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12:23: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蘆溪6月9日消息(記者胡嘯 通訊員王進 劉豔紅)她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名平凡的農家媳婦;在村裡,她是村民們公認的好鄉鄰,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認可的好兒媳,是丈夫的好妻子,是小叔子的好大嫂。她是江西省蘆溪縣新泉鄉喬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劉梅秀。她用最質樸的情感,悉心照料患有腦栓塞的丈夫謝向恩,對丈夫不離不棄,用柔弱的雙肩撐起對中風小叔子的大愛晴空,含辛茹苦養育三個兒子長大成人,守望親情,用堅強抒寫著無私的愛,演繹著人間真實的傳奇。
劉梅秀
劉梅秀出生於1949年,她不僅是一個好妻子、好嫂子,還是一位好兒媳。自從嫁入丈夫家,她對待公婆,也是全身心地投入,用愛心和孝心溫暖了整個家庭。她公婆常年有病,在世時也全靠她一人照料。早期,患病在床的公公婆婆在隔壁老屋居住,每晚她都放不下心,常常在凌晨兩、三點便拿起手電筒到鄰屋察看老人們的情況。後來為了方便照顧,便不顧公公婆婆的反對,接回家一同居住。除了全身心照料公婆的生活起居外,她還特別注重給予老人們心理上的安慰與開導,「不用擔心,我會照顧好你們的!」在她積極樂觀的影響下,公公婆婆慢慢放寬了心。
公婆去世後,照顧小叔子的重擔又完全落到了劉梅秀身上,「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感到有些彆扭。」劉梅秀說,一些鄰居曾經勸她:那只是你的小叔子,又不是公婆,你一個嫂子管這麼多幹啥。「我多做點,小叔子就活得更舒坦點。我嫁到謝家,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親兄弟。我不管,還有誰來照顧他。」回憶往昔的艱難抉擇,劉梅秀的臉上總是笑得很坦然。
劉梅秀給小叔子餵飯
每天早晨5點,她就開始打掃院落,燒水,給丈夫和小叔子擦洗、換被單,為他們做好可口的飯菜,端到床邊一口一口給癱瘓在床的丈夫餵飯,然後再料理幾個孩子吃飯、上學,自己則胡亂扒拉兩口後便匆忙趕到離家不遠的地方幹活;晚上,與癱瘓在床的丈夫睡在同一張床上方便隨時起身照顧……40多年來,劉梅秀對癱瘓在床的丈夫謝向恩以及小叔子謝德恩不離不棄,用堅強和大愛演繹著濃濃的溫情。
劉梅秀為小叔子做按摩
一個弱女子一邊要護理丈夫和小叔子,一邊要照顧三個孩子,談何容易。劉梅秀常常累得腰酸背痛、夜不能寐,怕丈夫和小叔子躺在床上不活動、身上長褥瘡,隔幾個小時就給他按摩一次。餵飯、翻身、按摩、伺候丈夫和小叔子大小便,是她40年來每天必做的事情。在鄰居眼裡,她的丈夫和小叔子是不幸的,長期臥床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但他們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好妻子、好嫂子,40多年來默默守護,不離不棄。
如此便過了40多年光陰,對於旁人而言也許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劉梅秀而言,每天都是在照顧兩位病人的勞累中度過的,是旁人難以想像的漫長而艱難的歲月。不過,對於這些苦和累,劉梅秀並沒有埋怨或不甘心過,最苦最累時,她擦乾眼淚,仍然堅持一復一日的照料,「讓丈夫和小叔子在世時能夠過得容易點、舒坦點」,是她最大的心願。
在劉梅秀的養育下,三個兒子慢慢長大成人,如今大兒子在蓮花縣娶了媳婦,留在那邊發展定居;二兒子在南昌與人合夥做生意,並在新泉街上買房成了家;小兒子也在南昌務工,準備年底結婚……劉梅秀的兒子兒媳看到母親如此辛苦地照顧著父親和叔叔,心裡也過意不去,要接他們到外面同住,可是劉梅秀卻不答應。她對孩子們說:「他們倆和我在一起生活時間長,脾氣性格摸得清,我身體現在還行,照顧他們的事就不要你們操心了!」
村委幹部上戶了解劉梅秀家近期生活情況
劉梅秀一家一直住在未通公路的大廣山桃坪,2014年,她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村裡請人將兄弟兩背了下來,安排他們住進了同興裡的新家。劉梅秀身材瘦弱,話也不多,常年勞累的生活讓歲月在她臉上刻下了痕跡,可臉上卻總是帶著甜甜的微笑。她逢人就說:「現在政府的照顧挺多的了,每月給我們生活補貼,讓我們住上了房子,還有幫扶幹部——縣政協副主席、縣工商聯主席劉向紅逢年過節給我家送魚、米、面、油,有時還送錢來。我們挺滿足的,感謝黨的溫暖。」
劉梅秀一家搬進了同興裡集中安置點
今年3月17日,劉梅秀悉心照顧40多年的老伴謝向恩離開了人世。但已經71歲的劉梅秀,每天還得繼照料癱瘓在床的小叔子。一日三餐,每日將煮好的飯菜送到病榻前;每晚半夜,定時起床察看小叔子睡得是否安穩;平日裡,給小叔子剪頭髮和指甲也是劉梅秀自己動手,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謝德恩從沒有因長期臥床生過褥瘡,而且房間裡沒有一點異味……這就是40年來劉梅秀的生活常態和軌跡。如此艱苦勞累、枯燥乏味的生活,對如今71歲的劉梅秀來說,早已習慣和釋然,「照顧他至百年歸老,我就安心了。」劉梅秀說。
劉梅秀給小叔子剪指甲
40多年來,這位堅強的婦女用柔弱身軀擔負起整個家庭,從黑髮到白髮,從25歲到71歲的她,扛起照料常年臥床、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丈夫謝向恩和丈夫的弟弟謝德恩的重擔,從沒推託過、停歇過。46年,花季少女漸成花甲老人,嫂子劉梅秀卻始終如母親、像姐姐一般守候在謝德恩身邊。
「沒有她,早就沒我了。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如果沒有大嫂的精心照料,沒有政府的關心幫助,也許多年前我就不在了。」謝德恩淚光閃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