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烏蘭牧騎」宣講隊,聽過的人都說好

2020-12-11 澎湃新聞

11月25日,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烏蘭牧騎」宣講隊的排練廳裡,傳來了節奏明快的"好來寶"。

「我們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編進了蒙古族曲藝曲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好來寶裡。」隊長光其克·哈西巴特說,為了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隊目前正在籌備節目《十謝共產黨》。

近日中宣部辦公廳作出關於表彰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個人和優秀理論宣講報告、公眾號的決定,新疆兩個基層理論宣講集體受到表彰,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烏蘭牧騎」宣講隊就是其中之一。

成立於1965年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烏蘭牧騎」宣講隊開創了「文藝+宣傳+服務」的宣講模式,常年活躍在舞臺、田野、氈房,傳播新思想、服務農牧民,深深紮根在農牧區。同時,將傳承與創新相結合,開設「網上烏蘭牧騎」宣講平臺,為新時代宣傳宣講工作探索出一條新路。

堅守初心半個世紀

烏蘭牧騎原意是「紅色的嫩芽」,後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產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具有「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職能。

和布克賽爾烏蘭牧騎第一任隊長那·布瓦說,當年「烏蘭牧騎」第一次下鄉,是距離縣城20公裡外的一處牧場。「那時沒有交通工具,隊員們就背著行李、扛著樂器,整整走了4個小時,沒有演出舞臺就天為幕,地為臺。」那·布瓦說,演出中看到牧民開心的笑臉,他們忘記了疲憊,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隊裡有放電影的、有理髮的、有幫助牧民洗衣服、接羔子、做飯的,所以牧民也非常喜歡我們。」那·布瓦說。

在「烏蘭牧騎」隊,幾乎每一個隊員都「一專多能」:主持人能唱歌,唱歌的會拉馬頭琴,放下樂器又能跳舞,走下舞臺還能幫助牧民餵牛羊、壘牛糞、修手機、宣傳黨的惠民政策……

光其克·哈西巴特說,為了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黨的各項惠民政策,隊員們將宣講內容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翻譯,並根據群眾需要制定相應宣講計劃。

2017年,牧民託勒根·哈孜義的兒子面臨高考,在他發愁孩子入學後學費、住宿費等問題時,「烏蘭牧騎」隊為託勒根·哈孜義送來了國家對大學生扶持政策的信息,並建議託勒根·哈孜義的兒子報考疆內師範類院校。

「多虧了『烏蘭牧騎』,讓我知道了政策,孩子上學的事我才放下心來。」託勒根·哈孜義說,「烏蘭牧騎」常常用歌曲、快板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全民健康體檢、「兩免一補」、安居富民等惠民政策,牧民們都愛聽。

創新方式服務農牧民

如今,宣講隊出行和演出條件改善了很多,不僅有了演出車,很多鄉鎮也有了演出舞臺。

「牧民們的生活變好了,對宣講隊節目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我們發現形式單一的理論宣講效果並不太好。」光其克·哈西巴特說,近年來,宣講隊創作了數百個節目,將理論、政策等內容融入節目當中。「比如歌曲《親戚》唱出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深情,《新疆,加油》致敬所有為疫情防控做出奉獻的人們,這些都是我們根據大家身邊發生的故事改編的,宣講的效果特別好。」

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烏蘭牧騎」隊組織全員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十九大報告中與群眾生產生活有關的內容認真記錄下來,第一時間帶著創作的節目深入冬窩子,向廣大牧民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

在冬窩子宣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這裡的牧民居住分散,組織集中宣講難,我們只能一個定居點一個定居點地去喊,等人齊了已經是兩三個小時之後了。我們也不拿著小冊子去講大道理,就和牧民一起唱一起跳,唱累了、跳累了,大家一起喝著奶茶,說說最新的政策,聊聊今年牛羊的價格,問問糧油蔬菜的存量。」在「烏蘭牧騎」隊工作25年的宣講員達木東蘇榮說。

此外,宣講隊還變換了傳統宣講方式,「線下」出精品,「線上」送節目。

「今年因為疫情,我們在微信公眾號上開設了『網上烏蘭牧騎』平臺,利用網際網路開展線上烏蘭牧騎服務,隊員們發揮文藝特長,創作了《平凡的力量》《新疆加油》《為了明天》等多種形式的優秀節目。同時這些節目還通過縣融媒體、今日頭條、抖音等平臺發布。」光其克·哈西巴特說,有的視頻點擊量高達數十萬。

半個多世紀以來,烏蘭牧騎宣講隊平均每年開展宣傳宣講160多場次,為數萬農牧民送去了黨的政策和法規。

「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這個獎項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現在隊裡的人員增加到59人,以後我們會繼續做好紅色文藝輕騎兵,帶著理論宣講與文藝演出一起下鄉。」光其克·哈西巴特說。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這支「烏蘭牧騎」宣講隊,聽過的人都說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烏蘭牧騎:植根沃土綻芳華
    3年來,烏海市各烏蘭牧騎牢記總書記的勉勵和囑託,苦練本領,提升技能,加強文藝創作,堅持深入基層,貼近實際,服務群眾,「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苦練本領提升技能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烏海市烏蘭牧騎隊員們常說的一句話。
  • 烏蘭牧騎:讓文藝精品在內蒙古草原上開花結果
    12月18日,為了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激發青年隊員潛力,更好地傳播內蒙古自治區的優秀文化藝術,全區烏蘭牧騎青年骨幹全封閉接受了新媒體運用培訓,旨在讓富有正能量和教育意義的精品力作,藉助網絡新媒體、自媒體,更廣泛地傳揚出去,並深入民心、形成影響。這是我區烏蘭牧騎2020年工作計劃中的最後一項,也是藉助農閒時節為今後發展儲能蓄勢之舉。
  • 蒙古包來了「烏蘭牧騎+」
    藍色車身的烏蘭牧騎大巴車出發時,旭日剛從東方升起。1月22日一早,經濟日報記者隨東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綜合服務隊,坐大巴在草原上走了兩個多小時,來到這個叫巴彥杭蓋嘎查的地方時,已是上午10點多鐘了。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蘇木的一個嘎查。藍天如洗,晴空無雲,兩個乳白色的蒙古包在太陽映照下格外醒目。
  • 怎樣認識和理解烏蘭牧騎這面紅色文藝旗幟
    應該說,在烏蘭牧騎60多年光輝歷程中,始終閃耀著社會主義文藝紅色基因磅礴力量,在烏蘭牧騎紮根基層、服務農牧民群眾的一切活動背影中,始終閃爍著社會主義文藝紅色底色。  在文藝創作上,烏蘭牧騎始終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據統計60多年來,全區烏蘭牧騎創作了13200多個節目,有1100多個節目在自治區獲獎,230多個節目獲國家級獎項。
  • 內蒙古推動新時代烏蘭牧騎事業創新發展紀實
    即便是只有一個人的哨所,抑或是病榻上的患者、形隻影單的老人,都是他們必須到達的目的地。據統計,全區75支烏蘭牧騎、3000多名隊員,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烏蘭牧騎已經成為內蒙古草原上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
  • 烏蘭牧騎:永遠做草原上的 紅色文藝輕騎兵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各支烏蘭牧騎弘揚優良傳統,拓展服務範圍,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創新烏蘭牧騎服務形式,全盟烏蘭牧騎事業取得了全面持續健康發展。近年來,錫林郭勒盟烏蘭牧騎以「烏蘭牧騎+」的方式組建「草原綜合服務輕騎兵」隊伍,盟級組建了2支「草原綜合志願服務輕騎兵」,旗縣市層面組建12支「草原綜合志願服務輕騎兵」,整合文化、科技、衛生、扶貧、司法等部門,積極開展「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到人民中間去」基層綜合服務活動,為基層群眾帶去文藝演出、文化輔導、政策宣講、醫療服務等綜合性惠民活動800餘場。
  • 烏蘭牧騎來了,礦區百姓樂了!
    烏蘭牧騎送溫暖一月的白雲鄂博礦區,寒風凜冽,但在白雲鐵礦採礦作業部技術組的活動室裡卻是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草原綜合志願服務輕騎兵宣講團成員張豔現場進行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宏偉藍圖,同我們這座城市、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 通遼扎魯特旗烏蘭牧騎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4年12月25日 朝格柱攝圖為扎魯特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在一處演出結束後,又乘坐馬車前往另一公社演出。烏蘭牧騎隊員們巡迴演出途中,在大車上學習著作 1965年7月24日 寶音朝克圖攝牧草青青,牛羊肥壯。在這最美好的夏季裡,扎魯特旗「烏蘭牧騎」的12名隊員,又開始了新的戰鬥。
  • 內蒙古軍區組織烏蘭牧騎民兵分隊深入牧區宣傳五中全會精神
    塞外邊關湧動學習熱潮中國國防報訊 徐博榮、記者賀志國報導:一場大雪不期而至,陳巴爾虎旗烏蘭牧騎民兵分隊隊員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身披綬帶走村入戶發放宣傳單,擺放宣傳展板,解讀脫貧攻堅政策及牧區發展前景。
  • 榮譽:烏蘭牧騎編創《輕騎兵之歌》入選全國展演名錄
    烏蘭牧騎好消息來咯!!!記者日前從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了解到,由內蒙古自治區文旅廳選送、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創作的群舞《輕騎兵之歌》,入選第十三屆全國舞蹈展演參演作品。這也是我區入選的三件作品中唯一一個旗縣級作品。群舞《輕騎兵之歌》是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烏蘭牧騎的回信精神,由烏拉特前旗烏蘭牧騎編創的。
  • 「烏蘭牧騎+」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人心
    興安盟科右前旗阿力得爾蘇木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工作以來,聚焦百姓需求,總結經驗,開拓出烏蘭牧騎+的形式,在烏蘭牧騎+的綜合服務過程中,進行六傳六習活動,讓百姓在喜聞樂見中得到獲得感,融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 科右前旗「烏蘭牧騎+」溫情服務送到牧民家
    ,總書記對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勉勵和殷切期盼仍歷歷在目。11月17日,興安盟科右前旗宣傳部聯合科右前旗農牧業局、科右前旗司法局、科右前旗人民醫院、科右前旗外事辦等部門,深入科右前旗滿族屯滿族鄉,開展了以「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到人民中間去」為主題的下基層綜合服務活動。冬日裡寒風瑟瑟,科右前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用火熱的激情驅散了寒冷。當日,先後來到滿族屯查幹敖包公園、滿族屯滿族鄉圖布臺社區,為當地牧民送上了「文化大餐」。
  • 烏蘭牧騎「文藝輕騎兵」:「百團千場」文藝演出送藝術下鄉
    近日,「百團千場」下基層惠民演出在內蒙古各地開展,一大批優秀節目和綜合服務跟隨烏蘭牧騎隊員的腳步穿過大漠戈壁、跨過林海雪原,來到農牧民的身邊。今年以來,烏蘭牧騎共開展綜合服務4000多場次,服務群眾200多萬人。
  • 第一屆全區烏蘭牧騎新人新作比賽獲獎名單公布啦!
    4.合奏 託克託縣烏蘭牧騎《推碌碡》王星星、牛曉峰、姜平、李明明、趙旭勐、史小諾、菅榮、荊國梁5.合奏 科右中旗烏蘭牧騎《歡騰》陳香寶、佟寧寧、陽陽蓮、佟圖力古爾、文軍、薩茹拉、趙曉紅、蘇日娜、蘇敏雅、薩楚拉圖6.合奏 巴林右旗烏蘭牧騎《喜悅》溫都蘇、青格樂布仁、蘇力德夫、蘇亞拉文都蘇、朝格巴達拉、布和、烏力吉木人、特日格樂、烏雲畢力格、蘇日亞組合類:
  • 內蒙古組建「網上烏蘭牧騎」 與湖北同心戰「疫」
    內蒙古組建「網上烏蘭牧騎」 與湖北同心戰「疫」  作者:張瑋  2020-02-05 參與「網上烏蘭牧騎」的草原藝術家、歌唱家和烏蘭牧騎隊員們紛紛表示
  • 「小小烏蘭牧騎」走進錫林公園
    7月26日上午,為弘揚烏蘭牧騎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錫林南路小學分校走進錫林公園,舉行了「愛祖國、擔大任、做新人——小小烏蘭牧騎文藝演出」,同學們用飽滿的熱情,為周圍社區的居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節目盛宴,獲得大家連連的稱讚。
  • 天頌與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共成長系列篇---赤峰市翁牛特旗烏蘭牧騎
    目前,內蒙古草原上活躍著75支烏蘭牧騎,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習近平指出,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60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習近平表示,烏蘭牧騎的長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
  • 自治區第二屆烏蘭牧騎新人新作比賽圓滿落幕
    經過4天激烈的角逐,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屆烏蘭牧騎新人新作比賽迎來了最後的頒獎儀式。 歌舞《瑪奈烏蘭牧騎》 比賽分聲樂、舞蹈、器樂、戲曲4個類別,在各盟市推薦的基礎上,通過專家評審,從全區報送的256個聲樂作品、62個器樂作品
  • 冬訓丨戰嚴寒,練本領——鄂託克前旗烏蘭牧騎礪精「兵」!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將鄂託克前旗烏蘭牧騎鍛造成為一支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的隊伍。11月中旬,鄂託克前旗烏蘭牧騎因材施教,特聘請蒙古國著名作曲家巴·那仁巴特爾駐隊進行音樂指導。天氣愈加寒冷,冬訓卻愈加火熱。
  • 內蒙古第二屆烏蘭牧騎新人新作比賽頒獎
    經過4天激烈的角逐,自治區第二屆烏蘭牧騎新人新作比賽迎來頒獎儀式。比賽分聲樂、舞蹈、器樂、戲曲4個類別,在各盟市推薦的基礎上,通過專家評審,從全區報送的256個聲樂作品、62個器樂作品、80個舞蹈作品和90個組合類作品中,評審出39個聲樂作品、18個器樂作品、20個舞蹈作品和21個戲曲類作品入圍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