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銷魂—Nike Kobe A.D. NXT 實戰測評

2021-02-27 四維鞋評

進入今天的鞋評之前,四維在昨天發布曼巴精神!四維完成400個三分生存挑戰!後在留言與私信收到多位讀者的消息,要求傳授投籃技巧,我不認為自己的實力具備指導別人的資格,我的投籃方式對一些人來說也可能不適合,但如果真的有比較多的讀者想聽取一下意見,我願意試著做一些相關指導幫助大家提升投籃表現。做個投票吧,投票人數超過300的話,我會試著在未來推出投籃指導性質的文章或視頻。

題外話說完,進入今天的正題:四維在本周初發動了一次投票,讓大家選出希望我翻譯的兩篇球鞋測評。就目前投票結果來看,Nike Kobe A.D. NXT和Jordan Ultra Fly 2的測評將被翻譯,今天就先從票數較高的Kobe A.D. NXT開始。

*本文非「四維鞋評」原創,版權歸Nightwing2303所有,但為「四維鞋評」翻譯,如需轉載請註明翻譯出處。



原文來自:https://weartesters.com/nike-kobe-d-nxt-performance-review/

*四維在翻譯時有語句微調,但不影響作者本意的表達;本文圖片全部來自Weartesters.com,「四維鞋評」僅作轉發分享之用。

抓地 除了重複使用Kobe A.D.的外底紋路這一點值得吐槽之外,這雙鞋的抓地性能在任何球場表面都表現出眾。如果灰塵較多的話,你可能需要時不時擦拭一下鞋底,不過這也是常有的事,不值一提。在這雙鞋上,我們看到了Nike可以在使用水晶底的情況下提供穩定的抓地,但Nike為什麼不願意多這麼做呢?我們不知道答案。你只需要知道Kobe A.D. NXT的抓地很棒就夠了,即使使用了同樣紋路的Kobe A.D.抓地並不出色。

緩震 沒什麼特別的,Kobe A.D. NXT使用了和Kobe 11 Elite相同的可嵌入式中底——全掌Lunarlon加上後跟的Zoom氣墊。一切都很好,在提供給你充分後跟減震保護的同時,讓前掌部分具備緩震效果且不失場地感。如果你從來都不是這種配置的粉絲,你可能不會喜歡這個設定。但如果你喜歡這種配置,你應該會慶幸它的回歸。

我之前就說過,你可以將Kobe 11的中底嵌入這雙鞋。如果你正好有Nike iD的全掌Zoom中底,那就更爽了。如果你有Kobe Mentality 1,2或者Mamba Instinct,你也可以使用它們的全掌Lunarlon中底。無論你的個人偏好是什麼,如果你每年都有買科比籤名鞋的話,這些搭配組合對你來說不是問題。

可嵌入式中底一個常見的毛病是前後掌過渡有些笨拙,這在Kobe A.D. NXT上確實存在,但如果你主要活動前掌的話就基本可以無視了。Air Jordan 2011是所有使用了可嵌入式中底的球鞋中前後掌過渡做得最好的,我希望科比系列最終也能達到那種效果,因為這使穿著體驗顯得更輕巧一些。

材料 儘管Kobe A.D. NXT和常規版本的Kobe A.D.對外聲稱使用了相似的材料,兩者的感覺完全不同。Kobe A.D.使用了非常僵硬且不透氣的網布鞋面,而Kobe A.D. NXT則使用了透氣網布,鞋面上方的覆蓋層則以TPU線進行混合編織以保證包裹。我很喜歡材料的變化,我的腳也一樣。這種材料和我的腳同步移動而非不適的摩擦,同時還具備了不錯的耐用度和支撐性。

包裹 包裹略微有些神奇,寬度而言我會建議買大半碼,但長度而言又不偏碼。如果你的腳比較瘦,按正常碼購買是最好的選擇。如果你的腳型比較正常,你可能會想在花這200美元前先去試穿一下。如果你的腳比較寬,不好意思,你可以對這雙鞋說再見了。

鎖定是Kobe A.D. NXT的一大強項。特別緊?是的。不過,對於喜歡緊實包裹的人來說,你會很喜歡這雙鞋的。它和Kobe 5有一些雷同,除了鞋頭部分。Kobe A.D. NXT的鞋頭上方稍微有一些空隙,沒有Kobe 5那麼貼合腳面,但這已經是最接近的對比了。

它的覆蓋層和系帶系統曾經在90年代的Air Money上出現過,你看不見,但整雙鞋使用了一體式鞋面,再用編織覆蓋層加以鞏固。這個系帶系統直接連接了覆蓋層,從而讓你獲得橫向與縱向的雙保險。鞋帶扣是你唯一繫緊球鞋的方法,有些奇怪,但確實很有效。把剩餘的鞋帶塞好,不然它們會在打球時搖搖擺擺把你逼瘋的。後跟鎖定很穩,基本和Kobe 11以及Kobe A.D.差不多,你的後跟被完美鎖定和支撐著。

支撐 由於出色的包裹與鎖定,整雙鞋的支撐也無懈可擊。你的腳很貼地,穩定性上佳,球鞋的整體包裹也非常好。Kobe A.D. NXT並沒有足弓抗扭轉版塊,但我並不覺得這是個問題,由於橡膠外底兼備了抗扭轉版塊的作用,足弓的支撐並不差。更大隻的球手可能會和我有不同的感受,但我從來沒覺得打球時足弓有任何不妥。

總結 相比糟糕的Kobe A.D.,任何升級都顯得如此美好。這是Nike刻意為之嗎?我不知道,但我不會淪陷在情懷中。我只知道Kobe A.D. NXT比原版好了太多,它更接近Kobe 11而不是名義上的前代A.D.,這是件好事。抓地和緩震都很不錯,包裹沒法適配所有腳型,但對於適合的人來說,這在Nike決定復刻之前,這是我們能得到的最接近Kobe 5的包裹。

每一個籤名鞋系列總會有一兩個重大失誤,Kobe A.D.就是其中之一。Kobe A.D. NXT糾正了這個錯誤,讓我們覺得它才是Kobe 11的真正的下一代。一旦價格下降50美元或更多,這雙鞋應該是你不容錯過的一款科比系列實戰籤名鞋。

四維鞋評每一篇評測都是評測人實戰後的真實心得,

希望能為鞋友們提供客觀和有價值的參考。

了解更多球鞋資訊,歡迎關注四維鞋評。

相關焦點

  • kobe ad nxt耐磨嗎 科比adnxt適合打外場嗎
    kobe ad nxt耐磨嗎 科比adnxt適合打外場嗎 nike kobe a.d.nxt耐磨嗎nike kobe a.d.
  • Nike Kobe A.D 系列橫評
    kobe ad nxt 360是混合泡棉緩震鞋墊,鞋墊外側是LUNARLON,內側則是REACT泡棉 並在鞋墊底部添加了一塊透明的TPU抗扭轉片。而結合實戰畫面對比來說 kobe ad mid確實又比nxt 360優秀,在急停和變向的慢動作畫面中,中幫設計的kobe ad mid能更好的保護腳踝,雖然相對失去了那麼一點點靈活性,但比起nxt 360鞋面更大的褶皺來說。kobe ad mid再次勝出。
  • Nike Kobe A.D. NXT 360 實戰測評
    原文來自:https://weartesters.com/nike-kobe-nxt-360-performance-review-anotherpair/「四維鞋評」每一篇評測都是評測人實戰後的真實心得,希望能為鞋友們提供客觀和有價值的參考。了解更多球鞋資訊,歡迎關注「四維鞋評」。
  • kobe ad 2018和Kobe ad對比測評
    前段時間Kobe系列上線了一款全新的產品kobe ad 2018,不少小夥伴已經上腳實戰過了,那麼kobe ad 2018和Kobe ad有什麼區別呢?kobe ad 2018和Kobe ad配置哪個好呢?kobe ad 2018和Kobe ad哪個好呢?
  • WEN球鞋測評-開箱 | Kobe Ad Nxt Ff 開箱測評,造型前衛又復古,鞋面花樣讓你眼花繚亂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Nike kobe ad nxt ff的開箱測評,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基礎信息。那麼,作為科比系列籤名鞋的新作,我們姑且也算它是科比的籤名鞋吧,這雙kobe ad nxt ff的表現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
  • 科比退役後最好的實戰球鞋?Nike Kobe AD Mid開箱測評
    今天要給大家一雙,嗯……都不能說拖更了,一雙比較老的球鞋開箱:Nike Kobe AD Mid的開箱測評先來看看這款鞋的基礎信息吧。要問有哪雙鞋我們粉絲最想看,可能沒有一個定論,但是要論最執著的粉絲,肯定是問kobe ad mid的這位朋友了。每天后臺留言我都要面對這位朋友誠摯地提問,良心上很是過不去,所以我覺得不能再拖了,真的要說一說這個鞋了。其實除了這個原因,從我個人的角度,也是很想和大家聊聊這雙鞋,至於原因是啥,大家在節目裡自己找答案吧。
  • WEN球鞋測評-實戰 | Kobe ad mid實戰測評:瑕不掩瑜!只差一點讓它堪稱完美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拖更依舊的Nike kobe ad mid的實戰測評,還是先來看看這雙鞋的綜合評價吧。綜合評價開箱測評回顧⬆️⬆️好了,還是先來看這雙鞋的優點。第一大優點:中底配置雖然kobe ad nxt 360的設計夠大膽,雖然kobe ad nex ff的設計夠跟得上潮流,但是單純地說起實戰表現,這雙鞋kobe ad mid還是最能打的。
  • Nike Kobe 4 Protro 實戰測評
    Nike Kobe 4 Protro確認前掌無科技中提到,我最終很可能還是會入手一雙Kobe 4 Protro,但那僅僅會是為了情懷,而不再是對於」升級復刻「實戰鞋的那種期待了。雖然Nike所為令人失望,但對於真相的探索還得繼續。四維依然在等待自己心儀的配色,對於這雙鞋的實戰測評也將繼續以翻譯的形式帶給大家。
  • 為何說kobe ad mid是科比退役後最好的實戰鞋?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拖更依舊的Nike kobe ad mid的實戰測評,還是先來看看這雙鞋的綜合評價吧。雖然kobe ad nxt 360的設計夠大膽,雖然kobe ad nex ff的設計夠跟得上潮流,但是單純地說起實戰表現,這雙鞋kobe ad mid還是最能打的。同時,或許是因為現在市場上的貨量比較少了,也或許是因為它的性能出色導致喜歡它的人多了,這雙鞋目前的市場價格黃金碼在接近千元的狀態。這樣看來的話,我覺得性價比還是一般。
  • 你們要的Nike Kobe A.D. NXT來啦
    比起Kobe A.D.還延續著kobe實戰鞋的基本設計造型來說,NXT完全顛覆了以往我們對科比鞋的認知,這是科比實戰鞋嗎?抽出中底Lunarlon後就可以看到鞋底了,非常薄的水晶外底,最好只是在室內木板場地實戰吧,因為真的太薄了,而類似於毒蛇牙齒的外底紋路是提高抓地力的主要「工具」。
  • Nike Zoom BB NXT 實戰測評
    今天,四維就來為大家帶來這雙爭議頗多的Zoom BB NXT的實戰測評。個人基本信息身高:172cm體重:72kg鞋碼:42(US 8.5)打法:接球跑動射手,低位背身單打相對瘦小對位者,繞掩護後面框三分球場地:光滑水泥地
  • KOBE AD NXT 360 開箱體驗(靜態)
    或許是鞋底紋路的原因,這種鞋底的調教在kobe11上的使用有些差強人意,希望在這一代上會針對11代曾出現的積灰打滑現象有所調整。 此前在kobe11代時為了保持支撐性和耐用性,耐克在flyknit裡摻雜了TPU「魚線」來增加鞋面強度。這代作品也採用了類似的感覺,但手感和kobe11截然不同。上腳後的體驗請看我們以後為大家帶來的這雙鞋的實戰體驗測評。
  • kobe11 em和普通版的區別 kobe11 em評測
    em球鞋性能實戰各方面的評測內容,以及kobe11 em和普通版科比11的區別。kobe11 em和普通版的區別kobe11 em中的em是nike鞋面的一種材料,工程學網眼布,全稱是Engineered Mesh。這種革新的編織網眼材料,能在保持極致輕盈和360度全方位透氣性的同時,提供足部彎曲所需的一切柔韌性,創造出貼合的腳感。 這就是kobe11 em和kobe11普通版的區別。
  • Kobe ADexodus、LBJ16實戰測評對比 23VS24出現在戰靴之上
    Kobe ADexodus、LBJ16實戰測評對比 23VS24出現在戰靴之上 23VS24是NBA球迷最想看到的總決賽比賽,但是在科比和詹姆斯的生涯中從未在總決賽遇見過
  • Nike Kobe 1 Protro 實戰測評
    在本期實戰測評開始之前Nike Kobe 1 Protro是Nike對於科比初代籤名鞋的革新式復刻,Protro全稱為「Performance Retro」,即「實戰型復刻」,顧名思義便是從實戰角度出發重新定義Kobe 1。Kobe 1的意義無需多言,它是科比在Nike的第一雙籤名鞋,也見證了他單場81分的神跡。
  • zk5元年實戰測評 zk5復刻和元年的區別
    真標、真爆、真碳、公司級,品質可選 實拍: DD-sneaker 耐克,阿迪,NB,等更優惠 zk5元年實戰測評
  • Nike Kobe 5 Protro 實戰測評
    本次測評全程在光滑水泥地進行,可見其外場抓地性能不可謂不出色,關於耐磨度我會在下文講到。如果實在要說哪裡不好,就是它沒有給我那種像Kobe 9 Elite(創世神!Nike Kobe 9 Elite 實戰測評)一般靈敏度Max的抓地,而是更像一個默默做事的安靜美男子,功績有餘而霸氣不足。
  • Nike PG 2 實戰測評
    在前作的成功之後,Nike PG 2能否延續甚至優化PG系列的實戰體驗呢?答案只有從實戰測評中找到。在今天的文章開始之前,四維想提醒大家關注一下近期其他幾篇測評:→獸性覺醒!Jordan Why Zer0.1 實戰測評→花開花落年復年—adidas D Rose 8 實戰測評→暗殺者!
  • Nike Kobe 10 Elite 實戰測評
    在科比的正代球鞋(不包括從Kobe A.D.開始的款式)中,我已經測評過(可直接點擊鞋名查看測評): 雖難言齊全,但也基本覆蓋了幾雙實戰圈的大熱,我在今後的日子裡也自然不會放過入手我還沒有的Kobe 2、Kobe 3以及Kobe 6的機會。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四維照例為大家帶來一篇科比正代球鞋的老鞋新測,那便是Nike Kobe 10 Elite。
  • 夏日最佳籃球鞋之一:nxt360
    實際上鉤子和永迪每年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出夏季實戰鞋款。它們的配色和透氣性的確非常適合夏季。在一眾鞋款中,kobe nxt 360在我心裡當屬近年最佳之一。以至於剛開始實戰一度擔心會不會破掉。然而實踐證明,這種擔心是多餘的,除了腳趾部位有變形,並沒有出現破損的情況。這樣的鞋面,透氣性屬實獨一無二,甚至和阿迪的清風系列跑鞋都有一拼。擔心保護性的同學,完全可以靠護具來加持。怕耐磨不好,則可以選擇塑膠場地或者木地板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