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雖因好友背叛而上梁山,但因禍得福,成為梁山結局最好的好漢

2021-01-12 牡丹愛名著

梁山雖有一百零八個頭領,但每個頭領被「逼」上梁山的經歷都不同。梁山這條路是所有人最不想走的路,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一百零八人都走過的路,自然就成了通向「替天行道」大門的平坦大路。

林衝原本是禁軍教頭,只因上司高俅的義子看上他娘子,而他也一直不放手,最終高俅才把他一步步逼離東京。林衝是《水滸傳》裡實實在在、貨真價實的被逼者。武松、宋江等人是因背了人命官司,想在牢城營好好學習改造而不得,最後也只能走梁山這條偏僻的小路。盧俊義是被梁山千方百計「請」上山的。呼延灼、關勝、董平、張清等一大批降將是因被梁山打敗而又想苟活,不得已才上山。生命誠可貴。還有很多小山寨或自願、或被迫而上梁山。陶宗旺、馬麟、蔣敬等就率黃門山一眾小嘍囉歸順梁山。桃花山、二龍山被形勢所逼才同意併入梁山。單個的頭領像石秀、王定六等是自己想上梁山過快活生活的。

也有因結拜兄弟的出賣而上梁山落草的。楊雄要不是因石秀老是揚其家醜,他又豈會成為梁山好漢。但楊雄一沒有本文所說的仁者之心,他收留石秀也是因為石秀曾經救過他。二來楊雄雖沒死在戰場上,但卻死在班師回京的途中。離賞賜只有一步之遙,都沒能得到,算是有命無運。

楊雄不符合條件,那麼誰符合呢?既要被昔日好友坑上梁山,還要有一顆仁愛之心,更要有好結局。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就是神醫安道全了。安道全是建康府醫生。他是怎麼和離他很遠的梁山扯上關係的呢?這得從宋江生的一場病說起。

石秀跟盧俊義被關在大名府的大牢裡,宋江為了把二位好兄弟救出來,只得親自帶兵去打大名府。正當梁山軍節節勝利之際,宋江卻突然病倒了。吳用給他吃了很多藥都不見好。這時張順向宋江舉薦了遠在建康府的名醫安道全。宋江這時病得奄奄一息,讓張順快去把安道全請來。

張順聽說後,收拾好東西,立馬啟程去建康府。張順是怎麼認識安道全的?原來張順母親生病,吃了很多藥都不見效。後來請來安道全,沒想到張順母親吃了他的藥,居然藥到病除。張順母親病好之後,張順是一有時間就帶著禮物去看安道全。不用問,兩人成了好朋友、好兄弟。

張順回到建康府,再次見到了以前的老友安道全。彼此問完好之後,就開始詢問各自的近況。張順就把離開建康府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全告訴安道全,並請他上梁山醫治宋江。安道全起先不想去。安道全不去的原因並不是覺得民、匪有別,看不起梁山兄弟,而是因為他不想離開心愛的女人李巧奴。這張順為了宋江是百般哀求,安道全才勉強答應。

其實故事到這裡,我們看張順、安道全兩人的動機有何不同。張順救宋江雖有念及跟宋江之間的兄弟情,但更有賣友求榮的深意在裡面。張順請來的人真把宋江給治好了,宋江一定會給張順記一很大很大的功。安道全的目的就是治病救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管什麼身份地位的人生病,在安道全看來,都是病人。是病人就得用心救治。這就是安道全的醫者仁心。

張順是只顧把安道全弄上梁山,他才不管梁山放不放人。以梁山宋江、吳用等人以往的先進事跡來看,他們是不會讓安道全下山的。因為安道全的醫術太好了,梁山需要他這樣的專業技術人才。照這麼看來,張順即使當時不找個理由殺李巧奴,事後宋江、吳用也會派人去建康府把李巧奴給害了,然後嫁禍給安道全。都知道李巧奴是安道全最掛念的人。安道全愛她愛到不忍離開她半步的程度。這種絕後路之計策,可是宋江、吳用最喜歡的。

安道全想十天半月就能趕回建康府的希望是一定會落空的。李巧奴死了,安道全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給人看病。建康府的人是人,梁山兄弟也是人,他們在安道全心裡都一樣。都是美好的生命。給誰看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人治好。

不過安道全沒有想到的是,這一上山反而交了好運。安道全原先是建康府一個默默無聞的醫生。上梁山後,成了梁山兄弟們最喜歡的醫生。招安後,他升了太醫院的金紫醫官。天子為了把安道全留在身邊,竟然不要他隨同宋江出徵。想想梁山兄弟,戰死的戰死、病死的病死,功成後隱居的隱居、被害死的害死。安道全卻獨得聖寵。

安道全能有如此好的結局,全因他的一顆仁者之心。他要沒有仁心仁義,也不會被天子留下。宋江病了、天子病了,他都看。他要有一丁點壞心,早死了。伴君如伴虎。安道全的獲勝法寶就是認認真真看好每一個病人。

我們說安道全雖因昔日好友張順的背叛、出賣而上梁山,但卻因其仁者之心,反而因禍得福成為了梁山結局最好的好漢,做了太醫院的醫官。這個背叛他的人卻被射死在湧金門。

相關焦點

  • 戴宗:上梁山前是個貪官,上梁山後看清宋江為人,選擇下山保命
    眾多梁山好漢最終也都是死的死,傷的傷,結局圓滿者少之又少。梁山好漢中也有幾個人看透了宋江的為人,早早退出梁山。「神行太保」戴宗就是其一,此人上梁山前是個貪官,上梁山後看清宋江為人,急忙選擇下山保命戴宗是宋江的心腹,他原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官。戴宗在上梁山之前是江州兩院押牢節級,俗稱監獄看守所所長。官雖不大,管的人可不少,人人都尊稱他為「戴院長」。
  • 梁山好漢中誰的結局最好?他看透宋江的心思,選擇逃跑還做了國王
    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莫過於人心。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打算。也許今天最好的兄弟下一秒就反目成仇、也許追隨你一輩子的人最終還是離開了。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梁山好漢「混江龍」李俊的故事。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梁山上成功鍍金的七位好漢,上山前默默無聞,下山後成人生贏家!
    上梁山有很多人是自願的,也有很多人是走投無路了才上梁山的,也有一些是被宋江強行拐騙上梁山的。上梁山好不好呢?我們要辯證的看這個問題。如果想要活的久點那最好不要上梁山了。如果想揚名立萬,青史留名,梁山就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嘛。梁山大部分人都是慘死的,但是也有少部分人,在梁山鍍金,成了人生贏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成功鍍金的好漢。
  • 梁山有兩好漢死後修成正果:一人魂捉方臘之子封神,一人成菩薩!
    在水滸中,無數梁山好漢都有著跌宕的人生經歷,一生有著濃鬱傳奇色彩,結局大多也是不幸的,死在了徵方臘的戰場上。在這些人中,卻有兩個人修成了正果,一個死後成神,一個則成了菩薩。此人早年乃當地的三霸之一,走路都是橫著走,後來與宋江結識,兩人感情不錯,連帶著張順也上了梁山。在上梁山後,每每有水仗,熟悉水性的張順總會立下赫赫功勞,光輝熠熠。最值得一提的是,張順曾將高俅抓到梁山上,間接使得梁山好漢們有了招安的機會。可以說,張順的前半生還是輝煌的,只是死在了徵方臘的戰役之中。是時,張順原本領著軍隊前去攻城,消磨了過多的時間,城卻始終未能攻破,急得眾兵焦頭爛額。
  • 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漢會有啥結局?結果就兩個字
    所以很多人都在想,假如當年宋江不接受招安,那麼梁山好漢的結局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梁山好漢和整個宋朝政府的實力對比,看看假如不受降招安,有沒有可能把宋朝軍隊打敗,得到一個好的結局。
  • 梁山好漢的結局,或許已是命中注定
    相信大家都對梁山108將有所了解,他們替天行道,上壓昏君,下助良民,可最後卻落得支離破碎、死傷慘重的下場。曾經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卻被宋江一手葬送成了犧牲兄弟的招安,究其背後,有人說是宋江的對君忠誠,又有人說是宋江的懦弱膽小,其實這只是片面的理解,梁山108將的結局早已命中注定,且聽我細細道來。其一,當然是領導人的性格所致。
  • 98版《水滸傳》解讀:梁山108位好漢結局
    剎那間所有人帶著兵器往外趕,到了外面後才知,根本不是什麼敵兵來了,而是外面錢塘江漲潮了,潮水的顏色略微泛紅,可能這一幕也暗示了他們所有人的結局,正如宋江的名字「及時雨送江」一般,終究是把好漢們都送到了江裡。
  • 梁山六大好漢結局:三人最悲慘而死,兩人修成正果,一人異國稱王
    《水滸傳》是部令人盪氣迴腸的小說,108英雄好漢齊聚梁山,俠腸義膽,豪氣雲天,過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快樂生活。然而,宋江接受招安之後,梁山好漢的悲慘結局開始上演了。下面就來細數梁山好漢三位慘死的好漢:一人悲慘而死,一個窩囊而死,一個可憐而死。最悲慘而死的好漢:梁山寨主宋江。
  • 如果宋江堅持不招安,梁山好漢的結局會如何?專家:只有一種下場
    而在班師回朝後,甚至又遭到了朝廷的暗算,一位位好漢先後離去,最終淪為歷史的塵埃。招安一直是讓讀者們無法接受的情節,但是你可曾試想過,梁山好漢如果堅決不接受招安,結局會怎樣?專家表示,那只會是一種下場。梁山泊的發展一直不是一條平坦無比的道路,在大聚義排座次之前,光是宋江上山都經歷了幾次波折。
  • 原來你是這樣的《水滸》:梁山好漢真相
    梁山泊古名巨野澤,是位於齊魯大地西南部的一片水鄉澤國,附近的梁山原名良山,因漢代梁孝王在這一帶狩獵而得名。梁山泊在宋時屬東平府,四周的鄆城、陽穀、壽張等縣都是《水滸傳》中梁山好漢活躍的地區。宋代是黃河河患的高發期,決口屢見不鮮。
  • 梁山上最愚蠢的2位好漢,武功頂尖總信錯人,因此落得悲慘的結局
    (梁山好漢劇照) 在梁山大聚義前,書中是展現了不少已經落草為寇的好漢們的生存狀況,比如桃花山、二龍山、芒碭山、苦樹山、白虎山等山頭的好漢,事實上他們即便是落草也很難在江湖中長久的立足
  • 白日鼠:一個閒漢,上了梁山,啥也不會,何稱好漢?
    從梁山好漢「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標準來看,如此不堪的白日鼠:不過是一個閒漢,就算後來上了梁山,他還是啥也不會,在戰場不能帶兵打仗,論個人更沒有武松魯智深的武藝,憑才學也沒有吳用、朱武的智謀,耍權術更不懂宋江、盧俊義的權謀,甚至連偷竊的技術也與時遷相差萬裡,那麼他何以稱好漢呢?
  • 梁山好漢第一姓,4人戰死,1人服毒,1人為王,1人結局完美
    李姓之人,在中國歷史上還是比較出風頭的,光稱帝為王者便多達60餘人,由該姓建立的政權包括西涼、唐朝、後 唐、南唐等,故歷史上的李姓可謂聲威顯赫,且該姓在歷史上名人輩出,群星燦爛。既然李姓在古代這般出彩,那麼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其所描繪的英雄團體梁山一百零 八將會不會遺忘了這姓氏,未創作李姓形象的英雄好漢角色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那麼《水滸傳》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將裡到底有多少李姓英雄呢?
  • 《水滸傳》裡的108名好漢在上梁山之前,誰的職位最高?
    《水滸傳》裡的好漢在上梁山之前許多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比如魯智深曾擔任過提轄;林衝曾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宋江曾是鄆城押司。而梁山一百單八將,要說誰的職位最高,那麼此人的職位絕對讓你震驚。這個人就是雙鞭呼延灼,他是大宋開國大將鐵鞭王呼延贊的後人,在上梁山之前曾是汝寧郡都統制。都統制在宋朝時期是個官名,南宋時候設置御營司,派大將為都統制管轄眾將領,權力之大比安撫使還要高出幾分。而都統制以下還有副都統制,再下面才是統制,都統制按照官員等級來排行算是正三品,這已經屬於可以面聖的高級官員了。
  • 一家老小因梁山好漢而死,卻能死心塌地效忠梁山,是什麼原因
    水滸傳中寫的英雄豪傑基本都是隻身一人才上了梁山的,大家上梁山的原因大多數如出一轍,都是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被逼上梁山的,其實有很多人都不想上梁山落草為寇。他們其中很多人都想過安生日子,不想過刀尖上舔血有今天沒明天的生活。
  • 梁山108好漢簡介,《歡迎轉載》
    成為梁山第十四條好漢,步軍第二名頭領。攻打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衝,後出家成僧,到八十歲死去。  15、董平  梁山泊第十五條好漢,馬軍五虎將第五名。董平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督,使一雙長槍,勇猛無敵。宋江攻打東平府,用計騙董平到一村鎮裡,用絆馬索絆倒董平。董平感謝宋江不殺之恩,歸順梁山。東昌府沒羽箭張清善用飛石打人,彈無虛發,一連打傷宋江手下十幾員大將。
  • 梁山108好漢,活得最明白的就這15個,結局說明一切
    《水滸傳》是一部開頭很痛快,結尾很憋屈的小說,不為別的,就為梁山好漢的結局。最後梁山好漢死的死、殘的殘、走的走、散的散,得以善終的,沒有幾個,讀著讓人徒生感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梁山好漢這樣的悲劇呢?在筆俠看來,無外乎活得明白的人少,大多糊裡糊塗地做了別人的棋子。從梁山好漢的結局來看,活得明白的人只有15個,他們是誰?
  • 扈成的復仇之路:生擒梁山五將,斬殺八位梁山好漢
    他原本是獨龍岡扈家莊的少莊主,與鄰近的祝家莊、李家莊一起共同抗擊梁山的入侵。在妹妹扈三娘被梁山活捉後,扈家莊的立場被迫發生了轉變。扈成親自來到梁山營寨,請求釋放妹妹,並答應了吳用提出的放棄與祝家莊結盟並配合梁山殲滅祝家莊的要求。不過,當扈成不折不扣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諾後,不僅沒有換回自己的妹妹,反而遭到梁山好漢的殺戮。黑旋風李逵來到扈家莊,將扈成一家老小全部殺死。
  • 此人是方臘手下大將,致使七名梁山好漢喪命,堪稱水滸首號悍將
    此人是方臘手下大將,致使七名好漢喪命,堪稱《水滸傳》中的首號悍將。那麼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方臘手底下,非常精通弓箭術的龐萬春。龐萬春的箭術可以與《水滸傳》中的花榮有一比。在攻打龐萬春的時候,龐春曾經多次稱,想與花榮比一比箭術。花榮的號稱之為小李廣。那麼這個龐萬春的號是什麼呢?這個龐萬春的號叫做小養由基。眾所周知,李廣是大漢朝一名非常厲害的將軍,他的箭術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