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的口罩,德國的防護服……當中國國內萬眾一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時,無論是在海外生活的華人華僑,還是在海外出差旅行的中國人,哪怕原先互不相識,都抱團合作,以各自的方式,出資出力馳援祖國和家鄉。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生活在德國的華人南海芬表示,華人華僑有很多的力量,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如果有效有序地運用起來,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強大的力量。
在沙特意外收穫口罩
與世界上其他不少地方口罩等醫療物資告急的情況不同,來自江蘇的錢先生在沙特購買口罩的經歷有點與眾不同。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錢先生表示,因為事先已安排好行程,必須在1月31日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出發前往沙特,此時新冠肺炎形勢已十分緊張,當時一度擔心入境沙特會出現問題,好在落地後,還比較順利。
目前,沙特政府針對中國公民在辦理入境手續前,需要在檢疫櫃檯前測量體溫,並回答沙特檢疫官員關於身體健康的問詢。錢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沙特檢疫官員對於中國旅客態度不錯,並向他表示,這是他們的必要程序,如身體健康,沒有必要擔心。
當前,在沙特的媒體上,疫情往往佔據了頭條的位置,這讓沙特大城市的老百姓,無論是計程車司機還是酒店服務員都對中國正在發生的疫情十分了解,但他們並沒有對中國訪客有拒絕服務等不友善行為,相反還經常向錢先生表示慰問。
口罩在沙特通常是通過藥店銷售的,錢先生注意到在沙特大城市的連鎖藥店,口罩有些已經缺貨。但是在9日,錢先生來到沙特的山城塔伊夫(Taif),驚喜地發現這裡口罩並不缺貨,而且供應充足。
錢先生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國內的朋友,無論是同事還是朋友紛紛要他帶上一兩盒。雖然每家藥店只有兩三盒的存量,但是全城多家聚合起來,數量仍然非常可觀。錢先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沙特購買的口罩大多數都是上海生產的,小部分也有沙特自產的,他現在正在打包,把口罩發回國內提供給急需的朋友。
「馳援溫州行動」
南海芬出生於浙江溫州的樂清,現在生活在德國。如今,她活躍在各個馳援溫州的微信群中,聯絡收集統籌物資支援家鄉溫州。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她表示:「其實一開始,覺得這個事情還是蠻遙遠的,畢竟我們在德國,感覺可能就是個流感病毒。」
然而到了正月初一(1月24日),她突然意識到新冠肺炎的嚴重性,她在國內朋友的父親被隔離,託她在德國買口罩。隨後她又聯繫了在樂清醫院的熟人,了解到他們缺乏防護服。
從幫助自己的熟人到關注自己的家鄉,南海芬隨後加入了「馳援溫州行動」,這是世界各地的上萬名溫州籍青年們自發在線上成立的社團,為籌措「抗疫」物資群策群力。
雖然他們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行動十分高效,細分為認捐組、貨源組、鑑定組、物流組、協調組、媒體組等十餘個群組,每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發揮特長。南海芬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拉入群,就被大家的熱情一下子感染了」。
為了採購物資支援家鄉,她在1月 26日就向一家德國主要的醫療防護企業致電求購,但是這家企業表示,最近一兩天訂單爆發式增長,導致供不應求,無法供貨。好在隨後,她又努力找到了一些手上有貨的德國供應商,但是困難也隨之而來。
由於大量的訂單,德國供應商已經不願意再處理小額的訂單,而是要求購買者以整櫃的方式全部買走,這對於像南海芬這樣的工薪階層的個體捐助者來說是很難承受的。而國內願意出資大額認捐的個人,因為持有的是人民幣,無法及時兌換成歐元進行購買,損失了一些寶貴的機會。
最終,南海芬終於搶購到了189件防護服。然而,購買到國內亟需的物資只是跨出了第一步,如何將這些物資運回國是一個新的挑戰。好在通過各種微信群,她得知很多中國的物流公司表示他們可以幫助免費運輸醫療物資,但這一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起初,南海芬得知比利時列日機場在2月4日有中國企業的包機準備啟程前往中國,於是她在微信群內的協作方替她填寫好了相應的文件,她也做好了開車十幾個小時去機場送貨的準備。但是隨後,由於疫情嚴重,外籍的飛行員不願意執飛這段航程,最終這一航班取消,把貨物運回國的通道再一次被關閉。
隨後,南海芬又在微信群中得知,有一個旅行團從米蘭出發,途徑法蘭克福回國,而導遊願意幫她將物資「人肉快遞」回國。在得知這一消息後,她早上5點起床,開車5小時抵達法蘭克福,把自己和匯集到她手上的醫療物資交到導遊手上,最終隨旅行團飛回國,並經過國內物流抵達她指定捐贈的樂清人民醫院。
在採訪過程中,南海芬一再向第一財經記者強調,她在「馳援溫州行動」中起到的作用是很微小的。她表示,她此次感受最深的是網絡上各方的科學、高效的管理,否則很多心捐贈的個人,憑一己之力無法疏通資金和物流等環節。在她看來,有了「馳援溫州行動」強大互助的網絡,大大減低了海外個體捐贈人和志願者的工作量。「大家各施其職,各顯所能。」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