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

2021-02-13 靈山文苑

舊社會日子過不下去了怎麼辦?山東、河北闖關東,福建、廣東下南洋,陝西一帶走西口。在大宋朝日子過不下去了,不用費那些勁跑遠路,上梁山就得了。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得了梁山,你得有兩把刷子,沒有三兩三,是不敢上梁山的。沒有三把神沙,就敢倒反西岐?摘手吧,能上梁山的那都是英雄好漢。

我身無長技,胸無丘壑,從東夷而來帶著一身腥風,跑了幾處山寨,拜了幾處碼頭,喝了幾天英雄酒,既然到了梁山自然得上山充充好漢。

2019年11月7日上午,我們到了梁山腳下。沒有驚動公務繁忙的同學們,悄悄上山,自投聚義廳。

在山門處將出銀子換得山寨寶券,通關文牒在身悠閒自在,一路迤邐進山。山不甚高,路不甚遠,卻費腳力。路邊飯館商鋪紛紜,賣些小孩玩具及果腹之物,無甚吸引人的東西。內心想看一下武大郎的炊餅,遍尋不得,忽聞古箏鏗然,蒼松下一荷裙女子彈唱賣茶,飲茶點曲者三五人。莫非潘金蓮乎?不敢問,且蹭上一曲古箏,歇歇腳。

歇腳處,把玩山寨寶券,細讀《大聚義邀賓告示》,有點意思,抄錄下來,共饗。

大聚義邀賓告示

八方共域,異姓一家,天地顯罡煞之精,人境合傑靈之美,千裡面朝夕相見,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語言,南北東西雖各別,心情肝膽,忠誠信義並無差。荷天地之蓋載,感日月之照臨,聚弟兄於梁山,結英雄於水泊,上符天數,下合人心,但願共存忠義於心,同著功勳於國。

此告

                          大宋宣和二年孟夏   庚子

 

行至黑風口,一虯髯皂衣大漢,手持兩把板斧,嗚嗚呀呀,把一遊客按在石頭上,往身上亂砍。武術之鄉民風彪悍至此?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在山路上行兇。正糾結間,旁邊有人道:好了,很到位。暗鬆一口氣,這是演員李逵與遊客在取鏡頭留念。

黑風口是通往大寨的咽喉要道,此處地理位置險要,氣候惡劣,素有「無風三尺浪,有風颳掉頭」之說。現塑有李逵像一尊,在此鎮壓。當然,此黑風口非彼黑風口。

水滸傳中的李逵嫉惡如仇、俠肝義膽、脾氣火爆、直爽率真,卻又殘忍無比,魯迅先生很不喜歡他,魯迅先生的原話是這麼說的:「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我佩服會用拖刀計的老將黃漢升,但我愛莽撞的不顧利害而終於被部下偷了頭去的張翼德;我卻又憎惡張翼德型的不問青紅皂白,掄板斧「排頭砍去」的李逵,我因此喜歡張順的將他誘進水裡去,淹得他兩眼翻白。」

且看江州劫法場的描述「忽聽半天空裡一聲霹靂,只見一個脫光膀子的黑大漢,揮動兩把板斧,從房上跳下來,手起斧落,兩個劊子手已被砍翻,又向蔡九殺去。眾士兵紛紛攔截,早有十多人葬身斧下,蔡九隻好撥轉馬頭逃命要緊。黑大漢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兵丁、百姓,見人就砍。」

忠義堂位於虎頭峰宋江寨上,蒼松翠柏之中,一座古樸宏偉壯觀的建築,替天行道的幡旗在風中獵獵。忠義堂本稱聚義廳,是當年梁山好漢商議軍情,調兵遣將、排定座次的地方。託塔天王晁蓋在曾頭市中箭身亡後,宋江便把這聚義廳改名為忠義堂。聚義、忠義一字之差,宋江歸順朝廷之心昭然若揭,眾將士卻被蒙在鼓裡,宋江心機之深可見一斑。

北望東平湖,湖光閃爍,這是八百裡水泊的遺蹟。元代中期,黃河南徙,梁山泊日趨乾涸,成為現在的沃野良田。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兒窪內聚蛟龍。虎豹大隱於市,蛟龍深潛於淵,大山上那還有什麼好漢。

初冬的山風吹散了昨夜的酒氣,喚起了困擾我很久的一個問題:孔孟之道和梁山精神怎麼會在濟寧這個地方共容?

濟寧既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也是水滸遺風梁山文化的發祥地。孔孟之道把倫理約束到了極致,講究做忠臣、孝子,做傳統語境下的聖賢。梁山文化追求自由豪放,替天行道,張揚個性,生死之交一碗酒。看似截然不同的文化在濟寧水乳交融完美統一,真是個本事。

其實,孔孟之道也好,水滸遺風也罷,其真正的魂是認大哥,是一種大哥文化,是骨子裡對權威的崇拜和追隨,所以山東沒有出國帝王。山東的「大哥」文化,上體現為忠君愛國,中體現為孝順父母,下體現為兄弟義氣。孔孟之道和水滸遺風是大哥文化的一體兩面,不管是忠孝義氣,還是傳統保守,都是「認大哥」情懷的不同表現。在濃厚「認大哥」情節的背景下,跑關係、攀親戚、喝大酒成了山東人的三大絕活。

看夠了風景,充完了好漢,興盡下山。下山走西路,好像是一條馬道,山路平緩。行至半山腰,道路在峭壁頂上,右側腳下是採石挖成深淵,一些山棗凌亂路邊,望一眼似俯瞰地獄,戰戰兢兢汗不敢出。看來我是做不得梁山好漢的。

                                            2020年9月1日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梁山108將上梁山「落草」,其原因分別是什麼?
    梁山兄弟眾多,百人百姓,魚龍混雜,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所以他們上梁山的經歷也大不相同,但是總結一下無外乎以下幾點。一個人的江湖走到哪都是家,比如武松,林衝,魯智深,宋江,等人,他們這幾位前期都是朝廷的一個地方小官,在被奸臣陷害後,不得已而為之才殺人惹上命案,最後走投無路上了梁山。
  • 誰逼盧俊義上梁山?
    中國話裡有好多詞沒有主語,這就給一些人任意解釋留下了餘地
  • 戴宗:上梁山前是個貪官,上梁山後看清宋江為人,選擇下山保命
    眾多梁山好漢最終也都是死的死,傷的傷,結局圓滿者少之又少。梁山好漢中也有幾個人看透了宋江的為人,早早退出梁山。「神行太保」戴宗就是其一,此人上梁山前是個貪官,上梁山後看清宋江為人,急忙選擇下山保命戴宗是宋江的心腹,他原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官。戴宗在上梁山之前是江州兩院押牢節級,俗稱監獄看守所所長。官雖不大,管的人可不少,人人都尊稱他為「戴院長」。
  • 錯了,實則為「梁山逼人上梁山」
    對啊,可是林衝最初並沒有上梁山,而是在二龍山當頭領,後來才攜人馬入夥梁山。要說除了林衝之外,被逼上梁山者也不是沒有,不過並非被朝廷逼迫,而是被梁山泊總瓢把子宋江逼迫,所謂被「逼上梁山」,實則為梁山「逼人上梁山」。逼人上梁山的主謀就是宋江,而吳用就是策劃者。宋江起初並不願意上山為寇,晁蓋真心實意拉他入夥,被他委婉拒絕。
  • 梁山一百零八將中,這些人曾是豪門貴胄,他們又為何要上梁山?
    梁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其中大部分在上梁山之前的職業都是獵戶、漁人、商販、小吏,獵戶如解珍解寶,漁人如阮氏三兄弟,商販如呂方郭盛,小吏如宋江楊雄。總而言之,組成梁山好漢的主體是社會的中下層,但是也不乏有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物,比如柴進、盧俊義、呼延灼、楊志、關勝,有的享有富貴榮華,有的是名將之後。正常情況下,這五個人根本不可能反叛朝廷,更不可能上梁山入夥,但是他們竟然最後都死心塌地效忠梁山,成為了梁山的中流砥柱,他們又是為什麼上的梁山呢?
  • 此人雖因好友背叛而上梁山,但因禍得福,成為梁山結局最好的好漢
    梁山雖有一百零八個頭領,但每個頭領被「逼」上梁山的經歷都不同。梁山這條路是所有人最不想走的路,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一百零八人都走過的路,自然就成了通向「替天行道」大門的平坦大路。
  • 梁山上的狗鎮少女
    這個大小姐被捆上雙手,押回了梁山。在扈家莊眼裡,梁山就是一群強盜啊。一個大姑娘被捉進強盜窩,這如何了得?當然要去營救啊,而且要抓緊。果然,第二天,她的哥哥就來了。扈成牽著牛,抬著酒,嘴巴像抹了蜜似的,一嘴一個「宋將軍」,求宋江把妹妹放了。宋江倒也不是不肯放,只是提出一個條件:拿矮腳虎王英交換扈三娘。
  • 水滸中沒上梁山的5大高手,史文恭、王進上梁山後能排第幾
    ,他對名聲較好的好漢,是能收即收,所以晁蓋時期,梁山的壯大很快,而宋江不管三教九流,以及好漢的人品、能力如何,他是一概全收,所以宋江時期,梁山才真正壯大起來,並聚集了108位好漢。王進由於出場早,所以他上梁山,將會成為梁山的元老級人物,但是他的性格和林衝又有很大區別,他上梁山後,不會做出殺王倫,扶持晁蓋做首領之事,這也讓王進的功勞的不會超過林衝,地位不會比林衝高,但一定比史進高,他可以進梁山的馬軍五虎,排名也在前20之列。
  • 走,一起上梁山,吃烤肉!
    「逼上梁山」可能有點無奈,但是「上梁山」吃肉喝酒,恐怕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了。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水泊梁山
    不得不說,施耐庵同志寫的《水滸傳》還是很耐看的,梁山好漢,聚義廳前共起誓,為天下掃除賊害,為大宋盡忠。可歷史上真實的梁山泊裡面真的有108位好漢和諸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嗎?這裡我說一下中學時候歷史老師和小編說過的話:「歷史就是歷史,我們要用正確的眼光去對待」!客觀的事實不能改變。
  • 上梁山和下直播.
    在這四個字中,大家不關心你上不上梁山,只在乎你是怎麼上的梁山。梁山泊聚集了一百零八位好漢,大多數都是被「逼」上去的。可這裡還有個問題,是個大問題:是在誰逼他們?是朝廷嗎?是官嗎?是萬惡的封建社會嗎?是,但也不全是。
  • 是誰把宋江逼上了梁山?談談水滸中的飲食男女
    梁山的一號人物宋江本來是縣衙門的押司,級別雖然不高,好歹也是公務員編制,有頭有臉的人物。為什麼要上梁山呢?還不是因為殺了閻婆惜!閻婆惜是宋江的小三,因為宋江不解風情,被同事張文遠鑽了空子,與閻婆惜勾搭成奸。宋江不懂風花雪月,對這些破事可能並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了,也會低調處理。
  • 【媒體看梁山】水泊梁山:在水一方英雄故鄉
    據傳他生活於江南,少年時代就喜歡到瓦肆聽說書藝人講述梁山好漢的豪俠故事,後赴大都應考,雖未金榜題名,卻得以入山東鄆城為官,開啟了他「梁山休閒遊」之旅。公務閒遐之餘,施耐庵或徒步、或乘船到鄉野漁村訪問,夜宿於儒生家、學館,有時直接住在村舍、漁船上。水鄉長大的他與水泊漁民頗多共同語言,不管走到哪裡,都與老幼婦孺促膝相談了無阻礙。
  • 梁山108將簡介——梁山108將排名奧秘
    李俊原來是揭陽嶺人,潯陽江上的好漢。宋江被發配江州,在催命判官李立的店中喝酒時被麻倒,幸虧李俊相救。後被穆弘兄弟追殺,宋江逃到江上,又被「船火兒」張橫江中搶劫財物,危急時刻,又是李俊趕來相救。潯陽樓宋江寫反詩,被綁押刑場,梁山好漢劫了法場,李俊、李立等眾英雄來遲一步,二十九名英雄「白龍廟小聚會」,上了梁山。李俊一身水中好功夫,多次為梁山建功立業。
  • 上梁山前,赤發鬼劉唐為何表現不多?
    宋江、林衝、武松、魯智深、李逵、盧俊義和吳用等人,他們上梁山時故事非常多,可能一個人的故事就佔了十回合。這些人在書中較為重要,排名也在劉唐之前,上山前故事多倒也算正常。然而,像李俊、楊雄、石秀、解珍和解寶等人,排名在劉唐之後,上梁山前的故事也比劉唐多。在上梁山之前,劉唐曾在山東、河北做私商劉唐,後來給晁蓋報信時,因為睡在靈官殿,被雷橫捉拿。
  • 柴進的家業是趙宋給的,他為何也上了梁山?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一)柴進的出身水泊梁山一百多好漢中有個綽號叫「小旋風」的,人稱「柴大官人」叫柴進,雖位立第十把交椅,可他的權力著實讓人眼饞,掌管著全山的金銀財寶,相當於財政部長。眾家別以為他是科班出身,人都說坑爹,可他是個坑祖宗的玩意,而且是個喜歡作死的鬼,為什麼這麼說呢?
  • 林衝在梁山上的座次是不是名不副實?
    林衝人物的這一層設定,算的上是封建社會中一個比較成功的男人。林衝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外號豹子頭,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妻子是張氏貞娘,嶽父也是禁軍教頭,操刀鬼曹正是他的徒弟。因其妻被太尉高俅的養子高衙內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後走投無路,只能在柴進的推薦下,上了梁山落草。但梁山寨主王倫不能容他,林衝心中鬱悶。
  • 梁山壯歌
    峰頂有一塊石頭,樵夫們常坐石上歇息磨鐮,故稱磨鐮峰。在這兒向北可看龍門飛瀑,往南潼關逐浪盡收眼帘。大禹飯不吃,水不飲,觀了六六三十六天;又坐在磨鐮石上,把神斧磨了八八六十四天,立志劈開龍門。百天期滿,他猛然躍起,朝龍門飛奔而去。第一斧砍下,石峽裂了道縫;第二斧砍下,石峽張開了大口。第三斧砍下,天塹閃開數丈,河水馴服歸流。
  • 傳梁山之名、揚梁山之威:梁山泊五絕
    堪稱是梁山一位功勳卓著的傑出諜報人員,為發展梁山諜報組織。聯絡八方豪傑,為刺探軍事情報,加強梁山通訊聯絡,他不辭辛勞,四處奔波,立下了大功。二、「沒羽箭」張清張清是最後上梁山的幾名好漢中的一個,可是他以飛石的絕技,為自己塗抹了一層光彩,也在群雄中贏得了地位與榮耀。張清是個猛將,「善會飛石打人,百發百中,人呼為沒羽箭。」
  • 兩大高手,欒廷玉和史文恭為什麼沒有上梁山
    比如,作為兩大高手,祝家莊的武術總教頭欒廷玉和曾頭市的武術總教頭史文恭,兩人和梁山有過交集,但是最終卻沒有能夠上梁山。所以,在宋江率領梁山軍打下祝家莊的時候,宋江還一度自言自語說,可惜了欒廷玉這個英雄。要知道宋江最大的特點就是愛才,並喜歡籠絡人才,欒廷玉未能成為他帳下的虎將,成為他心中最可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