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製造企業如何攜手IBM Garage破解數位化轉型難題

2020-12-23 比特網

目前,中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變革,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迎來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基於大數據、物聯網等等技術的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徹底拉開了國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帷幕。

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數位化轉型的過程將遇到各種困難,而有經驗的企業此時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在過來的幾十年間,IBM 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與行業經驗,效勞諸多企業,打造出眾多經典轉型案例,這一次他們把目光瞄向了廣東佛山市三水區。

2019年8月31日,中國首個IBM Garage(IBM車庫創新)正式在佛山市三水區掛牌成立。而作為三水區重點企業的新昇電業也成為了IBM首批孵化服務的5家企業之一。隨著與IBM的合作持續推進,新昇電業數位化生產車間項目也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傳統的環形變壓器生產和倉庫裡人工錄入工序匯報已成為了歷史。

這一次,比特網邀請到了廣東新昇電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翀俊和IBM大中華區車庫創新總監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實驗室首席數據科學家林鈺峰,來談一談什麼是IBM Garage?IBM Garage又對新昇電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有哪些助力?

什麼是IBM Garage

在了解IBM Garage對新昇電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起到哪些助力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IBM Garage,這樣可能很多問題就會更容易理解。

IBM Garage是IBM經典的敏捷創新方法論,可以帶給客戶與眾不同的共創體驗,幫助企業以「初創的速度和企業的規模」進行目的明確的創新和轉型。它匯集了IBM多年來在研發、流程、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等各個領域中摸索、研究得出的最佳產品和實踐,幫助客戶實現持久而規模化的商業價值。

同時,IBM還為Garage搭配了由顧問、數據科學家、架構師、開發人員和設計師等人員組成的精英團隊,從而可以更有效地來幫助企業快速推進項目。

其實,IBM Garage的價值遠不止體現在技術、產品和服務等方面,它還能激發企業內部員工的投入和團隊意識,從而使員工積極地參與進企業管理團隊的創新和改革。

而且,IBM Garage還有一大特性——可複製性。該特性可以保障與企業合作時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林鈺峰表示:「今天用車庫創新理念,核心理念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製造業企業能看到並且可複製的一個成功案例,並且在未來是可以大力推廣的。」

IBM大中華區車庫創新總監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實驗室首席數據科學家林鈺峰

在IBM Garage幫助企業轉型過程中,以客戶體驗為核心,在提供技術、人員方面支持的同時,還結合IBM自身的行業積累,形成獨特的轉型路徑,大大提升企業的數位化發展效率。從與新昇電業的這次合作就能明顯感受到IBM Garage發揮的重大作用。

轉型過程中的新昇電業

新昇電業創辦於1994年,是一家主要研發和生產變壓器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們生產的產品包括環形變壓器、EI變壓器等等,應用於工業、醫療等等重要領域。

而這樣的傳統製造企業,能否迅速完成數位化轉型,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根據有關機構測算,數位化轉型可使製造業企業成本降低17.6%、營收增加22.6%。

在新昇電業與IBM合作之後,雙方孵化的項目首先以環形變壓器生產車間為試點,從開發至交付僅用時兩個月,IBM卻準確地擊中了新昇電業在轉型過程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訴求。

新昇電業與IBM孵化的項目,實現了企業對產品、物料、員工、工藝等數位化管理,也將環形變壓器車間改成了數位化的生產車間。通過生產車間數位化實現全流程、全數據信息化控制,智能評估產能,從而解決生產車間解決信息管理跟不上實際生產和效率提升的瓶頸。這也讓企業整體運行效率大幅度提升。

對於IBM Garage如何賦能新昇電業轉型創新,林鈺峰表示:「IBM Garage創新方法作為整個項目實施的指引,利用IBM DevOps先進技術,將新昇積累十年的數據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參考,快速執行並開發出生產車間數位化管理平臺,為供應商提供外網的條碼化管理,真正將AI智能化融入到企業的業務運營中。」

談及新昇電業與IBM合作最直接的益處,吳翀俊稱:「IBM制定的數位化改造方案,能夠提高員工20%的生產效率;產品的不良率則會減少30%左右。」對於一家製造企業來說,提升不可謂不巨大。這也體現出企業在採用正確的解決方案後,取得的顯著轉型效果。

傳統製造業的「變」與「不變」

經歷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原本計劃數位化轉型的傳統製造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局面,這也倒逼著企業要重新考量核心業務能力,思考如何藉助科技的力量來獲得更大的成本效益和競爭優勢。雖然每家企業所面臨的境遇有所不同,但是目標基本都是進行有效率的數位化轉型創新。

對於很多製造業廠商來講,現階段都面臨著「變」與「不變」的問題。「不變」,企業有可能會瞬間瓦解;而「變」,企業也面臨著如何改變?採用什麼技術平臺來支持自己的數位化轉型?等等問題,一步走錯,就可能萬劫不復。所以,「變」與「不變」對於製造企業來說是一個影響未來的重要決策。

林鈺峰認為:「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重塑,不僅僅只是在業務經驗和管理決策上,還會包括整個生產流程和未來的智能生態。」面對著企業的轉型,一定要積極的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來進行數字重塑。IBM Garage可以結合本身平臺的AI能力、DevOps的能力,幫助企業更快的做預測,調整優化和實現數位化轉型。

目前,我國的製造業正經歷著第四次轉型,但是,很多企業還是面臨著數位化人才匱乏的窘境。針對這一痛點,IBM選擇與企業共同進行項目開發,在討論方案的過程中,傳授企業員工對於數位化轉型的理解,讓員工對於轉型的認識更加深刻,從而提升企業的運轉效率。

廣東新昇電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翀俊

談及數位化轉型目前在國內的形式,吳翀俊表示「企業的數位化建設在中國還是非常漫長的路要走,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為了企業自己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從國家的角度來考慮,也要追趕西方發達國家的投入。」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像吳董事長這樣的領導,認識到了企業轉型的必要性,在中國迎接數字經濟的關鍵時刻,這些企業將會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傳統企業在「變」與「不變」的問題上,比特網認為,不要糾結在這件事情上,一定是「變」要好於「不變」,關鍵在於「變」的過程中,如何像新昇電業一樣,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這就需要企業針對於自身情況進行考量,找到一套適合未來發展的路徑。未來,一定是數位化時代,對於傳統製造企業來說,固守陳舊,必然也會慢慢被社會淘汰。

寫在最後

現在,傳統製造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需要技術的一步步推動和升級,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支持是其重要推動力。如今,憑藉著網際網路和新興科技,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已不再「可望而不可及」,未來智能製造、智能車間也將會成為大勢所趨。在未來,殘酷的商業競爭會愈演愈烈,只有具備持續的學習能力和審時度勢的自我認知,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之後,取得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IBM Garage創新方法論:日豐企業集團的數位化轉型「最優解」
    來源:時刻頭條傳統產業的企業數位化轉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實現業務應用的智能化,還要在頂層設計、決策管理和運營服務上,做好迎接數字變革的準備。隨著雲計算、5G、邊緣計算、AI等技術與城市基礎設施融合得愈發緊密,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開始思考如何利用先進的IT工具和創新思維,積極投身到智慧城市的建設之中。
  • IBM朱輝:IBM Garage中國第一站佛山
    IBM Garage在佛山將再次結合行業專長、創造力與本地特色的空間,通過技術推動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進一步鞏固佛山三水區強大的製造業基礎。隨著AI技術的發展應用,走向更多場景助力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一種大勢所趨。基於大數據、圖像識別等技術的解決方案悉數登場,拉開了傳統企業升級轉型的帷幕。
  • 中軟國際與華為雲開展合作,助力企業解決數位化轉型難題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 由人工智慧、5G、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的數位化浪潮正衝擊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領域。 作為中國地方經濟的動力引擎,產業園區在打造區域競爭力方面可謂功不可沒。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園區化戰略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引擎作用得到了事實的驗證。在數位化轉型的十字路口,園區同樣也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考試」。
  • 超500家全球領先企業選擇IBM Garage推動數位化重塑
    在過去的一年半裡,已有超過500家企業選擇使用IBM Garage 加速混合雲和AI驅動的數位化轉型。IBM Services兼全球企業諮詢服務部高級副總裁Mark Foster表示:「在數位化重塑的新篇章裡,大規模創新的能力將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素——這需要企業在工作方式上做出根本性轉變。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企業數位化轉型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更是要從商業模式、研發模式、製造模式、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和決策模式等方面搭建全新架構,讓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12月19日,以「智變·創變」為主題的中國CIO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
  • 華為雲FusionInsight攜手Kyligence助力保險業數位化轉型
    (原標題:華為雲FusionInsight攜手Kyligence助力保險業數位化轉型)
  • 重慶企業批量「上雲」 傳統產業嘗到數位化轉型「甜頭」
    為了企業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很早就探索數位化轉型,最後基於內部轉型的成果孵化出公魚互聯雲平臺,涵蓋電子商務、智能製造、智慧物流、電子結算、產業金融等智能服務,為混凝土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提供數位化轉型與資源協同服務。」重慶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禮說。  這家企業「跨界」到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正是重慶各行業探索實現「數位化轉型」的生動縮影。
  • 貝銳科技攜手上海市物聯網協會專家,淺談工業物聯網數位化轉型
    打開APP 貝銳科技攜手上海市物聯網協會專家,淺談工業物聯網數位化轉型 貝銳科技蒲公英 發表於 2020-09-27 15:20:03
  • 杉數科技與銅化集團戰略籤約 共同推進工業製造數位化轉型
    我們欣喜地看到銅陵市在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領域的發展和突破,杉數科技能夠為『』數字銅陵的建設獻計獻策深感榮幸,杉數也期望與更多銅陵市企業共同攜手,加速推動銅陵工業從」製造「向」智造「的數位化轉型。」
  • 智能製造如何助力企業轉型升級?百家製造業企業共謀數位化轉型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修從濤為推進濟南市製造企業轉型升級,加快打造「智造濟南」,12月5日下午,由濟南市工信局、濟南市民營經濟局指導,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支持,山東山大華天軟體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智能製造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交流會
  • 青雲科技加入深圳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協會 推動「中國製造」數位化轉型
    青雲QingCloud將積極履行協會成員職責,通過雲網邊端一體化架構與工業上下遊合作夥伴展開生態協作,攜手為「中國製造」數位化轉型貢獻技術力量。作為一家技術領先的企業級雲服務商與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提供商,青雲QingCloud此次成功加入深圳市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協會,體現出協會成員對青雲QingCloud研發技術、產品創新以及服務能力的高度認可,攜手為工業網際網路建設提供新動能。
  • 聯強國際攜手華為助推企業全光數位化轉型與升級
    近年來,在5G、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和新應用的助推下,企業數位化轉型不斷加速,傳統網絡亟需升級。新一代全光網絡憑藉其一網多業務、綠色節能、經濟高效、簡單靈活、安全可靠等特點,正在成為教育、安平、酒店、政府、交通、工廠、綜合園區等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絕佳選擇。
  • 數位化轉型,弱電企業上車正當時,河姆渡賦能更多企業。
    經歷了疫情的每一個弱電企業,每一個人都真實感受到了線上生意的佔比越來越高,線下生意越來越失去了方向,也更多的感受到無奈。如何通過數位化高效賺錢?如何通過數位化精準推廣?如何通過數位化提高管理人效?這是每一個傳統企業進行數位化轉型面臨的三個問題。
  • 施耐德電氣龐邢健:以綠色智能製造 助力「能源+數位化」雙轉型
    對於工業而言,無論是傳統的高能耗行業,還是對消費市場異常敏感的食品生產,數位化的賦能已經使其生產方式產生巨大轉變。在加速工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道路上,施耐德電氣一直進行有益嘗試與創新:以先進的數位化技術結合細分行業具體的生產場景,以IT賦能OT,加速企業轉型並從中獲益。
  • 數位化中臺,釋放傳統企業能量的利器!|IBM超in播2019第11期
    書名馮爺都替羅大師起好了,  《數位化中臺,釋放傳統企業能量的利器!》。  「中臺」的概念竟然是IBM首先提出來的?  數位化中臺到底給傳統企業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IBM數位化中臺又和其他企業的中臺有什麼不一樣?  快快點擊音頻,IBM超in播邀請羅大師來為你答疑解惑了!
  • 郝志強:疫情迫使企業反思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不少製造企業面臨著組織管理困境、資金鍊斷裂、市場需求縮水等危機。與此同時,也有部分企業表現出強韌的生命力,在危機處理、響應能力與恢復速度等方面交出滿意的答卷。疫情使得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重新審視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一批企業逆勢而上,化危為機,在敏捷響應市場的同時,為應對疫情做出貢獻。」
  • 從網易智企《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白皮書看企業數位化轉型現狀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網易創新企業大會上,網易智企發布了與全球最大戰略管理諮詢公司羅蘭貝格聯合調研的成果《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百家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分析報告》(下文簡稱為《報告》)。該報告以274家來自各行各業的大中小型企業為樣本,從企業數位化轉型動因、數位化轉型應用現狀和轉型成效三個方面為我們展示了中國企業開展數位化轉型的真實圖景。
  • 企業該如何應對數位化轉型項目的挑戰?
    在捷普(Jabil)贊助的一項調查中,我們詢問了300名在全球各種規模的製造公司工作的技術和業務利益相關者,提出了一系列關鍵問題: 企業正面臨哪些數位化轉型挑戰? 9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在進行數位化轉型,還有更多工作要做。這些製造企業之間的數位化水平差異很大。
  • 千鋒為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開展前端培訓 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來,各地區紛紛加快新基建相關領域布局,進一步推動了產業升級和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進程。面對新一輪數位化技術浪潮襲來,傳統企業迫切需要新型技術的人才來滿足數位化轉型需求,填補傳統業務場景與數位化技術應用之間的鴻溝。
  • 數位化轉型需要業務管理與數位化技術融合
    9月下旬,國資委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在政策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數位化轉型。數位化轉型是新技術發展帶動的技術革命,深刻影響傳統產業,並帶動產業發生巨大的變革,而形成的新的產業轉型,在這輪變革中,數位技術成為業務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