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我以後就不能成為我自己了嗎?

2021-01-08 大音聆聽

在世界電影史上,《阿甘正傳》這部偉大的傳記電影一直名列前茅,每個人都能從這部影片中讀到不一樣的感悟,或是勵志的,溫暖的,又或是沮喪的,無力的。就像影片的經典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

智商只有75的阿甘,人生卻一直開掛,從被人人排斥的智障兒童成為人人敬仰的功臣、百萬富翁;就算擁有一切以後仍然能夠義無反顧地扔下所有重新開始。他真的蠢嗎?不是的,「做蠢事的人才叫蠢!」阿甘一直都在做最對的事,反倒是一直以為很精明的我們,一直都在做蠢事。電影中還有許多值得讓人深思的經典臺詞,讓我們一起去回顧一下吧!

謝謝你每晚的暖心守候

如果你也有想說的話

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專屬拾句

我們將刊登在下一期的拾句欄目中

相關焦點

  • 我只想做我自己,《阿甘正傳》告訴你,什麼是勵志人生
    ——《阿甘正傳》前言:人這一生會經歷特別多的事情,好壞都是有的,可能有些人會抱怨上天不公,為什麼別人錦衣玉食還不用辛苦奮鬥,為什麼自己卻要如此的辛苦。抱怨有用嗎?當珍妮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想做一位歌手去給大家帶來動聽的音樂時,她問阿甘,你將來想去做什麼,阿甘回答的是:"我想做我自己,只想做我自己。"阿甘這樣的回答,真的感觸很深。每個人都想做這個做那個,變有錢變尊貴,但是阿甘的初心很簡單,他就是想把自己做好,這樣質樸的人很難得遇到了。
  • 《阿甘正傳》:家庭出身影響到長大後的珍妮不能和阿甘在一起
    之前寫過幾篇關於《阿甘正傳》的小評,但都是偏於籠統的概括和總述。今天把範圍縮小一下,單單就長大後的珍妮為何不能和阿甘在一起,聊聊自己的淺見。提起這部電影似乎就總是繞不過一個大眾耳熟能詳的話題:《阿甘正傳》憑什麼在一九九五年第六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打敗《肖申克的救贖》獨攬六座小金人?關於這個問題,如果非得辯出個所以然似乎不大可能,網絡上這樣的文章一搜一大堆,有興趣可以自己搜,更何況當年《阿甘正傳》打敗的僅僅是《肖申克的救贖》這一部後來的影史超級經典嗎?
  • 時隔多年我終於明白《阿甘正傳》為什麼可以打敗《肖申克的救贖》
    ·凱瑞一躍成為美國最知名喜劇演員的三部電影都是在同一年拍攝的。那為什麼在當年《肖申克的救贖》輸給了《阿甘正傳》? 起初我以為是價值觀的不同。 我觀看這兩部電影時是連著看的,第一印象不用說,還是對肖申克觀感更好一些。從兩者表達的主題來看,肖申克的重要主題之一是希望。著名作家毛姆曾說:人類的精髓,是心願和希望。
  • 《阿甘正傳》傳遞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價值觀?我不是很認同!
    我們是布巴,是丹中尉,是珍妮,是賣車貼紙和T恤的,是跟隨陪跑的,是裡面的每一個配角和路人甲,唯獨不是阿甘。《阿甘正傳》肯定不能當作人物傳記電影來看,一個人不可能從出生到成年,經歷這麼多的歷史事件,並且參與其中。我覺得某種意義上,《阿甘正傳》可以看作是一部「美國傳記」。
  • 《阿甘正傳》:珍妮真的是玩弄阿甘的「綠茶」嗎?
    在我看來,珍妮真的不壞,她自始至終都對阿甘充滿善意。1. 面對孤立,勇敢伸出援手小時候的阿甘因為身體殘疾被學校的同學看不起,上了校車,沒有人願意給他讓座,每個孩子都想遠這個晦氣的傢伙。只有珍妮向阿甘投去善意的眼神,邀請他和自己坐在一起。
  • 《阿甘正傳》裡,珍妮的兒子到底是不是阿甘的兒子?我相信是!
    原著《阿甘正傳》,珍妮懷著阿甘的孩子離開了,後來嫁比了一位愛她的工程師,過著安穩的生活。多年以後阿甘與珍妮在街頭重逢,他們互相在公園交談著離開的生活點滴,並知道在珍妮身邊的小男孩是自己的骨肉。阿甘見珍妮過著安穩幸福的生活心裡也覺得甚是安慰。
  • 《阿甘正傳》為何說阿甘的母親對阿甘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電影中《阿甘正傳》的阿甘,其實是上帝派來的天使,但是這個天使也需要降臨到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因為這對他以後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上帝在讓阿甘在降臨人間前,肯定也是對人間各個家庭進行考察和精挑細選的,希望可以幫助他找到一個好的可以投胎的人家。
  • 《阿甘正傳》僅僅是部影壇巨製?我更在乎的是它非凡的教育意義
    《阿甘正傳》這部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導演的神作《阿甘正傳》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分,當之無愧的神作。被稱為當今好萊塢電影的典範,同時《阿甘正傳》奪得了當年全美十大票房影片的首席之位。《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都是在1994年上映的電影。在1995年的第6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兩部電影都在角逐最佳影片等獎項。最後,《阿甘正傳》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7項大獎,而《肖申克的救贖》卻顆粒無收,以上總總表明它就是當之無愧的影壇巨作藝術作品,此外,筆者它的教育意義才是最重要的。
  • 《蛋炒飯》:中國版《阿甘正傳》?網友:的確阿甘,但並未正傳!
    這部電影,估計看過的人不多,但它在拍攝之初,卻被譽為是中國式的《阿甘正傳》,只可惜問世後,與期望差別過大,電影口碑平平,幾乎被雪藏起來。那麼,《阿甘正傳》和《蛋炒飯》到底差別在哪?觀眾反響才會如此之差。
  • 《阿甘正傳》成為國際經典的原因不在於表面,在於要表達的思想
    提起《阿甘正傳》絕對是國際影視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是其中拍攝手法、隱喻還有思想表達,都堪稱經典。而《阿甘正傳》也被奉為影史經典。1994年,是世界電影奇蹟年,《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這個殺手不太冷》、《變相怪傑》等等接近20多部國內外優秀作品都誕生於這一年。
  •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劇中「阿甘傻傻的愛」
    《阿甘正傳》在這方面還是做得可以的,不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的意味,也同樣的諷刺了統冶階層的不堪。阿甘的所有成功,是遊戲玩家與手中的棋子是哪有那樣的極其惡毒的一個嘲弄啊。可是,他們雖然成功了。可是在自認個性中,卻會是一臉的呆相。和小文青們的配合下吧。以我來看,這些都是懦弱的愚蠢的人,因為他們其實根本不懂並且沒有在戀愛。
  • 讀《阿甘正傳》有感
  •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作者去世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著作者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Groom)去世,享年77歲,他的死因尚未得到證實。得知噩耗,阿拉巴馬州的州長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哀悼表示:「得知阿拉巴馬州失去了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我感到十分傷心。
  • 《阿甘正傳》裡,阿甘跑了那麼遠,合理嗎?
    在《阿甘正傳》中,我最感興趣的一個片段,就是阿甘跑步的那個片段。在電影中,阿甘有了跑步的念頭之後,沒有太多猶豫,直接穿著珍妮送的跑鞋,就衝出了家門,然後跑啊跑,跑遍了整個美國,一直跑了三年。難道阿甘遇到的一個又一個美麗的風景,不像是我們人生所收穫的一個又一個回報嗎?
  •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遇到什麼——阿甘正傳
    偶然間又看了一遍《阿甘正傳》,這次看這部劇的感受與幾年前有了一些不同,這次我沒有太注重情節,而是特意從阿甘這個人物著眼,阿甘他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是他卻沒有抱怨自己的命運,他覺得我和其他人沒有任何區別,別人能做的我也可以,他簡單,執著、不急功近利,不論是當兵、打橄欖球、打桌球,還是跑步,他都有一種把事情做到極致的韌勁,所以他成功了
  • 《阿甘正傳》走進印度,你是否還留著你的阿甘鞋?
    近日,根據發布的電影宣傳海報,印度的實力派演員阿米爾·汗將出演改編版的《阿甘正傳》,具體這部影片最終的翻譯是什麼,大家還不能確定,現在暫時將題其定為《阿甘正傳》,這次電影的出版方仍舊是印度的阿米爾·汗的製作公司,他們通過購買翻拍的版權,將這部電影實現了印度版本的變化。
  • 《阿甘正傳》裡的小阿甘,長大之後也成了另一個阿甘
    小阿甘Michael去到其他國家進行電影宣傳。**後來的Michael沒有走上尋常童星的道路,而是選擇如影片中的「阿甘」一樣入伍參軍,成為了一名美國步兵,期間還被派往伊拉克執行任務18個月。電影中阿甘抱著他的好友Bubba。****當然,Michael並未後悔自己所做的任何決定。「因為拍電影,我從小就比一般的小孩成長得快一些,」他說。
  • 《愛爾蘭人》向下,《阿甘正傳》向上,它們匍匐在宏大敘事腳下
    本文作者:王小東一—我聽說你刷房子?—是的,先生,我...刷房子,而且我...我也自己做木工。也許多年以後,當我們回想起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愛爾蘭人》時,上面這兩句話會迴蕩在我們的腦海中,串聯起這個冬天觀看這部電影的震撼。
  • 《阿甘正傳》為什麼能成為一部難以磨滅的經典,這點不可忽視
    文/芳芳 校正/中正《阿甘正傳》這部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導演的神作《阿甘正傳》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5分,當之無愧的神作。最後,《阿甘正傳》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7項大獎,而《肖申克的救贖》卻顆粒無收。《阿甘正傳》的劇情特別勵志有意義,講述了阿甘於二戰結束後不久出生在美國南方阿拉巴馬州一個閉塞的小鎮,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媽媽是一個性格堅強的女性,她常常鼓勵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強不息。
  • 《阿甘正傳》――這個傻子,讓我笑著笑著就哭了
    《阿甘正傳》,豆瓣影史第三,拿下9.5分的傲人成績,各種大獎也是拿到手軟,今天就給大家安利一下這部電影吧。阿甘是個先天殘疾人,智商不在線,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弱智。他的童年,除了媽媽,沒有朋友,就連學校的校長,也不接受這樣的傻孩子,因為會拉低了整個學校的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