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餐飲老闆私信我,說:「做外賣如何爆單呢?」
疫情前,自己餐廳沒做外賣,老闆很後悔,現在做了外賣更後悔了。
這位老闆確實挺難的。平均每天100左右的單量,聽起來還可以,但他抱怨說,這點單量根本不賺錢,和別人的萬單店比起來差太多了。另外每個月賺的錢,僅夠平時的開銷,做外賣完全是給外賣平臺打工。
平臺抽成越來越高,最高達26%;
流量也越來越貴,不做推廣,就沒流量;
顧客也越來越挑剔,既要菜品好,又要便宜。
在疫情的逼迫下,大量商家湧入外賣平臺,競爭也越來越大。這些問題愈發嚴重,以前外賣流量紅利已經過去了,靠渾水摸魚,也賺不到錢。
所以想要在眾多商家中脫穎而出、站穩腳跟,就必須精細化運營。從產品、管理、營銷、服務等多方面精耕細作。
如何做好精細化運營呢?
現在外賣商家中,一些非常強的品牌越來越多,所以外賣渠道發展更趨向於「精細化」。對於快速構建自身壁壘,增強自己的實力也很重要。那麼如何實現精細化運營呢?
對於外賣平臺我們最主要從3個方面入手:菜品結構、營銷配套、細節服務。
一、如何做好菜品結構?
做餐飲核心競爭力就是菜品,在外賣平臺主要體現在菜單上。很多人對自己的菜品結構的優化不知道如何入手,遇到很多問題。例如:怎麼確定我該增加或刪除什麼樣的菜品?菜單要怎麼優化才能提升熱銷產品排名?
根據多年經驗我總結了以下2個步驟:
1.確定利潤結構
利潤該怎麼算呢?
大家可以參考這個公式「利潤=基礎款菜品+主食+小吃+甜品+單加」。
這個很好理解,我們在外賣平臺,基礎款菜品價格相對都很低,基本沒什麼油水,價格高了就沒單量。
解決辦法就是讓基礎款菜品維持低價,從主食、小吃以及單加湊單品來獲取利潤。比如說下圖菜品結構就就是:熱乾麵+月亮饃+香腸+香乾。
2.調研競品,選定附加品
小吃和單加菜品有很多,很多商家認為滷品小吃很受歡迎,就憑感覺直接入手,也沒什麼依據。憑感覺往往是不靠譜的,但很多人也不知道如何去判斷一個小吃是否受歡迎。
那該怎麼辦呢?
一家做早餐粥的老闆用的辦法就是,在3公裡範圍內找高單量競品店鋪,看哪些小吃受歡迎,並記錄下來數據。雖說這個本法比較笨,但很可靠。
上面圖片中就是3公裡範圍內銷量最高的商家中,銷量比較好的小吃。當然也不是說銷量最高的也就是最好的,畢竟要結合自己餐廳的優勢。
例如小籠包和五仁醬丁銷量最高,但這個老闆店內小籠包相比其他商家還是有差距的,五仁醬丁也沒有,所以主動放棄這2個,把重心放在了自己拿手的茶葉蛋和蒸餃上面。
按照同樣辦法,我們可以選擇出優勢的基礎款、主食、甜點。
在做好菜品結構後,我們也要測試出我們的備餐時長,畢竟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們出餐能力也要跟得上。
因為對於外賣來說,出餐效率影響到餐品配送時長,而這正是顧客所關注的。如果我們備餐需要1小時,我們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包括食材、調料等。或者在用餐高峰期前1小時,開始準備店內熱銷的產品,避免出餐速度跟不上。
二、營銷手段搭配使用
做餐飲外賣,在外賣平臺主要有滿減、折扣、優惠券這3個營銷手段。很多老闆說外賣沒有利潤,或者單量少,就是因為營銷活動沒有搭配使用。所有活動中,互相配合才能達到「1+1>2」的效果。
1.滿減活動提高進店轉化率
滿減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升進店轉化率,80%的客戶都是被滿減吸引進店的。滿減設置的第1檔是最能吸引客戶進店的,所以叫「引流檔」。
引流檔是利用大額滿減進行引流的,比如:同等條件下「滿11減10」要比「滿15減3」的進店轉化率大。不過很多客戶對這樣的滿減已經麻木了,因為這樣會給客戶一種被套路的感覺。
例如一家店鋪第一檔設置的「滿10減10」,但他家的主食全在25元以上,這樣前期確實吸引到不少客戶,但給客戶的感覺是滿減套路太過明顯。
還不如將「滿10減10」改為「滿23減10」。優惠金額並沒有變,10元的優惠,對客戶來說已經很給力了,對商家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
2.「折扣+優惠券」提高下單轉化率
滿減是吸引客戶進店的利器,折扣就是刺激客戶下單的神器。
折扣設置主要分為3種:超低價引流款、熱銷主食款、利潤款。
超低價引流款,一般價格都是在1元以下,用超低價格商品來吸引「羊毛黨」薅羊毛。
超低價引流款商品一般是像烤腸、雞蛋等小食。另外要設置限購份數,比如「限購2份」。還要備註清楚單點不送,引導客戶點主食。例如下圖,還可以引導客戶收藏店鋪,增加店鋪排名。
熱銷款商品的挑選,一般是暢銷的,並且有性價比的主食。一般這種爆款,成本比較高,利潤相對較少。
為了提高客單價和利潤,我們可以設置相對較高的起送門檻。例如,一份烤肉飯折扣價是14.98元,起送價可以設置為15元,這樣客戶就不得不去湊單。
利潤款商品一般是組合餐,例如熱銷款烤肉飯的組合是「烤肉+米飯」,而利潤款的烤肉飯是「烤肉+烤腸+雞蛋+米飯」,相應價格為:14.98元和20元。通過增加不同的輔食搭配,提升菜品的豐盛度,從而拉升菜品單價,提升利潤。
很多客戶的流失往往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有的老闆認為滿減和折扣做好就萬事大吉了,但往往客戶的流失是在下單的時候。
為什麼呢?
比如客戶選完餐,準備下單,但發現原價18元的訂單,加上配送費和包裝費,要20多元了。不免會感到失落,這時候優惠券就起到作用了。
例如下圖,在店鋪菜單欄上架一個優惠券二維碼,客戶可以掃碼領紅包,還可以在店鋪自己也可以添加優惠券,讓客戶領取。這些優惠券平臺都是有補貼的,我們損失也很少。
3.滿減折扣搭配使用,避免被薅羊毛
現在很多商家店內全部設置的折扣,滿減根本不能使用。不是說這種辦法沒有用,效果較差,也會引起客戶反感。
現在可以採用另一種辦法,比如下面這家粥店,老闆把折扣商品全部排在了前面,滿減商品放在了最後;折扣商品和滿減商品優惠後的價格相差不大,折扣商品稍微高一點點。客戶一般點完餐,就算到後面看到滿減商品,但價格相差不大,也懶得把辛辛苦苦選好的商品給剔除了。
三、細節服務
外賣細節服務有很多,例如送小禮品、包裝精美、贈送飲料等。在這裡我主要講的是大家最為頭疼的和最難解決的差評服務。
任何一家餐廳不可能百分百全是好評,差評不代表服務不好,反而差評更能突顯出一家餐廳的服務。
我總結了以下3點差評回復技巧:
(1)要謙卑,首先感謝顧客評價,表示對客戶表示服務不滿的抱歉。
(2)說明原因,什麼原因導致客戶體驗感差。
(3)主動承認服務問題,沒有服務好顧客,會努力改進,讓消費者看到餐廳的態度。
好的服務並不是好評有多少,而是我們處理客戶問題的態度和行動。
因為我們給出的回覆,並不是給點評者和商家看的,而是給消費者看的,消費者能夠從我們的處理態度上看到服務的好壞。
四、利用「餐飲小程序」助力精細化運營
外賣平臺並不是唯一的線上流量入口,小程序完全可以承擔這個角色,微信小程序使用可以直接把商品分享給客戶,完成線上成交,提高效率。同時也可以避免擺脫外賣平臺的高佣金。
與其說是擺脫,不如把美團當做流量中轉站。從美團源源不斷的汲取顧客量,引流到微信裡。 進而在微信裡進行成交、復購、發展成長期客戶關係。
另外小程序包含了各種營銷工具,例如拼團、秒殺、優惠券等,可以滿足各種營銷需求。相比外賣平臺單一的促銷活動,餐飲小程序更能增加客戶的活躍度。
五、最後總結
做餐飲外賣不可能說一蹴而就,剛開店就爆單。所有萬單店也都是,通過不斷試錯,精細化運營來實現的。
本文主要講了實現外賣精細化運營的3個主要途徑,以及小程序對商家帶來的好處。希望通過學習本文,各位老闆們少走彎路。
關注阿楠,一起進修更多餐飲運營幹貨!
我是阿楠
好食材配上好方法
讓你「楠」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