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年!德化古稀老人照顧兩殘疾兒子,不離不棄用母愛撐起了家

2020-12-23 瀟湘晨報

她,53年如一日攙扶著眼盲的二兒子生活,又細心照料因車禍癱瘓的小兒子12年;她,用一雙戰慄溫暖的手和沉默無言的母愛,為兩個身患殘疾的兒子延續著生命的長度,書寫著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她叫彭華香,德化縣龍門灘鎮磻坑村人,今年已76歲了。

■ 東南早報記者 陳小芬 通訊員 鄭光前文/圖

兩個兒子一盲一癱 母親寸步不離照顧

日前,德化縣憨鼠愛心小分隊的志願者來到德化縣龍門灘鎮磻坑村探訪彭華香一家。

小雪後,氣溫驟降。大山裡一座土木屋的房門虛掩著,屋內一位白髮蒼蒼的阿婆,雙腿跪於床上,吃力地把一個手腳蜷縮的男子抱起,換下他墊著的尿布。一旁是一個雙目無神的男子,手拄拐杖,一臉茫然地站著。

隨行村幹部彭東升介紹,老人叫彭華香,今年76歲。拄杖的人是出生後不久就雙目失明的二兒子鄭大忠,今年53歲;癱瘓在床的是小兒子鄭大振,今年51歲,12年前在去打工的路上被摩託車撞了導致癱瘓。

彭華香吃力地抱起癱瘓的兒子,為他換尿

約半小時後,彭華香忙完了小兒子的事,又下床扶著二兒子上廁所。忙了好一會兒,彭華香這才滿頭大汗地走到來訪的志願者們跟前。

「以前有老伴鄭明奕幫忙,可他在五年前因心梗突然撒手而走,現下就只我一人應對兩個殘兒了。」彭華香說,她有三個兒子,大兒子早幾年做生意虧了本,現在自顧不暇,很少回家。剩下二兒子和小兒子一盲一癱,需要她寸步不離地照顧。

老人53年未敢出遠門 一家被村鎮列為幫扶對象

彭華香的外甥媳婦小張告訴記者,當地政府部門對這一家子很照顧,他們是村鎮的幫扶對象,平日裡村幹部也會到家裡看看,逢年過節上門慰問。「大忠、大振都辦了殘疾證和個人低保,每月兩人分別可領560元和660元的殘疾生活補貼。然而,兩人每月買尿布和藥品也要花不少錢。」

採訪中,記者獲悉,53年來,彭華香從未離開過這個家,沒出過遠門,日日夜夜照顧著患病的兒子。「白天煮飯,洗衣服,定時給兒子理髮、剃鬍須,還養了幾隻雞給孩子補身體。」彭華香說,最累的就是照顧小兒子大振,得按時餵飯餵藥,每天按摩、清洗身子,換尿布五六次,每次都要折騰大半個鐘頭。晚上,大振經常會掀被,怕他著涼,總得半夜起來數次給他掖被子。

彭華香扶著失明的兒子走路

去年12月的一個雨天,彭華香去屋旁抱柴禾,不料路太滑,摔折了肋骨,大兒媳抽空回來幫忙照顧了些時日,之後彭華香忍著骨折之痛,強撐著照顧兩個兒子。

「他們需照料的瑣事太細太多,養老院的護工要照顧的人多,我不放心。」彭華香說,前段時間,鎮裡來人勸她送大振到養老院,可她謝絕了,因為大振一步也離不開她。

53年,堅強的彭華香用執著和無私書寫了母愛的偉大。彭華香說,她已是76歲高齡的老人,最擔憂的是有一天會抱不動癱兒,扶不起盲兒。但只要她活著一天,就絕不會離開孩子。

【來源:泉州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九旬老人照顧殘疾兒子不離不棄
    在巢湖市柘皋鎮北閘老街,今年90歲的張家俊老人,56年來悉心照顧先天性失明的兒子張文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父愛如山」。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每況愈下,張家俊的擔憂也越來越多。 新年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希望,但對於張家俊來說,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 泗縣:痴心妻子照顧癱瘓丈夫十五年 不離不棄用愛撐起家
    自2005年來,董丙桃一直照顧著高位截癱、常年臥床的丈夫曹紹亞。15年來,她用內心的堅守兌現婚姻的承諾,無微不至的照顧癱瘓在床的丈夫;15年來,她含辛茹苦供未成年的女兒上大學,詮釋著「母親」二字的愛與擔當;15年來,她用不離不棄不言悔的守候譜寫了愛的讚歌。
  • 葉菊:殘疾單身媽媽用雙手撐起一個家
    「姜主任,我不願意吃低保,雖然我身患殘疾,但思想不殘疾,雙手也能勞動,希望把低保讓給更需要的人。」3月19日,重慶市榮昌直升鎮幫扶幹部姜成再次來到重慶市榮昌區直升鎮萬堡村5組脫貧戶葉菊家,表示可將她納入低保戶,但是葉菊卻拒絕了。葉菊是一位單親媽媽,身患肢體殘疾四級,不能幹重活,收入不多,還要撫養兒子,生活格外拮据,因此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郴州黃蓮清:42年不離不棄照顧高位截癱丈夫
    這溫馨的一幕,已經有42年。「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面對高位截癱的丈夫,黃蓮清不離不棄,42年如一日精心照顧毫無怨言。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最美家庭」。黃蓮清今年66歲,丈夫黃祖並71歲。1977年,經人介紹黃蓮清嫁給黃祖並。
  • 30年不離不棄 詮釋兄弟情深
    原標題:30年不離不棄 詮釋兄弟情深父母雙亡後,他對久病的哥哥不離不棄,詮釋了何為「兄弟情深」,但也因擔起「家」的重任,至今未能結婚。30年不離不棄 詮釋兄弟情深南安霞美36歲的陳奇漢照顧久病哥哥 早報東南公益前往慰問幫扶
  • 陳啟珍:用孝和愛撐起溫暖的家
    她悉心照顧105歲高齡的公公,是公公口中的「和女兒一樣親的好兒媳」;她嫁給殘疾丈夫23年,不離不棄,相親相愛,是丈夫口中「修了多少福氣才娶得的好媳婦」。她為兒子樹立榜樣,被鄰居傳為佳話,她就是江口鎮和平社區的居民陳啟珍,她用柔弱卻堅實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用孝和愛撐起了溫暖的家。
  • 好媳婦18年悉心照顧患病婆婆不離不棄!
    文福香老人已癱瘓十餘年,52歲的蘭明春照顧癱瘓老人,已經走過18個春秋。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1997年的一天,羅萬峰外出橫遭意外觸電身亡,留下5歲的兒子和日漸老去的母親。蘭明春強振精神暗下決心要撐起這個遭受重創的家。 蘭明春利用自家臨街房屋門面做小吃生意,既能掙些錢補貼家用,又方便照顧老人孩子。可天不遂人願,不幸再次向這個已然不幸的家庭襲來。
  • 照顧3位癱瘓老人近20年,雙眼幾乎看不見的泰安媳婦撐起一個家
    姐妹朋友的勸說,讓胡豔玲心裡很熨帖,這些難題,她何嘗不知道,但是最終,她還是選擇了回山東。「我既然嫁到了老張家,我是他家的媳婦,就得照顧老人。」 就這樣,胡豔玲帶上7歲的兒子,和兜裡跟姐姐借來的1000元路費,踏上了去山東的徵程。在火車上站了30多個小時,又輾轉汽車等等,經過了兩天一夜,終於來到了生養丈夫的土地,來到了這個等待她的清貧的家。
  • 【慶陽家風故事館】慶城縣賈永梅:用愛撐起一個家
    面對患病的丈夫、年邁的公婆和幼小的孩子,她不離不棄,毅然決然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撐起全家人的希望。工作再忙不忘提升自己滿懷憧憬2000年3月,中專畢業的賈永梅被分配到慶城縣較偏遠的葛崾峴鄉小學,成為一名小學老師。
  • 他因拍戲從馬上摔下來終身殘疾,女友對他不離不棄,如今怎樣了?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佚名眾所周知有一些天價的演員,他們的片酬都很高,在加上他們拍廣告的費用,就讓他們過著很奢華的生活,但是有一些演員,因為沒有什麼名氣,所以自己的片酬很低,僅僅夠餬口而已,而且拍戲還有一些潛在的危險,7年前,他拍戲從馬背上摔下來落下雙腿殘疾,女友照顧7年仍不離不棄。
  • 邊桂枝:不離不棄撐起家 良好家風傳佳話
    陸軍邊桂枝夫婦。之後陸軍由肺結核轉成重度肺氣腫,靠24小時吸氧維持生命,徹底失去勞動能力,照顧家庭的擔子就徹底落在了邊桂枝身上。每天天沒亮,邊桂枝就起床做飯、餵雞餵羊、端藥、倒水,然後下地幹活。中午回來給丈夫餵飯餵水,幫丈夫用熱毛巾擦身,夜裡還要進行七八次翻身,以減輕丈夫疼痛。除了丈夫,還有兩個十來歲的女兒,她要像男人一樣乾重活,也要精打細算維持正常家庭開銷。
  • 不離不棄 生死相依——痴心男人用十九年詮釋丈夫的責任與擔當
    十九年前,他的妻子癱瘓在床、孩子幼小無依,整個家即將支離破碎。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支撐起了這個幾乎陷入絕境的家,用石棉礦人特有的堅韌盡心照顧妻子,拉扯孩子,用十九年的無怨無悔詮釋著一位丈夫的擔當。他叫賀濤,一位頂天立地的男人。
  • 江西劉梅秀:一生照顧四病人,三個兒子養成人
    她用最質樸的情感,悉心照料患有腦栓塞的丈夫謝向恩,對丈夫不離不棄,用柔弱的雙肩撐起對中風小叔子的大愛晴空,含辛茹苦養育三個兒子長大成人,守望親情,用堅強抒寫著無私的愛,演繹著人間真實的傳奇。早期,患病在床的公公婆婆在隔壁老屋居住,每晚她都放不下心,常常在凌晨兩、三點便拿起手電筒到鄰屋察看老人們的情況。後來為了方便照顧,便不顧公公婆婆的反對,接回家一同居住。除了全身心照料公婆的生活起居外,她還特別注重給予老人們心理上的安慰與開導,「不用擔心,我會照顧好你們的!」在她積極樂觀的影響下,公公婆婆慢慢放寬了心。
  • 癱瘓50年 兄弟不離不棄
    ​   在連雲港灌南縣新安鎮,有一位75歲的老人,因病癱瘓50年,但是他的哥哥和弟弟兩家人卻幾十年如一日,將他照顧得無微不至,感動了身邊所有人。隨著病情的嚴重,到二十三四歲的時候,吳枝山就完全癱瘓了,吳枝山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二,三十多年前,父母去世後,他的哥哥和弟弟兩家人就擔負起了照顧他的責任。   吳枝山的嫂子,今年已經85歲了,她說她嫁到吳家沒幾年吳枝山就癱瘓在床,如今50多年過去了,她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可她仍然會儘自己所能去照顧吳枝山。鄰居看在眼裡,都表示很感動也很佩服。
  • 照顧癱瘓丈夫15年 商南農家婦女用堅強撐起家
    劉秀群,商南縣金絲峽鎮興隆村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15年來不離不棄照顧癱瘓的丈夫,擔負養活一對老人、兩個孩子的家庭重任,她的行為感動了鄉鄰,當選為第三季度「商洛好人」。  有人勸她改嫁  她說:我要撐起這個家  1990年,劉秀群與同村青年李建軍結婚,李家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父母都是農民,沒什麼收入,家庭情況比較困難。
  • 未婚妻見義勇為中9刀,不幸癱瘓,他毅然成婚,不離不棄照顧32年
    然而卻有這樣一對夫妻,妻子見義勇為身中九刀癱瘓在床32年,丈夫對她不離不棄用行動詮釋了「何為真愛」見義勇為身中9刀謝芳於1966年出生,是嶽麓區坪塘街道新合村人。面對謝芳的殘疾謝海華非但沒有嫌棄,反而不顧朋友和家人的反對毅然和謝芳成了婚。謝海華和謝芳「再難也要籌錢給你治」結婚之後謝海華也一直盡心盡力地照顧謝芳,每天早上準時六點起來做飯,然後幫謝芳穿衣服洗漱,將飯菜一口一口餵給她吃。
  • 十堰女子不離不棄照顧九旬癱瘓養父:「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在張灣區公園社區路北小區,今年55歲的左愛玲卻用行動回答「久病床前有孝女」。她不離不棄照顧九旬癱瘓養父的事跡溫暖人心、感動四鄰。昨日,記者在癱瘓老人家中見到左愛玲,了解她精心照顧養父的感人故事。
  • 殘疾男主的逆襲之路:不離不棄的愛,年代文的經典之作,大愛無聲
    殘疾男主的逆襲之路:不離不棄的愛,年代文的經典之作,大愛無聲。所以對於女主的不離不棄和選擇,卿卿很是敬佩,但也很心疼,心疼女主帶著寶寶還要照顧植物人的男主,當然家人給力也就算了,如果家人不給力也沒啥,但是拖後腿就說不過去了。可惜孟雲涵就碰到了拖後腿的家人,於是孟雲涵果斷的和家裡人劃清界限,帶著男主搬去了新鮮出爐剛認得爹的家裡。從此一家四口,相依為命。
  • 濬縣這位女子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6年,這應該就是愛的樣子……
    濬縣這位女子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6年,這應該就是愛的樣子…… 2020-11-05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照顧病夫18年不離不棄,結婚37年零緋聞
    照顧病夫18年不離不棄,結婚37年零緋聞。李雪健拍戲近四十年,斬獲33個影帝,給大家帶來了《渴望》、《中國軌道》、《水滸傳》等眾多影視作品,是當之無愧的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圈的人經常說李雪健老師出品必屬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