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齡21.8歲!勇奪金牌的他們有啥「絕活兒」?

2021-03-01 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點藍色字關注「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日前在廣州圓滿落幕。經過三天的激烈角逐,86個項目的獲獎名單已全部揭曉。大賽對各項目前3名的選手頒發金、銀、銅牌,對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參賽人數1/2以上的選手頒發優勝獎,對各競賽項目前5名的獲獎選手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其中,世賽選拔項目中選拔出的優秀選手,將入圍2022年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參加後續的集中訓練。

戳大圖,一睹為快獎牌長啥樣↓

獎牌正面主體為大賽標識,底部雕刻中國古代工匠的建築奇蹟——長城;背面浮雕圖像是廣州塔、港珠澳大橋等廣東代表性建築,周邊飾有廣州市花木棉花,吊耳則是中華文化標誌性形象——「龍」,表達了對技能健兒們弘揚工匠精神、展現精湛技藝、實現自我價值的美好祝願。

這屆大賽,全部選手的平均年齡僅有21.8歲。這些勇奪金牌的「能工小匠」們,憑藉怎樣的「絕活兒」,在2500多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汗水閃耀的背後又有哪些成長故事? 

隨著86個項目金牌依次揭曉,年輕的冠軍們登上領獎臺,樸實平靜的笑容難掩內心澎湃。珠江之畔,參賽選手們勵志成才的青春故事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為我國技能人才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孫巖:精細的「小木匠」

餘繼宏:這個是一個定製的窗戶,它裡面有非常漂亮的花型,同時還有包括不同鑲板的一個處理。

在精細木工項目的裁判長餘繼宏看來,眼前的這件作品是22位參賽選手中完成度最高的一件。

餘繼宏:所以它叫精細木工,它在這麼大的一個工件的前後處理裡面,每一個縫隙要求都在0.2毫米以內,就要求很高了。

精細木工項目裁判長餘繼宏 講解比賽評分點及工藝要求

這件作品出自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的學生孫巖之手,18歲的上海小夥憑藉近乎完美的表現,成功摘得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精細木工」項目的冠軍。但是相較榮譽,他更在乎因此而來的「鞭策」。

孫巖:這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份榮譽,也是對我的一個鞭策。以後面臨全國各地的頂尖的選手,在進行切磋的時候,更不能對自己鬆懈了。

孫巖

此次比賽,孫巖與21位選手同臺競技,競爭激烈。通過手工和機器相結合,輔以各種形式的榫卯、榫接,完成木質零部件連接,對精度要求苛刻。毫釐之間彰顯匠心,孫巖認為成功沒有捷徑,唯有沉下心來學習技術、鑽研技能。

孫巖:我相信每一塊獎牌背後都離不開選手每天日日夜夜的訓練和教練勤奮努力的付出。你多出一份成品,就會有一份自我滿足的感覺,主要是想取得更好的成績。如果以後能代表中國摘金奪銀也是特別好的事情。

孫巖從小對建築有特別的興趣,入學後順理成章地選擇了建築專業。201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改變了他的既定職業軌跡。看到學校精細木工社團推出招新宣傳,帶著對木質物件的好奇心和動手試一試的願望,拿起「鑿刀」從一把簡單的椅子開始。

孫巖:椅子的結點,你需要用鑿刀去鑿,鑿好久還鑿不好。

一個又一個結點,環節緊湊,環環相扣……同時還要面臨各類機械帶來的「威脅」。

孫巖:加工木料的一些機械特別危險,有時候也會特別害怕,也需要克服一些心理上的障礙,需要銑一些稜邊倒角,有些逆紋你銑它的話木料會彈開,可能會打到手,很危險。

孫巖在精心打磨作品

精益求精、專注地做好一件事,這是00後「小木匠」孫巖對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是他持之以恆的動力。在裁判長餘繼宏看來,年輕一代勤於思考,樂於動手的能力將為他們提供廣闊的舞臺。

餘繼宏:工匠不應該只是只會埋頭做事情而不去思考,通過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的手藝融合到創作過程中,我覺得成長的道路會更廣。

孫巖在比賽中

          

周新東:建築的「構造家」

19歲的小將周新東在本屆全國技能大賽中,摘得建築金屬構造項目金牌。他家在山東聊城,17歲進入山東工程技師學院,成為該校創立建築金屬構造專業後的第一批學生。入校之後,他迎來的是魔鬼式的訓練。

周新東:早上八點,上午四個小時,下午一點到五點也是四個小時,然後晚上兩個小時或三個小時,一個月休息一天。

速看:周新東的日常訓練都要掌握哪些技能

剛入學的他其實就被指導老師——山東工程技師學院現代製造系主任秦榮健一眼相中,因為周新東身上閃耀著其他同學或許欠缺的特質,這種特質體現在方方面面。

秦榮健:比如寫錯了拿橡皮一擦,有的同學沒擦乾淨,還黑著,就接著往上寫;有的擦得跟原來的紙一個顏色再往上寫。他的審美觀就決定了他對這個事情的追求程度,就像他的作品,就是完美主義的追求。

識圖、放樣、切割、下料、焊接、裝配等環節環環相扣

識圖、放樣、切割、下料、焊接、裝配環環相扣,建築金屬構造專業其實是將傳統鉗工、焊工、鉚工、裝配工等多工種技能集於一身,而這個名字看似陌生的專業,卻成就了鳥巢、水立方、廣州塔、港珠澳大橋等一系列地標建築的鋼結構建造。如此複雜的結構設計,極大地考驗著這個工種的空間想像及統籌能力。而這,正是周新東的「絕活兒」。

周新東:我在做每一個模塊兒,或者拿到一個新的圖紙,我都會把每一個步驟都會想好,因為要把思路搞清晰,這個作品有許許多多的零件,還有許許多多的尺寸,你要把這個零件的每一步裝配的順序,你要考慮清楚,然後就是焊接,因為焊接它會受熱,然後會變形,你要考慮得很周到。

周新東的作品:小火車模型

在上一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中,周新東獲全國第5名,進入國家隊集訓。然而在他看來,這是發揮失常的結果。但這次「失常」,卻更堅定了他前行的信心。

周新東:從45屆世賽比完賽以後,看到別的省其他選手都那麼好,從那時候讓我更堅定了走這個路是沒有錯的。要用世界上最高的水平為目標去追求它,要不斷提高。這是鍛鍊自己的一個好機會,青春不會再回來了,只有這一次。

建築金屬構造項目選手的比賽工位

兩年之約,鋼鐵為伴,所有的汗水共同促成今天「金丹換骨」的欣悅。指導老師秦榮健說,周新東的作品,可以用「工藝品」來評價。

秦榮健:我們說產品,那是最粗糙的,後來再叫作品,作品要比產品好一些,工藝品呢,從外觀質量上已經做到了極致。他這個作品啊,達到了外觀上相對來說的極致,就跟工藝品一樣。

周新東的作品:倫敦橋模型

工匠精神就是對技術的極致追求,對作品的完美主義。這枚火種,已經在19歲的周新東心裡紮根。

周新東:我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做所有當中最靚的那一個,讓別人都過來欣賞的一個,所以就認定是最好的。在看到每一個作品之後,讓人最受看的就是焊縫和切割質量,如果這兩個非常好的話,對你的印象是非常完美的。

周新東在建築金屬構造項目比賽現場

            

張洪豪:布線的「蜘蛛俠」

          

隨著裁判長的一聲令下,信息網絡布線項目三天合計15.5小時的比賽落下帷幕,來自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的張洪豪在強手如林的比賽中披荊斬棘,拿下了這塊含金量十足的金牌。

張洪豪(中)在頒獎現場

2000年出生的張洪豪,比賽中頗有大將風度,作為熱門選手,他的工位前始終站滿人群,快門聲不絕於耳,然而他卻巋然如山,動作有條不紊。張洪豪說,埋頭比賽是他取得勝利的訣竅。

張洪豪:我沒有抬頭看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噪聲我基本是直接忽略掉的,因為那些噪聲在我腦子裡面就是嗡嗡聲。

張洪豪在賽場

信息網絡布線關乎著千家萬戶的用網安全,是智能時代的工業基礎,容不得絲毫差池。能夠獲勝,張洪豪有著自己的「絕活」。

張洪豪:我的絕活就是細心,把所做的每一個東西都做到特別細緻。

張洪豪在賽場亮出「絕活兒」

這份細心的背後,是五年如一日的緊張訓練,每天休息時間都不超過7小時。

作為天津市電子信息技師學院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實訓指導教師,張洪豪師從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信息網絡布線項目銀牌獲得者韋國發。他一邊學習,一邊訓練,一邊授課,在實戰中不停積累經驗,改進技術。

張洪豪:我們刪減了很多動作,使每熔接一芯快0.5秒左右。一共要熔48芯,每次增加0.5秒,就會增加24秒,24秒就足夠多熔一根光纖。

張洪豪的日常訓練

正是對技術的這份執著,讓張洪豪的專業技術和綜合能力都突飛猛進,成功在天津市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的該項目選拔賽中奪得第一名,代表天津市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並摘取金牌。

談及未來,面孔尚還有些青澀的他發起了對老師韋國發的挑戰。

張洪豪:我的目標就是超越他。2021年在國家隊的選拔過程中就一直加油一直努力,然後爭取在2022年上海(世界技能大賽)的比賽中能看到我,在閉幕式的時候能看到我站最高的獎臺上。

面對未來,張洪豪信心滿滿

12月12日下午,美發項目的最後一個比賽模塊伴隨著裁判員和觀眾的掌聲與歡呼聲圓滿落幕,20歲的重慶小夥子劉江華長長舒了一口氣。

劉江華:感覺心理放鬆了,壓著自己的壓力放開了。我覺得發揮正常,這次操作發揮出的水平應該符合行業標準。

劉江華在賽場

一天後,大賽結果揭曉,劉江華獲得冠軍。雖然對自己的臨場表現還算滿意,但能捧得桂冠,依舊是份意外的驚喜。

劉江華:我們這一屆的美發選手都特別強,大家都有很厲害的地方,都是互相學習。得到這個之後,還是很開心很激動的。我就想盡力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沒有想過一定要拿冠軍之類的。

劉江華(後排中)在頒獎現場

「盡力把該做的做好」,這是四年前剛剛入讀重慶五一高級技工學校美發專業的劉江華,並沒有想過的。入學後,在和同伴的玩鬧與對電子遊戲的沉迷中,兩年時光飛逝而過。轉折點,是在2018年。

劉江華:新生軍訓的時候,頭髮有長度標準,學校就把他們叫來我們這裡修剪。真的剪不了,然後就手抖,剪得自己滿頭大汗。我當時覺得,自己的實力的確太差了,必須要好好努力一下,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下去了。

奮起直追的路並不容易。比如最基礎的為顧客洗頭,想要做到符合標準,都不是件簡單事。

劉江華:當時我就是自己想辦法練,白天上課練,下課時間,十分鐘也練,午休也不休息,也過來練。洗頭洗不好,就拿著頭模一直洗一直洗,到什麼時候能把頭模圍上毛巾不把毛巾打溼為止。

劉江華在日常練習

美發,頭頂上一片小小面積的手藝功夫,包含成百上千個技術要點,要想熟練掌握,全都要依賴大量的練習。劉江華記得,一個看起來簡單的女士電棒燙髮,自己練習了上百遍。

劉江華:不僅容易把自己燙得滿手全是傷,而且角度、高度、電棒擺放的位置、加熱的時間、加熱的技巧,還有加熱過後還要觀察對顧客頭髮的損傷程度。做的時候覺得自己做了不下兩百遍,還沒做好。當你沉浸在裡面的時候,你就會忘記時間,就會一直做它,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劉江華在教練聶鳳(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美發項目金牌得主)的指導下訓練

努力被老師們看在眼裡。不久後,劉江華就進入了專業競賽梯隊集訓班。集訓班裡,有優秀的同輩,更有往屆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作為指導教練,比學趕超的氛圍更加濃厚。五一高級技工學校美發與形象設計專業實訓指導教師何先澤說,自覺加班加點訓練,是劉江華和同學們常有的事。

何先澤:他們主要是能堅持。學校要求他們十二點前就要睡,結果往往很快就一兩點鐘了,經常看到晚上我們那裡的燈都是亮的。

如今,從校內選拔到全市選拔再到國賽冠軍,經歷層層篩選脫穎而出,即將進入國家隊備戰2022年的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對於劉江華來說,這是兩年多裡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意味著新的起點。

劉江華:美發,最好的東西就是創新,改變特別快。總有你沒見過的,總有做不出來的,你就會有去觸摸它的衝動、好奇感,就會促使自己不斷往那個方向去做。回去之後把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繼續努力。我不會去定名次的目標,但是會想去把髮型做到哪種地步,努力做到自己的最好。

劉江華(右)與裁判長(中)、教練員(左)

 

本文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ID:zgzs001)

記者:王澤華、孫魯晉、盧燕、趙初楠

相關焦點

  • 平均年齡21.8歲!勇奪金牌有「絕活兒」……
    戳大圖,一睹為快獎牌長啥樣↓獎牌正面主體為大賽標識,底部雕刻中國古代工匠的建築奇蹟——長城;背面浮雕圖像是廣州塔、港珠澳大橋等廣東代表性建築,周邊飾有廣州市花木棉花,吊耳則是中華文化標誌性形象——「龍」,表達了對技能健兒們弘揚工匠精神、展現精湛技藝、實現自我價值的美好祝願。
  • 平均年齡21.8歲!勇奪金牌有「絕活兒」…
    獎牌正面主體為大賽標識,底部雕刻中國古代工匠的建築奇蹟——長城;背面浮雕圖像是廣州塔、港珠澳大橋等廣東代表性建築,周邊飾有廣州市花木棉花,吊耳則是中華文化標誌性形象——「龍」,表達了對技能健兒們弘揚工匠精神、展現精湛技藝、實現自我價值的美好祝願。這屆大賽,全部選手的平均年齡僅有21.8歲。
  • 平均年齡21.8歲 他們說「學技能是有前途的」
    因為大賽是首次舉辦,許多人難免好奇:他們是誰?憑啥能登上技能「國賽」的殿堂?由於哪些因緣踏上技能之路?本報記者在現場採訪了他們中的一些人,聽他們講述技能開啟的別樣人生。首屆全國技能大賽現場,選手正專注比賽。賽場內外,數百名志願者提供暖心服務。
  • 「全國技能大賽直通車」選手平均年齡21.8歲!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
    來自全國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有關行業的36個代表團,將有2557名選手、2376名裁判人員參賽。全部參賽選手平均年齡21.8歲,最大58歲,最小的16歲,30歲以下的佔90%。從項目構成看,大賽規模大。
  • 國羽21歲新秀勇奪男單金牌,另一黑馬未能再度逆襲
    本賽季的羽毛球全錦賽已經落幕了,在男單決賽上,來自福建的21歲新秀翁泓陽以4:2的戰績擊敗了本次賽會的黑馬選手顧俊峰!其他項目裡,陳雨菲力壓其他選手,勇奪女單金牌;「雅思組合」鄭思維黃雅瓊拿下了混雙金牌,男雙和女雙金牌分別被北京隊的劉雨辰、馮彥哲和廣東隊的陳笑菲、馮雪穎拿下。
  • 平均年齡僅21歲 新疆男籃颳起青春風暴
    如果說CBA聯賽中有一支球隊的平均年齡僅有21歲,你是不是會大吃一驚?作為今年CBA聯賽休賽期轉會市場的風雲球隊,新疆隊最近出現了許多流言,他們不僅沒有像往常那樣招兵買馬,反而是接二連三送走了多名隊內老將。
  •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廣州舉行 選手平均年齡21.8歲
    重型車輛維修項目比賽現場。人民網孟植良 攝  張立新介紹,本屆大賽全國有36個代表團參賽,分別來自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交通運輸、住房城鄉建設、機械工業、輕工業等4個行業代表團,共2557名選手、2376名裁判人員。全部選手平均年齡21.8歲,最大的58歲,最小的16歲。
  • 巴薩歐冠首輪首發11人平均年齡比2-8輸給拜仁年輕3.4歲
    巴薩歐冠首輪首發11人平均年齡比2-8輸給拜仁年輕3.4歲 10月21日訊 巴薩在歐冠小組賽首輪的比賽中主場5-1橫掃費倫茨瓦羅斯,他們的首發11人平均年齡是26.1歲,比上賽季歐冠1/4決賽2-8慘敗拜仁的首發陣容年輕了3.4歲。
  • 平均年齡22歲,杭州這9人將為國出戰
    參加裡約奧運會的中國體育代表團昨天成立,共有415名運動員參加本屆奧運會,其中杭州籍運動員有9位,平均年齡22歲。他們將分別參加遊泳、體操(藝術體操、蹦床單跳)、帆船、足球4個大項。1996年出生。1984年第23屆奧運會體操跳馬冠軍、1988年第24屆奧運會體操跳馬冠軍。
  • 平均球齡50年,平均年齡近70歲!濟南元老籃球隊用運動書寫不老傳奇
    12月21日,世界籃球日。籃球是什麼?人們的答案多半是一項「體育運動」。而在濟南的一群老年「灌籃高手」看來,籃球已經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體育運動,它更代表著一種特殊的意義。在「生命不息、運動不止」的精神鼓舞下,這支平均50年球齡,主要是退休人員的「元老籃球隊」,在充滿青春活力的球場上,用運動書寫著不老的傳奇。
  • 更新換代,巴薩歐冠首輪首發11人平均年齡比2-8輸給拜仁年輕3.4歲
    直播吧10月21日訊 巴薩在歐冠小組賽首輪的比賽中主場5-1橫掃費倫茨瓦羅斯,他們的首發11人平均年齡是26.1歲,比上賽季歐冠1/4決賽2-8慘敗拜仁的首發陣容年輕了3.4
  • 平均秒速超5.8米!江西學子彭建華,勇奪全國冠軍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男子5000米決賽中,贛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2017級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彭建華,以14分13秒78的成績勇奪冠軍。到底有多快?小編默默地拿出計算器,平均秒速超過了5.8米!賽前,大家普遍看好具備奪冠實力的有山東選手戚振飛、貴州選手趙長虹、西藏選手多布傑,還有奪得本次錦標賽1萬米冠軍的雲南選手董國建。
  • 平均年齡不到21歲!男籃掀起「青春風暴」加速換血
    王欣瑞16歲,馮洺臻、餘嘉豪和曾凡博17歲,米艾力、李祿瞳和吳勇豪18歲,年齡最大的吳冠希還差一個月才26歲……「青春風暴」成了最新一期國家男籃集訓隊的關鍵詞。
  • 平均球齡50年,平均年齡近70歲!濟南元老籃球隊用運動書寫不老傳奇
    在「生命不息、運動不止」的精神鼓舞下,這支平均50年球齡,主要是退休人員的「元老籃球隊」,在充滿青春活力的球場上,用運動書寫著不老的傳奇。元老籃球隊建隊8年,全國賽3次奪冠70歲的王慎訓是濟南元老籃球隊的副隊長,每周三的一早,王慎訓都會準時和元老籃球隊的隊友們,相聚在濟南制錦市的大樹籃球館室內球場。
  • 平均年齡近70歲!濟南元老籃球隊用運動書寫不老傳奇
    平均年齡近70歲!「冬天我們集體活動的時間,一般情況下每周安排一次。夏天比較適宜運動,每天早上都會安排練習。」王慎訓說。建隊初期,隊員們平均年齡達到65歲,到今年最小的56歲,最大的已經92歲。8年來,球隊從20多人增加到40多人。「既有企業退休的、也有復轉軍人。大都退休了,有了孫子孫女,可是每回訓練,大家還是踴躍參加。」建隊後第一年,球隊就參加了全國中老年籃球賽,苦戰4節1分憾負廣東未能進入前三。時隔兩年再次以2分之差惜敗廣東。
  • 首發球員平均年齡近30歲,歐冠8強年齡最大球隊
    今晨歐冠1/4決賽,巴薩2比8慘敗於拜仁,止步歐冠八強的同時也製造了一連串恥辱性紀錄。據統計,這是巴薩在歐冠賽事中首次上半場就丟4球、近69年來首次以6分差距輸掉比賽、近74年來各項賽事首次單場被對手進8球……
  • 勇奪金牌,捧回獎盃!來看看他們的「成績單」
    體育團隊勇奪金牌、捧回獎盃 為南西人贏得榮譽! 今天,一起走進他們~ 木蘭拳 在上海市第三屆市民運動會第三十二屆木蘭拳總決賽上,南西代表團精神飽滿、意氣風發、亮出絕活,展示了他們日常練習的成果,以出色的表現獲得了一等獎!
  • 平均年齡不足22歲,四川男籃三劍客潛力無窮,未來屬於他們
    當然了,四川男籃也是有所取捨的,CBA聯賽第十四輪,他們面對的是本賽季戰績不俗的浙江男籃,輪休哈達迪也算是戰略性放棄。然而沒有了哈達迪的四川男籃仍舊給浙江男籃一個下馬威,上半場比賽結束時,他們僅以54-56落後浙江男籃兩分。不過進入下半場比賽,浙江男籃找到了比賽的節奏,末節一波42-21的進攻高潮直接讓球隊以130-99取得了一場31分的大勝。
  • 西班牙前場五人組平均年齡21歲 竟無一名皇馬球員
    據統計,除了老將布斯克茨之外,西班牙中前場首發5人組平均年齡只有21.2歲。上一場同葡萄牙的熱身賽,恩裡克排出的陣容中規中矩,鋒線上有莫雷諾除了布斯克茨年過30之外,其餘5名球員的年齡均在24歲以下。年齡最大的梅裡諾24歲,進球功臣奧亞薩瓦爾23歲,奧爾莫22歲,費蘭·託雷斯20歲,安蘇·法蒂17歲。算下來,這5個人的平均年齡只有21.2歲。
  • 6檔選秀綜藝出道團平均年齡,ioi17歲,UNINE21歲
    IOI是2016年推出的組合,這11位成員都是通過《PRODUCE 101》成團出道,11位成員出道的平均年齡是17歲。《偶像練習生》佔據先發優勢,蔡徐坤也是在節目組C位成團,9位成員的平均年齡是19歲,但因為經紀公司不統一,這個組合在運營上存在很大的難度,也因此被外界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