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許李氏口中的三伢子,「活著盡忠,死了盡孝」,兒子一生清貧

2020-12-17 尋訪中國紅色遺蹟

1905年,許世友出生在河南新縣;因為家中人口多,缺衣少食,父親許存仁要將幾歲的他送給人販子,換取兩鬥稻穀,母親含淚摟著三伢子,死活不放手。8歲上少林寺當雜役學藝習武, 八年後才回到母親身邊。

1927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率部隨紅四方面軍西徵,直到16年後母親才得到兒子還活著的消息。

新中國成立後,許世友只回過兩次家:

1952年,已是山東軍區司令的許世友,請假回家探望母親,這時與母親已分別20年。

1958年,時任南京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回家陪伴78歲的老母親,只住了三個晚上;許世友覺得非常愧疚,跪著對母親說:「我活著不能為你盡孝,死後要葬在你身邊,為你守墳」。

1959年許母與世長辭,26年後許世友將軍去世,安葬在母親墓旁。

將軍活著盡忠,死後依偎在母親身邊,永遠陪伴母親,盡生時未能盡完的孝。

許光,許世友將軍長子,1929年出生,全國敬業奉獻模範,替父盡孝,一生清貧。

許世友率部轉戰川陝時,不到3歲的許光跟著母親到處流浪,生活艱苦,直到1948年,一字不識的許光才得以與父親相逢。

1951年開始,許光先後在第五航空兵學校和大連海軍艦艇學院學習,一直學習到1958年,成為共和國第一批本科學歷的海軍軍官、北海艦隊優秀的艦艇長。

然而,祖母病重,許光做出人生中最艱難的決定,回到河南老家,照顧祖母,替父親行孝;臨走時,許世友含著淚說:「大安,你是我的好兒子!」(許光原名許大安)。

這一走,許光再也沒有回到軍隊;在新縣的40多年裡,許光先是在武裝部一幹就是二十年,歷任參謀、科長、副部長,在縣人大副主任崗位上退休。

許光光明磊落,淡泊名利,小女兒師範大學畢業後,想留在城市工作,請許光幫忙找關係說情,許光直接拒絕了:「縣裡有什麼不好,我就一輩子在縣裡。」;他一直低調得「蝸居」在縣城的一個不到70平米小房子裡,卻在彌留之際,將自己畢生的積蓄20萬元,全部捐贈給了家鄉的慈善事業。

2013年1月6日,許光突發心梗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4歲。

許光一生傳承將門精神,書寫布衣傳奇!

相關焦點

  • 最有孝心的開國上將,說;活著盡忠,死後盡孝
    這樣一來,許世友與他的母親見面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加上又處於亂世,讓他一直沒有回老家看望母親,這讓許世友感覺十分慚愧,對不起自己年邁的老母親。等八年抗戰勝利後,本以為可以回家看望母親的許世友,又投入了解放戰爭,這一打又是三年。直到我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後的許世友,才回到老家看望母親。此時的母親,已經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
  • 妖精的尾巴319:歐嘉斯特盡忠盡孝,為君父戰死,看完令人心疼
    而12盾中,歐嘉斯特作為傑爾夫的親兒子,在戰場上的表現無愧12盾之首的稱號。但他盡忠盡孝,為君父戰死,看完令無數人感到心疼。那麼,歐嘉斯特是如何盡忠盡孝的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護聖12盾作為傑爾夫旗下最強的戰力曾經一度風光無限。可在與妖尾公會的戰爭中,卻連連戰敗。動漫《妖精的尾巴》更新到319集,12盾成員只有歐嘉斯特還在堅持戰鬥直至身死。
  • 甲午家書 盡忠不能盡孝的遺憾(下)
    甲午家書 盡忠不能盡孝的遺憾(下)   這次出發前,陳京瑩留下絕筆家書:「茲際國家有事,理應盡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況大丈夫得死戰場幸事而。父親大人年將古希(稀),若遭此事,格外悲傷,兒固知之詳矣。但盡忠不能盡孝,忠雖以移孝作忠為辭,而兒不孝之罪,總難逃於天壤矣!」  如今讀之,令人潸然淚下。甲午家書,成為跨越時空的遺聲,也是激勵後世的文物史料。而來遠艦魚雷大副徐希顏的家書更是振聾發聵:「以身許國,盡忠不能盡孝。」
  • 嶽飛是為國盡忠,為家盡孝的典範人物
    今天,我想談談為什麼說嶽飛是為國盡忠、為家盡孝的典範。我們知道,嶽飛當年是被秦檜等奸臣所害,死時年僅三十九歲,這不是嶽飛的悲哀,而是那個時代奸臣當道,昏君趙構的悲哀。嶽飛的成長史就是孝敬父母的楷模,相傳嶽飛抗擊金兵臨行前,他的母親姚氏在他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個字,意思是要竭盡全力報效國家。
  • 家有弟弟盡孝,我在這裡為國盡忠
    ■含淚向家的方向三鞠躬,以表達對母親的哀思。  母親辭世,哪個做兒女的不心痛!但自古忠孝難兩全,得知張麗芳母親去世的消息後,醫院本想為她申請回家奔喪,張麗芳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決心:「現在正值抗疫緊要關頭,我在這裡為國家盡忠!非常時期,原諒我不能盡孝。」   當晚9點,張麗芳強忍喪母之痛,跟隨醫療隊繼續開展核酸檢測工作。耿月晴和同事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 為何明朝人會如此評價海瑞:「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官場上「盡忠如螻蟻」的海瑞與做人「盡孝似禽獸」的海瑞。官場上「盡忠如螻蟻」的海瑞中國古代從隋唐往後,越來越看重官員的科舉履歷,尤其是在宋明時期,科舉沒有考中進士的基本上很難「居廟堂之高」。
  • 宋仁宗趙禎一生有三個母親:嫡母強勢;養母幸運;生母最悲哀
    劇中,宋仁宗尚未親政,其嫡母、皇太后劉娥垂簾,而生母李氏則為先帝宋真宗守靈。從八大王口中,宋仁宗知道自己的生母並非劉娥,方寸大亂,甚至想把李氏接回皇宮,打算「兩宮並立」。實際上,這部劇雖然不錯,但這段劇情是和史實相違背的。
  • 《花木蘭》:替父從軍是盡孝盡忠與個人英雄主義的完美結合
    她替父從軍,分擔家憂,帶來家族榮耀,這是盡孝;她沒能通過媒婆選秀卻在戰場上覓得如意郎君,這是盡孝。通過自我追求自由的行為來切合影片盡孝的主題,刻畫了花木蘭如同男子一般的敢作敢為敢闖的個性,符合迪士尼新篇解讀下的女性形象。2. 不甘失敗的個人英雄主義與對國家盡忠兩相結合。
  • 年輕時盡忠,退休後盡孝...
    這一天對他而言,像是人生的分水嶺,終於閒下來,不用再應對各種突發,能有時間好好陪陪家人,尤其是母親。母親吳雲兆,年輕時情商高,做事幹練,但誰也想不到,2012年老伴腦溢血去世後,她的記憶力慢慢衰退,尤其是從2015年開始,一天要上20多次廁所,迷糊時甚至連兒子都認不出。2017年,確診為阿爾茨海黙症。
  • 毛澤東一生只穿棉質長筒襪,只因深深懷念母親文七妹
    後來,他們看上了韶山沖的風水,韶山沖不願將好地無緣無故給外人,文家便將13歲的小女兒文七妹許給了毛恩普的兒子毛順生。文七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童養媳,文家那時候已經算是小富人家了,而毛家還很貧窮。文家人看中的是毛順生的忠厚老實,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門當戶對。
  • 文七妹:三個孩子都是烈士,臨終呼喊石三伢子,毛澤東沒能見最後一面
    同時,文七妹還在一座觀音廟裡叩拜了一塊石頭做「乾娘」,希望能保佑這個兒子。由於這是第三個孩子,按照當地稱呼小孩的習慣,外婆文賀氏就稱他「石三伢子」,寓意這個孩子像石頭一樣堅硬,能健康長大。 毛澤東對這個名字非常喜歡。
  • 妻送郎兒報國、父送子死旗以盡忠
    妻送郎兒報國、父送子死旗以盡忠腳蹬爛草鞋,身著舊軍裝,肩背土步槍,前僕後繼,勇往直前,這便是為國家興亡而戰的中國好男兒!自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爆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月17日,一身戎裝的蔣介石在百名黨派人士的面前宣講了《抗戰宣言》,隨後中國軍民隨之奮起抵抗,血染平津路,壯士報國恨。
  • 你為國盡忠 我代你盡孝 | 小越街道開展現役義務兵父母及烈軍屬...
    義務兵周櫟波的家長高興地對工作人員說:「去年兒子光榮參軍入伍,我們沾了兒子的光,感受到了當一名軍屬的榮譽感!」家屬舒心,新兵才能安心,組織新兵家長免費體檢,不僅是落實優待政策的具體體現,也是關心關愛軍人家庭、促進官兵安心服役的暖心之舉。
  • 錢彩顛倒黑白:為了抬高嶽飛的母親,硬是把嶽飛的父親寫死了
    孟子的母親仉氏、陶侃的母親湛氏、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嶽飛的母親姚氏,因為教子有方,並稱為「中華四大賢母」。孟子的父親早歿,母親仉氏含辛茹苦,把孟子養大。孟母為了給孟子尋找好的學習環境,帶著孟子三次搬家。孟母三遷,終於把兒子培養成亞聖。
  • 《活著》餘華:寫死了所有親人,為何要費盡心機告誡世人「活著」
    在穩重父親被氣死,母親被累出了病,就在福貴為母求藥的時候被人抓住。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裡,才知道母親已經不在人世了,就連自己最親的兒女也是妻子好不容易養大的。因此所有故事的悲劇開始上演。《活著》短短的二百來頁,卻寫盡了福貴一生的喜怒傷悲。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歡」,就像是刻意描寫的,只是為了顯示出極大地的「悲」,富貴的一生告訴你,沒有經歷過強大的悲傷,你怎麼看得清這個社會的甚至整個時代的黑暗呢?
  • 《活著》: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若人生本無希望,那就向死而生
    於是就有了《活著》這樣一部關於生活與意志的寓言故事。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活著》是以解放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叫福貴的人悲慘一生的故事。福貴的一生經歷了國共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福貴的人生跌宕起伏、竭盡全力卻最後孑然一身。
  • 川軍縮影,兒子決心出川抗日,父親送來死旗:只願你在民族上盡忠
    據事後統計,在8年抗戰中,四川走上前方的人數已經達到了360萬人以上,成了全國出兵人數最多的一個省份,此外,四川還為抗戰提供了稻麥8200餘萬石,佔全國徵解糧谷總量的38.5%;同時四川為全國的財政提供了三分之一的收入,以及4億元的捐贈,所以如今我們有個說法「川軍從不負國」王建堂是四川北川縣曲山場人
  • 梅豔芳老媽入院,而兒子卻沒在身邊盡孝,兩人曾一起爭梅豔芳遺產
    她認認真真,走完她「舞臺」的一生,到達她的同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她也許不「漂亮」,但她是「美麗」的。梅豔芳在香港娛樂圈素有「大姐大」的稱號,在明爭暗鬥的香港,她卻出人意料的收穫一致好評。這與她的「樂於助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992年,梅豔芳和許冠文、成龍牽頭成立了香港演藝人協會。
  • 烈士趙一曼兒子結局,拒領母親撫恤金,自縊而亡,身上刻三個字
    生為人民幹部,死為革命英雄。臨敵大節不辱,永記人民心中。——陳毅1930年,趙一曼眼含熱淚,抱著自己年僅一歲的孩子去到了自己丈夫的哥哥陳嶽雲家中,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他。她看著一臉天真的孩子,眼中的淚怎麼都止不住,端詳了好一會兒之後,趙一曼轉頭就走,再不回頭。
  • 有些人活著但卻已經死了
    「人是為活著本身活著,而不是為了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有的人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餘華先生總能把「苦」寫到極致,不知道在寫作的過程中是什麼樣的心情。福貴艱難的一生:出生富貴家庭的少爺福貴,因好賭而敗光了所有家產,母親重病在為母求醫的過程中被部隊抓去了做壯丁,等回到家時為時已晚,母親去世。妻子艱苦的帶大兒女,女兒成為了啞巴,兒子為了救縣長夫人被抽血身亡,而後女兒因難產去世。妻子最終承受不住打擊在三個月後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