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大環境的經濟效益不好,但依然有一些產業以火箭般快速發展的形式,擴展了自家公司的團隊,比如說盲盒,比如說火鍋,比如說奶茶。尤其是大家剛從疫情的陰影中走出來,火鍋和奶茶是銷售額增長最快的兩個產業。
說到奶茶,年輕人們總有幾個自己喜歡的牌子。更有奶茶愛好者,能把奶茶說得頭頭是道,從茶底到奶蓋,再到奶蓋上覆蓋的一層堅果,都能成為一杯奶茶的亮點。大街小巷開起來的奶茶店,就好像幾年前風靡全國的咖啡店一樣瘋狂。
不得不承認,現今社會處於一種「奶茶把咖啡打得滿地找牙」的狀態。不少小資咖啡店紛紛關閉,取而代之的是一間一間小小的奶茶店。這些奶茶店有的是加盟,有的是私人自創,而奶茶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從原本10元一杯,到現在30元+一杯,讓人感嘆奶茶越來越貴。
中國的咖啡店不斷收縮
關注新聞的朋友,一定知道今年兩個關於咖啡品牌的新聞。一個是某辛咖啡的財務造假,讓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再次受損。一個是某C開頭的咖啡店牌子,已經關閉了多家在中國的門店。
這些已經做出品牌,並且曾經擴張速度極快的咖啡店,如今紛紛閉店的原因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奶茶,奶茶的興起成功抑制住中國年輕人對咖啡的需求,而中老年人喜歡喝咖啡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中國人喜歡喝咖啡嗎?
大部分中國人以前就不喜歡喝咖啡。除非當地盛產咖啡豆,或是有特殊的歷史原因,比如說海南,除了椰子以外也是一個咖啡種植地,這裡產出的咖啡豆味道獨特,香味濃厚。老一輩的海南人喜歡喝咖啡奶,一邊喝咖啡一邊看報紙,很是愜意。
但大部分中國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對咖啡是不感冒的,因為中國傳統飲品是茶。在咖啡普及到全中國的時候,茶文化就是最大的障礙。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喜歡鐵觀音,蘇杭一帶喜歡碧螺春,安徽和四川喜歡黃芽,北京地區則偏愛茉莉花茶。
在疫情期間,你是想喝咖啡,還是想喝奶茶?
疫情後的數據更能說明奶茶比咖啡受歡迎。在年初那段大家都不能出門的時間,咖啡的消費量減少了23%,但在大家解禁出門後,只有18%左右的人計劃增加咖啡消費。但奶茶的銷售量卻是爆發式的,在疫情期間下降9%,解禁後增加22%。
這足以說明奶茶的影響力比咖啡大多了,再加上目前社會的消費主力是80後和90後,抓住這兩個年齡段的胃,就幾乎等於成功。而這些年輕人們面對奶茶和咖啡的時候,大多選擇了奶茶。
奶茶店和咖啡店的成本差距太大
除了受眾搶不過奶茶以外,咖啡店還有成本支出過高這一項問題。成本支出包括了寬敞的場地、經過培養才能投入的人工和昂貴的咖啡豆,每一項支出都比奶茶店高出太多,這使得咖啡店的發展不如奶茶店那麼迅速。
奶茶店的成本支出就低很多了,一間不用很大的店面,即使不提供座位也不要緊,因為奶茶可以一邊走一邊喝,還有很多人選擇打包帶走。人員僅需要簡單培訓就能上崗,因為奶茶的配比都是一樣的,照著比例做就可以了。
就連奶茶的原材料,價格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貴,即便是用了好材料的某顏悅色,茶底、奶蓋、堅果等成本加起來,可能都沒有一款來自哥倫比亞的進口咖啡豆貴。因此,一家成功的奶茶店利潤是相當可觀的。
只不過,現在的奶茶價格越來越貴,動輒二三十塊錢的奶茶,已經有不少人提出自己喝不起。這樣的價格,足夠買一杯美式咖啡或卡布奇諾。那麼問題來了,同樣價格的奶茶和咖啡,你們會選擇哪種飲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