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東方 IC
9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0.9%提高到34.8%;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圖源:人民日報
「用40年的時間,幹掉一片沙漠」,這是一項人類從未有過的壯舉。其實毛烏素並不是天然沙漠,直到魏晉時期,這裡還水草豐美、牛羊成群。從唐代開始的幾百年間,由於人類不加節制的開墾,以及戰亂災禍,毛烏素一點點變成了不毛之地。土地沙化越來越嚴重,是放棄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重新開始,還是留下來和黃沙硬碰硬,淳樸的西北人民選擇了後者。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硬是把這不毛之地,變成了世外桃源。聯合國幹事評價毛烏素沙漠的治理:「這是真正前無古人的大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值得全世界向中國致敬。」近年來,不僅毛烏素,中國越來越多的沙漠正在變成綠洲。而每一片綠色背後都藏著一群人的信仰和血汗。甘肅八步沙「六老漢」的故事便是千萬故事中的一個。1981年,八步沙沙漠眼看就要侵蝕村莊,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年逾半百的老人受夠了被黃沙欺負的日子,決定組建林場向黃沙宣戰。圖源:央視公益廣告《時代楷模》
沙漠離家遠,為了節約時間,他們吃住都在八步沙,吃幹饃饃,住毛草屋。到了植樹季,沒人願意幹這苦差事,那就6個家庭40多口人齊上陣。沒有錢,沒有人,更艱難的是,經常一場風沙刮過,活下來的樹苗不到三成……就這樣堅持了10年,「六老漢」澆綠了4.2萬畝沙漠,八步沙不再只有沙。歲月不斷流逝,八步沙綠了,老漢們也老了。今年1月份,隨著程海老人的離世,「六老漢」第一代治沙人僅剩一位老人健在。
圖源:央視公益廣告《時代楷模》
可幸的是,老人們「沙漠變綠洲」的信念一直在傳遞,當初他們就約定,無論多苦多累,每家必須出一個後人,把八步沙治下去。第二代治沙人合影 圖源:新華網
38年間,他們建成了一條南北長10公裡、東西寬8公裡的防風固沙綠色長廊,使7.5萬畝荒漠得以治理,近10萬畝農田得到保護。沙塵天少了,空氣清新了,這些都不是白來的,背後是一群人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