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馬路邊走路鍛鍊,可能加重心血管病,你該早點知道

2020-08-28 動動APP


【運動指導】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因為熱愛走路,小動君結識了五湖四海的動友們。

大家越走越上癮,大多都是因為:


簡簡單單走一走,

人瘦了,心情好,

三高也能降不少。


走路雖然簡單有效,但如果不注意細節,一頓操作猛如虎,大概率只能走出一身病。

為了避免細節的「坑」,以前我們講了很多「如何走」的技巧。

但你知道嗎?其實「在哪兒走」也很重要。


有一個地點,好多人日復一日堅持在那兒走路健身,殊不知,這樣越走越會加重心血管病危害,還不如不走!


這個地方就是▼


「車來車往」的馬路邊


因為,有一種你看不見的傷害——

「汽車尾氣」

@動動團隊製圖

我們都知道,汽車尾氣會造成很嚴重的空氣汙染。

而且,尾氣幾乎都集中在離地面 1 米左右的高度,剛好是人們邊走路呼吸的高度。

如果是以運動健身為目的的走路,我們吸入的尾氣要就比平時更多,更不健康。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運動保健諮詢門診李靖教授表示:

街道是空氣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來來往往的車輛會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


在運動時呼吸會加深、加快,如果運動時的環境是比較汙濁的,吸入後對身體肯定是有害的。

這個傷害可不是小打小鬧。


常在車多的馬路邊走路:

即便是健康人群,也會加大患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病的風險

對於心血管病患者更是雪上加霜,不僅不會緩解病情,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張金良教授表示:

在馬路邊,由於受機動車尾氣的影響,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濃度都較高。


長期吸入,可以影響人的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例如,呼吸道刺激、反覆發生的呼吸道感染,使很多慢性病加重。


英國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曾刊登了一個對比試驗。

研究的是「在空氣汙染嚴重的街道」 與「在空氣品質較好的公園」走路散步對心腦血管分別有何影響。

圖片來源 @THE LANCET

研究人員組織了 119 位 60 歲以上的志願者參與對比實驗,其中包括健康狀況良好者、慢阻肺患者、心血管病患者。

這些志願者被交叉分成兩組,進行走路散步實驗,時間 2 小時▼


一組志願者被安排在車水馬龍的商業街——牛津街,那裡常年被公交車、計程車堵得水洩不通,空氣汙染較為嚴重;

另一組志願者則在附近車少安靜的海德公園,那裡林木茂盛,空氣汙染較小。

車水馬龍的牛津街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空氣清新的海德公園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對比實驗的結果發現:

無論健康程度如何,沿牛津街散步的志願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動脈硬化狀況甚至惡化。


只有在公園散步的志願者,肺功能改善、動脈血管軟化的作用才顯著,改善效果甚至可持續至散步後 26 小時。

綜上,如果長期在充斥著汽車尾氣的馬路邊走路鍛鍊,小動君真誠勸你還不如在家呆著。

所以,「走對路」非常重要,一定要選對地點!


最佳健走散步地點


很多動友都經常分享自己最愛的健走散步路線,小動君總結了一下,以下幾個地點,都非常適合走路散步▼


1. 綠意盎然的公園

這應該是萬千動友的鐘愛首選吧!公園不允許機動車入內,走路非常安全,且植被茂盛,空氣清新,對於心肺非常友好。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動友推薦:

評論來源 @動友


2. 景色怡人的江邊、湖邊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羨慕家在江邊、湖邊的動友,不僅空氣清新,微風吹拂,沿途還能欣賞江景湖景,簡直令人心曠神怡。


✨動友推薦:

評論來源 @動友


3. 安靜的校園、小區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這些地方雖然不如公園空氣那麼好,但有建築物阻擋,遠離馬路,空氣汙染也會相對較少。


✨動友推薦:

評論來源 @動友


4. 專業的步道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如果家附近有這種專業的健走步道,那可就太幸福啦。專設的步道更加平整開闊,尤其是塑膠步道,對膝蓋更友好。


✨動友推薦:

評論來源 @動友


5. 非高峰期的馬路街道邊

如果你家附近只有馬路,也別垂頭喪氣,不是不能走路鍛鍊,但小動君建議:

在馬路邊走路鍛鍊,一定要「避開早晚尖峰時段」,選擇車少的時間。

此外,還有一點很重要:

在日照強烈且無風時,尤其夏秋季節,最好別在車多的馬路邊鍛鍊,此時不僅空氣汙染嚴重,而且尾氣在陽光作用下,還可能產生有毒的「光化學煙霧」,會使人眼睛發紅,咽喉疼痛,呼吸憋悶、頭昏、頭痛。


除了「不要在馬路邊走路」,

還有一些好多人習以為常,但其實很傷害身體的走路小習慣


小動君在此想提醒各位:


這些走路習慣要不得


生病堅持走路


很多人覺得,頭疼腦熱是小病,繼續走路是「運動療法」,活動活動筋骨,出一身汗,病沒準兒還能好得快一些。

生病時免疫力本來就差,繼續運動,刺激身體,再加上出汗吹風,很可能加重病情

運動中,尤其中老年人,如果出現眩暈、胸悶、胸痛、氣短等症狀,應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切忌硬撐。我們走路是為了健康,不要本末倒置哦。


【小動君建議】


生病了就充分休息,減少或暫停運動,不要逞強,身體才能以最快速度恢復。


餓著肚子快走能減肥


有人認為,餓的時候走,更能消耗脂肪,減肥效果更好。

但是,餓著肚子快走,無異於「開著一輛沒有油的坦克」

在身體開始消耗脂肪之前,會先消耗大量血糖,空腹情況下,人很容易出現「低血糖」,感到頭暈乏力、面色蒼白、出冷汗,甚至暈倒。還沒開始健身減肥,人先倒下了,多麼得不償失。


【小動君建議】


1. 不要空腹走路,尤其是「清晨」,此時血糖濃度最低,最容易出現低血糖。


2. 即便為了減肥,走路前也最好別空腹,至少喝杯牛奶,吃點麵包、雞蛋、蘋果之類的小食,補充一下運動所需的能量。


平時不走路,周末2萬步


很多人平時工作忙,沒時間走路,所以周末休息就一次性、大運動量、長時間的「瘋狂暴走」,想把平時的鍛鍊量補回來,以此獲得健身、減肥效果。

對此,小動君想說——


就像「暴飲暴食」對腸胃不好,運動上也不能「突擊暴走」。

如果平時沒有鍛鍊基礎,心血管系統、肌肉群一下子肯定無法適應如此高的強度,很容易「死機」。不僅白白努力,更可能引發運動傷害、疾病。

有效的走路鍛鍊,一定是「堅持+循序漸進」。切忌「飢一頓、飽一頓」的鍛鍊行為哦。


【小動君建議】


每周走3-5天,每次30-60分鐘,重要的是「堅持走」。


慢悠悠兩萬步,能減肥降糖?


很多人會覺得:只要我走得時間夠長、距離夠遠,脂肪三高就追不上我。

但「走路速度」過慢,也等於白走。為什麼很多人每天也走1萬步,但啤酒肚依然下不去,三高指標依然超標,就是因為「走得太慢了」,運動強度不夠。

「適當加快速度」,才能達到鍛鍊心肺功能,降糖降壓降脂的目的。


【小動君建議】


日常步行:1分鐘 70-90步

健走運動:1分鐘 90-120步

老年人(為了長壽保健):1分鐘 50-60步


走路時抽菸解乏


有些男性,在走路鍛鍊時,習慣點根煙解解乏。

此時吸菸,對身體的危害,比平常吸菸還要大得多。這就跟在馬路邊吸尾氣是一樣一樣的。

因為,運動時吸菸,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體內各器官處於高水平工作狀態,而煙霧大量進入體內,還會因運動後的機體需要大量氧氣又得不到滿足,而更容易受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質的危害。


而且,走路吸菸,氧氣吸收不暢,會讓人更容易感到疲勞。

【小動君建議】


運動不吸菸,吸菸不運動。


走路看似是單純消耗體力的運動

但實際上還得

多~動~腦~筋~

才能事半功倍


動友們平時都喜歡在哪兒走路

留言說一說吧

參考資料:


1.George D Thurston, Jonathan D Newman.Walking to a pathway for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J/OL],The Lancet,December 05, 2017.

2.《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原因在這!》,健康時報

3.《最新十大無效果健身,你中招了吧?》,超級小周周


- END -

查看更多養生/運動/減肥小訣竅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走路,有人走出長壽,有人走廢膝蓋!每天怎樣走最好?
    如果你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運動,而又想保持健康,你該怎麼辦?——走路。 早在1992年,世衛組織就指出「走路是世界上最佳運動之一」,簡單易行,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都可以動起來。 但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
  • 堅持走路鍛鍊,好處多多,但若你踩了雷區,可能越走越傷身
    能消食,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特別是晚飯後半小時左右外出走走路,有利於促進消化,減輕腸胃的代謝負擔,為腸胃能在夜間更好的休息與修復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睡眠質量可能還會因此得到改善。走路好處如此多,但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非但沒走出健康,反而落得一身病,這是為什麼呢?多半是你踩了雷區!快看看下面幾個走路鍛鍊的誤區,你有沒有避開?
  • 中老年人堅持走路鍛鍊,能得到哪些好處?走路時要注意什麼?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的方式有很多,說起走路,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把它當做一項運動,但走路是世界衛生組織明確的對人體健康有益的一種鍛鍊方式。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不太適合進行高強度的運動,走路就非常適合。那麼,老年人堅持走路鍛鍊,身體能得到哪些好處?走路時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嗎?走對了養生,走錯了反而傷身!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走路鍛鍊,麻煩牢記3點
    近年來大家有推崇一種「日行萬步」的養生方式,但是又有很多人擔心走路太多會把膝蓋、腳踝走「廢」,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告訴大家,每天走多少步比較合適。 步行是一種低衝擊力的運動,也是一種負重運動,對於我們的肌肉和骨骼來說,有很好的鍛鍊作用。
  • 中老年人堅持走路,可以「走」掉三個問題!你開始了嗎?
    人總是會老的,上了年紀之後,很多人就缺乏了鍛鍊,根骨沒有活動活動,會容易出問題。其實對中老年人的要求不高,只要適當地走動走動就好了,對於身體來說,只要達到一個活絡血液的效果就行了。走路就是最好的鍛鍊方式。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走出一身病!原因在這
    當然也要分不同的人的類型,比如說像年紀比較大的,他軟骨可能已經出現一些輕度磨損了,而且還有一些輕度變形,膝內翻畸形,就是老百姓講的羅圈腿,這種情況下如果他每天還要走過多步數,很快就會出現半月板的退變甚至撕裂,出現軟骨的磨損,骨性關節炎,所以我們的走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走太多的路數。
  • 這4類「長壽運動」,每天鍛鍊半小時就管用
    快走—強心肺、增加下肢力量研究表明,走路的速度,可以預測人的壽命。普通人走路速度是0.9米/秒,當走路速度大於1米/秒時,壽命會更長;走路速度小於0.6米/秒時,死亡風險會增加。法國聖埃蒂安大學附屬醫院一項新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天堅持快走15分鐘就能使早亡風險降低22%。
  • 為什麼同樣是走路,有人越走越健康,有人卻走出一身病?
    當然也要分不同的人的類型,比如說年紀比較大的人,軟骨可能已經出現一些輕度磨損了,而且還有一些輕度變形,膝內翻畸形,就是老百姓講的羅圈腿,這種情況下如果每天還要走過多步數,很快就會出現半月板的退變甚至撕裂,出現軟骨的磨損、骨性關節炎,所以我們的走路一定要量力而行。
  •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可能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
    同樣是走路,有的人可能越走越長壽,有的人卻可能走出一身病!生命在於運動,這是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但,對於老年人該不該運動,很多人提出了質疑,據有關數據表明,老年人也是需要運動的。人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和活力,增強免疫力。3、調節內分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消化和分泌系統的功能也隨之下降,隨之而來的內分泌失調和紊亂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通過運動,可以增強一般活力,均衡激素分泌,像便秘等頑疾也會有所緩解。
  • 每天堅持踮腳走路,只需10分鐘,這4個好處等著你,不妨試試
    其實要緩解現代人的這種現狀並不難,有一種特別的運動方式,簡單易做,每天只需抽空花10分鐘時間,做做踮腳走路的動作即可,不妨試試。堅持一個月後,體質和精神狀態有明顯提升,還有這4個好處等著你。為預防這種現象出現,可以通過每天踮腳走路的方式,不僅可以鍛鍊腿部的肌肉力量,還能間接地疏通位於腿部的三陰經;打開身體經絡,身體才能及時得到補養。
  • 身體好不好,看你走路的姿勢就知道!
    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可你注意過自己的走路姿勢嗎?下面這些走路姿勢可能都預示著某種疾病風險哦,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如果有人用這種姿勢走路,並且面部表情很僵硬,就要高度懷疑是不是帕金森氏病,或者腦部存在腫瘤了。剪刀步和羅圈腿有些類似,剪刀步表現為走路時兩腿膝蓋經常貼在一起,有種畫圈的步態,這主要是由於腿部力量不足。患有腦血管病、腦梗塞、腦出血或脊髓損傷等疾病的人,往往可能出現剪刀步。程度較輕的,也有可能是腰膝酸軟、下肢無力、肌肉萎縮所致。
  • 「逃離」心血管病,慢走與跑步竟不是首選運動?
    「我每天都跑步,一天保證跑5千米,身邊人都說像我這種有心血管病的人,跑步對恢復有益!」 這是很多心血管患者根深蒂固的想法,覺得走路和跑步是康復的必殺技。
  • 中老年人,每天晚飯後走路一小時對身體好嗎?走路1小時算運動嗎
    走路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種運動方式,對於一些接受不了大運動量,像是長期跑步、跳繩、去運動房做一些塑性鍛鍊的人群來說;走路真的是最簡單的鍛鍊方式。但是,即使很多人在進行著這些的鍛鍊,也有人會想知道,飯後運動,到底會會老年人的身體是否有好處,每天晚飯後走路一小時對身體真的好嗎?走路1小時算運動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 錯誤散步有害身體,中老年趕緊對照一下,正確鍛鍊有助身體健康!
    該研究發表於國際醫學類權威雜誌英國《柳葉刀》。 因此,提醒全健走族們:在馬路上鍛鍊幾乎無益於身體健康。如果人們不能找到一片綠地或公園鍛鍊,那就在室內運動吧。
  • 錯誤散步有害身體,中老年趕緊對照一下,正確鍛鍊有助身體健康
    該研究發表於國際醫學類權威雜誌英國《柳葉刀》。因此,提醒全健走族們:在馬路上鍛鍊幾乎無益於身體健康。如果人們不能找到一片綠地或公園鍛鍊,那就在室內運動吧。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張金良教授分析到:「在馬路邊,由於受機動車尾氣的影響,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濃度都較高。長期吸入,可以影響人的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例如,呼吸道刺激、反覆發生的呼吸道感染,使很多慢性病加重。」
  • 醫生眼中的4類「長壽運動」,每天鍛鍊半小時就管用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走路的速度,可以預測人的壽命。普通人走路速度是0.9米/秒,當走路速度大於1米/秒時,壽命會更長;走路速度小於0.6米/秒時,死亡風險會增加。 法國聖埃蒂安大學附屬醫院一項新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天堅持快走15分鐘就能使早亡風險降低22%。
  • 每天堅持走路鍛鍊,為什麼身體卻變差了?或許是你進入了誤區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一種運動方式對身體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走路是一項非常好的鍛鍊方式,其實走路也分很多,可以散步一樣慢慢的走路,也可以像競走一樣快速的走路,不管哪種走路方式,只要你能夠堅持下去,對身體的健康都是非常有好處的。我們都知道堅持走路鍛鍊有益於身體健康,但是有的人卻表示每天堅持鍛鍊,為什麼身體卻越來越差?
  • 老年人靠走路真的可以鍛鍊身體?研究表明,這樣走路只能事倍功半
    現在我們周圍各個住宅小區花園裡每到晚上都有好多在走路鍛鍊的老年朋友,大家普遍認為慢走這種鍛鍊方式很不錯,適合行動能力較弱的老年人。但是大家恐怕不知道,慢走這個慢如果達不到速度就起不到鍛鍊的作用,走再多的路也是枉然,因此所謂走路也不一定可以起到鍛鍊作用的。一、那麼大家肯定會問,那要怎樣走才是對的呢?要用怎樣的速度?
  • 中老年人,每天晚飯後走路一小時對身體好嗎?走路1小時算運動嗎
    但是,即使很多人在進行著這些的鍛鍊,也有人會想知道,飯後運動,到底會會老年人的身體是否有好處,每天晚飯後走路一小時對身體真的好嗎?走路1小時算運動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吧。首先我來聊一聊走路1小時算運動嗎?走路算不算運動是要根據具體情況的。
  • 這4類「延年益壽運動」,每天堅持鍛鍊半小時就可以
    快走—強心肺、增加下肢力量 研究表明,走路的速度,可以預測人的壽命。普通人走路速度是0.9米/秒,當走路速度大於1米/秒時,壽命會更長;走路速度小於0.6米/秒時,死亡風險會增加。 法國聖埃蒂安大學附屬醫院一項新研究發現,老年人每天堅持快走15分鐘就能使早亡風險降低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