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揚子晚報紫牛頭條報導了徐州男護士的武漢日記之後,他的日記引起更多人關注。作為徐州首批馳援武漢的「逆行者」,徐州仁慈醫院ICU男護士楊衛東寫下的多篇「武漢日記」走紅網絡。一篇篇日記記錄了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們的艱辛,他在「前線」發來的「報導」引發網友轉發。揚子晚報記者請《武林外傳》中「邢捕頭」的扮演者——影視演員範明為本期《聲臨「疫」境》做了誦讀。範明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說,楊衛東是徐州老鄉,為他的日記誦讀倍感親切,「他的日記寫得樸實感人,我一遍就錄好了。」 統籌 沈春寧
撰稿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李衝
「平安回來!」「你說話算話不?」「算話!」「要幹嘛?」「從武漢平安回來!」發生在1月26日徐州車站的一段送別視頻感動很多網友。妻子含著眼淚對丈夫楊衛東的囑託,暖化眾人。「我們科室我是老大哥,當然我去!」34歲的楊衛東是徐州仁慈醫院重症監護室的主管護師。1月23日醫院接到通知,有一個名額去支援武漢,科室有好幾個人都報名了,但是楊衛東因為年長几歲「勝出」。支援任務確定後,他才告訴家人,雖然不舍,但妻子、父母表示支持。
此次為《聲臨「疫」境》誦讀的是《武林外傳》中「邢捕頭」的扮演者——影視演員範明。「楊衛東護士剛好是我徐州老鄉,倍感親切,他的日記寫得樸實感人,我一遍就錄好了。」範明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說,這些天他一直開著電視,看央視的滾動新聞報導,被很多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的事跡所打動。他說,雖然情感一直在高峰跌宕,但看到老鄉的日記還是很感動。
範明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看到徐州的確診病例,自己其實也挺焦急的,因為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都住在徐州,「但是武漢目前更需要醫療援助,徐州努力抽調醫生去馳援,我當然很感動。」
這次接到揚子晚報的誦讀任務,範明說有些「突然」,日常他也給一些影視劇配過音,但都是在室內專業棚裡配,「這次我是在家錄的,進行了多次嘗試,摸索出一個方便操作的模式」。範明說,一開始錄的時候,是自己拿著列印紙讀,助理用手機橫屏拍攝,但總感覺這有點像主持人講話似的,太古板。於是他們就自己動手做了一個三腳架,架上手機,把楊衛東的日記用大字號列印出好幾張紙來,助理在手機後面一張一張地往上推紙,就像「滾動字幕」似的,這樣範明錄音時的視線可以保持平的,「就是想最大限度地把它錄好,為『前線日記』的情感增色。」
宅在南京家中的範明這個春節也一直沒停下來,南京市委宣傳部監製,市文投集團、市演藝集團、市戲劇家協會策劃,市話劇團為打贏這場抗擊新冠肺炎攻堅戰擊鼓助威,在大年初三出品了現代詩《春天保衛戰》,範明與其他22名文藝工作者接力朗誦錄製。範明說,面對這場疫情,他也會盡力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