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 昌
中華傳統詩詞,金句頗多。在政治活動、外交聯繫、人際交往、民族溝通等等場合,如果恰當地引用一些詩詞金句,就會產生畫龍點睛、豁然開朗的效果,特別容易出彩。
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申包胥請求秦國發兵幫助楚國,在「秦庭」哭了七天七夜,秦國答應後,兩國「籤署」的「軍事協作協議」,就是以《詩經》中《無衣》來表達的。秦哀公親自唱起「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就比直白地喊幾句「聯合作戰、一起抗敵」的口號,更能激動人心。再比如,晉國的範宣子想請魯國幫助晉國討伐鄭國,為了試探魯國的態度,在魯國吟誦了一段《詩經》中的《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範宣子借用這段詩歌,勸告魯國要抓住兵機,迅速行動。這比一般公文中的外交辭令,就更加委婉超脫,機敏圓轉。還是晉國的範宣子,有一次他在諸侯盟會上指責姜戎氏的國君戎子駒支私通敵國,戎子駒支當場吟誦了《詩經》中的《青蠅》:「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這就比一般的自我辯白更加曉暢清晰,收到普通公文語言達不到的政治效果。
外國人在外交場合引用詩詞金句的例證也不少。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在北京的歡迎宴會上引用了毛澤東詩詞:「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產生了很好的外交效應,成為外交佳話。1984年4月26日,美國總統裡根在北京的歡迎晚宴祝酒詞中說:「在許多世紀之前,一位名叫王勃的中國哲學家和詩人寫過:『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1989年2月25日,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在北京的歡迎晚宴中提到乘船過三峽的經歷時說:「我們想起了三國故事,幾乎聽到了詩人李白『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描述。」……這些詩詞金句,在外交往來中給引用者加分不少。
習近平同志在文章、講話中也曾多次引用古代詩詞,賦予了古典名句煥然一新的時代魅力。比如2017年10月25日,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習近平同志說:「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詞,我們一貫歡迎客觀的介紹和有益的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習近平同志這裡引用的「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出自元代詩人王冕的詩歌《墨梅》。這兩句詩通過墨梅不誇耀顏色、只播撒清芬的特點,表達了對品格的堅持、對初心的執著、對信念的自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習近平同志在記者會引用這兩句詩,就非常貼切和精彩。
根據時機和場合的不同,我認為引用詩詞金句,有以下八點需要特別注意:
1.貴在平易簡潔。詩詞要為說服力和表現力服務,引用詩詞是為了更加生動、鮮明地傳達出作者的主旨,要求簡約得體,適可而止,把握分寸,不能搞成堆砌辭藻的小雜燴和炫耀才學的大風車。衡量的標準並非空泛的華麗,而是要高度概括地表意達情,並適合特定的語言環境。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都是勸人抓緊青少年時期加強學習的意思,引用一處即可,沒必要一一羅列。
2.貴在精準確切。要吃透精神,善於領會,有的放矢。要注意對象,求真務實,不溢美,不虛飾,還要弄懂詩詞的本意和引申義,要搞清楚具體語境和情境。用的合適就煥然生彩,用的不合適就會鬧笑話,甚至適得其反。比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可以用來表示信心,而「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表現的則是恆心。
3.貴在妙趣橫生。在公眾場合引用詩詞金句,看重的是實用價值和文字親和力,是為了使思想更加深邃和形象,而不是為了板著面孔教訓人。比如習近平同志在中紀委全會上引用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來比喻腐敗懶政,「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來形容昏聵腐敗的危害,就有著尖銳深刻的思想鋒芒,同時又風趣精警,引人入勝。
4.貴在質樸曉暢。引用詩詞金句,要避免出現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現象,不宜選擇過分生僻和晦澀的詩詞,也不宜選擇容易產生爭議、歧義和曲解的詩詞。比如在主題為「走向活力和增長」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的場合,引用「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的詩句,就貼切傳神,明白準確。而倘若引用同一首詩中的「波定遙天出,沙平遠岸窮」,就可能產生誤會性的解讀。
5.貴在舉一反三。引用詩詞不一定都是原封不動照搬。有時候獨具匠心地改動幾個字,或故意反其意而用之,也會產生出奇制勝和出人意料的作用。比如習近平同志跟青年代表座談時展望未來,引用過「長江後浪推前浪」和「一代更比一代強」。「長江後浪推前浪」出自宋代劉斧《青瑣高議》:「我聞古人之詩曰:長江後浪推前浪,浮世新人換舊人。」因為後面一句「浮世新人換舊人」比較生僻,改為現代口語「一代更比一代強」,就顯得曉暢自然,洗鍊清新。
6.貴在和諧圓轉。文風要一致,不能生硬插入,雜亂無章。在適合口語化風格的場合,就要引用淺顯通俗的作品,或者是耳熟能詳的名篇。比如「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在書面性比較強的情境下,就要引用典雅精奧的作品,比如「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7.貴在獨出機杼。引用詩詞也需要有創新意識。在準確的前提下,力求新穎別致,新人耳目,尤其注意避免類型化的廢話和模板式的套話。比如說到不服老就是「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說到人才問題就是「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些詩句雖然很貼切,但是引用的人多了,就容易產生似曾相識、陳陳相因的負面效果。
8.貴在擲地有聲。引用詩詞要選擇時機,用在關鍵場合、關鍵段落。像爆竹一樣,拋出來就要有響兒。比如同樣一句「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用在講話的開頭還是中間位置,抑或是結尾段落,都要仔細斟酌。位置不同,表達效果也會有明顯差異。
學詩可以使我們「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詩詞金句所帶來的美學滋養,使我們更好地陶冶情操,品味生活,以美怡情,以美啟智,以美塑魂,以美美人,從而如德國詩人荷爾德林所言:「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之上!」
[責任編輯:石依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