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黃金協會在4月30日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個月,全球黃金總需求增加了1083.8噸(增長1%),隨著新冠狀病毒的蔓延及其潛在的經濟影響開始顯現,投資者開始尋求避險資產,與此同時,在此期間,全球黃金ETF的淨流入也創下四年來的最高季度流入量,其總持倉規模在第一季度末達到了3185噸的紀錄新高。
全球央行進行黃金買賣只要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中換個數字編碼就可以了/圖片來源ZEROHEDGE
雖然,俄羅斯央行在3月底宣布從4月起暫停購金計劃,但受震蕩的金融市場波動率和全球經濟體間共同成長的不確定性影響,全球央行仍保持淨增持黃金的趨勢,報告數據顯示,全球的黃金官方儲備在1至3月增長了145噸。
這說明了全球央行的購買實物黃金的活動依然活躍,而2019年全球央行的黃金淨購買量已經增長650.3噸較2017年增幅達到74%,創下了1971年美元與黃金掛鈎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些都在間接的說明,在美國高負債率及我們將會不斷看到美國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從未見過的崩潰經濟數據的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也正在考慮讓本國貨幣和黃金髮揮更大作用,與之對應的是,根據美聯儲最新發布的報告,上個月,外國債權人已經減少了創紀錄的1090億美債,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在4月22日發表的報告中也指出,在今年這種史無前例的市場環境中,黃金繼續表現出幾個世紀以來的避險保值功能,交易量明顯上升。事實上,這一點,在美國將黃金排除出國際貨幣體系之後,許多人認為黃金在貨幣體系中的作用結束之際,新興和歐洲國家卻正以50多年來未曾見過的速度在囤積黃金的現象上就可以觀察到,但接下去出現的一些新消息更是讓投資者感到意外。
據世界黃金協會二周前公布的數據,自新冠病毒疫情以來的三個月,人民幣黃金較大部分的資產更具有保值和避險功能,截止4月15日,在此期間人民幣黃金上漲了3.8%,但全球金融市場和其它各類大宗商品資產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
另據上期所提供給BWC中文網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首個貴金屬期權人民幣黃金期權自2019年12月正式掛牌以來,也累計成交42.71萬手,呈現出市場成交持倉規模正在穩步擴大,人民幣定價功能初步顯現,提升人民幣數字類金融資產服務中國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此舉表明投資者已逐步開始使用黃金期權作為對衝價格風險的工具。
分析表示,隨著全球市場和投資者對中國在新冠肺炎後復產及經濟數據復甦的樂觀態度,促使全球市場將中國債券市場作為新的避風港,比如,彭博經濟學家在4月30日預計,中國重要會議的召開將是中國經濟恢復的裡程碑,經濟活動在今年餘下時間可能呈V型復甦,同時,世界金融市場也正發生一件意義深遠的事。
2019年11月波蘭央行空運黃金回國的現場圖
據BWC中文網財經團隊多篇持續報導統計,目前包括德國、匈牙利、法國、比利時、瑞士、土耳其、奧地利、委內瑞拉、荷蘭等9國也已完成或要計劃運回存在美聯儲或英格蘭銀行等多地的黃金,另外,波蘭已經正式宣布在去年11月把8000根金條從美聯儲等金庫運回國,而近四個月以來,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和義大利也宣布加入這個進程,以上這些發生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新聞非同小可,而這背後正間接的說明全球央行正在考慮讓本國貨幣和黃金資產發揮更大作用。
對此,美國《貨幣戰爭》一書的作者Jim Rickards表示,十多年以來,全球貨幣分析師們一直在尋找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被重置的跡象,現在的病毒危機料將削弱美元的角色,換句話說,正是全球面臨嚴重的美元短缺促發市場尋找替代方案,因此使至少約16萬億美元將從美元資本市場逃離出來,轉向收益更高的市場,這在二周前美債收益率接近於歷史低位和美國將進入負利率時代的市場環境下將更加明確,特別在病毒在美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流行的背景下,部分從美元資產市場撤出來的明智的國際資金卻正在強勁的流入中國市場,彰顯風向意義。
按國際清算銀行在二周前發表的最新說明就是,冠狀病毒在全球多地蔓延促使各國貨幣當局加快採用數字支付和加密貨幣的速度,因為,這樣更加安全,與此同時,當前以美元霸權為主導的國際清算和金融交易體系也已經不再符合世界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要求,也就是說,正是全球面臨嚴重的美元短缺促發市場尋找替代方案。
正如BWC中文網在多篇文章中所強調的那樣,現在,全球主要央行去美債化或去美元中心化的趨勢已經開始,順便說一句,這不只是我們的意見,這是IMF中國前負責人普拉薩德所說的,「美元指數的飆升將再次呼籲從以美元為中心的全球金融體系轉變」,事實上,這一點,從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和世界黃金協會的黃金持倉數據中就能找到答案,具體來說就是全球央行淨減持美債、加速增持黃金或從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等海外金庫中運回黃金就可以說明,比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東歐國家突然加入到把黃金運回國這個進程中來,就已經出乎市場意料。
Jim Rickards進一步解釋稱,由黃金支持的數字貨幣的發展可能將成為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主導地位,且比大多數人預期得更快結束,從目前的消息來看,這些舉措只會增加,比如,我們在4月22日發表的《美國21天放水11萬億,伊朗正式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事情有新變化》一文中解釋了伊朗央行作為應對美國不斷加強的經濟制裁措施,除了正式用人民幣替代了原來美元的位置外,也要發行一種名為PayMon的黃金加密數字貨幣以繞開美元結算或美國的銀行系統,不僅於此,據伊朗國家電視臺4月30日報導稱,伊朗相關機構還在建立了一個區塊鏈貨幣研究室,開發由本幣支持國家加密貨幣,且目前已取得新進展,緊接著,俄羅斯當局也正在研究建立一個以黃金作為錨定物的數字貨幣,以支持跨境交易。
同時,最近的一些報告暗示,美國反對讓IMF的特別提款權在全球融資中發揮更大作用,正因此IMF已經暗示擬根據SDR推出數字貨幣IMF Coin,旨在取代美元,目前的最新進展是,據路透社數周前援引日本財政省和金融廳的消息人士的話稱,日本機構也主張在與伊朗的商品交易領域中去美元中心化,以上這些發生在商貿結算領域的新消息很明顯讓市場意外,因為這些提案表明全球主要中央銀行對加密數字貨幣的接受,而正在這個節骨眼上,事情再起新變化。
按標普在二周前發表的行業報告中的說法就是,新冠狀病毒在美國的大蔓延和美國原油期貨(油價)暴跌不會促使美國放鬆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經濟制裁製度,基於數字加密貨幣項目,甚至可能會促使美國金融系統更加激進的制裁政策,特別是在阻止石油從委內瑞拉和伊朗流出的情況下,按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的解釋就是,以資源背書的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數字貨幣,仍有可能會被美國控制的清算系統阻止或跟蹤,並進一步受制於美國銀行系統和美聯儲的監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