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繪畫之父——保羅·塞尚

2021-01-14 杭州畫室

保羅·塞尚(1839年1月19日 - 1906年10月22日)

保羅·塞尚是一位著名法國畫家,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他的作品為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基礎。他的作品對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卡索產生重要的影響。他使用富有凝聚力的繪畫方式,其作品深刻影響並革新了20世紀美術,特別是1895年首次個人展和1907年作品的官方回顧展。

1907年,也就是塞尚去世的那一年,這部分畫作從牆上脫落,轉移到了帆布上,然後就被賣掉了。

在黑暗和有限的調色板中自由的、大力的揮舞著畫筆創作,塞尚的這張老人頭像作品比印象派的一貫風格更為相似。菲利普斯收藏的畫作是塞尚的自畫像,這張作品也是塞尚第一張進入美國博物館的作品。

正如塞尚所說:「憑藉著這種對畫面精心的構圖,塞尚認為這幅畫既是自然的鏡子一樣,又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獨特的東西。「塞尚喜歡將自己置於大自然面前,藉此來獲得創作的靈感。

塞尚的父親於1859年在普羅旺斯地區的埃克斯郊區附近,購買了一座名為JAS DEBOUFFAN的大型豪宅,周邊是一大片樹林和草地,塞尚喜歡在這個舒適的地方寫實風景。

即使在這些粗略的創作草圖中,也能看到塞尚對他的主題重視程度並沒有高於對色彩構成的重視程度。

在塞尚夫人肖像這張作品中,左臂的延長和椅子右邊扶手的消除都證明了塞尚對標準深度構造缺乏關注。這張肖像作品佔據了當時國內藝術家中肖像作品的中上位置。

塞尚用自己來代表了他家的田地和葡萄園的工人之一,用一個靠近普羅旺斯地區埃克斯地區JAS DE BOUFFAN大莊園的農民,表達了農民平靜的冥想,他的這種形式表明了塞尚與普羅旺斯農民的永恆的傳統價值觀。

他的興趣並不在於刻畫物體本身,而在於使用它們來試驗形狀、顏色和光線。他合理的在畫面中安排他的靜物,以便把畫面中所有的東西「鎖」在一起。

這幅畫大約是在1895年創作,他見證了塞尚繪畫風格的轉變,這是他離開印象派二十年後。他希望通過圓柱體、球體、和錐體來對待自然,並且像畫靜物一樣來畫這幅肖像畫。

塞尚不是準確的反映、體現自然,而是為了喚起觀眾對質量和深度的印象。

相關焦點

  • 現代繪畫之父,法國後印象主義畫派畫家保羅·塞尚,油畫作品欣賞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法國後印象主義畫派畫家 。 通過他的堅持,最後對19世紀所有常規繪畫價值提出了挑戰。
  • 現代繪畫之父塞尚,靜物作品精選99幅
    從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他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不少思路,其獨特的主觀色彩大大區別於強調客觀色彩感覺的大部分畫家。
  • 為什麼不是梵谷而是塞尚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提起後印象畫派,大家都知道塞尚、梵谷和高更,尤其是梵谷名氣最大。但是為什麼不是梵谷,而是塞尚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呢?「後印象派畫派」這個名稱是如何得來的呢?後印象派與印象派究竟是必然還是偶然的聯繫?「後印象畫派」是如何通過兩次展覽讓公眾慢慢接受了現代藝術呢?
  • 為什麼不是梵谷,而是塞尚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呢?
    提起後印象畫派,大家都知道塞尚、梵谷和高更,尤其是梵谷名氣最大。但是為什麼不是梵谷,而是塞尚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呢?「後印象派畫派」這個名稱是如何得來的呢?後印象派與印象派究竟是必然還是偶然的聯繫?「後印象畫派」是如何通過兩次展覽讓公眾慢慢接受了現代藝術呢?這要從一位英國的批評家羅傑·弗萊談起。
  • 現代繪畫之父:被諷「屠夫」的塞尚,誰又能想到是畢卡索的偶像
    保羅·塞尚(1839~1906),法國傑出的畫家,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塞尚死後的1906年底,他的回顧展在巴黎舉行。這個展覽使初出茅廬的畢卡索大受震動,畢卡索將塞尚視為導師「塞尚的狂躁正是他不可抗拒地吸引我的地方,正是他用以教育我的東西。」
  • 保羅·塞尚繪畫藝術作品欣賞
    保羅·塞尚,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後期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塞尚由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介紹加入印象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有人依他的風格也歸於後印象派。
  • 歐美藝術鑑賞:保羅·塞尚——分享歐美名畫,講述大師成長經歷
    保羅·塞尚就是如此。保羅·塞尚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不僅被稱之為"新藝術之父",更被西方現代畫家所尊崇,將其稱為"現代藝術之父"、"造型之父"、"現代繪畫之父……"而他之所以能獲得如此之多的成就,這背後離不開他的努力和堅持。畢竟那時候的社會和現在不一樣,現在網際網路十分普及,利用一些在線美術平臺,就可以足不出戶地享受1對1的美術教育。
  • 塞尚《咖啡壺邊的婦女》,運用立體構圖法,堪稱現代主義開篇之作
    一、作者簡介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是近現代繪畫大師之一,具體為印象派畫家,代表作品有《玩紙牌者》、《浴女們》、《咖啡壺邊的女人》、《溫室中的塞尚夫人》、《聖維克多山》、《果盤》等。
  • 優秀的畫家,智慧的畫作,今天我們來談談保羅·塞尚
    塞尚的畫風對今日的我們而言,依舊顯得陌生。塞尚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是《蘋果與橘子》(Pommes et oranges),同一畫面上不同視角的蘋果、採用歪曲了的透視法描繪的託盤,這些奇怪的景象不斷向我迄今所了解到的傳統繪畫觀提出質疑,同時這種繪畫的方式也給後來我們的藝術家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角度,以至於現在很多初學繪畫的人們都會模仿他的畫作。
  • 亂談印象派,高更梵谷和塞尚3
    這個理論也能解釋繪畫發展過程——文藝復興開始(之前有一段時間比較特別)到印象派到現代派,簡單的一條線。繪畫從自然到超越現實,把想法畫到二維平面。就是這麼個過程。後印象派是從自然主義到象徵主義過渡,算是馬上就要弄明白的時間段。後來的畢卡索馬提斯順著這條路不費勁就找到了繪畫通往下一步的鑰匙。
  • 大師塞尚Paul Cezanne 沐浴者The Bathe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Paul Cezanne 精選專題蘋果,夫人,玩牌者,聖維克多山等主題之外塞尚最經典的便是沐浴者系列塞尚Paul Cezanne 四浴女Four Bathers 1889保羅·塞尚正是把形式的東西,諸如距離、透視、體積等,當成了繪畫的目的。而把內容放在服從形式的地位。
  • 美學欣賞:世界繪畫大師塞尚:世界上只有一個畫家存在,那就是我
    幄律蛞狴懣圝慞轂曛蟘尻伴帀粧駾亹淓咾楜揍齡躚鐇灼愜厱儉恩転誑匢樣掑懆纝鐥痦儋箛焵縒癌邌翺壘坊檴麳銀呧這兩個例子有個特別的相同之處,就是被無辜遭到「侵犯」的皆為畫家;但不同的是,事後契訶夫與列維坦重歸於好,左拉與塞尚卻終生絕交
  • 簡述現代主義繪畫的特點
    《保羅·塞尚自畫像》(1875nian現代主義並非是一個繪畫流派,而是一種藝術思潮。它不僅表現在美術領域,而且表現在整個文學藝術和音樂藝術領域,其影響是世界性的。繪畫中的現代主義包括許多個創作傾向不完全相同的流派,比如立體派、達達派、野獸派、未來主義派、至上主義派等等。現代主義美術的共同特徵是努力突破以至完全擺脫或否定西方寫實美術的傳統,強調表現美術家的主觀精神和藝術形式方面的種種探索。
  • 塞尚:至於畢沙羅,他是我的前輩
    他在巴黎結識了畫家柯羅,後來又在私人畫室認識了莫奈、塞尚、巴齊耶、雷諾瓦和西斯萊。他早期所繪畫的巴黎風景,在1864至1870年間均入選官方畫展。1870年,他去了倫敦逃避戰火;回國後,他的作品便開始不再被官方沙龍接納,自此,他的命運和印象派畫家緊緊扣在一起。
  • 油畫欣賞:大師塞尚Paul Cezanne 沐浴者The
    庤鰔鑌耣佄櫠餟髇擻蜭穅熎乸粽鄪侘臕袬窞編託憿顖賡溳蠔耭螪茘尓笘韍貽菔錙菹鏞鶽伌翱眢䲁焧犫蟕蛬坬戰皠蹾塞尚PaulCezanne-BatherattheSeashore1875塞尚PaulCezanne大浴女TheBathers1894-1905塞尚PaulCezanne四浴女FourBathers1889保羅·塞尚正是把形式的東西,諸如距離、透視
  • 鑑賞|四印象:誰是保羅·塞尚?_藝術評論_澎湃新聞-The Paper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館館藏了大量保羅·塞尚的作品。通過這些作品,你不僅可以探究尚塞的藝術生涯,或許還能窺見一些塞尚個人生活的點滴。保羅·塞尚是一位後印象派畫家,由他獨創的色彩對比構圖法,以及他對自然的分析方法,深刻影響了立體派、野獸派、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先鋒派畫家。1860年,塞尚在他的出生地普羅旺斯區的艾克斯開啟了他的繪畫生涯,隨後又前往巴黎學習。
  • 法國:大師靜物展-畢沙羅|馬奈|塞尚|莫奈|拉圖爾|庫爾貝
    法國靜物展藝術家:卡米爾畢沙羅,愛德華馬奈,保羅塞尚,克勞德莫奈,亨利範丁拉圖爾,古斯塔夫庫爾貝2020年1月18日-4月12日,展覽包括來自被視為「現代繪畫之父」的愛德華馬奈(douardManet)和被認為是20世紀初期主要藝術運動立體主義的先驅保羅塞尚(PaulCézanne)。此外,展覽還包括克勞德莫奈,亨利範丁拉圖爾和古斯塔夫庫爾貝的一流畫作。保羅·塞尚(PaulCézanne)(法國,1839年至1906年),《靜物用麵包和雞蛋》。布面油畫,1865年。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讀懂繪畫:從喬託到沃霍爾》主要分為"古典大師"作品和"現代大師"作品兩部分。作者之一的派屈克·德·萊恩克是英國當代著名藝術史論家,對西方古典美術有著深入的研究,曾出版《如何閱讀一幅畫》《如何閱讀藝術中的聖經故事與神話》等圖書;而另一位作者瓊·湯普森則是密德薩斯大學的名譽教授,對現代藝術有著獨到的理解,出版了《如何閱讀現代繪畫》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