第一個第一名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校運會上獲得的。那時他的天賦就已逐漸顯露,此後,校運會上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但真正接受系統訓練是在大一下學期——在院運會嶄露頭角,隨後進入校田徑隊,由此黃澤鍵的大學田徑生涯拉開了序幕。
一周兩天,每次2-3小時,有時還夾雜早訓,這樣的安排對於課業繁重的大三學生不算輕鬆,黃澤鍵利用所有的課餘時間,進行各種熱身、體能和高難度訓練。在一次次的蛙跳、負重深蹲下,他的體能得到提高,速度越來越快。功夫不負有心人,黃澤鍵在2019年獲得了廣東省第十屆大學生運動會男子200米第七名「這是對我訓練的一個肯定,讓我更堅定了走田徑這條路。」
黃澤鍵已然從「田徑新人」成長為如今校田徑隊必不可少的主力隊員。而校田徑隊也從當初的寂寂無名到如今一舉拿下2019年廣東省大學生田徑錦標賽團體總冠軍。正是每一個隊員的努力訓練造就了今天的田徑隊,也是今天的田徑隊,促成了每一個隊員的成長。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以個人促進團體發展,並在優秀的團體中迅速成長,「團隊的力量」正是華農田徑隊的魅力所在,也是華農曆代相傳的體育精神帶給我們的鼓勵。
呂昌龍:「田徑=快樂」
2019年校運會男子1500m第一名
2019年校運會男子5000米第二名
2020年校運會男子800m第三名、1500m第二名
快樂,是2019級園藝學院呂昌龍對田徑的態度。「平日訓練完成得好,會快樂;跑出了好成績,會快樂;最重要的是進入田徑隊,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很快樂!」
談及自己與田徑的緣分,他回憶:「在高一時,因為身邊的一位好朋友很愛跑步,在他的帶動下,每天自己都會去操場跑個幾圈。」潛移默化中,呂昌龍漸漸地喜歡上田徑。
憶起去年校運會1500m奪冠的經歷,他感慨:「在最後一圈時,其實已經被前一位選手領先了很多。我不斷給自己加油打氣,穩中加快了步伐,勇敢地追了上去,最後取得了理想成績,也算不辜負自己平時的努力。」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不到最後一刻,都要勇敢嘗試,一切皆有可能!」
採寫 | 融媒體工作室 江彥涵文 黎育苗 梁穎怡 實習記者 張媛佳 廖一欣
攝影 | 融媒體工作室 邢思薇 劉靜儀 王彥哲 肖予祺 馮宇潼 申旺 盧雅姍 姚舒月 李曉晴 實習記者 張文靜 鍾梓驥 新吉樂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華農校運會冠軍又雙叒叕是這個學院!!!》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