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菊:殘疾單身媽媽用雙手撐起一個家

2020-12-23 重慶電視臺

「姜主任,我不願意吃低保,雖然我身患殘疾,但思想不殘疾,雙手也能勞動,希望把低保讓給更需要的人。」3月19日,重慶市榮昌直升鎮幫扶幹部姜成再次來到重慶市榮昌區直升鎮萬堡村5組脫貧戶葉菊家,表示可將她納入低保戶,但是葉菊卻拒絕了。

葉菊是一位單親媽媽,身患肢體殘疾四級,不能幹重活,收入不多,還要撫養兒子,生活格外拮据,因此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在她自己的努力下,葉菊於2015年脫掉「貧困帽」。考慮到她情況特殊,幫扶幹部4次建議將她納入低保戶,可她都拒絕了,表示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葉菊正在餵養「扶貧雞」

一場意外 致肢體殘疾

葉菊6歲那年,因一次意外摔傷致肢體殘疾,在床上躺了近10年,才能下地走路,做到生活自理。因駝背嚴重,不能幹重活,但她不甘現狀,跟著親戚學習縫紉。20多歲時,她還跟著親戚到浙江務工掙錢,為家裡增加收入。

後來,葉菊結了婚,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但因夫妻兩人感情破裂離婚,她便帶著兒子回到重慶市榮昌區直升鎮萬堡村。

剛回萬堡村的葉菊,沒有收入來源,還要照顧襁褓中的兒子,生活寸步難行,經常靠父母和姐姐的幫襯過日子。「那時最怕逢年過節,因為沒有錢,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人家大包小包買東西回家過節。」葉菊無奈地說。雖然她也考慮過外出上班掙錢改變現狀,可看著咿呀學語的孩子,她也只能等孩子大點時再出去。

後來,重慶市榮昌區直升鎮政府知曉這一情況後,將葉菊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葉菊情況給予政策幫扶,直升鎮城建辦主任姜成便成了她的幫扶幹部。

幫扶幹部姜成了解葉菊(左)生活情況

政策幫扶 實現「安居夢」

「考慮到葉菊沒有住房,一直寄居在父母家,我們就為她申請了危舊房改造惠民政策。」姜成說,區殘聯也給予葉菊殘疾人就業保障資金補助,用於建新房。

有了政策幫扶,再加上葉菊向親戚借了一些錢,很快,泥瓦匠就入場施工了。眼瞅著在建新房一天一個面貌,葉菊打心眼裡高興,每天都要到施工現場瞧一瞧,盤算著新房的使用。

經過近兩個月的時間,佔地90平方米的平房建好了。就在2013年春節前夕,葉菊與兒子喜遷新居。兩人忙著貼春聯、掛燈籠,布置新住所,過了個歡喜的新年。「新房有兩間臥室,一個客廳,還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我覺得很好,住起安心、踏實。」葉菊開心地說。

自從建了新房,葉菊不僅將屋裡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還在宅院附近種植了各類花草樹木。空閒時,她便與鄰居坐在寬敞的院落,賞花觀景,聊生活趣事。

「以前總覺得建新房很困難,可沒想到這個夢竟然這麼快就實現了,感謝黨與政府對我的關愛,我終於有了自己的居所。」葉菊心裡充滿了感恩。

除了享受危舊房改造政策及殘疾人就業保障資金補助外,當地政府還補助500元,為葉菊安裝自來水管網。如今,她只需輕輕擰開水龍頭,譁啦啦的自來水就源源不斷流出。

姜成按照扶貧政策,還為葉菊送來了雞苗、鴨苗,幫助她增加收入。「趕上了好時代,享受了黨的好政策,也讓我燃起了脫貧希望,我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葉菊說。

不吃低保 靠雙手摘下「貧困帽」

葉菊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受身體的客觀條件限制,日子依然過得不容易。姜成考慮到葉菊家裡情況特殊,也符合低保要求,幾次提出將她納入低保,可都被葉菊拒絕。

葉菊母親李三玉見此,好心勸說道:「你身體不好,收入少又不穩定,還有娃兒要讀書,就不要犟了。」可葉菊卻說:「黨與國家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了我一把,幫我建了房子,減免了孩子學費,還給予生活補助,已經解決了生活中的大難題。此外,扶貧幹部還經常來看我,鼓勵我樂觀面對生活,讓我對未來更有信心,我怎麼還能給國家添亂,增加社會負擔呢?我也希望給兒子樹立榜樣,讓他以後能堂堂正正地在社會立足,做一個有用的人。」

葉菊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葉菊在兒子開始上學後,便將兒子交給父母照顧,隻身一人來到浙江務工。

因身體原因,葉菊幹活比較吃力,實在撐不住了,就稍微停下休息會,緊接著又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適應著工作,「雖然辛苦,但這樣的日子讓我感覺很踏實。」

在外務工的這些年,葉菊不僅還清了欠下的2萬元欠款,她還為家裡添置了冰箱、洗衣機、空調、飲水機等家電。2015年,葉菊終於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摘掉了「貧困帽」。「我每年花半年時間務工,花半年時間陪孩子讀書。同時,每年回來時就給家裡添置一件家電,如今添置得差不多了,家也就更像家了。」對現在的生活,葉菊很滿足。

空閒時葉菊喜歡看一本書——《將來的你,一定感謝現在努力的自己》,「陽光總在風雨後,苦日子總會熬出頭,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兒子也會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美好生活離我們不遙遠。」葉菊對未來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媽媽殘疾,哥哥癱瘓……11歲小女孩撐起半個家!孩子,你真棒!
    媽媽殘疾,哥哥癱瘓……11歲小女孩撐起半個家!第一次看完洋洋的故事,瞬間被她感動的淚目,很難想像:一個11歲孩子的內心深處,究竟藏著多麼巨大的力量,讓她幼小的身軀撐起了半個家。她的故事,發生在雲南省一個偏遠的小山村。
  • 他在老家務農,卻用殘缺雙手撐起兒子的夢,兒子成名後知恩反哺
    說起劉和剛,那可是一個標準的孝子,對父親敬愛有加,但父親殘缺的雙手卻是他一生的遺憾。而作為劉和剛的父親,他在老家務農,卻用殘缺的雙手撐起兒子的夢,一片慈父之心令人感動,而兒子成名後也甘願為他養老送終。【他用殘缺雙手撐起兒子的夢】1977年,劉和剛出生於黑龍江省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但家裡孩子眾多,生活過得有些艱難。
  • 這個豐都人用雙手撐起了一個幸福的家庭
    他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撐起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踏上致富路。2013年,田興華家被納入建卡貧困戶,別人都說「田興華家以後不用愁了,國家會救濟你的。」每當他聽到類似的話,臉上都是火辣辣的,他暗自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學習一項技能,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擺脫貧困,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
  • 【盤州發布】殘疾壓不倒的「鐵巨人」,用雙手丈量人生
    5釐米高的小凳子,用一雙手修了路,蓋了房,砌了梯,如今,又用這雙手建起了自家的小菜園,這個老人就是張粉香。兩歲時傷了股骨頭的張粉香,只有雙手能使上力,多年來,就靠著自己用木板訂做的小板凳行走,隨著年紀的增大,她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借著木梯爬上屋頂,於是想到了修石梯,這一修就是半年。「水泥要自己買,買了要用小車自己拉回來,我在這裡砌石頭,我家老伴幫我搬石頭、拌沙。」 張粉香 說。
  • 她用膝蓋行走撐起了家
    廣南人劉麗翠今年64歲,因雙腳不能站立行走,她硬是用膝蓋跪著走了30多年,並用自己的勞動撐起了一個家。雙腿跪著行走,還用背簍背著菜葉去餵雞的劉麗翠,是廣南縣蓮城鎮落松地村村民,別看她走得有點慢,但是上坡下坎動作都很敏捷。
  • 自幼雙腿殘疾、餵雞養牛自食其力,應城「勵志哥」 靠雙手「走上...
    走在放牛的路上家裡的牛,父親一直在搭把手幫忙駕駛三輪車出去談生意李峰和他養的土雞李峰在幫媽媽做家務雙手穿著涼拖鞋下三輪車笑著對記者說:「我的牛可值錢了!」,卻用勤勞的雙手,與生活熱情相握。今年27歲的李峰,8個月大時患上小兒麻痺症,導致雙腿萎縮盤在一起無法走路,之後,他學會了用雙手撐地前行。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李峰十幾歲就開始賣雞蛋,積累了一些銷售經驗。2002年,李峰籌錢買了輛殘疾人電動代步車,騎車去應城蒲陽菜場銷售。2013年,他用辛苦攢下的錢,買了3500隻雞苗,悉心飼養。結果第一年,就因為禽流感和雞的行情不好,虧損慘重。
  • 失去雙腿後成為健身教練:他用雙手撐起明天
    △ 失去雙腿,他用雙手撐明天 出品:一拍視覺
  • 女孩身殘志堅,用半個籃球撐起自己的人生,勇奪遊泳冠軍
    雲南省昆明市有一個特殊的遊泳館,每天都有一些殘疾孩子來這裡進行遊泳訓練,在這個殘疾遊泳隊裡,有一個女孩格外的引人注意,她只有同齡人一半兒的身高,無論她走到哪裡,周圍的人都會投來好奇的目光,因為這個女孩沒有雙腿,她只能靠雙臂支撐著身體在地上慢慢的移動,可是一旦她躍入了水池,就如水中飛魚一般自由的翻滾前行,這個女孩兒是誰呢?她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半月談|他用獨臂,撐起了一個村!
    他用獨臂,撐起了一個村!半月談20年前,他是村裡的致富能手、最早騎上摩託車的「拉風」青年。9年前,一次意外觸電事故,導致他右臂截肢,左腿殘疾,仿佛噩夢一般,人生急劇墜落,小康之家變得一貧如洗。「家裡一個老父親80多歲,還有一個致殘的弟弟,還有兩個小孩要上學,妻子也腦出血偏癱。當時唯一的想法,就是如果要治不好,治不好的話,真是一個胳膊一條腿還真啥也幹不成,還真是不如死了。」「後來想辦法去幹點事,雖然說殘疾了,但是腦子也並不算笨。
  • 【慶陽家風故事館】慶城縣賈永梅:用愛撐起一個家
    面對患病的丈夫、年邁的公婆和幼小的孩子,她不離不棄,毅然決然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撐起全家人的希望。工作再忙不忘提升自己滿懷憧憬2000年3月,中專畢業的賈永梅被分配到慶城縣較偏遠的葛崾峴鄉小學,成為一名小學老師。
  • [今日關注] (玉林日報特稿)林冬婷:撐起一個困難家庭的晴天
    林冬婷:撐起一個困難家庭的晴天——記北流市首屆「最美孝親敬老十佳青少年」林冬婷□晏傳健 攝影報導
  • 王玉芝:我用雙手撐起一片天
    參加過3次馬拉松比賽,其中2次為國際賽事,用1小時19分鐘49秒的時間獲得過1次比賽第6名,這樣的傲人成績,誰也想像不到竟然是一個高位截癱的殘疾人用雙手「跑」出來的。
  • 李健母親:用雙手撐起兒子的音樂夢,兒子兒媳做丁克她坦然接受
    作為李健的母親,李媽媽用愛包容著兒子的一切,省吃儉用支持兒子的音樂夢,兒子兒媳做丁克她也坦然接受,真是個偉大的母親。 【李健與母親】 李健出生在哈爾濱一個藝術世家,父親李九泉是當地的一名著名京劇武生,母親是名普通工人,他還有一個姐姐和弟弟
  • 德化古稀老人照顧兩殘疾兒子,不離不棄用母愛撐起了家
    她,53年如一日攙扶著眼盲的二兒子生活,又細心照料因車禍癱瘓的小兒子12年;她,用一雙戰慄溫暖的手和沉默無言的母愛,為兩個身患殘疾的兒子延續著生命的長度,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她叫彭華香,德化縣龍門灘鎮磻坑村人,今年已76歲了。
  • 「我的脫貧故事」用雙手撐起自己的人生丨平塘縣克度鎮新壩村孔雄...
    因為我怕別人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害怕被別人瞧不起和嘲諷……就這樣,我渾渾噩噩地度過了我人生中最煎熬的青春年華。我十分氣憤,心想即使我是殘疾,也用不著任何人來可憐我,也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嘲諷我。於是,我轉身就離開了……  回到家中,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沒過一會兒,家裡便來了人,父親、母親輪流著喊我出來,直到我聽到他們的聲音有些哽咽了,我才開門出去。
  • 李蘭:「院長媽媽」用愛為孤殘兒童撐起一片藍天
    23年來,她把每一名孤殘兒童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把福利院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她,就是茂名市社會福利院院長李蘭。12月3日晚,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市民中心召開。圖為陳曉琳訪談「院長媽媽」李蘭。
  • 男孩6歲起照顧殘疾爸媽,幫媽媽打針,常年只吃青菜土豆
    說起媽媽的病情,9歲的周宗松流下了眼淚。去年3月,貧困戶張發翠一家,從雲南省會澤縣牛泥潭村,搬進了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老家破舊的土屋裡,值得搬進城的家具不多,唯獨這兩個和她9歲兒子周宗松一樣高的藥櫃,不得不帶。藥櫃共4層,密密麻麻擺放了近百種藥物,大部分是各種針劑。從6歲起,周宗松就成了這個藥櫃的管理者。
  • 嘉家安康 小家大愛 | 勤勞雙手造幸福,脫貧致富追夢人
    嘉家安康 小家大愛 | 勤勞雙手造幸福,脫貧致富追夢人 2020-12-17 19: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巾幗脫貧故事】王學英: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家的希望
    【巾幗脫貧故事】王學英: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家的希望 2021-01-04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單身媽媽每天除了工作,還邊帶兒子邊健身,被健身教練追求
    人們對單身媽媽的印象可能就是生活落魄、蓬頭垢面。但其實在這個女性越來越強勢的時代,正能量是單身媽媽的代名詞,她們獨立自主,從不依賴男人。有這樣一位單身媽媽,她來自韓國,名字叫金珍珠。但金珍珠堅持說,如果自己的身體不健康,那她怎麼撐起這個小家,怎樣讓孩子過上體面幸福的生活。她每天下午監督完孩子寫作業之後,就會讓父母帶一下孩子,自己去健身房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