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許世友出生在河南新縣;因為家中人口多,缺衣少食,父親許存仁要將幾歲的他送給人販子,換取兩鬥稻穀,母親含淚摟著三伢子,死活不放手。8歲上少林寺當雜役學藝習武, 八年後才回到母親身邊。
1927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西徵,直到16年後母親才得到兒子還活著的消息。
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只回過兩次家:
1952年,已是山東軍區司令的許世友,請假回家探望母親,這時與母親已分別20年。
1958年,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回家陪伴78歲的老母親,只住了三個晚上;許世友覺得非常愧疚,跪著對母親說:「我活著不能為你盡孝,死後要葬在你身邊,為你守墳」。
1959年許母與世長辭,26年後許世友將軍去世,安葬在母親墓旁。
將軍活著盡忠,死後依偎在母親身邊,永遠陪伴母親,盡生時未能盡完的孝。
許光,許世友將軍長子,1929年出生,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替父盡孝,一生清貧。
許世友率部轉戰川陝時,不到3歲的許光跟著母親到處流浪,生活艱苦,直到1948年,一字不識的許光才得以與父親相逢。
1951年開始,許光先後在第五航空兵學校和大連海軍艦艇學院學習,一直學習到1958年,成為共和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優秀的艦艇長。
然而,祖母病重,許光做出人生中最艱難的決定,回到河南老家,照顧祖母,替父親行孝;臨走時,許世友含著淚說:「大安,你是我的好兒子!」(許光原名許大安)。
這一走,許光再也沒有回到軍隊;在新縣的40多年裡,許光先是在武裝部一幹就是二十年,歷任參謀、科長、副部長,在縣人大副主任崗位上退休。
許光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小女兒師範大學畢業後,想留在城市工作,請許光幫忙找關係說情,許光直接拒絕了:「縣裡有什麼不好,我就一輩子在縣裡。」;他一直低調得「蝸居」在縣城的一個不到70平米小房子裡,卻在彌留之際,將自己畢生的積蓄20萬元,全部捐贈給了家鄉的慈善事業。
2013年1月6日,許光突發心梗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4歲。
許光一生傳承將門精神,書寫布衣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