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姓起源

2021-02-19 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

     盧lú——出自山東長清的姓



     盧姓形成於春秋初期的齊國,是以採邑名命得的姓,與以祖字命氏的高姓同宗。齊國的始祖齊太公名尚,本姓姜,因其先祖於虞、夏之際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縣西),「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因輔佐周武王滅商有功,於西周初被封於營丘,建立齊國。齊國曆丁公、乙公、癸公、哀公、胡公、獻公、武公、厲公,至文公。齊文公赤的兒子公子高有個孫子叫傒,任齊國正卿,食邑於盧(在今山東長清縣西南),其子孫以封邑為氏,就是盧氏。此即《新唐書·宰相世系》所云:「盧氏出自姜姓。齊文公子高,高孫傒為齊正卿,諡曰敬仲,食採於盧,濟北盧縣是也,其後因以為氏。」

     盧姓還有兩支出自今河南洛陽,是北魏時鮮卑族姓氏所改。據《魏書·官氏志》載,鮮卑族原有吐伏盧氏、莫蘆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分別將其改為盧氏、蘆氏,後來蘆氏去草字頭也改為盧氏。

     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齊國田和遷齊康公於海上,齊國由姜姓專政變為由田氏專政,史稱田氏代齊。由於齊國這一重大變化,盧氏族人有不少逃離齊國,散居於今河南、河北、陝西、山西一帶,還有南遷至今江蘇,西遷至今甘肅、寧夏者。秦代有盧生,燕人,被秦始皇派往東海求神仙藥,不獲,後被坑殺於鹹陽;還有博士盧敖,曾避難隱於盧山,其子孫安家於涿水之上,於是便成為範陽涿(今河北涿縣)人。範陽盧氏裔孫盧植,字子幹,東漢時歷任九江、廬江太守,北中郎將,尚書,其子盧毓,三國時任魏司空,封容城侯。盧毓有三子:欽、簡、珽。盧欽任晉尚書僕射。盧珽任晉侍中尚書,有三子:浮、皓、志。盧志任晉中書監、衛尉卿,也有三子:諶、謐、詵。盧諶為東晉文學家,有五子:勳、凝、融、偃、徵。勳居巷南,號「南祖」;偃居北,號「北祖」。偃仕慕容氏,任營丘太守,有二子:邈、闡。盧邈任範陽太守,其子玄,任北魏中書侍郎,封固安宣侯,有二子:巡、度世。盧度世任青州刺史,有四子:陽烏、敏、昶、尚之,號「四房盧氏」。由於範陽盧氏繁衍昌盛,世代官宦,在魏晉南北朝時成為「四海大姓」,與崔姓、王姓、謝姓並稱「崔盧王謝」,社會聲望極高,所以,姓氏書皆說盧氏的郡望為範陽。《唐貞觀八年條舉氏族事件》稱幽州範陽郡三姓之首為盧氏,《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稱幽州範陽郡九姓之首為盧氏,這說明範陽盧氏在唐代仍然是名門望族。又據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載,弋陽光山縣(今屬河南)盧氏有唐瀛州剌史盧祖尚,「自雲本範陽人,本姓雷氏,後周初以雷、盧聲相近,改姓盧氏」。唐代,居住在河南的盧氏曾兩次南遷福建,一次是唐高宗總章年間至武則天垂拱年間,有盧氏族人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一次是唐僖宗時,有盧氏族人隨王潮、王審知入閩,後均在福建安家落戶。據《盧氏族譜》及有關史料記載,唐代有盧富,自江蘇南京分脈,遷居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縣),「十四世處信,諱堆欽,宋寧宗嘉定十二年己卯舉人,自江西虔州遷居寧化石壁村」,十七世「千四郎於宋末移居梅縣白渡堡田背開基」,其後裔分居福建永定、上杭、漳州、南靖及廣東韶州、翁源、英德、惠州、河源等地。

     盧姓移居臺灣最早者,是廣東省鎮平縣白渡堡柳下村的盧齊登,時間在清朝初期。康熙年間,又有盧雲廣入墾臺北。此後,閩、粵盧氏入臺人數不斷增多。目前,盧姓是臺灣第39大姓。近代以來,盧姓有些人走出國門,到海外開拓新的事業,現主要分布於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盧姓名人,除上文提及者外,西漢初有諸侯王盧綰,豐(今屬江蘇)人,秦末隨劉邦起義於沛,入漢中,為將軍,曾任太尉,封燕王,後與匈奴貴族勾結,事敗,逃亡匈奴。東漢初有盧芳,安定三水(今寧夏固原東北)人,於新莽末聯合三水地區羌、胡貴族起兵,後稱上將軍、西平王,被匈奴單于立為帝,公元29年底在匈奴扶植下割據五原、朔方等五郡,都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南),歷時11年。東晉有範陽涿縣人盧循,曾任永嘉太守、廣州刺史、平越中郎將。西魏、北周有範陽涿縣人盧辯,曾教授西魏太子、諸王,依《周禮》改訂官制,北周時官至大將軍。隋代有詩人盧思道,隋末有農民起義首領盧明月,所部發展到40萬人,曾自稱無上王。唐代,盧氏有8人任宰相:盧承慶相高宗,盧懷慎相玄宗,盧翰、盧邁、盧杞相德宗,盧商相宣宗,盧攜相僖宗,盧光啟相昭宗;有詩人盧照鄰,為「初唐四傑」之一,還有詩人盧綸、盧仝,畫家盧鴻、盧稜伽。元代有盧世榮,曾任右丞,主持財政,還有文學家盧摯。明代有以大破倭寇而著稱的將領盧鏜,威名僅次於戚繼光、俞大猷,還有文學家盧枏、督師抵抗清兵的將領盧象昇。清代有校勘學家盧文弨,禮部尚書充國史館總栽盧蔭溥,曾將英國侵略者軍艦驅逐出虎門、位至封疆大吏的盧坤。近現代有拼音文字提倡者盧戇章,北洋皖系軍閥盧永祥,民族資本家盧作孚,國民黨起義將領、彝族人盧漢。

     盧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國姓氏中為第42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47%,分布很廣,以廣東、河北、廣西較多,這3省區盧姓約佔全國漢族盧姓人口的48%。盧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除上面述及者外,漢代匈奴人有盧姓;金時女真人紇石烈氏,漢姓為盧;世居綬山、瀋陽、遼陽等地的清滿洲人有盧姓;清代滿洲八旗姓赫舍裡氏,後改為盧氏;清代貴州貴陽府定番州土司為盧氏;赫哲族努耶勒氏,漢姓為盧;彝族阿盧氏、勒戈氏,漢姓均為盧;滿、彝、壯、苗、瑤、黎、毛難、仫佬、蒙古、布依、土家、朝鮮、臺灣土著等民族均有盧姓。

     此外,臺灣盧姓在日本侵佔臺灣期間曾被迫改用日本姓盧田、蘆田,直至1945年臺灣光復後,才恢復原來的盧姓。作者:謝鈞祥

…………………………………………………………………………………………………

回復以下 關鍵詞 查看姓氏文化活動

鄭氏文化節|家譜展評|鄭姓源流|泰國聯誼|任姓文化|姜姓源流|任氏愛心行|任家古宅|賈氏聯誼|鍾姓成立大會|比幹誕辰|百姓史志|黃國故址

關注後,在平臺對話框回復,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例1:回復漢字「李姓」即可查看【李姓起源】

例2:回復漢字「張姓」即可查看【張姓起源】

例3:回復漢字「林姓」即可查看【林姓起源】

.

相關焦點

  • 淺談盧姓起源
    現對盧姓起研討已推向深入,一直致力從事源流探索的福建宗親盧同筍最早探究了「方戎盧氏源流」,前幾年蒙古宗親盧世恩曾發表過多篇論文,論述了盧姓源於「圖騰化性」,得姓時間並非周朝「食採於盧」,而應該商朝。後由廣東省東莞市宗親盧惠田詮釋商朝甲骨文文獻,證實了盧姓起源並非姜姓高氏,而是商朝盧方國「侯伯」盧白漅,這一研討成果符合客觀史實,可喜可賀。
  • 盧姓起源,我姓盧我驕傲!
    盧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至2010年,按人口來排行,盧姓在中國大陸為第42位,在臺灣地區為第39位。中國盧姓總人口約650萬,約佔漢族人口的0.47%,以廣東、河北、廣西三地居多,三省區盧姓約佔中國漢族盧姓人員的48%。
  • 傳承文化 | 盧姓歷史淵源和家譜演變淺析之(七)盧姓多源範陽為尊
    4、清朝時期滿族的盧姓,原先來自漢民,入旗漢民滿化,後又回歸。5、滿洲八旗大姓赫舍裡氏族有一部分改為盧姓,大部分後來成為東北地區的盧姓漢族。這麼多頭緒有哪些傳承至今?哪些似蜻蜓點水一走一過?哪些是臆斷其實不存在?筆者不作結論。2020年4月現居香港的一位盧姓宗親說:「老祖宗留下的兩個珍貴東西,一個是盧字,一個是範陽堂」。
  • 盧姓第一人
    由於姜子牙協助文王興周,輔佐武王伐紂,軍功甚大,受封於齊,都營丘(今山東臨淄北),這便引出了姜子牙之後的高姓始祖與盧姓「始祖」——高傒。這時,說高傒是高姓始祖是毫無問題的,但尊其為盧姓始祖,特別是盧氏開姓始祖,怕是不夠嚴謹,畢竟高傒是姓高不姓盧,而且在他後面九代之內也找不到一個姓盧的。當然,高傒是食採於盧第一人,是後來盧氏因以為姓的依據,因此,高傒這個人物不容忽視。
  • 沈丘縣盧姓文化研究會為老人舉行百歲壽辰慶典
    2018年農曆9月16日上午,紙店鎮盧腰莊村盧新才老人的院子內外親友、鄰居、來自全縣其他鄉鎮的盧姓宗親代表熙熙攘攘,談笑風生。沈丘縣盧姓文化研究會領導盧廣新、盧連生、盧金龍、盧萬裡、盧學明、盧新敬、盧紀鋒、盧振領(白集)、盧月友、盧廷福、盧振領(盧腰莊)、盧金成、盧付中、盧彥卿、盧可義、盧子賢、盧文杰、盧全偉等,正代表全縣兩萬多盧姓宗親和其家人一道為老人舉行百歲壽辰慶典。
  • 盧姓女寶寶名字 品德善良的女孩名字介紹
    盧姓女寶寶名字介紹【盧菡雯】菡是荷花的別稱,也有菡萏、清菡的意思,寓意為高潔、純潔、堅貞、純潔的意思。雯是雲彩的意思,也是女孩取名常用字,比如說劉雯、高雯等。推薦一些品德善良的女孩名字盧姓女寶寶取名大全盧蕭林 盧湘毓 盧米簫 盧瑞娜 盧從鷺盧娜芸 盧抒雪 盧文蕙
  • 【源流】盧姓的源流變遷
    盧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為盧姓始祖。盧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7位。2010年,中國大陸姓氏排行第42位,臺灣地區排行第39位。中國盧姓總人口約650萬,約佔漢族人口的0.47%,以廣東、河北、廣西三地居多,三省區盧姓約佔中國漢族盧姓人員的48%。
  • 義和團盧姓四勇士竟是遵化這個小村莊出來的
    (一)義和團運動中的勇士:為了反對外來掠奪,對抗清政府軟弱,鹹豐庚辛(1851年)英法聯軍由入侵北京,清政府來取不抵抗政策,冀東大地上的有志之士組織義和團運動,他們殺毛子,奪國寶,「克稻屯」村盧姓四勇士踴躍參加了這一正義運動,據史料記載,當時盧姓領頭人是義和團裡的二師兄,他們為保衛祖國,做出了貢獻。
  • 姓氏起源之姬姓—你的姓就是它演化而來的
    由姬姓直接演化出去的姓氏,佔百家姓總數的82%,而這些姓氏再演化出來的姓氏更是不勝枚舉,姬姓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咱們華夏民族的起源了。那麼,姬姓是怎麼演變到今天的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這其中就有十二個姓,分別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依殷。
  • 最新盧姓的簡歷
    郡望:盧姓郡望主要有範陽郡、河南郡、河間郡、淮陽郡、弋陽郡、三原郡、頓兵郡等。範陽郡:秦朝時期置郡,轄地在今河北省定興縣一帶。西晉時期改為範陽國,北魏時期復改回範陽郡。河南郡:西漢時期改置,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遊,雙洎河、賈魯河上遊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民國時期置河南省。河間郡:亦稱河間府。
  • 盧姓出於「姜」,千古自芳芳——(上部)盧出於「姜」兩層含義及創姓啟姓始末
    據河南省對盧氏縣由來的研究:「……盧氏縣長期以盧氏命名,這在全國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縣境內至今保留著許多與盧氏有關的地名、語言和傳說,反映了盧氏縣與盧姓關係密切。盧氏的重要活動區域,商周時期的盧方也在今盧氏縣一帶,春秋時期載於史籍的盧氏城,就是因盧國人長期居於此地而得名。」
  • 教育起源主要觀點:生物起源說、心理起源學說、勞動起源說
    一、生物起源說主要代表人物: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託爾諾,英國教育學家沛西.能。主要觀點:教育活動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動物界也存在教育;人類社會教育的產生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生物的衝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的繼承、改善和發展。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於動物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
  • 中國姓氏起源:兩分鐘幫你認祖歸宗,看看你是哪位古代英雄後代?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姓氏起源:兩分鐘幫你認祖歸宗,看看你是哪位古代英雄後代?從哪裡講起呢?上古的歷史難以追溯,我們就從比較容易追溯的人講起,也就是周文王。之所以從周文王講起,是因為現在很大一部分姓氏的祖先都是周文王,因為周朝的分封諸侯對後世的姓氏影響太大了。周文王產生的姓氏有哪些呢?我們下面把其跟周文王相關的姓氏的脈絡理出來。
  • 《刺客信條:奧德賽》時間在《起源》之前?講述袖劍起源
    很多人似乎都確信遊戲的時間設定肯定是在《刺客信條:起源》之後,因為《刺客信條:起源》是刺客兄弟會的「起源」,你肯定不能再往前移了,然而是這樣的嗎?結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它還是可以往前移的。此次《刺客信條:奧德賽》很有可能把《起源》的時間軸再往前推,從而成為系列編年史中時間最早的一款遊戲。外媒Techradar最近撰寫了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此事。
  • 混沌起源哪個版本好 混沌起源官方正版下載
    混沌起源哪個版本好?混沌起源有幾個版本?不少玩家都想知道關於這款遊戲的遊戲版本情況。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目前混沌起源的版本是非常多的,由於不同供應商的問題,所以至少有十個版本,比如我們常見的九遊、應用寶、小米、魅族、vivo、oppo和華為等等!雖然遊戲版本不同,可是玩法卻都是一樣,有些版本可能人數較少,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並且有些版本的禮包福利可能會好一些!   混沌起源官服和混服哪個好?
  • :教育起源學說
    教育的起源問題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歷來都是,需要引起考生重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塊知識點。神話起源說是關於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觀點。所有的宗教都持有這種觀點。這是一種神學的觀點,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創造的,教育體現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於神或順從於天。特別提一下朱熹就是神話起源的代表人物,而且考試中也有涉及考查。
  • 教育起源說
    那麼今天就幫助大家去梳理我們教育的產生和發展這一部分中一個很重要的考點:教育起源說。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去學習一下這一塊兒的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備考能夠有所幫助。教育學術史上,幾百年來也已有不少學者對教育起源問題作過思考和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