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對梁山108將有所了解,他們替天行道,上壓昏君,下助良民,可最後卻落得支離破碎、死傷慘重的下場。曾經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卻被宋江一手葬送成了犧牲兄弟的招安,究其背後,有人說是宋江的對君忠誠,又有人說是宋江的懦弱膽小,其實這只是片面的理解,梁山108將的結局早已命中注定,且聽我細細道來。
其一,當然是領導人的性格所致。當梁山兄弟是由晁蓋統領時,一心只是以義氣做事,與忠心並無半點關係,這也便是「聚義堂」的由來,聽其名,當然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聚一批義氣之士,敢與天鬥與地鬥,只為謀百姓安居。課到了宋江統領時,一切似乎大不相同。宋江和大多數梁山好漢一樣,是逼上梁山的,他本質裡還是對仕途有著憧憬的,所以會接受招安,並勸說其他人接納朝廷。宋江一直在等一個時機,等到眾望所歸的時機,他利用兄弟們對他的信任,在重陽節將近之時,安排大筵席,假借醉酒,作曲滿江紅,其中一句說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還有便是在為朝廷攻打方臘之際,竟然想到勸降方臘的糟糕點子,在明知道方那不會降的情況,還讓讓你白條張順給給方臘送信,這個賭上方臘勸降的信心,也成功害得張順兄弟被萬箭穿心,一代英雄不得善終。最不能理解的是,一向膽小的宋江,在對朝廷忠心這件事上從來不含糊,皇帝賜他酒,明知有毒,卻還要一飲而盡,為表忠心而無憾,可這真的值得嗎?歷史的推移,哪有不改朝換代?殊不知,成王敗寇,倘若宋江不一心向宋,自立而後生,說不定可真如李逵所言:「這個江山姓宋,我哥哥也姓宋,為什麼不能是宋公明哥哥的?」
其二,從兩處的「替天行道」大旗便足以暗示接下來的梁山兄弟死傷歷程。第一處是李逵、燕青於山下聽聞宋江欺凌員外之女,一氣之下的李逵怒上梁山,不顧眾兄弟的勸阻一頭撞到了梁山「替天行道」的大旗,這足以說明梁山的替天行道的農民起義將以失敗告終;第二處是梁山大旗被李逵撞翻修好之後,宋江主動接下朝廷的招安,並令兄弟們降下大旗,可「替天行道」的旗號豈容這樣輕易拋棄?宋江只好道了一句:「替天行道已印在眾弟兄的心中。」這樣草草了之的降旗事件,已經正式宣布了梁山的起義事業將走向失敗的不歸路。
其三,當然是宋江兩次出賣兄弟,為了一己私利,卻宣稱是為了眾兄弟的前程。第一次是在晁蓋死後,宋江接過梁山頭領大任,不出幾日,即刻將議事大廳的門牌「聚義堂」改為「忠義堂」,並眾兄弟解釋到:「兄弟們聚義於此,不僅要有義氣,還要有忠心。」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出賣,此忠,不是對宋江的忠心,而是對朝廷的忠心。第二次,是在高庭奸臣高俅親自上梁山宣布招安事宜,這對林聰來說無疑是一個為妻報仇、為自己報仇的好機會,可就在林衝揮刀相向高球時,宋江立馬擋在高俅前面,並令眾兄弟拉住林衝,解釋著說道:「林教頭,高俅今日不能殺,你這一刀要是下去,眾兄弟的前程就毀了。」自此,林衝只好無奈放下樸刀。仇人就在眼前,可恨不得殺。這已經與前頭梁山好漢有恩必報、有仇必究性格相違背,也就預示著這次的起義終將走向沒落。
所以說,梁山起義的失敗具有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