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點擊關注,參與討論和交流!
首先就本文的題目向李靜和王一梅及其她們的球迷道歉。這篇文章的題目,完全沒有貶低李靜和王一梅的意思,僅僅是就某些極端球迷的某些觀點進行駁斥,希望得到李靜和王一梅及其她們的球迷的諒解。
李盈瑩以2017-18賽季的驚豔表現,得到了廣大的女排球迷的關注。畢竟,中國女排要保持世界女排強隊的行列,必須不斷有實力超群的新人湧現。因此,中國女排有表現突出的新人橫空出世,是廣大女排球迷熱切期盼的。但是,李盈瑩的出現,也使得一小撮心胸狹隘的極端球迷如坐針氈,於是各種污衊抹黑就出現了。
歸納一下,有以下兩個觀點最為盛行。
我們首先來看看李靜。李靜是浙江隊的主攻手,在她的巔峰時期,在國內聯賽表現出色。但在國際比賽中,的確與大家的期望值有差距,但這並不是李靜的錯。浙江隊與天津隊有點類似,奪得聯賽冠軍並非靠單一球星的個人能力帶動,而是靠整體的協作和發揮。李靜作為浙江隊的一員,在全隊的攻防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很出色,但李靜並非是靠個人能力具備強力突破的選手。因此,進入國家隊以後,整個攻防體系發生了變化,以李靜的個人特點,並不適合國家隊的體系要求。李靜首次入選國家隊是2013年,當時郎導二次出山成為國家隊主教練。而郎導的戰術體系是高大化,因此要求主攻手要具備很強的個人突破能力,客觀講,個人強力突破能力不是李靜的專長,這也是李靜無法在國家隊的比賽中有出色表現的根本原因。
對比一下李盈瑩。李盈瑩進攻手法豐富,線路分化、節奏多變,她的進攻經常讓防守球員摸不著頭腦。所以,很多資深球迷都覺得李盈瑩有當年張蓉芳的影子。
實際上,李盈瑩的突破也並非只能依靠手法和節奏的變化。在困難球的處理上,她同樣具備很強的實力。以國際比賽的實測數據為例,李盈瑩的扣球高度可以達到3米、扣球速度可以超過93公裡/小時。這兩個硬指標,都排在中國女排現役球員的第二位。所以,即使用簡單粗暴的標準衡量,李盈瑩也具備了很強的個人突破實力。這也是為啥在國際比賽中,每當中國隊遇到阻力、局面困難的時候,郎導都會換上李盈瑩,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這個謬論的核心,是認定李盈瑩一傳和防守能力不行,是個短板非常明顯的球員,所以,上限不高。
王一梅是個特點鮮明的球員,雖然她沒能和中國女排一起奪得世界冠軍,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不再進行討論。
李盈瑩6歲開始接觸排球,9歲被啟蒙教練梁春生推薦到天津女排。李盈瑩是個有思想、有毅力、有目標的孩子,多年來訓練一直非常刻苦。因此,她的基本功非常紮實。
2017-18賽季,天津隊大面積人員輪換,原來的陣容中,大部分球員退役。為了保障賽季的比賽,在主教練的要求下,老將陳麗怡和李瑩選擇了延遲退役。但與李盈瑩搭檔的陳麗怡已經過了巔峰期,她的進攻實力已經大不如以前了,為了保障全隊的進攻火力平衡,教練組採取了儘量發揮李盈瑩進攻能力的戰術安排,導致李盈瑩整個賽季基本沒有接一傳。於是不懷好意的指責鋪天蓋地,認為李盈瑩一傳和防守不行,有明顯的短板,無法進入國家隊。
實際上,李盈瑩不接一傳是全隊整體戰術安排,並非是李盈瑩沒有接一傳的能力。看過李盈瑩比賽的球迷都知道,李盈瑩從確定主攻位置開始,一直強化一傳和防守的訓練並且在比賽中也一直承擔6輪一傳的任務,這也是天津女排的傳統。關注天津女排的球迷都知道,天津女排主攻手的進攻能力可能會有所不足,但一傳、防守和小球串聯能力都是一流的。
雖然2017-18賽季李盈瑩不接一傳,但其防守依然是整個女排聯賽中表現最出色的。
看看防守榜前十名,就知道李盈瑩的防守有多麼出色了。雖然她排名第五,但前四名幾乎都是四強球隊的自由人,唯一的例外是排在第四位的國家隊自由人王夢潔。所以,李盈瑩防守不行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再來看看李盈瑩的一傳。2018年,李盈瑩正式進入國家隊。郎導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一個球員整個賽季都不接一傳,對她的一傳能力是有很大影響的。的確,一傳能力需要在比賽中不斷強化、鞏固。李盈瑩一個賽季沒有接一傳,一傳能力的確退步去很明顯。但一傳能力退步和不具備一傳能力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這也是為啥李盈瑩在經過一個賽季的鍛鍊後,一傳能力提升神速。2019-20賽季開始,無論在聯賽還是在國際比賽中,李盈瑩都可以承擔6輪一傳,並且有很高的成功率和效率。如果李盈瑩此前真的沒有一傳能力,那麼僅僅經過一個賽季就能具備6輪一傳能力,那她可真是不得了的天才了。
2019-20賽季的數據也顯示,李盈瑩的全面性表現已經非常出色了。
東京奧運會推遲到了明年舉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