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夫家、娘家四個殘疾人,她為三個家庭撐起一片天

2020-12-27 瀏陽網

劉成香正在給肖胡英梳理頭髮。記者彭紅霞

金剛鎮南嶽村胡灣組,說起劉成香,村上人人都知道,說她多年來細心照顧著夫家的智力障礙大嫂肖胡英,是難得的好弟嫂。實際上,劉成香的好還遠遠不只這些。

她的公公湯家長患有眼疾,一隻眼睛完全看不見,另一隻眼睛只有微弱視力,老人家身體也不好,全靠她照顧;夫家的大嫂患有智力障礙,夫家大哥也因為意外手筋斷了,耳朵也聽不見,全靠她照拂;她的親哥哥是殘疾人,也是她在照顧。

三個家庭,四個殘疾人,都靠著劉成香。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玲

生活不易

三個家庭四個殘疾人

「你乖乖坐著,我給你梳頭好不好?」12月18日,劉成香在家中安撫大嫂。這麼多年來,肖胡英不會亂跑、按時吃藥,都是劉成香的功勞。劉成香對她,總是無比耐心和體貼。

劉成香嫁到湯家之前,湯家是村上典型的困難家庭——老房子在偏僻的山衝裡,家裡的老人身體不好,不能做重活,兩兄弟中大哥湯和勝娶了肖胡英,育有一個孩子,弟弟湯和林則一直在外打工。

劉成香出生於1975年,2009年經人介紹認識了湯和林,兩人成婚後,劉成香一肩挑起了夫家兩個家庭的重擔。公公眼睛看不見,有時讓他幫忙撿一下掃帚,他還得蹲著身子在地上摸;大嫂神智不清,讓她幫忙做飯,飯不是沒熟就是燒糊了,讓她幫忙燒火,不是灶臺燒著了就是窗戶燒著了;家裡還有孩子,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顧。劉成香慢慢成了家裡的主心骨,她賢惠、細心,做事勤快,兩個家庭因她的打理慢慢有了起色。

但一次意外,讓這個家庭再次遭遇重創。去年,湯和勝工作時意外受傷,經搶救後雖沒有了生命危險,但是耳朵聽不見了,手筋也斷了。

鄉鄰們都感嘆這個家庭的不容易,有老人、有孩子、有殘疾,這種情況要是放在其他家庭,女主人很可能會熬不下去。但劉成香沒有,她勇敢地扛了下來。村民胡女士為其點讚,說平日裡湯家媳婦顧完老人顧孩子、顧完自家還要顧大哥家,一個人總是忙得團團轉,何況還有娘家哥哥要她照拂呢!

原來,劉成香的父母早逝,她的哥哥在打工時遭遇意外,傷殘鑑定為四級殘疾。受傷後其妻離開了家,無人看護他,劉成香便時不時地去看看哥哥,幫著做點家務。

堅強度日

她為家人撐起希望

「好了!」劉成香收起梳子,拍了拍肖胡英,梳好頭髮的肖胡英憨憨地笑著,小跑著去地坪玩,家裡的小狗也歡快地跟上去,一陣犬吠聲傳來。

如今他們住的地方是從山衝裡搬遷出來後的新房子,在劉成香一家的努力下,貼好了瓷磚、添置了家具,泥巴地坪變成了水泥坪。因為不放棄,日子還是一點點在變好,湯家人都說這是劉成香帶來的希望。

「家再苦再差,你也不能丟下啊!」劉成香說。「不能丟下」的背後,是她的艱難付出。夫家的大哥大嫂一個手受傷、一個精神有問題,兩人都做不了家務。趁著天氣好,她要給他們洗曬幾桶衣服,再打掃衛生,添一床冬被;公公習慣了燒柴烤火,她得幫老人砍點柴放在火爐房,老人也方便拿;鄉鎮派出所早兩天就聯繫了她,要她抽時間去給孩子辦戶口,她得準備資料……

最忙的時候,是去年大哥出意外住院的時候。整整三四個月的時間,她的丈夫湯和林在醫院照顧病人,她則在家裡照顧老人和孩子。白天她要出去打工,下班回來後還要挑起丈夫原來的工作:去田裡栽禾、灌溉、打藥;菜土裡種了紅薯和青菜,她要挖土、施肥;等她忙完天已大黑,還要回家做飯。有次灶火熄了,她只好用液化氣,卻意外著火了,嚇得她手忙腳亂,幸而沒有發生意外,但看著廚房裡亂七八糟的樣子,她滿腹心酸,只想放聲大哭,可她抹著眼淚告訴自己不能倒下,三個家庭都依靠著她!

「再苦再累都會過去的,我只希望家人都平安、健康。」劉成香說。幸運的是,大哥湯和勝熬過了危險期,雖然他的手傷不能痊癒,但好在他的孩子已經長大了,總能扛起這個家。她的丈夫勤勞、踏實,亦是她的依靠,更何況一家人團結起來,帶著希望前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記者手記

她也只是普通女人

我問她:「你覺得辛苦嗎?」坐對面的劉成香眼淚簌簌地落下來。

情緒來得如此之快,猝不及防,她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頗有些尷尬。這麼多年,她咽著生活的苦,從沒在人前哭過,可這一句「你辛苦嗎」,讓她再也忍不住。說到底,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女人。

三個家庭,每個人她都能照顧周到,每個人都依賴著她,連她的丈夫也曾在她面前落淚,尋求安慰。殊不知,她也需要安慰。

看得見的辛苦,在她的淚水裡,看不見的迷茫,在她的心裡。有時候走在路上,看著灰暗的天空,焦慮,憂鬱,沮喪,頹廢,種種情緒不可避免,但她忍著,沒有哭,沒有倒下。

其實放下,很容易。我曾經接到過一個諮詢電話,對方說想離婚怎麼辦?我說這還不簡單,去民政局啊!他說,老婆嫌他家太苦,生下孩子就走了,至今沒回來過,離婚要兩個人一起去民政局,法院判離也要找到女方,找不到就要發布人口失蹤,可人口失蹤也不符合實際情況,他忙了幾年,還是離不了……喟嘆,當真是不知道哪一面就是最後一面,不告而別,不置可否,讓留下的人揣著希望,又明知沒有希望。無可奈何。

不放下,就得努力,拼命努力。劉成香說,她要做家務、掙錢、勞作、教育孩子。她每天出去打工前要做兩餐飯,家裡公公和大哥大嫂做不了家務,她得提前做好了,到時熱一下就行。她本可只顧自己,但她總想著別人;她本可只顧著自家,但她放不下哥哥嫂嫂們,她每做一件事之前就要想好、安排好其他事,方方面面都得顧及到——確實挺累。

廳屋的角落裡擺著一大堆劉成香幫公公挖的紅薯,同行的攝影記者彭紅霞向她買了幾十斤,原本劉成香想送,但彭紅霞堅決要買。她抹著眼淚去鄰居家借了秤過來,收下了35塊錢,全都給了公公。她說,這是公公種的紅薯,老人收了錢會很高興。

願家人健康,願家人高興,她依舊將所有的心思放在別人身上。願天不負有心人,一切都會變好。


來源:瀏陽日報

編輯:戴鵬

相關焦點

  • 俗語:娘家住個冬,夫家失去公,是什麼意思?不能回娘家了?
    農村人說:「娘家住個冬,夫家失去公」,什麼意思呢?這可厲害了,媳婦在娘家住一個臘月,然後夫家就會失去公公,言下之意就是會被夫家掃地出門。這有些誇張了吧,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過去農村真的就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媳婦長時間呆在娘家不回婆家,然後婆家直接叫媒人上門,解除婚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因為婆家認為既然你嫁到丈夫家,就應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而不應該在臘月如此重要的日子裡跑回娘家,一呆就是一個月。
  • 古語說「娘家住個冬,夫家失去公」,啥意思?古人此話有何用意?
    他答:「不是,住她原來那個家。」 當時筆者便十分震驚,難道昨天剛出嫁,今天父母家就不是家了嗎?過去人們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難道如今這個年代依舊會有這種思想嗎?
  • 朱婷大姐:輟學打工供妹上體校,用瘦弱身軀為4個妹妹撐起一片天
    可以說沒有大姐當初的無私付出,就沒有她的今天。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朱婷大姐,身為家裡最大的孩子,她在唯一的弟弟因病去世後輟學打工,扛起家中的重擔,也用瘦弱身軀為4個妹妹撐起一片天,真的很偉大。朱婷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一個農村家庭,父親朱安亮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農閒時候幹些修理的工作,母親楊雪蘭則是名淳樸的家庭主婦。
  • 湖北恩施:好媳婦用愛撐起一片天
    湖北恩施:好媳婦用愛撐起一片天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5:35 來源:中新網湖北 多年來金玉玲為家庭默默付出,無微不至照顧受傷在床的婆婆,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在杉木壩村羅家山組傳為一段佳話。  「我丈夫的母親就是我的母親」  2006年,經人介紹,恩施市龍鳳鎮二坡村的金玉玲與杉木壩村的張餘兵相識,兩人情投意合,隨後金玉玲嫁入張家。
  • 【陝西省第六屆道德模範】彬州市豆愛平:最美嫂娘用愛為家撐起一片天
    一個個閃耀的名字刻寫了偉大時代的凡人善舉一串串感人的事跡彰顯著推進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為傳承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從今年3月起,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她是你我身邊的普通群眾,她很平凡,但是她的事跡感人肺腑,她的精神令人敬佩。陝西省第六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接受頒獎最美嫂娘用愛為家撐起一片天鹹陽市彬州市北極鎮郭家莊村有一位遠近聞名的「最美嫂娘」,她不僅無微不至地照料雙親,還盡心竭力地照顧著智力有障礙的小叔子一家三口。她的真情付出贏得了鄉親們的誇讚,她就是陝西省第六屆道德模範豆愛平。
  • 7個月孕婦想回娘家待產,親媽以習俗回絕,是誰考慮不周?
    本身的說法是女兒回家坐月子會給娘家帶來黴運,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是用現代科學的眼光分析一下,發現這個習俗還是有些道理。7個月身孕想回娘家待產,卻被親媽以習俗回絕玫玫嫁的這個老公當初我們都不太滿意,遠嫁的女子自有許多難處。如今她已經7個月的身孕了,這本是好事,她卻有些不開心。
  • 父親重度腦震蕩,母親腦梗死,他為家人撐起一片天
    原標題:父親重度腦震蕩,母親腦梗死,他為家人撐起一片天在岱嶽區黃前鎮大地村,一戶用石頭堆砌的院牆,院內晾曬著衣物床單 ,簡陋、破舊的低矮平房,室內是凹凸不平的泥土地面,幾件寫滿歲月痕跡 的木家具。60歲的張傳倫老兩口就居住在這裡,1992年,他因意外傷害診斷為重度腦震蕩,至今留有後遺症,精神不振。
  • 《娘家的故事》演員竟然有他
    《娘家的故事》演員竟然有他《娘家的故事》講述的是兩家人面對婚姻的態度和生活,細碎的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了當代人的婚姻生活和家庭關係。你知道該劇中的演員有誰嗎?石維堅飾演了何守傑石維堅是中國著名演員,曾出演多部電視劇,出任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院長,為國家一級演員。
  • 江西劉梅秀:一生照顧四病人,三個兒子養成人
    江西劉梅秀:一生照顧四病人,三個兒子養成人 2020-06-09 12:23:00來源:央廣網
  • 【「最美家庭」故事溫情奉獻】狄靜家庭:幾十年如一日照顧老人,以...
    近日,德州市婦聯推出專欄,溫情奉獻「最美家庭」故事。這裡有全家戰「疫」守護生命的擔當,一家四代傳承烈士好家風的堅持,孝義為先愛親敬親的傳承,獻身環保成立「和諧號清潔動車組」的引領,以讀書為家風瀰漫濃厚書香的典範......這些「最美家庭」,傳承文明,傳遞溫暖,傳播社會正能量,讓我們感受到崇真向善愛美的家庭新風尚!
  • 為農村孩子撐起一片天 - 巴彥淖爾新聞門戶網站
    為農村孩子撐起一片天 ——記市人大代表、烏拉特前旗竹林學校校長劉秀珍   她治學嚴謹、愛生如子;她放棄安逸生活,毅然回鄉辦學;她紮根教育一線26個春秋……她就是市人大代表、烏拉特前旗竹林學校校長劉秀珍。
  • 好媳婦1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丈夫 堅強撐起一片天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見習記者 馬玉盼)走進開封市祥符區袁坊鄉託養院,總能看到一個年輕的身影,照顧患病在床的丈夫,她十年如一日,像照顧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不離不棄,細心周到地為按摩、擦身、刮屎擦尿、清洗尿布……從未有過驚天動地的誓言,也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只有相濡以沫的陪伴。
  • 委員情懷 | 徐阿紅:為精神障礙患者撐起一片天
    委員情懷 | 徐阿紅:為精神障礙患者撐起一片天 2020-09-14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岫巖嶺溝鄉 孝順兒媳撐起兩個貧困家庭
    楊淑雙的老伴患有帕金森綜合症臥床多年,而她自己也因為心臟病下了兩個支架,是鄉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年為了幫助她們老兩口脫貧,鄉黨委、政府想盡了辦法,除了及時幫助他們享受國家相應的貧困戶各種優惠政策外,又在2018年給她們老兩口辦理了低保,另外,鄉黨委、政府還根據楊淑雙老人的身體狀況在其本人申請下,又給他們送去了雞、鴨、鵝崽兒,扶持她發展家庭養殖,增加收入。
  • 清風頭條丨漢壽縣:樹立「三個廉政理念」為殘疾人幫困解難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0日訊(通訊員 劉斌)今年以來,漢壽縣殘聯找準本職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的融合點,樹立「三個廉政理念」,深入基層第一線,零距離靠近貧困殘疾人,真情實意為殘疾人做實事辦好事,幫困解難,贏得殘疾人的廣泛好評。
  • 家庭無障礙改造「託起」殘疾人的陽光生活
    可在殘疾人的生活裡,這些習以為常的事,有時竟成了難於登天的奢望。為生民立命,如何幫助他們解決心中之盼、現實所需?全省各級殘聯部門通過推動落實家庭無障礙改造,讓廣大殘疾人活得有尊嚴、心中所盼得以實現,讓他們共享脫貧攻堅成果、共奔幸福陽光生活。近日,記者走進曲靖市,探訪家庭無障礙改造中的「苦」與「樂」。
  • 父親去世,母親精神異常,19歲他為家撐起一片天,卻落得如此下場
    在王傑的記憶中,母親患有精神疾病,雖然能自理,卻無法照顧他們兄弟三個,而大哥的智力又不健全,父親為了生計每天早出晚歸。生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聰明懂事的二哥小小年紀就幫著父親照顧他,還幫著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所有鄰居見了都讚不絕口。可就算父親早出晚歸,家裡還是入不敷出。
  • 殘聯最新通知:殘疾人證=殘疾人身份證,14個秘密你都知道嗎?
    她的心裡渴望你觸碰她的臉。男失主後來跳資江死了。提前批軍檢類和藝術統考+校考、校考類院校(專業)暫不實行平行志願。第三代智能殘疾人卡形似身份證。殘疾人可免費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進入園區,享受各種福利補貼等政府服務。天蠍座的人有重遇舊愛的可能。煙氣細膩順滑。個性化的香菸設計。女為悅己者容!  這後半句的意思就是。說白了就是因為你自己眼光低。為期9天。經審查。不會扭扭捏捏。
  • 建德16個「殘疾人之家」為殘疾人築起「夢想家」
    初冬時節,走進建德市航頭鎮殘疾人之家的工療車間,暖意融融,20名殘疾朋友在這裡做手工串珠。吳麗君患有風溼,十多年手腳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去年10月航頭鎮成立殘疾人之家,她是第一個進到這個大家庭的。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原本在家什麼活都幹不了的吳麗君,在這裡每個月還能收入,這讓她找到了自信。「在這裡很舒服,有人陪伴。本來在家裡很自卑,還要人照顧。在這裡都不會感覺到痛了。」吳麗君說。
  • 《小姨多鶴》:她為報恩為男人生了三個孩子,卻沒聽過一聲媽媽
    多鶴為張儉生了三個孩子,並養育孩子長大,她卻只能是孩子們的小姨,甚至不曾聽過孩子們叫一聲「媽媽」! 張儉受冤枉坐了五年牢,在小環和多鶴共同努力下,終於洗清冤屈無罪釋放,一家人一起來接他回家,多鶴看著自己生的三個孩子和名義上的媽媽小環一起撲到張儉身上哭作一團,她作為家庭的外人在一邊含淚帶笑,只能與那個男人搭一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