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李盈瑩跟老隊員王一梅李靜是同一種類型?

2020-12-11 騰訊網

外行才會把李盈瑩跟王一梅、李靜歸到同一類型;她們三個各不相同。

王一梅生於1988年1月11日,身高190釐米、體重92千克。主要成就參加了2012倫敦奧運會,與惠若琪搭檔主攻。力量大,身材高,扣球高度也可以;但由於體重大,容易受傷。她今年32歲了,讓球迷期待的與朱婷打對角可能看不到,去年她就是遼寧女排總經理兼隊員。她的特點是勢大力沉。

女排運動員李靜:1991年8月9日出生,身高186釐米,體重73公斤,司職主攻手,主要成就是兩屆聯賽被評為最佳主攻手,進過國家隊但沒有參加過三大賽(世界盃、奧運會、世錦賽)。她屬於小快靈風格。

李盈瑩,2000年2月19日出生,在2017-18賽季排超元年聯賽中打破多項中國聯賽記錄並最終榮獲聯賽最有價值球員。身高192cm,體重78Kg,郎導要求體脂率,現在體重肯定下降很多。雖然今年才20歲,她參加過世錦賽、世界盃兩次大賽。蔡斌指導高度認可她的能力,說她是天才球員;因為沒有這樣評價所執教的江蘇女排張常寧,引起外行球迷反彈。朱婷接受採訪時表示李盈瑩是國際級主攻,也很欣賞她的能力。她的特點是可以改變比賽走勢。逆轉對美國的比賽很提氣,逆轉對義大利的比賽球迷激動萬分。

相關焦點

  • 王一梅、李靜、李盈瑩怎麼能歸到同一類型的球員呢?
    有些球迷是外行球迷,跟著瞎嚷嚷,不懂球;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外行才會把李盈瑩跟王一梅、李靜歸到同一類型;她們三個各不相同。王一梅生於1988年1月11日,身高190釐米、體重92千克。她今年32歲了,讓球迷期待的與朱婷打對角可能看不到,去年她就是遼寧女排總經理兼隊員。她的特點是勢大力沉。女排運動員李靜:1991年8月9日出生,身高186釐米,體重73公斤,司職主攻手,主要成就是兩屆聯賽被評為最佳主攻手,進過國家隊但沒有參加過三大賽(世界盃、奧運會、世錦賽)。她屬於小快靈風格。
  • 李盈瑩真是第二個李靜或者王一梅嗎?
    首先就本文的題目向李靜和王一梅及其她們的球迷道歉。這篇文章的題目,完全沒有貶低李靜和王一梅的意思,僅僅是就某些極端球迷的某些觀點進行駁斥,希望得到李靜和王一梅及其她們的球迷的諒解。李盈瑩以2017-18賽季的驚豔表現,得到了廣大的女排球迷的關注。
  • 王一梅和李靜曾是女排兩大得分王,最終因能力不夠被迫退出國家隊
    例如朱婷,她被郎平發現並加以培養,逐漸成長為了今天的世界第一主攻手,還有張常寧和李盈瑩等人,同樣是因為郎平發現了他們,並加以培養,才逐漸在女排中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他們都沒有郎平對他們的知遇之恩,努力提升自己,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向郎平證明她的決定是正確的。
  • 天才少女李盈瑩能減肥成功,為什麼當年重炮手王一梅卻不行?
    關於二者對比李盈瑩為什麼減肥路上那麼輕鬆,王一梅卻負重前行。我想箇中滋味,只有他們二人最有深切體會,減肥的無奈與辛酸是普天之下減肥人共同的苦衷!今天,我們這些吃瓜群眾只能從一旁推測性地去說一說,至於準不準確,能得多少分,評判權也只在二位當事人的手中。
  • 顏妮師妹扼殺李盈瑩!王一梅拼抽筋領銜最佳
    2017-2018賽季全國女排聯賽戰罷第16輪,上海鏖戰五局以2-3被八一逆轉,但是與以3-1翻盤天津的遼寧、3-1擊敗浙江的江蘇,同樣是6勝2負比較積分差距包攬前三;綜合八強組的攻防表現,評選出由重炮王一梅領銜的最佳陣容。
  • 李靜大爆發!中國女排國內聯賽第一戰神是她、還是李盈瑩、朱婷呢
    ,只有全力以赴的朱婷和李盈瑩可以比擬啊!打國外對手,歐美對手的話,李靜還不如李盈瑩啊河南女排沒有朱婷,沒有小朱婷,隊員之間攻傳配合不默契,進攻不下球得分,失誤多,只有攔網端和可以。小編認為國內李靜和李盈瑩可以競爭戰勝,但是國際上戰神只有一個,就是朱婷。
  • 女排四強爭霸,李盈瑩、金軟景、張常寧、王一梅,誰是最強主攻?
    一個巨星的加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上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有馬蘊雯、張磊兩位前國手的情況下,與米楊籤約,加上金軟景,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金選手發揮出了能量,目前,上海女排被認為是奪冠熱門。當然,上海有必要把江蘇女排這一關「走」過來,在最後一輪比賽的最後時刻,在奇蹟般地逃出生天,江蘇女排被形容為隊員們正在準備休假,雖然姜倩雯、陳展的退役決定在短短3個小時內就宣告無效,但對於江蘇選手來說,重新崛起的機會太難了。
  • 張常寧、李盈瑩呢?
    郎平對本屆國家隊隊員情同母女,但依舊還是有區別的。這一點從郎平公眾號關注的女排隊員可以看出來,郎平關注的球員有:江蘇:龔翔宇、惠若琪(兩人);奇怪吧,沒有張常寧,哈哈北京:劉曉彤、曾春蕾(兩人)福建:徐雲麗、陳亞青(兩人);可惜沒有林莉和鄭益昕遼寧:顏妮、王一梅(兩人);丁霞應該努力了天津:魏秋月、姚迪(兩人);姚迪還是很聰明的,就是沒有李盈瑩上海:馬蘊雯
  • 丁霞不給王一梅面子,李盈瑩和浙江隊長衝突
    提到丁霞或許很多球迷會想到王一梅,當年兩個人在賽場上就發生了爭執。雖然丁霞是王一梅的後輩,但是在場上丁霞並沒有給王一梅面子,不過後來兩個人澄清了誤會。因為丁霞和王一梅當時的那件事情影響比較大,球迷們也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王一梅做的不對,有的人認為丁霞做的不對
  • 丁霞不給王一梅面子,李盈瑩炮轟浙江隊長
    丁霞不給王一梅面子,李盈瑩和浙江隊長衝突,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王一梅是丁霞的前輩,但是丁霞這一個暴脾氣在球場上並沒有給王一梅任何的面子,這對於一個後輩來講雖然說實力確實不錯,但還是委實算不上尊敬了。
  • 為什麼有人熱衷於炒作李盈瑩
    李盈瑩被一些別有用心者惡炒以後,不僅「身價倍增」,而且風頭還蓋過了中國女排所有隊員,其中,為了抬高和突出李盈瑩出類拔萃、與眾不同的「非凡」能力,張常寧首當其衝成為對比和貶損的第一受害者,張一分,張頌分,張素分,張尿血,張無力……等等成為了國家隊主力隊員張常寧的代名詞,這些帶有名顯侮辱性的外號,不僅在網絡平臺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也在全國廣大球迷的心中引發了巨大的震驚。
  • 李盈瑩對抗小國家隊,龔翔宇張磊新老接應PK
    決賽繼續上演李盈瑩一己之力對抗小國家隊的攔防。而龔翔宇所在的江蘇女排將在季軍爭奪戰中迎戰前國手張磊領銜的上海女排。15:00五六名爭奪戰(遼寧—浙江)遼寧女排本屆全錦賽雪藏了老將顏妮和王一梅,丁霞和胡銘媛兩大國手領銜,輔以四大年輕小將出戰,韓迎香、石冰彤、孫小軒、由佳琪雖然尚有潛力,但是綜合能力有待於完善;浙江女排本屆比賽同樣以老帶新,李靜、朱悅洲、汪慧敏3老將,沈佳蓉、劉雨、蔣虞曉、藍佳莉4位年輕選手出戰。
  • 王一梅能否去東京
    遼寧首戰3:1戰勝雲南,老將王一梅11扣7發得到18分,贏得一片喝彩。於是有球迷喊話郎導:這樣的王一梅與劉曉彤比如何?能去東京嗎?,也自然會關注到有優異表現的其他隊員。李盈瑩在排超賽場可謂大殺器,但面對塞意美巴時她的網口優勢蕩然無存,人家的集體封網既高且快,排超得分王在對陣歐美強隊時想得一分都不容易。
  • 很多人說王藝竹不接一傳是在走李瑩盈、王一梅的老路?是這樣嗎?
    王一梅的巔峰是在2006到2010期間,當時國家隊經歷雅典奧運會奪冠後的新老交替,主力隊員傷病困擾,狀態有所下滑,於是王一梅進入了國家隊的首發陣容,而她的強攻點高力大,很好地彌補了中國女排在進攻方面不夠強勢的問題。
  • 李盈瑩和丁霞配合不好?朱婷認為和左撇子沒有任何關係!
    李盈瑩的能力與技術差距太大,和這些老隊員朱婷、張常寧、袁心玥、龔翔宇等人差3-5年攻夫,目前只有三板斧,津吹吹到天上也沒用,全國球迷有目共睹。李盈瑩三板斧足以定天下,初出茅廬就稱霸中超了!目前李盈瑩只有姚笛來配合才能盡情發揮,就好比丁霞與顏妮的配合一樣,沒有了丁霞,顏妮就只剩下攔網和佯攻,要讓這兩個省隊二傳完成國家隊二傳,只有更多的排練,磨合。雖然我並不了解丁霞,但從她在場上的表現來看,丁霞絕對是一個拼勁十足的女排隊員!毋容置疑!非常的霸氣!請看她的眼神,可以說傲視天下群雄!
  • 盤點世界知名瘸腿主攻,中國女排王一梅上榜,球迷:李盈瑩算嗎?
    同理,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隊和塞爾維亞女排決賽,郎導使用了同樣的戰術。只要米哈站在後排接一傳,就不計後果的追發她,當米哈的一傳崩潰的時候,她的進攻一定受影響。
  • 李盈瑩輪休!天津女排輕取3連勝,明日對轟李靜衝擊全錦賽4強
    ,體能的消耗可想而知,而在天津女排已提前鎖定全錦賽8強以後,王寶泉也是放心大膽的令李盈瑩輪休,這自然更加有利於李盈瑩體能的恢復,以更飽滿的狀態徵戰即將開打的8強賽。不過在李盈瑩輪休的情況下,兩人反而是成為了天津女排進攻端的最大依仗,如此之下,兩人貌似有了不錯的提升,未來或許將會為李盈瑩分擔更多的進攻壓力。
  • 王一梅為何能成為俱樂部經理?王一梅經歷背景?
    「王總」了,但是王一梅作為職業運動員並且並未退役的情況下,一方面並沒有管理公司的經驗,另一方面作為在職的職業運動員絕大部分時間是要用在訓練上,能想到的是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她在排壇的人氣,另一種是人品過關,對公司來說不會有其他風險。
  • 深度:李盈瑩進攻手段大解析,大力亂掄非智取,巧手妙打效果佳
    王一梅的扣球力量應該是中國女排中最大的,「黃金一代」末期中國隊正是靠王一梅的大力出奇蹟,砸穿了世界各隊的攔網和地板。然而,李盈瑩的彈跳並不出色,她的扣球高度甚至還遜色於張常寧,她更不具備王一梅扣球的絕對力量,那李盈瑩這些進攻得分又怎麼來的呢?
  • 王一梅和丁霞事件你怎麼看?
    喜歡王一梅的球迷,可能更關注的是,王一梅有沒有受什麼委屈,我覺得這是一種女排情結,情愛延續,畢竟在中國女排低谷期,王一梅一個人獨扛大旗,雖然事過境遷,但王一梅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有這樣想法的是全部熱愛排球的球迷,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