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中誰的結局最好?他看透宋江的心思,選擇逃跑還做了國王

2020-12-18 騰訊網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莫過於人心。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打算。也許今天最好的兄弟下一秒就反目成仇、也許追隨你一輩子的人最終還是離開了。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關於梁山好漢「混江龍」李俊的故事。

好漢李俊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描繪了北宋年間奸佞當道,把一眾平民清官武將逼上梁山、淪為「賊寇」的故事。故事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漢的身份地位、遭到的際遇雖不同,但他們在上梁山後惺惺相惜、最終拜為兄弟

李俊就是這些好漢中一個。

「家住潯陽江浦上,最稱豪傑英雄。眉濃眼大麵皮紅。髭鬚垂鐵線,語話若銅鐘。凜凜身軀長八尺,能揮利劍霜鋒。衝波躍浪立奇功。廬州生李俊,綽號混江龍。」這是《水滸傳》裡對李俊的贊詩。

李俊精通水性,所以綽號「混江龍」,是廬州人。曾經是揚子江的一名艄公,負責把客人從揚子江的一邊拉到另一邊。做艄公賺的錢少,於是李俊又兼職販賣私鹽。不得不說這李俊很有經商意識。在北宋時期,鹽一向是由朝廷掌管,稱之為官鹽。販賣私鹽是犯法的事兒,但這利潤可是極大的,所以這可真是富貴險中求

李俊雖然是個「走私犯」,但他可是揭陽嶺的霸王之一,與童威、童猛並稱為「揭陽三霸」。

救宋江,拜兄弟

在《水滸傳》裡,宋江作為領頭人物之一,也是最早的一批被逼上梁山的好漢之一。宋江刺配江州時,李俊聽聞這個消息氣憤不已。他聽聞了宋江的事跡,深深地為他惋惜。他知道刺配江州時一定會經過他所在的揭陽嶺。於是氣勢洶洶的他帶著好兄弟準備去救宋江。可天意弄人,他們錯過了。

有一次宋江去喝酒,卻被人下了藥險些被殺害。幸虧李俊趕到救了他,還把宋江帶到他家小住了一段時間。宋江得知這一切後對李俊感激不盡,兩人順勢拜了靶子結為兄弟。李俊雖是「土匪」,但他卻是性情中人。二人惺惺相惜,視對方為能深交的人。

後來宋江辭別了李俊,在揭陽鎮得罪了穆弘兄弟,被他們追殺到潯陽江邊。又遭到船火兒張橫的搶劫。就在宋江被逼無奈跳河之際,掌舵出船的李俊及時出現又救了宋江一命。而且在李俊的幫助下,宋江與張橫、穆弘等人也化幹戈為玉帛。

不安分的宋江在江州提反詩遭人告發,被判斬首。就在宋江認命之際,李逵帶領梁山兄弟浩浩蕩蕩的去劫法場,李俊和張橫、穆弘等人也駕船而來準備救宋江。兩路人馬在江邊白龍廟巧遇。李俊等人協助梁山好漢攻打無為軍,並生擒了告密的黃文炳。

像李俊這樣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人,的確是少之又少了。

上梁山

宋江很感激這個多次於危難之際救自己的兄弟,於是在分別之際他很不舍,於是向李俊提出讓他和張橫穆弘等人一起上梁山的願望。李俊也是豪爽的性情中人,他也很喜歡宋江和一眾梁山好漢們。於是他同意了上山。

李俊上山後,就被安排與李逵一起守山前的旱寨。後來還隨徵了祝家莊、青州、華州等地。

在宋江被推崇選舉成為梁山首領後,他知道李俊通水性,於是他重新調整部下職位的時候就把李俊調整到了水軍寨,李俊還成為了水軍首領中的第一。

可以說李俊憑藉自己的本事得到了眾好漢的認可。這對李俊而言是最美好的一段時光。

嫌隙初始

如果說初上梁山結識兄弟、大家一起南徵北戰、喝酒吃肉是李俊心裡最美好的記憶。那個時候宋江是李俊心裡最值得信任、最尊敬的兄弟。可宋江出任梁山首領後,李俊漸漸的對他產生了不滿、牴觸等情緒。

宋江不是聖人,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在宋江心裡,自己和兄弟們是不被朝廷認可的「賊寇」,他迫切的得到朝廷的認可。於是面對朝廷的招安,宋江不顧兄弟們的反對執意要接受。李俊雖然有些失望不滿,但出於和宋江的情義,他也選擇了接受招安

被招安後,李俊也是盡心盡力的出力,為朝廷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李俊是盡到了做兄弟的責任的。

看清現實

朝廷雖然招安了梁山好漢,可在心裡也是不承認他們的。李俊沒想到朝廷會派他們去鎮壓方臘等人的農民起義。李俊有些不安,他們也是起義的,怎麼能去打其他的同類呢?可是他們還是去了。戰爭裡刀劍無眼,這一戰裡許多好漢慘死異鄉

悲痛萬分的李俊冷眼看著宋江面對兄弟的慘死竟不為所動,還在一心想著這一戰勝利後朝廷就可以接受他們。李俊有一些迷茫,他曾認為自己很了解宋江,可在這一刻他有些不寒而慄,原來他從來也沒有看清過他。

知人知面不知心,原來是真的。

裝病離開

李俊雖然沒什麼文化,可他也是懂得「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悲涼與無奈。他似乎從慘死的兄弟的結局裡看到了自己和其他活著的兄弟的下場。

於是在宋江班師回朝的時候,李俊以自己身體不舒服想要休息一會兒,等身體好了再與宋江會合為藉口,並且讓童威童猛留下了照顧他。一心想著回朝廷的宋江沒有多想同意了。

不得不說李俊這一招很老套,但也有效。

於是,聰明的李俊就帶著童威童猛逃跑了

逃到海外稱王

看清北宋朝廷真面目的李俊知道如果自己繼續呆在大宋一定會被抓回去沒有好下場的。於是謊稱「中風」的他帶著童威、童猛兩兄弟前往柳榆莊找到同伴。幾人一起打造船隻出海離開,經過長途跋涉,幾人到達了暹羅。暹羅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泰國。

到了暹羅,李俊佔據暹羅國的附屬金鰲島,自稱徵東大元帥。他們不僅打敗了前來徵討他們的暹羅大軍,還打到了暹羅皇城的門口。慌亂的暹羅國王不得已求和還招李俊為駙馬。後來暹羅內亂,李俊為老國王復仇帶兵攻打亂賊。

李俊被擁立為暹羅國王。

可以說李俊是眾梁山好漢裡結局最好的一個了。這當然多虧了他的聰明還有他的個人能力。他為兄弟兩肋插刀,在看透兄弟為人後不是指責他,而是一邊保持自己的地位,一邊韜光養晦、另謀打算。

李俊真的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

相關焦點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只有他早就看透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回
    言及公孫勝,他既是原著之中最早退出舞臺的人物,也是第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只因為他最早識破宋江的真面目。 而提起梁山好漢之中的軍師,大多讀者會想起吳用,並為他打上智慧的標籤。但在故事的早期,公孫勝與吳用、晁蓋等七人結義,他曾在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情節中獻上很多計策,他也是梁山好漢的元老。
  • 他是水滸裡唯一看透梁山結局的人,曾裝病離開宋江,最後結局如何
    古詩中提到:「私放晁蓋全友誼,無奈怒殺閻婆惜。」當《水滸傳》的故事越傳越廣之後,很多人對於宋江的印象也越來越深刻。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宋江的一些做法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這也導致宋江的形象曾經長時間內都是別人眼中的正義之士。
  • 水滸傳:梁山好漢為什麼結局那麼慘?連老大宋江都是「叛徒」
    水滸傳:梁山好漢為什麼結局那麼慘?連老大宋江都是「叛徒」《水滸傳》是我國非常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很早的時候就已經被選入了推薦中小學生閱讀的書單當中,相信大家即使沒看過原著,小時候也對水滸傳的故事了解不少。
  • 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一位,他裝病離開宋江,之後還當上了皇帝
    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曾經在水泊梁山上也是相當的輝煌的,但是在宋江詔安的之後,梁山就開始逐漸走向了落寞了,一百單八將就剩下了二十七人了,最後宋江也是被賜毒酒而亡。
  • 戴宗:上梁山前是個貪官,上梁山後看清宋江為人,選擇下山保命
    眾多梁山好漢最終也都是死的死,傷的傷,結局圓滿者少之又少。梁山好漢中也有幾個人看透了宋江的為人,早早退出梁山。「神行太保」戴宗就是其一,此人上梁山前是個貪官,上梁山後看清宋江為人,急忙選擇下山保命戴宗是宋江的心腹,他原本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官。戴宗在上梁山之前是江州兩院押牢節級,俗稱監獄看守所所長。官雖不大,管的人可不少,人人都尊稱他為「戴院長」。
  • 水滸傳中有5個好漢最聰明,宋江和吳用都比不上,他們是誰
    在《水滸傳》中,都說擔任軍師的,肯定腦袋非常聰明,一般情況下確實如此,但是吳用是個例外。吳用只會用一些損招,沒啥能耐,梁山那麼多能徵善戰的好漢,多好的一副牌,讓他給打個稀巴爛。甚至可以說,要不是他,晁蓋也不會那麼快就死。
  • 梁山108好漢,活得最明白的就這15個,結局說明一切
    《水滸傳》是一部開頭很痛快,結尾很憋屈的小說,不為別的,就為梁山好漢的結局。最後梁山好漢死的死、殘的殘、走的走、散的散,得以善終的,沒有幾個,讀著讓人徒生感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梁山好漢這樣的悲劇呢?在筆俠看來,無外乎活得明白的人少,大多糊裡糊塗地做了別人的棋子。從梁山好漢的結局來看,活得明白的人只有15個,他們是誰?
  • 水滸傳中,宋江招安結束後,只有一個好漢在朝廷混得最好,他是誰
    在《水滸傳》中,宋江一心想著招安,甚至可以說,不惜一切代價,雖然招安成功了,但損失的太大了,尤其是在徵伐方臘的時候,死傷一大半。活下來的那些好漢,大部分最後都選擇離開朝廷,找個僻靜的地方,好好過日子,甚至有的還當上了國王,比如混江龍李俊。
  • 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好漢會有啥結局?結果就兩個字
    說起水滸傳,知道的人就太多了,其中的英雄好漢,性格各異,各有所長,非常的吸引人,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但是裡面有一個人是大家都不喜歡的,就是宋江,只要是喜歡一百單八將的人,都不會喜歡他,如果不是他,梁山好漢也不會落入如此悲慘的境地,那些人也許不會死。
  • 宋江玩轉了梁山好漢中的江湖
    宋江在招安上看上去太懦弱,愛妥協,易苟且,特別是在那些高俅那樣的奸臣面前,盡顯諂媚,卑躬屈膝之醜態,讓人看了恨得牙根痒痒,恨不得上去踹上幾腳。可是宋江就是願意匍匐奸臣腳下,乞討招安,讓那些暴脾氣的梁山好漢毫無辦法。這就是宋江的江湖。梁山好漢中有很多反人反對招安,宋江偏偏就提倡招安,弄得魯智深、武松、李逵、史進、阮氏三雄等人怨氣衝天。
  • 梁山六大好漢結局:三人最悲慘而死,兩人修成正果,一人異國稱王
    宋江原本是縣衙中的一個「文員」,他只在工作之餘,做些樂善好施的事情,然而自從娶了閻婆惜後,因為「詔文袋」的事慘遭閻婆惜勒索,無奈之下,他失手殺害了閻婆惜。之後,宋江被迫發配江州、後來因為題詩被黃文炳下令處斬,好在梁山好漢及時趕到救出宋江。
  • 此人雖因好友背叛而上梁山,但因禍得福,成為梁山結局最好的好漢
    還有很多小山寨或自願、或被迫而上梁山。陶宗旺、馬麟、蔣敬等就率黃門山一眾小嘍囉歸順梁山。桃花山、二龍山被形勢所逼才同意併入梁山。單個的頭領像石秀、王定六等是自己想上梁山過快活生活的。也有因結拜兄弟的出賣而上梁山落草的。楊雄要不是因石秀老是揚其家醜,他又豈會成為梁山好漢。但楊雄一沒有本文所說的仁者之心,他收留石秀也是因為石秀曾經救過他。二來楊雄雖沒死在戰場上,但卻死在班師回京的途中。
  • 梁山好漢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是誰,不是宋江而是此人
    看過《水滸傳》的都知道,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108個好漢,在宋江等人妥協思想的指導下,梁山全體接受招安,平定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為宋朝徵戰,最終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就這樣被扼殺了。
  • 梁山上,有5位好漢不忠於宋江,但是結局一個比一個好
    宋江因為樂善好施,樂於助人,所以獲得了及時雨的美名,讓他深受江湖好漢的敬重。宋江上梁山之後,因為爭權奪利,和晁蓋結怨,所以晁蓋臨死前,故意留下遺言:「賢弟保重。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給宋江使絆,讓他做不成梁山首領,但晁蓋生前不是宋江的對手,基本被宋江架空,死後更不是宋江的對手,宋江最終被兄弟們推上了首領之位。宋江之所以能在梁山上架空晁蓋,晁蓋死後還不顧他的遺言,坐上梁山首領之位,這與宋江善於玩權謀,江湖威望高,梁山上的支持者眾多密不可分。
  • 魯智深是宋江畏懼的梁山好漢之一,但為何宋江還敢呵斥魯智深?
    而且,他的演技可是連金聖歎都叫絕的。宋江的演技雖然沒有忽悠住黃文炳,卻成功忽悠了梁山的兩大好漢,也就是魯智深和武松二人。如果宋江剛到山上時沒有得到這兩人的支持,別說順利當上老總,說不定還被晁蓋趕跑呢。所謂人活一世,全靠演技,宋江一當上老總,馬上就露出了他的真實嘴臉,竟敢跟魯智深叫板了。
  • 他是水滸中真正的高人,判定宋江會死,輔佐混江龍李俊稱王
    說起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這本書中,主要講述的是以宋江為首的108位梁山好漢的英雄事跡。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一百多位好漢他們每個人都本領不俗,但是因為他們的領袖宋江歸順朝廷,所以他們也選擇跟隨宋江效忠朝廷。但是他們大部分人的最後結局都不是很好。
  • 梁山上只有這位好漢敢直呼宋江乳名,且宋江還得笑臉相迎!
    眾所周知,水滸中的宋江有很多綽號,比如因為他長得面黑,身材又矮,於是得綽號黑宋江;因為他孝順父母,於是得綽號孝義黑三郎;因為他仗義疏財,喜歡幫助別人,於是得綽號及時雨;因為他保持忠義,於是得綽號呼保義。
  • 李俊當了暹羅國王后,梁山剩餘好漢結局如何?是否得到照顧?
    但「正規軍」得有正規軍的「義務」啊,所以宋江被北宋朝廷派去攻打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人。結果令北宋朝廷很滿意,他們只付出了少許的代價,便平定了田虎、王慶、方臘等人的叛亂。而曾經被視為心腹之患的梁山,在南徵方臘之後也損兵折將,最後只剩下36人。僥倖存活的梁山好漢已經看出了朝廷的「借刀殺人」之計,所以有些人並未隨宋江前往開封接受分封。
  • 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真面目裝病一去不返,最後他怎樣了
    梁山英雄的故事也傳遍了大江南北,但是,許多閱讀過《水滸傳》的人說,本書的前半部分看起來很精彩,但是越往後看,越變得讓人寒心。他講的是以宋江為首的一群英雄相繼集會到水泊梁山,開始了他們有酒有肉,替天行道的生活,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那將是完美的,但施耐庵後來把他們和朝廷聯繫在一起了,結果是一場悲劇。 108名梁山英雄全部結局悲慘,死亡的,受傷的,還有逃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