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水滸裡唯一看透梁山結局的人,曾裝病離開宋江,最後結局如何

2020-12-23 讀文化博今

古詩中提到:「私放晁蓋全友誼,無奈怒殺閻婆惜。」當《水滸傳》的故事越傳越廣之後,很多人對於宋江的印象也越來越深刻。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宋江的一些做法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這也導致宋江的形象曾經長時間內都是別人眼中的正義之士。

但不可否認,現在人們對於宋江的態度已經有了360度大轉變。也有一些人在研究《水滸傳的學問時,會發現有很多人曾經默默的離開過宋江。而這一位梁山人物被稱之為是唯一看透梁山結局的人,曾經不惜裝病也要離開宋江,後來在海外建國稱王了。

這個人就是混江龍李俊,人們對於李俊的印象可能並不深刻,因為在所有梁山好漢都選擇追隨宋江完成大業的同時。只有這一位人物選擇了裝病離開,但看了整部《水滸傳》之後,也會有人評價李俊是108名好漢當中唯一一個能夠做到明哲保身的英雄。

李俊之所以選擇上梁山,之前是因為背著宋朝政府販賣私鹽,這打壓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李俊販賣私鹽的事情被揭發之後,也就成為了朝廷政府追捕的對象。這時候李俊就將注意力放在了梁山方面,選擇上梁山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這一步棋顯得非常謹慎,為自己留足了後路。但是上了梁山之後,李俊卻發現了一個現實,就是宋江雖然是人們心中的好大哥,但是宋江卻一直有著想招安朝廷的想法。這一想法自然和李俊給自己留後路的想法南轅北轍。

因為在李俊的心中,宋朝政府當時已經腐朽無能,不少朝廷人沒有辦法給百姓帶來幸福。所以在意見出入之後,李俊自然會為自己的未來考慮。最終在兩人意見不合之後,李俊假裝生病離開了梁山。因為梁山也不是去處,朝廷招安也不是好辦法。

無奈之下,李俊只好計劃逃往海外。對李俊投出橄欖枝的國家正是暹羅,後來憑藉自己的作戰經驗和政治才能,李俊又成為了這裡的國王,可以算是108名英雄好漢中結局比較好的那一類了。

事實上,暹羅就是泰國。該國在1939年6月份改過名稱,但是在1945年時,還再次沿用了歷史名城,又將泰國名稱換掉,復稱暹羅。最後在1949年時才正式確定下來,由之前的暹羅定為泰國,並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小說,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揭露了北宋末年統治階級的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實,故而在這裡,筆者想為大家推薦這本《水滸傳·四大名著名家點評》,一共兩冊,能夠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歷史,原價239,現價僅149元,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的連結購買哦。

相關焦點

  • 水滸中結局最好的人,識破宋江真面目裝病一去不返,最後他怎樣了
    梁山英雄的故事也傳遍了大江南北,但是,許多閱讀過《水滸傳》的人說,本書的前半部分看起來很精彩,但是越往後看,越變得讓人寒心。他講的是以宋江為首的一群英雄相繼集會到水泊梁山,開始了他們有酒有肉,替天行道的生活,如果故事到這裡結束,那將是完美的,但施耐庵後來把他們和朝廷聯繫在一起了,結果是一場悲劇。 108名梁山英雄全部結局悲慘,死亡的,受傷的,還有逃亡的。
  • 水滸傳中結局最好的一位,他裝病離開宋江,之後還當上了皇帝
    水滸傳中一百單八將,曾經在水泊梁山上也是相當的輝煌的,但是在宋江詔安的之後,梁山就開始逐漸走向了落寞了,一百單八將就剩下了二十七人了,最後宋江也是被賜毒酒而亡。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唯獨他早看透了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返
    梁山上108將,個頂個英雄好漢。剛開始,在梁山大當家晁蓋的領導下,弟兄們大塊喝酒、大塊吃肉,可是在其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逐漸傾向於招安,向朝廷靠攏。最後,梁山好漢在歸順大宋朝廷之後,被「借刀殺人」,奉命前去徵遼、討方臘。戰場上刀槍無眼,連年的大戰,水泊梁山的108條好漢傷亡慘重,最後只剩下了27個人。
  • 梁山好漢中誰的結局最好?他看透宋江的心思,選擇逃跑還做了國王
    李俊也是豪爽的性情中人,他也很喜歡宋江和一眾梁山好漢們。於是他同意了上山。 李俊上山後,就被安排與李逵一起守山前的旱寨。後來還隨徵了祝家莊、青州、華州等地。戰爭裡刀劍無眼,這一戰裡許多好漢慘死異鄉。 悲痛萬分的李俊冷眼看著宋江面對兄弟的慘死竟不為所動,還在一心想著這一戰勝利後朝廷就可以接受他們。李俊有一些迷茫,他曾認為自己很了解宋江,可在這一刻他有些不寒而慄,原來他從來也沒有看清過他。
  • 梁山108將誰的結局最好,只有他早就看透宋江,謊稱探母一去不回
    言及公孫勝,他既是原著之中最早退出舞臺的人物,也是第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只因為他最早識破宋江的真面目。 而提起梁山好漢之中的軍師,大多讀者會想起吳用,並為他打上智慧的標籤。但在故事的早期,公孫勝與吳用、晁蓋等七人結義,他曾在智取生辰綱的故事情節中獻上很多計策,他也是梁山好漢的元老。
  • 如果宋江堅持不招安,梁山好漢的結局會如何?專家:只有一種下場
    《胡笳十八拍》中曾寫道:「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不容。」歷史長河滾滾,在這偌大的舞臺裡有過數之不盡的英雄人物出現,並為了自己心中的大義而奮鬥。但可惜的是,真正能夠功成名就的故事實在太少,有太多的英雄們最後都只能抱憾而終。
  • 水滸最早看透宋江的三人,一人得道,一人逍遙,一人成帝業!
    宋江是水滸江湖上有名的及時雨,還沒上梁山之前早已經名滿天下。所以宋江上梁山之後,很多英雄好漢因為宋江的好名聲而投奔他而來。一時間宋江似乎成了梁山的金字招牌。但沒想到晁蓋死之後,宋江就暴露了他本性,他為了所謂好漢們的前程,盡心竭力的想要招安。可招安的結果呢?到最後大部分好漢都慘死。
  • 《水滸傳》中公孫勝的結局如何?他有沒有參加梁山徵討方臘之戰?
    《水滸傳》中的公孫勝,綽號入雲龍,他還有一個道號,叫一清。其曾和晁蓋等七人劫取生辰綱,後又和晁蓋一同上了梁山。林衝火併王倫後,公孫勝在梁山的位置則一直在吳用之下。梁山大聚義後,當時主持羅天大醮、挖掘頭領排名的石碣碑就是公孫勝。
  • 梁山108將,最後圓滿結局的又有幾人?
    水泊梁山,108將。又分為36天罡,72地煞。但主要以天罡為主,地煞幾乎都是聲名不顯的人居多。前期大家一起聚義廳前把酒言歡,替天行道。到了後期,徵方臘之後,結局幾乎都是慘不忍睹。那麼又有幾人算是比較圓滿的結局呢?
  • 水滸好漢中有5條「龍」,3條真龍,2條假龍,他們的結局如何?
    常言道「龍生九子,子生不息」,因此,梁山的這5隻龍,也都有各自的技能和歸宿。前水滸大聚義,這幾條龍可謂出洞蛟龍,聚在忠義堂。而且到了後期安祿山為朝廷賣命還未徵伐四方,每個人的歸宿都不一樣,他們的結局如何?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梁山第四,號入雲龍。
  • 水滸傳裡的佛與道誰更厲害,最後的結局給出了答案
    自從佛教與道教誕生以來,它們之間的爭鬥就沒有停止過,同樣在水滸傳裡,佛教與道教也有鬥法,只是原作者沒有明說而已,其實在水滸傳裡它們之間也存在明爭暗鬥,只是我們大家沒有發現而已,其實相對於水滸傳裡的普通人,佛教與道教的結局算是圓滿了,但是佛與道在水滸傳裡到底誰更厲害?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 水泊梁山的招安與扼腕結局
    四大名著紅樓、三國、西遊、水滸,相信大家都看過電視劇,但是四本原著的普及就應該不像電視劇這麼廣了。 四大名著在文採和故事上各有千秋,也適合不同的人群欣賞,不過拿老百姓的認知和原著作比較,水滸則完全不同於另外三本。 無論是老版水滸還是新版水滸,在銀幕上梁山上的人都是英雄好漢,嫉惡如仇,在梁山招安的時候,他們對於招安的態度也是大相逕庭。 但是原書卻遠不是那回事。
  • 公孫勝看透宋江,所以選擇離開?不對,答案在羅真人的8句話裡
    《淺說水滸》第208期(文/焦目)宋江等梁山好漢,剿滅方臘之後,僅剩下36人活著回來,而後魯智深坐化,武松出家,林衝病重,李俊寫童威童猛出海,最後回到東京,接受宋徽宗封賞的不過27人。再加上此前6人沒參與徵方臘,108將最後倖存下來的,不過三四十人,可謂悲劇。
  • 梁山四大都頭:武松朱仝雷橫李雲,他們四人的結局如何?
    而比將軍等級低的都頭也不多,梁山中就有四大都頭,即武松、朱仝、雷橫、李雲四人,他們四人的結局如何? 武松由於有空手打死老虎的戰績,所以是四人中武藝最強的,而且最終的結局也是比較好的,出家後被封為清忠祖師,享年八十歲得以善終。 朱仝 下面就是人稱「美髯公」的朱仝了。朱仝與宋江都是鄆城縣人氏,宋江為押司的時候,朱仝為都頭,互為兄弟。曾先後義釋晁蓋、宋江等人。
  • 梁山108將最終結局:60人戰死,13病死,10人做官,6人出家
    看過水滸的朋友都知道,梁山好漢最後被招安,繼而被朝廷派去南徵北戰,以至於眾多梁山好漢死於非命。所以我們都在罵宋江和吳用是小人,是他們害死了梁山好漢和毀了梁山之魂!那麼,108條梁山好漢的最終結局到底是如何呢?下面我給大家好好盤點一下,共分為以下6大類!
  • 作為梁山四大都頭,武松、朱仝、雷橫和李雲,結局都怎麼樣了?
    到了宋朝之後,都頭屬於低級軍官,職位低於指揮使,每個都的編制為一百人。但是,在水滸中,都頭的地位變得很低。都頭的軍事職能逐漸降低到縣村這一級別,在縣裡,負責抓捕罪犯的衙役,他們都可以被稱作為「都頭」。在水滸梁山中,也有四大都頭,他們分別是武松、朱仝、雷橫,以及李雲。那麼,這四位都頭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 他是水滸中真正的高人,判定宋江會死,輔佐混江龍李俊稱王
    說起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這本書中,主要講述的是以宋江為首的108位梁山好漢的英雄事跡。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一百多位好漢他們每個人都本領不俗,但是因為他們的領袖宋江歸順朝廷,所以他們也選擇跟隨宋江效忠朝廷。但是他們大部分人的最後結局都不是很好。
  • 徵方臘前,公孫勝為何離開宋江?他師父羅真人早已暗示答案
    《淺說水滸》第208期(文/焦目)宋江等梁山好漢,剿滅方臘之後,僅剩下36人活著回來,而後魯智深坐化
  • 梁山上,有5位好漢不忠於宋江,但是結局一個比一個好
    宋江在梁山上的支持者很多,核心人員有花榮、李逵、吳用、秦明等,但是由於宋江為梁山兄弟選擇了招安這條路,所以他的追隨者大多慘死了,而梁山上的這5位好漢,不忠於宋江,但是他們的結局卻一個比一個好。一、武松武松在家鄉殺了人後,為了躲避災禍,逃到了柴進府上。
  • 梁山三對鐵哥們,情義勝過親兄弟,只是結局太慘,5人死1人殘
    梁山一百單八將結拜時,一個頭磕在地上,高喊口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其實大家心裡很清楚,一百多人哪能都那麼鐵,肯定有遠近薄厚之分。梁山好漢裡有親兄弟10對,夫妻3對,還有表兄弟、姐夫小舅子、妹夫大舅哥等等一些親屬關係,毫無疑問這些有血緣關係的人,一定是最親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