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Garage創新方法論:日豐企業集團的數位化轉型「最優解」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傳統產業的企業數位化轉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實現業務應用的智能化,還要在頂層設計、決策管理和運營服務上,做好迎接數字變革的準備。隨著雲計算、5G、邊緣計算、AI等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融合得愈發緊密,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開始思考如何利用先進的IT工具和創新思維,積極投身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之中。作為中國給水管道升級以及變革的重要推動者,日豐企業集團24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新型塑料管道研發生產與推廣應用,如今更是與IBM一起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新之路。

「我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同質化競爭,也在不斷地尋找一個新的增長點。隨著5G的興起以及邊緣計算的能力提升,我們發現消費者有了新的需求點,於是決定和IBM共同合作去探索這方面的經驗,我們要成為管道行業智能升級的先行者。」日豐企業集團總裁許騰徽表示,「我們的願景是,未來不僅是在中國,日豐企業集團還能夠成為全球數字智能的管道服務商的標杆,這是我們選擇IBM作為項目合作夥伴的初衷。」

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許騰徽

早在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就提出,要「發展智能管網,實現城市地下空間、地下管網的信息化管理和運行監控智能化」。由於歷史原因等因素,我國很多城市的地下管線都存在著精度不高、材料殘缺等問題,難以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求,並且礙於地下管線鋪設日益增多、管線信息更新頻繁,管理難度和成本隨之增加,如北京、上海的地下管線長度已達到10萬公裡的量級。考慮到地下管線已成為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如果繼續「重地上、輕地下」,那麼地下管網無疑會變成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塊「短板」,因此,智慧管網的升級勢在必行。

MVP為業務轉型找到「捷徑」

當然,智慧城市是個龐大的系統,建設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是智慧管網的升級,也面臨著基礎設施、服務支撐、業務應用等各個層面的挑戰,尤其是前端數據的定位、採集、分析為後期的業務指導提供了決策的有力依據。由於要跨平臺、跨系統、跨組織,覆蓋管道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除了軟硬體的技術支持,還需要一套成型的實踐方法論來作為理論支撐,通過科學模型來確保業務實施的效益最優、成本最簡。

IBM Garage(車庫創新)為日豐企業集團提供了一個智慧轉型的契機。2019年,中國首個IBM Garage物理空間落戶佛山市三水區,依託這一製造業重鎮,為粵港澳大灣區帶來了高質量的創新活力。日豐企業集團就是首批5家深度孵化企業之一。經過數月的深入探討和反覆推敲,日豐企業集團和IBM選擇了給水智慧管網為業務場景,以實現管道數據收集和漏點偵測作為切入點,在六周時間內快速迭代開發、搭建沙盤,完成了驗證測試,並綜合各種條件,根據市政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了模擬。

「做完這個項目以後,我最大的體會是,我們要用IBM提出的方法,也就是MVP,用最小的可控成本來測試業務場景是否可行,這對我們的幫助是很大的。」許騰徽對筆者說。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產品)是一種流行的產品開發方法論,核心思想是在業務開發和迭代的過程中,團隊通過最小的代價持續收集儘可能多的客戶反饋來完善產品或服務,從而有效降低業務失敗的風險。對於在管道行業有著20年數據積累、先後部署更新了十餘個業務系統的日豐企業集團來說,MVP的模式加上技術賦能顯然更為高效。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適應數位化轉型的變化,日豐作為傳統的硬體廠商,如果賦予企業管網數位化能力,一般有兩種渠道:一種是日豐的自建能力,另一種是找相關的合作夥伴。對我們而言,提升自建數位化產品的能力在短期內比較難。」日豐企業集團IT總監尹浪談到,「IBM Garage的項目非常具備創新能力,通過與IBM Garage技術和行業專家團隊的合作,我們能夠有效地把硬體產品和數位化能力結合起來。」

日豐企業集團有限公司IT中心總監 尹浪

團隊協同讓價值最大化

日豐企業集團與IBM的淵源由來已久。自2015年起,雙方陸續在企業內部流程的信息化、數位化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上線了ERP等系統,並在近兩年嘗試基於自身對產品數位化的能力,為供應商、代理商、經銷商賦能。此次,日豐企業集團與IBM將5G、邊緣計算技術融入了智慧管網的項目中,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整個項目按照最新的架構建設,採用分布式計算,增加了實時分析效率、支撐海量數據收集,可由邊緣雲對管道進行預測維護分析,減少了人工檢測和維修成本,並且克服了傳統的用水供需平衡分析缺少區域實時供求數據的缺點,通過傳感器收數,漏水檢測模型準確率可以達到95%以上。

由此,日豐企業集團在邊緣計算的能力上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並首次將這一理念落地到了管網場景中。「這個5G+邊緣計算+智慧管網的方案,從落地實施的角度來講是在業界是非常領先的。」IBM大中華區車庫創新總監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實驗室首席數據科學家林鈺峰表示,「雖然有很多在做智能管網的公司,但是IBM與日豐的這次合作是真正落地,並且把邊緣計算的框架、模型和智慧管網的方案進行了結合。從這個角度來看,日豐已經是邊緣計算+智慧管網的先行者。」

IBM大中華區車庫創新總監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實驗室首席數據科學家 林鈺峰

通過將數位化能力嵌入已有的管網體系,日豐企業集團希望打造管網智慧平臺,藉助邊緣能力獲取智慧城市管網需要採集的數據和節點數據,成為管網邊緣計算服務商,有能力和機會參與10萬億市場規模的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有了這一次MVP順利實施的經驗,尹浪表示,未來日豐企業集團與IBM的合作還有望深入到排汙檢測、水質檢測等領域,尋找更為廣闊的商業機遇。

在林鈺峰看來,IBM的技術能力與日豐企業集團的行業經驗相結合,這種團隊式的體系化作戰是車庫創新方法論中最有價值的地方。項目的沙盤搭建以日豐企業集團設計院為主,模擬了業務場景、傳感器布置和管道設計,IBM在接收到傳感器採集的數據後,會結合漏點定位場景下的水速、壓力等數據,從數據科學家建模的角度提出需求,日豐則會根據該需求所要實現的實驗環境來匹配相應的解決方案。此外,IBM還會幫助日豐在雲和邊緣協同的基礎上,利用數據進行AI建模來滿足實際場景的需求。

可以快速複製的最佳實踐

在採訪的過程中,林鈺峰多次提到日豐企業集團的高層支持對此次合作的重要性,這對傳統企業的轉型尤為關鍵,利用創新方法、行業經驗、技術平臺與開發工具,雙方得以在快速完成項目的敏捷開發和現場部署,「Garage方法是一個指引,Garage的DevOps與日豐團隊在水務、管網漏點、快速定位和預警應用場景的理解(相結合),我們才能設計出利用傳感器收集流量壓力數據,並且將數據安全傳輸到數據分析平臺進行分析,驗證了建設智慧管網平臺的可行性,真正實現了將邊緣計算融入到企業業務中。」

IBM Garage將合作雙方的團隊緊密結合在了一起,從管網項目立項到技術探索、設計思維工作坊、架構研討會,再到MVP構建、生產環境部署,IBM與日豐的團隊始終是共同設計和研發的。一方面為項目快速複製到其他領域提供了理論支撐,另一方面也為雙方的未來合作打下了堅實基礎,例如利用IBM Garage幫助日豐實現智能節流升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IBM在此次項目中扮演的角色不止是IT服務商,更像是企業數位化轉型道路上的一個引路人,可以幫助每一家有堅定信心的企業走向數字時代。林鈺峰認為,多數的製造型企業在選擇數位化路徑時思路並不清晰,相關的數位化人才也較為缺乏,而IBM在實踐車庫創新的時候,會將數位化創新的知識融入到各個環節,從而幫助企業完成「數位化人才的培養」。

「只要企業有數位化轉型的意願,並且形成了較為長期的概念,我們就可以提供幫助。IBM的意願是陪伴企業走過數位化轉型的旅程,數位化轉型不是一個項目,而是諸多項目在一條既定的路線上。在接下來的一到三年內,我們IBM車庫創新團隊希望除了製造業之外,可以把數位化轉型創新的目光,再投向金融、零售等更多的行業。」林鈺峰說。

結語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覓得轉型之路,如果說數位化能力是傳統企業必備的生產力工具,那麼創新方法論就是指引企業明確戰略方向的燈塔。「從新基建的趨勢來看,IBM Garage能夠助力企業的數位化之旅。」林鈺峰表示,「國家發改委確認了『新基建』包含的三個方向,即信息基礎建設、立足行業的融合基礎建設和創新基礎建設。這個框架之下,IBM在這三個領域都可以幫助中國企業把握『新基建』帶來的機會,從容應對不確定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傳統製造企業如何攜手IBM Garage破解數位化轉型難題
    目前,中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變革,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迎來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基於大數據、物聯網等等技術的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徹底拉開了國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帷幕。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數位化轉型的過程將遇到各種困難,而有經驗的企業此時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
  • 年度精誠奉獻:2020 IBM十大經典案例「實戰」分享
    日豐企業集團——打造全球數字智能的管道服務商標杆作為中國給水管道升級以及變革的重要推動者,日豐企業集團24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新型塑料管道研發生產與推廣應用,如今更是與IBM一起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創新之路。
  • IBM朱輝:IBM Garage中國第一站佛山
    IBM Garage在佛山將再次結合行業專長、創造力與本地特色的空間,通過技術推動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進一步鞏固佛山三水區強大的製造業基礎。隨著AI技術的發展應用,走向更多場景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基於大數據、圖像識別等技術的解決方案悉數登場,拉開了傳統企業升級轉型的帷幕。
  • 復旦管院教授盧向華:企業技術創新、數位化轉型的下一個最優解在哪裡
    盧向華教授同時也是「復旦科創領袖營」的授課教師,她的研究方向為網際網路技術創新運營、大數據分析、企業數位化轉型等。小編收集了近期盧教授在媒體、課堂上表達的一些觀點,一起來看——談技術創新:下一個最優解在哪裡技術的本質是什麼?一切技術來源於組合。
  • 超500家全球領先企業選擇IBM Garage推動數位化重塑
    在過去的一年半裡,已有超過500家企業選擇使用IBM Garage 加速混合雲和AI驅動的數位化轉型。IBM Services兼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高級副總裁Mark Foster表示:「在數位化重塑的新篇章裡,大規模創新的能力將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這需要企業在工作方式上做出根本性轉變。
  • 安踏攜SAP與IBM重塑數位化平臺
    核心提示:安踏集團宣布新一代SAP數位化平臺全面上線,平臺由IBM設計與實施,實現從品牌銷售、生產管理、供應鏈及物流到集團財務的一體化管理,這也是全球鞋服行業率先全面部署SAP S/4HANA平臺的標杆項目。
  • 論汽車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
    與此同時,汽車行業快速數位化進程正在將以傳統的硬體為主,需要轉變以軟體和解決方案為中心的行業,這樣有利於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數位化生活方式以及對於新穎創新服務的需求提升,能夠直接推動汽車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升級。作為製造業創新的集大成者,汽車行業在新一輪數位化革命中走在了最前沿,例如,滴滴出行、曹操專車等。
  • 創新服務賦能機制,加速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倡議...
    近年來,通過創新驅動數位化轉型的進程逐漸加速,發展勢頭良好。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廣大中小微企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和衝擊,但其中部分企業積極主動利用各種數位化手段,以疫情為契機快速推進企業數位化轉型並轉危為機。要以系統化的戰略舉措,助力中小微企業加快實現數位化轉型,努力渡過當前難關,並得到長遠的高質量發展。
  • 歐美出版業數位化轉型戰略
    歐美數位化出版注重突出自身優勢就出版企業而言,目前有六大出版企業集團引領著歐美國家的數位化出版:哈柏·柯林斯出版集團、企鵝蘭登書屋、阿歇特出版集團、培生集團、裡德·愛思維爾集團、泰勒·弗朗西斯集團。伴隨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中國數位化出版業務須抓住歷史機遇,借鑑西方電子出版業的發展經驗,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位化市場,推出高質量的數位化產品。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分論壇...
    12月6日,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以下是在「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分論壇」上的嘉賓觀點。以人為本 把握規律 推進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她從壽險運營服務數位化轉型的思考和探索以及推進數位化轉型需做好融合和突破兩大方面分享了中國人壽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的成果和經驗。模式:模式變革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沒有風險選擇,就不稱其為一家壽險公司」,數位化變革帶來的「不變」是運營服務的基本職責,即風險選擇和服務客戶。
  • 河北省智慧城市聯合會成立大會暨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在...
    (記者 李彥輝)2020年9月6日,河北省智慧城市聯合會成立大會暨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在石家莊眾誠假日酒店舉行。河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郭世昌、尹卓少將、河北省委網信辦總工張平、河北省委黨校秘書長朱念海、河北眾誠企業集團董事長韓杏軍等共同為「河北省智慧城市聯合會、聯合黨支部、中小企業數位化鏈改中心」進行了揭牌。
  • 數位化轉型知識方法系列之四:數位化轉型的五個發展階段
    基於數據要素在不同發展階段所發揮驅動作用的不同,數位化轉型的發展戰略、新型能力、系統性解決方案、治理體系、業務創新轉型等方面,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發展狀態和特徵。   業務創新轉型方面,主要或關鍵單項業務實現數位化,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和工具支持下的業務運行模式。
  • 放棄追求最優解的鄧小平
    社會發展是否存在一種最優解,或者叫真理的東西,是鄧派和當時的法定繼承者在1977年到1978年爭論的核心問題。鄧取得這場理論之爭的勝利,確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也就等於變相承認最優解並不存在,追求最優解也不應該成為實際工作的出發點。這種認知,為後來的改革開放掃清了道路。
  • 數位化轉型體系架構的總體框架
    對企業而言,隨著數字經濟時代不確定和信息技術進一步引領組織模式創新和生產方式變革,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就是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協調互動,生產力變革與生產關係變革相輔相成,實現螺旋式上升、可持續迭代優化的體系性創新和全面變革過程。從數位化轉型工作開展角度,涉及戰略調整、能力建設、技術創新、管理變革、模式轉變等一系列轉型創新,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
  • 8本好書,助你贏在數位化轉型起跑線
    華為是一家超大型企業,華為的數據底座和數據治理方法支撐著華為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地區開展多業態、差異化的運營。  書中凝聚了大量數據治理和數位化轉型方面的有價值的經驗、方法論、規範、模型、解決方案和案例,不僅能讓讀者即學即用,還能讓讀者了解華為數位化建設的歷程。  華為官方首次對外系統披露其數據治理與數位化轉型方法論,中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標杆。
  • 創新驅動突破轉型,數位化戰略助力瑞思教育疫情中逆勢突圍
    此時「OMO模式」成為了許多教育機構選擇求生的出路,對於多數線下機構而言,突然轉型非常困難,特別是在沒有提早戰略布局的情況下。線下課程要適應線上不僅需要應急技術的工具屬性,還有教研和產研在線上的適應性,最重要的是對於師資、教學方法、上課形式都會提出新的要求。
  • 中信集團總經理奚國華:建設「數字中信」 打造科技型企業集團
    原標題:中信集團總經理奚國華:建設「數字中信」 打造科技型企業集團   中國證券報記者1月7日從中信集團獲悉,圍繞關鍵領域開展科技創新解決「卡脖子」技術已寫入中信集團
  • ...方法系列之三:以價值效益為導向推進數位化轉型的五大重點任務
    二、數位化轉型的五大任務 價值體系優化、創新和重構是數位化轉型的根本任務,組織應從發展戰略、新型能力、系統性解決方案、治理體系和業務創新轉型等五個視角出發,構建系統化、體系化的關聯關係,系統有序推進數位化轉型,創新價值創造、傳遞、支持、獲取的路徑和模式。
  • 微軟研究表明中國創新文化提升數位化轉型加速
    幾個月以來,我們已經見證了眾多中國企業在疫情的推動下加快了創新和數位化轉型的進程,而成熟的創新力文化可以轉化為企業韌性,以及抵禦經濟危機、實現復甦的能力。經過此次戰疫,企業和機構必須把創新力融入其核心戰略,加大對自身業務模式、運營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創新力度,以驅動企業成長力,最終實現數位化成長,打造企業韌性和快速復甦能力。
  • 企業深化數位化應用 數位化轉型步入下半場
    根據全球研究機構Forrester的預測,2021年全球20%的企業將設立新的數字部門以加速數位化業務變革。但是對於多數尚未開啟數位化之旅企業來講,數位化轉型仍然被視為一座充滿挑戰和艱險的高峰。除了戰略、組織等方面的原因以外,掌握數位化轉型的方法並制訂切實可行的路徑是其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