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阿甘正傳》有感
日日新 行知班 楊一帆 12歲
我是在11歲的時候看了《阿甘正傳》這部電影,後來我又看了這本書,更加明白了這個故事所表達的意思。
阿甘生活在二戰結束沒多久的阿拉巴馬, 是一個先天性弱智兒童,智商只有75,他從小和媽媽住在一起,他的媽媽經常告訴他說:「你和別人沒有什麼區別,只要你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堅持下去、永不放棄,你會比他們做的更好!」阿甘相信這句話,從小就這麼執行著。後來阿甘上了中學,因為他跑的很快,所以成為了一名橄欖球球員,為球隊爭取了不少戰功,因此還上了大學,可見,他母親的話是對的——只要你不放棄,你會比他們做的更好!!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阿甘去參加了越戰,認識了好朋友布巴,他們商量好合夥捕蝦,但布巴卻在一次越共的伏擊下死在了越南的一條河邊,阿甘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痛苦至極,讀到這裡,我的心也不禁隱隱作痛,真擔心阿甘從此萎靡不振,如果他的內心不夠強大,如果他不相信自己,如果他不堅信母親的那句話,他早就放棄了,但阿甘沒有,他還是堅持了下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比越來越多的正常人做得更好。
「堅持」真的很重要,我的一些親身經歷也不停地提醒我這一點。
兩年前,我離開學校在家自學已一年,我去了大理的一個自學社區,在裡面學習陶藝,一開始學盤泥條,我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不是粗細不均就是長短不一,不是揉陶不均勻就是沒切正.我學了兩個星期,每天都去練一整天,我終於學會了盤泥條。但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難題:開始用泥條盤花瓶了,我經常是盤了兩個小時只差瓶口的時候倒掉,有時真是遺憾地想撞牆,但冷靜一想,撞牆並不能解決問題,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我終於做出了我的得意作品,現在還在大理自學社區的陳列館裡展覽著,我的陶藝手藝也越來越好了。
我在十歲的時候,參加了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少年志願者選拔,是從600人中選出25人獲得志願者資格,並頒發志願者證書以及講解證,我在參加培訓的七天裡,早出晚歸,每天都去科技館的報告廳學習,每天在家一遍又一遍的背熟我的講解詞,就這樣經過我自己的堅持,我終於成為了中國科學技術館的明星志願者,已堅持做了近二年,我將會繼續堅持做下去,因為這件事情對於我生活的豐富,對於我知識的增長,都有巨大的幫助。
阿甘說: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 gonna get. 人生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阿甘從一個弱智的孩子變成一個全世界知名的商人、知名的球手,讓我總結出了一個道理:人生就是由困難、坎坷組成的一條路,你不應該逃避困難、逃避坎坷,你應該用你的力量,用你的執著,用你強大的內心去戰勝困難、戰勝坎坷!
時常被學生自由筆端下流淌出的真實情感所打動,申請了「愛上寫作」這個訂閱號與大家分享。——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