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稱為民族英雄,胡宗憲卻很少有人提及

2020-12-17 歷史督察院

明朝中期,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來自日本海盜入侵讓許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後來嘉靖皇帝下定決心抗擊倭寇,要把倭寇趕出東南沿海一帶,這其中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站了出來,抗擊倭寇,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站了出來,他們中最有名的人當然是被稱為名族英雄的戚繼光。但是,真實歷史上抗擊倭寇的最大功勞應該不屬於戚繼光,而屬於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胡宗憲。

我為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為戚繼光雖然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功勞巨大,但是實際上的總指揮權並不是在戚繼光手裡,而是在胡宗憲的手中。胡宗憲當時官至浙江巡撫,後來升至總督,整個東南沿海一帶的總指揮官,而戚繼光,俞大猷這些抗擊倭寇的名將都是胡宗憲的部下,基本都是胡宗憲提拔上來。可以這麼說胡宗憲是戚繼光的頂頭上司。

那麼為何世人都支持戚繼光,沒有太多認識胡宗憲的呢?

官宦世家,初現韜略

胡宗憲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官至戶部尚書,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裡面,胡宗憲從小就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過起初胡宗憲並不願意當官,他更喜歡自由自在的游離於天地之間,後來他的父親見他整日無所事事,於是就將他趕去科考。

嘉靖十九年的時候,胡宗憲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進士,於是開始了他的為官之路。起初他擔任的是山東益都的知縣,後來被調至浙江餘姚,做官期間親政愛民,在百姓之中有著很高的威望,當地的百姓甚至為他建造祠堂來歌頌他的功績。

文官出生的他隨後開啟了戎馬生涯,他此後遠赴北彊抗擊韃靼,又前往雲南地區平定苗民的叛亂,為他此後抗擊倭寇的戎馬生涯定下基礎。

東南總督,運籌帷幄

隨著倭寇的不斷猖獗,明朝政府不得不出面解決這一件事情。胡宗憲的能力被嘉靖帝發現,於是任命他為浙江巡按監察御史,負責抗擊沿海倭寇。胡宗憲初到軍隊,發現軍隊中士氣渙散,老弱病殘居多,軍隊的戰鬥力低下;於是胡宗憲到任之後開始整頓軍紀。經過胡宗憲整頓之後的軍隊,士氣高昂,軍容嚴整,戰鬥力有了質的飛躍。

在抗擊倭寇的前線,胡宗憲運籌帷幄屢戰屢勝,立下了許許多多的戰功,再加上朝廷裡面嚴嵩,趙文華等人的舉薦,胡宗憲平步青雲,最後官至東南七省的總督。

舉賢任能,立下大功

在東南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胡宗憲提拔舉薦了許許多多的能臣幹將,這其中就包括戚繼光,俞大猷,徐渭等人;戚繼光和俞大猷等人訓練士兵,徐渭出謀劃策,一時間胡宗憲的手下人才濟濟,抗倭大業何愁不成。

嘉靖三十五年的八月,胡宗憲下令進攻東沈莊的倭寇首領徐海,在戰事開始的時候,冠軍一度落入下鋒,保靖、河朔等地區的官兵先後不敵倭寇。為難時刻,胡宗憲親自上陣,他不懼戰場的險惡,最終取得了戰事的勝利,到了嘉靖四十一年的時候,胡宗憲率部招安了汪直,擒殺了徐海,胡宗憲組織的抗擊倭寇的行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政治失誤,含冤而死

綜上所述,胡宗憲是個了不起的將領,為民為國也算盡心盡力,但是為何會口碑明顯不如部下戚繼光等人呢?

小說

主要原因可能也是胡宗憲在政治上站錯了隊伍,在政治上,胡宗憲屬於嚴嵩一黨,熟悉明朝歷史的都知道嚴嵩是什麼人,他被《明史》列為明朝的六大奸臣,嚴嵩父子在朝廷中可謂是壞事做盡了。在嘉靖四十三年的時候,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因為東窗事發,最終被罷職抄家,嚴氏父子的倒臺也讓他們的下屬的黨羽開始瓦解,而作為嚴氏父子的下屬,胡宗憲最終也被捕入獄,最終在嘉靖四十四年在牢獄之中自殺,而他的主要功績因為政治上汙點被大打折扣,於是最終沒有能夠和手下的戚繼光一樣的待遇。

點擊關注,下期更精彩。

歡迎廣大的網友留言和小編一起討論。

喜歡的和話就給小編 點讚+關注呢,給小編一個鼓勵。

相關焦點

  •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功勳不輸戚繼光,為何後人很少知道
    明朝中期,在中國的東南沿海一帶,來自日本海盜入侵讓許多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後來嘉靖皇帝下定決心抗擊倭寇,要把倭寇趕出東南沿海一帶,這其中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站了出來,抗擊倭寇,在抗擊倭寇的過程中,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站了出來,他們中最有名的人當然是被稱為民族英雄的戚繼光
  • 抗倭名將胡宗憲與戚繼光迥異的人生結局
    如今,說起明朝的抗倭英雄,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概有兩位:戚繼光、俞大猷,這是大部分中國人在中學歷史中都能了解到的常識,特別是戚繼光,是與文天祥、嶽飛齊名的民族英雄,不過近年來,嶽飛已經有了一些爭議,某些學者非要說嶽飛對抗的是女真的金國政權,不能算民族英雄,會影響民族團結。
  • 同樣是抗倭名將,為何戚繼光被尊為民族英雄,俞大猷卻無人問津?
    提到明代著名的抗倭將領,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戚繼光吧!誠然,戚繼光帶領戚家軍立下戰功無數,東南沿海一帶也正是在他的保衛下才能免受倭寇侵犯,被稱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俞大猷呢?當年的他與戚繼光合稱為「俞龍戚虎」,帶兵作戰的本領比戚繼光還略高一籌,可讓人深感不解的是,戚繼光享譽無數,俞大猷的事跡卻無人問津,這是為何?說句實在話,如果論戰功,俞大猷的功績可是戚繼光比不上的,雖說俞大猷一生沒做過大將軍,但他可是從嘉靖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一直奔赴在抗倭前線的人,手下也有一支驍勇善戰的「俞家軍」。
  • 胡宗憲的抗倭功勞不亞於戚繼光,為何最終冤死獄中,幾乎被遺忘?
    胡宗憲,嘉靖年間的抗倭第一功臣,被後世熟知的戚繼光等人,皆是他的手下。但可惜後來,人們只記住了戚繼光,胡宗憲被遺忘了。只因在胡宗憲的身上有一個標籤:嚴嵩黨羽。而戚繼光後來追隨了張居正——其實,道理有時候就這麼簡單,不需要人們多說一個字。
  • 王直:被稱為「海賊王」的男人,成就戚繼光民族英雄之人
    在這無秩序的海上,王直瞬速成為倭寇中的佼佼者,被稱為「海賊王」的男人,那麼王直在海上勢力如何?他與戚繼光沒有任何碰面的機會,為何有成就了戚繼光民族英雄的美名?海戰明朝沿海地方官買王直的帳,但是明朝抗倭將領可不願意與他同流合汙,所以抗倭名將俞大猷就率船圍堵了王直,不過未能逮住他。一怒之下的王直在日本稱王,自封為「淨海王」,率領巨艦百餘艘反擊明朝。
  •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抗倭名將胡宗憲何以落得自殺的下場?
    《大明王朝》胡宗憲 看過《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朋友都知道,戚繼光雖然剛正不阿,但他出仕於嘉靖,那時正是嚴黨的天下,若不依從嚴黨,不論才能多大都無用武之地
  • 胡宗憲是抗倭名將,一生正直,為何卻成了奸臣嚴嵩的黨羽
    而時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胡宗憲便是被波及的一人。對歷史不太了解的人,可能沒怎麼聽過胡宗憲這個名字。但戚繼光大家總該知道吧。而戚繼光之所以能在浙江地區抗倭成功,就是因為有胡宗憲的大力支持。胡宗憲為官二十年,忠心為國,抗倭有力,為何會依附嚴黨,還受其牽連呢。胡宗憲是家庭17年的重鎮史,最初被安排在刑部負責政務,學習政務。
  • 他也是抗倭名將,功績比戚繼光還大,為何人們只知戚繼光不知此人
    而這也是胡宗憲被人詬病的地方。胡宗憲之前,朝廷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抗倭,結局都是失敗,胡宗憲仔細分析情況後,決定不走之前的戰略老路。他發現真正可作為敵人的只有倭寇首領—汪直和徐海,這二人機敏狡猾,根基深厚,只要撼動了他們,其餘鼠輩自然四散。有了策略方向後,胡宗憲放棄了以暴制暴,準備首先智取汪直。
  • 民族英雄戚繼光的晚年,成了名將,可晚年悽涼
    戚繼光,明朝一代抗倭名將,他戰功顯赫,天下聞名,擁有著舉世無雙的成就。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到了晚年卻十分悽涼。所以這位名將到底有多悽慘呢?背後又有著什麼辛酸血淚?今天就來說一下,我們的抗倭英雄戚繼光的晚年生活。
  • 明朝名將戚繼光,為何將兒子就地正法,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原因?
    「男兒鐵石志,總是報國心」,說出這句話的就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民族英雄,他為何要不顧別人的求情,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背後的原因。戚繼光的簡介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但也有人說他祖籍是安徽,後來在山東出生。到了明朝戚繼光那個時代的時候,已經推崇文學,所以當時滿是高談闊論的文人雅客,卻少有舞刀弄槍的將軍騎手。
  •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一代抗倭名臣胡宗憲傳奇的一生
    所以從小胡宗憲就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而望族出身的胡宗憲為也沒有讓人失望,二十二歲中舉,二十六歲便考中進士,開啟了他的仕途之路。,不久後因年度考核優良,升為御史,巡視宣府、大同。不過胡宗憲的這份御史工作卻有點特殊,因為宣府和大同是當時的軍事前線,戰略要地,於是胡宗憲便在那裡老老實實地啃了幾年乾糧。做為前線戰場,蒙古騎兵經常燒殺搶掠,百姓家破人亡,血肉橫飛;在生死懸於一線的戰場,胡宗憲終於懂得了戰爭的法則,他了解了戰爭的殘酷。
  • 胡宗憲:我戎馬一生,到如今混得怎麼還不如我的小弟?
    說起戚繼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明朝抗倭名將等醒目的字眼,當然這些恩寵也是無可厚非,但殊不知有一個人比他的威望更大,成就更高,還是他戚繼光的老大,這人便是在大明嘉靖年間留下重要一筆的總督胡宗憲。
  • 平海衛大捷:明朝三大抗倭名將聯手,2300倭寇灰飛煙滅!
    再次大規模進犯,福建抗倭形勢再度嚴峻。與此同時,朝廷出現人事巨變。內閣首輔嚴嵩倒臺,依附於嚴嵩的直浙總督胡宗憲被列入「嚴黨」名單,遭罷官。趙炳然出任浙江巡撫後,得知戚繼光一直得到胡宗憲的鼎力支持,就把他視為胡宗憲心腹,不僅處處掣肘,而且還找藉口奪走他的兵權。
  • 美人遲暮,英雄黃昏,明朝抗倭名將戚繼光,晚年為什麼抑鬱而終?
    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創下多次輝煌戰役,為什麼晚年卻比較悽涼?說起明代最強的步兵部隊,非戚家軍莫屬,從浙江到福建,從抗倭到守備薊門,大小戰鬥數百次,無一敗績。其靈魂人物戚繼光無疑是戚家軍的靈魂人物,也是著名的抗倭英雄。不論進攻還是防守,戚繼光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而在戚繼光晚年,卻沒有衣錦還鄉,也沒有封妻蔭子,最終抑鬱而終。
  • 抗倭名將戚繼光,老年時財產被妻子捲走,買藥錢都沒有孤獨病死
    說到明朝的抗倭名將,腦子裡一定會出現一個人——戚繼光,他是明朝的一代武將,也是讓倭寇害怕的存在。他的名字威震天下,立下汗馬功勞。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晚景卻十分悽慘,抓藥錢也沒有,最後因病死去。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民族英雄戚繼光這一生的大起大落。
  • 胡宗憲在抗倭事業中有何貢獻?他是嚴嵩的門人?戚繼光是他提拔的
    所以我們不能用各種道德標準,去評價胡宗憲這個人。胡宗憲作為抗倭英雄,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本身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至於他和嚴嵩之間的關係,以及他是否有過貪汙受賄的情況,這就要另當別論了。往往能臣幹吏,在某種意義上,都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清廉之臣,因為水至清則無魚。
  • 戚繼光平倭三大利器:戚家槍、狼筅、鴛鴦陣
    這樣的將門家庭給予戚繼光的不僅僅是一個世襲指揮僉事的職位,還有戚家百餘年抗倭戰鬥中積累的經驗。這為戚繼光最終成為一代抗倭名將奠定了基礎。初展頭角的戚繼光為明廷記錄為「將才」,被朝廷大員譽為「國士」,稱他「勇略獨冠群英,志節更超流俗」,才能可當國家「幹城之寄」。這為戚繼光其後赴任浙閩地區埋下了伏筆。
  •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是怎麼除掉大漢奸徐海的
    明朝抗倭名將胡宗憲領軍有方再加上他出奇的謀略,平息了困擾嘉靖帝多年的倭寇之亂,在這些所謂的倭寇中大漢奸徐海集團的勢力僅次於王直的實力,胡宗憲武力與計謀共用,首先就消滅了徐海,但是最後他根本沒有自己動手,這是怎麼回事呢?
  • 浙直總督胡宗憲是否真的忠奸難辨?
    在歷史世俗的洪流之下,鮮少有人能夠不去沾染歷史的塵埃,而作為嘉靖年間執掌東南最高權力的浙直總督胡宗憲,便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例子——志在白雲間,身在曲幽徑。如果說戚繼光抗倭是前線將士用命守衛家園故土的戰士血勇,那麼胡宗憲總督東南一帶,便是在大局上抵禦倭寇。這一功績是歷史無法磨滅的,即便是在胡宗憲被怨誣下獄身死後,萬曆年間還是為其人恢復了名譽,算是在明朝確立胡宗憲為國朝做出的顯著貢獻。然而,造成胡宗憲下獄的原因便在於,這位抗倭有功、總督東南且功績赫赫的封疆大吏,烙印著不可磨滅的政治印記——嚴黨。
  • 《蕩寇風雲》中胡宗憲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
    戚家軍的故事的確可歌可泣,戚繼光將軍的那一句「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言猶在耳,盡顯我中華男兒氣概!但今天我要講的是這場抗倭戰爭之中的另外一個關鍵人物,他叫做胡宗憲。很多人可能沒聽過這個人,但我要告訴你,如果沒有胡宗憲的鼎力支持,戚繼光即使有心殺賊,恐怕也無力回天。胡宗憲何許人也?他在嘉靖十七年考中進士,開啟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