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圖片獲取健身裝備 ↑
經常會有夥伴有這樣的疑問,我鍛鍊完感到很酸痛,休息了一兩天後還是疼,我還可以繼續練嗎?
今天就給夥伴安排一下。
肌肉酸痛成因之一:訓練部位的乳酸等代謝產物的堆積而導致
這種酸痛多見於中等強度、多次數和多組數力量訓練中產生。
這種酸痛是健身後馬上就能意識到的,而一般來說在訓練後2-3個小時左右這種酸痛就會消失,因為我們身體代謝乳酸的時間大約為2.5小時左右。
肌肉酸痛成因之二:延遲性肌肉酸痛
延遲性肌肉酸痛」,也叫「DOMS」。健身後24-48小時後才會產生,5-7天後疼痛基本消失。
/////////////////////
是否能繼續鍛鍊,要看酸痛的感覺對身體的影響大不大。
用手能摸到肌肉緊張形成的索條狀硬塊,觸疼明顯,局部腫脹,活動明顯受到限制。這種屬於肌肉拉傷,是不可以再繼續鍛鍊的,需要休息待其完全恢復才可以重回運動場所。
其他情況,是可以鍛鍊的,但不是鍛鍊酸痛部位,而是可以針對其他部位進行輕度的鍛鍊,避開肌肉酸痛的部位。
如果酸痛時繼續鍛鍊酸痛部位,受傷的風險將會大大增加。
/////////////////////
如何緩解肌肉酸痛
NO.1 靜態拉伸
拉伸運動中活動較多的肌肉,直到感到它完全繃緊,保持15到30秒,就可以了。靜態拉伸能放鬆肌肉,有助於緩解身體的僵硬和疼痛感。
NO.2 整理活動
一般可以甩動胳膊、轉轉腰、抖抖腿等,促進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動放鬆。
NO.3 推拿按摩
一般應在鍛鍊後20~30分鐘後進行。開始可先做輕推摩、擦摩、揉捏、按壓和叩打,同時配以局部抖動和被動活動。
NO.4 溫水浸泡
在30~40度的溫水中浸泡洗浴,對心臟活動和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
/////////////////////
訓練過度會造成肌肉酸痛,健身切忌訓練過度。
預防過度訓練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注重運動之後的營養補給,二是保證充足的睡眠,三是尋找到訓練、工作和社交的平衡點,四是經常做恢復性訓練,如瑜伽等。
鍛鍊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開始運動時,運動量要小些,有10~14天的觀察反應期。對沒有鍛鍊習慣的人,參加鍛鍊後,可能不適應,表現為勞累、肌肉酸痛、食慾稍減,甚至睡眠不佳。
適應後再逐漸增加運動量,每增加一級負荷量,都要有一段適應期。對多數人來講,一般運動量的增加不是直線上升的,而是波浪式漸進的,增加運動量時應以延長鍛鍊時間為主,不宜強調加快速度。
素材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時,鍛鍊一定要系統地進行,要持之以恆。只有這樣的鍛鍊才能使身體結構和機能發生有利的變化,增強體質。
-好物推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