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雖有一百零八個頭領,但每個頭領被「逼」上梁山的經歷都不同。梁山這條路是所有人最不想走的路,可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一百零八人都走過的路,自然就成了通向「替天行道」大門的平坦大路。
林衝原本是禁軍教頭,只因上司高俅的義子看上他娘子,而他也一直不放手,最終高俅才把他一步步逼離東京。林衝是《水滸傳》裡實實在在、貨真價實的被逼者。武松、宋江等人是因背了人命官司,想在牢城營好好學習改造而不得,最後也只能走梁山這條偏僻的小路。盧俊義是被梁山千方百計「請」上山的。呼延灼、關勝、董平、張清等一大批降將是因被梁山打敗而又想苟活,不得已才上山。生命誠可貴。還有很多小山寨或自願、或被迫而上梁山。陶宗旺、馬麟、蔣敬等就率黃門山一眾小嘍囉歸順梁山。桃花山、二龍山被形勢所逼才同意併入梁山。單個的頭領像石秀、王定六等是自己想上梁山過快活生活的。
也有因結拜兄弟的出賣而上梁山落草的。楊雄要不是因石秀老是揚其家醜,他又豈會成為梁山好漢。但楊雄一沒有本文所說的仁者之心,他收留石秀也是因為石秀曾經救過他。二來楊雄雖沒死在戰場上,但卻死在班師回京的途中。離賞賜只有一步之遙,都沒能得到,算是有命無運。
楊雄不符合條件,那麼誰符合呢?既要被昔日好友坑上梁山,還要有一顆仁愛之心,更要有好結局。滿足這三個條件的就是神醫安道全了。安道全是建康府醫生。他是怎麼和離他很遠的梁山扯上關係的呢?這得從宋江生的一場病說起。
石秀跟盧俊義被關在大名府的大牢裡,宋江為了把二位好兄弟救出來,只得親自帶兵去打大名府。正當梁山軍節節勝利之際,宋江卻突然病倒了。吳用給他吃了很多藥都不見好。這時張順向宋江舉薦了遠在建康府的名醫安道全。宋江這時病得奄奄一息,讓張順快去把安道全請來。
張順聽說後,收拾好東西,立馬啟程去建康府。張順是怎麼認識安道全的?原來張順母親生病,吃了很多藥都不見效。後來請來安道全,沒想到張順母親吃了他的藥,居然藥到病除。張順母親病好之後,張順是一有時間就帶著禮物去看安道全。不用問,兩人成了好朋友、好兄弟。
張順回到建康府,再次見到了以前的老友安道全。彼此問完好之後,就開始詢問各自的近況。張順就把離開建康府之後所發生的事情全告訴安道全,並請他上梁山醫治宋江。安道全起先不想去。安道全不去的原因並不是覺得民、匪有別,看不起梁山兄弟,而是因為他不想離開心愛的女人李巧奴。這張順為了宋江是百般哀求,安道全才勉強答應。
其實故事到這裡,我們看張順、安道全兩人的動機有何不同。張順救宋江雖有念及跟宋江之間的兄弟情,但更有賣友求榮的深意在裡面。張順請來的人真把宋江給治好了,宋江一定會給張順記一很大很大的功。安道全的目的就是治病救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管什麼身份地位的人生病,在安道全看來,都是病人。是病人就得用心救治。這就是安道全的醫者仁心。
張順是只顧把安道全弄上梁山,他才不管梁山放不放人。以梁山宋江、吳用等人以往的先進事跡來看,他們是不會讓安道全下山的。因為安道全的醫術太好了,梁山需要他這樣的專業技術人才。照這麼看來,張順即使當時不找個理由殺李巧奴,事後宋江、吳用也會派人去建康府把李巧奴給害了,然後嫁禍給安道全。都知道李巧奴是安道全最掛念的人。安道全愛她愛到不忍離開她半步的程度。這種絕後路之計策,可是宋江、吳用最喜歡的。
安道全想十天半月就能趕回建康府的希望是一定會落空的。李巧奴死了,安道全化悲痛為力量,繼續給人看病。建康府的人是人,梁山兄弟也是人,他們在安道全心裡都一樣。都是美好的生命。給誰看病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把人治好。
不過安道全沒有想到的是,這一上山反而交了好運。安道全原先是建康府一個默默無聞的醫生。上梁山後,成了梁山兄弟們最喜歡的醫生。招安後,他升了太醫院的金紫醫官。天子為了把安道全留在身邊,竟然不要他隨同宋江出徵。想想梁山兄弟,戰死的戰死、病死的病死,功成後隱居的隱居、被害死的害死。安道全卻獨得聖寵。
安道全能有如此好的結局,全因他的一顆仁者之心。他要沒有仁心仁義,也不會被天子留下。宋江病了、天子病了,他都看。他要有一丁點壞心,早死了。伴君如伴虎。安道全的獲勝法寶就是認認真真看好每一個病人。
我們說安道全雖因昔日好友張順的背叛、出賣而上梁山,但卻因其仁者之心,反而因禍得福成為了梁山結局最好的好漢,做了太醫院的醫官。這個背叛他的人卻被射死在湧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