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正在迎來新一輪的變革,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應用,越來越多的企業迎來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基於大數據、物聯網等等技術的解決方案也應運而生,徹底拉開了國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帷幕。
對很多傳統企業來說,數位化轉型的過程將遇到各種困難,而有經驗的企業此時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在過來的幾十年間,IBM 憑藉自身的技術優勢與行業經驗,效勞諸多企業,打造出眾多經典轉型案例,這一次他們把目光瞄向了廣東佛山市三水區。
2019年8月31日,中國首個IBM Garage(IBM車庫創新)正式在佛山市三水區掛牌成立。而作為三水區重點企業的新昇電業也成為了IBM首批孵化服務的5家企業之一。隨著與IBM的合作持續推進,新昇電業數位化生產車間項目也正式進入試運行階段,傳統的環形變壓器生產和倉庫裡人工錄入工序匯報已成為了歷史。
這一次,比特網邀請到了廣東新昇電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翀俊和IBM大中華區車庫創新總監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實驗室首席數據科學家林鈺峰,來談一談什麼是IBM Garage?IBM Garage又對新昇電業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有哪些助力?
什麼是IBM Garage
在了解IBM Garage對新昇電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起到哪些助力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IBM Garage,這樣可能很多問題就會更容易理解。
IBM Garage是IBM經典的敏捷創新方法論,可以帶給客戶與眾不同的共創體驗,幫助企業以「初創的速度和企業的規模」進行目的明確的創新和轉型。它匯集了IBM多年來在研發、流程、應用程式和基礎架構等各個領域中摸索、研究得出的最佳產品和實踐,幫助客戶實現持久而規模化的商業價值。
同時,IBM還為Garage搭配了由顧問、數據科學家、架構師、開發人員和設計師等人員組成的精英團隊,從而可以更有效地來幫助企業快速推進項目。
其實,IBM Garage的價值遠不止體現在技術、產品和服務等方面,它還能激發企業內部員工的投入和團隊意識,從而使員工積極地參與進企業管理團隊的創新和改革。
而且,IBM Garage還有一大特性——可複製性。該特性可以保障與企業合作時的靈活性和敏捷性,林鈺峰表示:「今天用車庫創新理念,核心理念是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製造業企業能看到並且可複製的一個成功案例,並且在未來是可以大力推廣的。」
IBM大中華區車庫創新總監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專家實驗室首席數據科學家林鈺峰
在IBM Garage幫助企業轉型過程中,以客戶體驗為核心,在提供技術、人員方面支持的同時,還結合IBM自身的行業積累,形成獨特的轉型路徑,大大提升企業的數位化發展效率。從與新昇電業的這次合作就能明顯感受到IBM Garage發揮的重大作用。
轉型過程中的新昇電業
新昇電業創辦於1994年,是一家主要研發和生產變壓器的高新技術企業,他們生產的產品包括環形變壓器、EI變壓器等等,應用於工業、醫療等等重要領域。
而這樣的傳統製造企業,能否迅速完成數位化轉型,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根據有關機構測算,數位化轉型可使製造業企業成本降低17.6%、營收增加22.6%。
在新昇電業與IBM合作之後,雙方孵化的項目首先以環形變壓器生產車間為試點,從開發至交付僅用時兩個月,IBM卻準確地擊中了新昇電業在轉型過程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訴求。
新昇電業與IBM孵化的項目,實現了企業對產品、物料、員工、工藝等數位化管理,也將環形變壓器車間改成了數位化的生產車間。通過生產車間數位化實現全流程、全數據信息化控制,智能評估產能,從而解決生產車間解決信息管理跟不上實際生產和效率提升的瓶頸。這也讓企業整體運行效率大幅度提升。
對於IBM Garage如何賦能新昇電業轉型創新,林鈺峰表示:「IBM Garage創新方法作為整個項目實施的指引,利用IBM DevOps先進技術,將新昇積累十年的數據進行智能化的分析參考,快速執行並開發出生產車間數位化管理平臺,為供應商提供外網的條碼化管理,真正將AI智能化融入到企業的業務運營中。」
談及新昇電業與IBM合作最直接的益處,吳翀俊稱:「IBM制定的數位化改造方案,能夠提高員工20%的生產效率;產品的不良率則會減少30%左右。」對於一家製造企業來說,提升不可謂不巨大。這也體現出企業在採用正確的解決方案後,取得的顯著轉型效果。
傳統製造業的「變」與「不變」
經歷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原本計劃數位化轉型的傳統製造企業將面臨更嚴峻的局面,這也倒逼著企業要重新考量核心業務能力,思考如何藉助科技的力量來獲得更大的成本效益和競爭優勢。雖然每家企業所面臨的境遇有所不同,但是目標基本都是進行有效率的數位化轉型創新。
對於很多製造業廠商來講,現階段都面臨著「變」與「不變」的問題。「不變」,企業有可能會瞬間瓦解;而「變」,企業也面臨著如何改變?採用什麼技術平臺來支持自己的數位化轉型?等等問題,一步走錯,就可能萬劫不復。所以,「變」與「不變」對於製造企業來說是一個影響未來的重要決策。
林鈺峰認為:「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重塑,不僅僅只是在業務經驗和管理決策上,還會包括整個生產流程和未來的智能生態。」面對著企業的轉型,一定要積極的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來進行數字重塑。IBM Garage可以結合本身平臺的AI能力、DevOps的能力,幫助企業更快的做預測,調整優化和實現數位化轉型。
目前,我國的製造業正經歷著第四次轉型,但是,很多企業還是面臨著數位化人才匱乏的窘境。針對這一痛點,IBM選擇與企業共同進行項目開發,在討論方案的過程中,傳授企業員工對於數位化轉型的理解,讓員工對於轉型的認識更加深刻,從而提升企業的運轉效率。
廣東新昇電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翀俊
談及數位化轉型目前在國內的形式,吳翀俊表示「企業的數位化建設在中國還是非常漫長的路要走,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為了企業自己的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從國家的角度來考慮,也要追趕西方發達國家的投入。」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像吳董事長這樣的領導,認識到了企業轉型的必要性,在中國迎接數字經濟的關鍵時刻,這些企業將會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傳統企業在「變」與「不變」的問題上,比特網認為,不要糾結在這件事情上,一定是「變」要好於「不變」,關鍵在於「變」的過程中,如何像新昇電業一樣,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這就需要企業針對於自身情況進行考量,找到一套適合未來發展的路徑。未來,一定是數位化時代,對於傳統製造企業來說,固守陳舊,必然也會慢慢被社會淘汰。
寫在最後
現在,傳統製造企業的數位化轉型需要技術的一步步推動和升級,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支持是其重要推動力。如今,憑藉著網際網路和新興科技,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已不再「可望而不可及」,未來智能製造、智能車間也將會成為大勢所趨。在未來,殘酷的商業競爭會愈演愈烈,只有具備持續的學習能力和審時度勢的自我認知,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之後,取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