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蘇大強這樣的老人該怎麼辦?子女能不能教育老人?

2020-12-18 粉紅色的喬治

2019年國民度最高的電視劇當屬姚晨、郭京飛、倪大紅主演的《都挺好》了,該劇引發全民熱議,同時也引發人們的思考:如果自己家裡有一個像蘇大強一樣的老人,該如何面對?

並不是人人都有蘇明玉的財力,可以用錢去解決很多問題,若家境普通,生活壓力比較大的普通人遇到蘇大強這樣的老人該如何是好呢?

01並不是人人都有幸遇到好父母

我是一個異鄉客,從故鄉來到異鄉只為討生活,呆的時間長了之後便定居於異鄉。

異鄉沒有我的親人,使我深刻體會到出門靠朋友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在異鄉奔波的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小朋友,從十二三時認識至今我們都保持著聯繫。

他們更視我為忘年交的一位「老朋友」。

2016年的一天,其中一位已經輟學參加工作的孩子突然出現在我面前,

他進來後沒有說話坐在我旁邊的椅子上,眼神空洞地望向我店外的馬路。

這樣的神情保持了許久,當時手頭正有工作的我沒來得及跟他說話,

等忙完時我看到他木然中又有些許絕望的表情,竟感覺到此時此刻任何聲音對他都是一種打擾。

沉默了大概十多分鐘,他長嘆一聲,高大的身體倒向椅子靠背,仿佛把他的心事全部拋向了靠背,但很顯然,那把椅子根本裝不下他失落的情緒。

「怎麼了?遇到不高興的事了嗎?」我似乎能看到他緊閉的眼睛裡面深藏著的情緒。

「我的命不好啊…………」說完他使勁搖了搖頭直起了身體,似乎想把這些煩心事都甩掉,他寬大的肩膀再次靠向椅背,眼睛看著天花板,用無力的聲音說出了讓任何為人父母的人都會心疼他的話:

「我15歲輟學出去打工,我想證明我不用上學也可以活得很好,我努力工作,賺了錢交給我爸媽,但是到年底,他們花的一分不剩。後來我就不再給他們錢,過年回來他們說手機不好用了,我給他們買了新手機 ,又把我用了不到一年的蘋果手機給了他們,上次我回來他們又沒手機用了,我又給他們一人買了一個。但是昨天我姨給我打電話,讓我趕緊回來,說他們把手機又賣了,而且把房本抵押出去借錢花。」

這一年,他才剛滿18歲。

其實,很早以前我聽人說過,他的父母吸毒。而此時此刻,面對著充滿絕望的他,我不知該說什麼好。

蘇大強不過是想刷存在感,不過是想讓兒女多重視他一些,而我的這位小朋友,他的父母對他沒有任何幫助不說,對孩子造成了經濟上的負擔和情感上的傷害。

他說:「我該何去何從?我該如何對待他們?」

「走吧,走的遠一些,或許你的離開,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教育和幫助,等他們失去工作能力,需要你時你再回來。因為在你沒有經濟能力的時候, 他們也能靠自己生活。」這是我能對他說的最有用的話。

一年之後,孩子的父母因詐騙罪被判刑兩年。

而他,曾經是一位品學皆優的孩子,因為父母對他管理方式的不當而輟學。

有好心人跟孩子說找找關係能給他父母減減刑,遭到孩子的拒絕,他說:就讓他們在裡面呆著吧,讓政府教育教育吧!

蘇大強不過是「作」而已,而像我這位小友的父母,他們的行為已經不是「作」了,而是不配為人父母。

不是每個人都有幸能遇到好父母。

02父母不懂事,兒女該如何面對?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題主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家裡有沒有讓你特別討厭的人?

這個問題下面有很多答案,大概率都是家裡有特別不懂事的老人。

其實不用看網上別人的故事,在我們的周圍也不乏有這樣的老人。

我同學的父親,現在已經去世,十多年前,她剛畢業,包下了附近社區醫院的科室看皮膚病,因為她資歷尚且,感覺自己不具備說服力,於是她的老中醫父親來幫她坐診。

她租了一間民房居住,老頭每天早晨一睜眼就要吃早飯,她就忙著去給買回來,吃完飯老頭又要出去溜一圈兒,等到去醫院大概都十點了,來了呆不了多長時間就又要吃午飯,不到十一點半就喊著要吃中午飯,同學說還不到十二點,老頭就把自己的手錶調快二十多分鐘,吃完就要求午睡,同學每天又急又氣,不按老頭的意思來,老頭就罵她不孝順…………

還有一位鄰居,七十多歲的母親總是在家裡罵罵咧咧的,家裡時不時的吵吵鬧鬧,剛開始時,人們都以為是做子女的不夠孝敬,時間長了才知道,這位老人總喜歡無事生非,對子女橫加指責,家裡的人不管吃什麼都要拿到她面前,哪怕她不吃,也要放在她眼跟前,否則就是不孝順,背著她偷吃。甚至於她會感覺兒子一家在背後說她壞話,出去跟鄰居們哭訴罵兒子兒媳一家對她不孝順。

事實上,她的兒子一家人都是特別通情達理的人。

但是在不知道實情的鄰居眼中,就是子女不孝順老人。

蘇大強因為對兒女不滿,為了讓兒女重視他,他自導自演了一場自殺大戲,最後鬧到派出所,被忍無可忍的蘇明玉一頓臭罵罵醒。

蘇明玉罵醒了蘇大強,但生活中的蘇大強往往罵不醒,也不容許子女對他的行為進行指責。

因為他們以家長自居,他們手裡握著「家長」的權力,而且以「我養大你」為由,肆意妄為。

孩子不懂事能打能罵,但老人不懂事又該如何?

打不得罵不得。

無不是的老人——這是我們的傳統。

有多少不懂事的孩子,大概率就有多少不懂事的老人。

孩子不懂事可以由他去,老人不懂事卻不能不管。

03每個人都活好自己,對自己負責,不要活成他人的負擔。

Papi醬的一番言論曾經引發網絡熱議,她把自己排在第一位,伴侶排在第二位,孩子排在第三位,父母排在第四位。

這樣的排法會讓很多人感覺不舒服,認為她不夠孝敬,將父母放在了最末位。

如果以人們的心願去排位的話,大都把孩子放第一位,自己放第二位,父母放在第三位,伴侶放在第四位。

但事實上在實際生活當中,人們還是首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即使為了孩子我們犧牲了很多,但實際上自己依然比孩子重要,否則,所有的一切以孩子為主,就是對孩子的一種無底線的溺愛了。

個人比較認同Papi將自己排在第一位,但如果讓我排的話,伴侶應該在孩子之後。

如何排序,其實和個人經歷相關。

在哪方面感知的愛多一點,就會偏向於哪一方。

怎麼排其實都沒有錯,這是根據個人經歷的不同而來的。

如果你有幸遇到一個特別疼愛你的父母,你可能會把父母排到前面,如果你的伴侶對你的好無可替代,你可能會將伴侶排到父母前面。

人對事物的判斷始終無法脫離主觀感受,情感選擇很難用客觀的標準去評判。

其實蘇大強的三個子女都是很孝敬的人,生活當中,如果我們遇到蘇大強一樣的老人,又有幾個人能做到蘇家三兄妹的程度呢?

蘇明玉能罵醒蘇大強,但是生活中的蘇大強,是罵不醒的,他也不會認真聽孩子說的話,他只會覺得,孩子倒過來教訓他是孩子的不孝。

當我們看到社會上發生很多「不孝」事件時,不妨多思考一下,事實上,有很多的「不孝」跟老人的不懂事也有關係。

相關焦點

  • 《都挺好》未必「都挺好」,作為子女應該怎樣對待蘇大強式的老人
    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這類老人特別希望得到關心照顧,卻因為事與願違而出現較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蘇大強在小蔡走後對子女的斥責就是源於他長久以來都得不到陪伴和關心。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遇到蘇大強式的老人該怎麼辦呢?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適當管束。
  • 子女的聚少離多和不理解,造就了多少現實版的蘇大強老人?
    最近,杭州的周大爺因為「要賣掉房子和55歲的保姆結婚」的事情和子女鬧得不可開交,被網友戲稱為現實版的「蘇大強」,而該事件也如電視劇《都挺好》中的劇情一樣,保姆被揭穿騙局,周大爺與子女和好如初。儘管事情已經落下帷幕,但其中卻有著令我們深思的地方:為什麼這些年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蘇大強」版的老人?在父母老了的時候,子女又該怎麼樣去給予老人溫暖?
  • 新一代「作妖」Boys,北廣坤再次超越蘇大強,這樣的老人家中可有
    而隨著《鄉村愛情12》的熱播,很多觀眾發現我們的F4之手謝廣坤又開始作妖了,而且和之前的11部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網絡中有一句話說得好,「南有蘇大強,北有謝廣坤」,任何家中攤上這兩個老人中的一位,絕對會有一種有苦難言的感覺。上邊提到的蘇大強大家應該也非常熟悉,去年的熱播劇《都挺好》中的人物角色,由老戲骨倪大紅老師扮演,蘇大強就是一位憑藉一己之力把三個子女家庭正常生活打破的父親。
  • 老人太「作」怎麼辦?法律工作者是這麼說的
    前些天,熱播劇《都挺好》出現在大家的視野,雖然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蘇大強和蘇明成也漸漸開始「洗白」,但是在劇情的前半階段,很多人對於蘇大強的「作」可是恨的牙痒痒,覺得不配作為一個父親。很多人對此表示,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最後也不會跟蘇大強一樣「洗白」。
  • 「新型啃老族」來襲,父母有苦難言,值得老人和子女反思
    2.自己的事兒,還要老人出面解決我的一位同事,不管什麼事兒都要詢問父母的意見,大家都說他是「媽寶男」,但這個同事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了,老婆經常受不了想跟他離婚,他總是先給父母發信息問該怎麼辦,同事說:「父母有閱歷,他們肯定能更好的解決。」
  • 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
    老人去世後,作為直系親屬的子女,自然是要為逝者穿壽衣的。可是,作為80、90後的子女,又有多少人懂得如何為老人穿壽衣呢?更不用說壽衣穿戴的講究了。那麼,老人去世後,子女不懂穿壽衣怎麼辦呢?作為從業十餘年的殯葬人,接下來給大家談一下,老人的壽衣誰給穿?什麼時候穿?如何穿的問題。
  • 子女教育和贍養老人附加扣除——僅是個人所得稅扣除嗎
    2019年起,涉及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個人所得稅附加扣除填報。等看了該年1月1日施行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才知是來自國家的利好。,每人分攤的額度不能超過每月1000元。這個必然,一般從成人起,蒂連著兩個「應然」:上有老的,應贍養老人;下有小的,應撫養子女。說是「應然」,指人人應該這樣。要是它成了「實然」,即人人確實這樣,咱們就在各自的時空滋育家庭文明之——生命文明了:蔥鬱生命情感,用生命支持生命,拿生命溫顧生命。家庭是親緣叢,親緣根脈相連,家人除了自給自足,須要生命相攙、生活相顧。
  • 家有老人的看過來:網絡詐騙為何愛找老年人?當子女的該怎麼做?
    不少年輕網友有這樣的經歷: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長輩們熱衷於轉發健康養生、食品安全等類型的文章,有的「一看標題就不靠譜」。對於這樣的謠言,如果聽之信之,遺患無窮。日前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網絡謠言已成為老年人遭遇的諸多上網風險之首。網絡上許多詐騙團夥所設的新型騙局就是以老年人為目標的。
  • 都挺好:蔡根花憑什麼搞定那麼難纏的蘇大強,她有何絕招?
    幸好蘇家的幾個孩子都不錯,也都是孝順的孩子,要放一般孩子,估計早就崩潰了!蘇大強的難伺候是有目共睹的,一般人都降不住這尊大神,那麼蘇大強後來的保姆蔡根花是怎麼收服蘇大強的呢?並且短短時間內,能讓蘇大強服服帖帖,甚至不惜跟三個子女翻臉呢?
  • 《都挺好》人物譜:蘇大強這種作爹多嗎?不多,蘇明成渣嗎?未必
    -----其他:在明成家不洗澡,上廁所不衝水,亂用兒媳毛巾,熬個粥差點燒了廚房,子女還不能說他,否則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這就是蘇大強!一個六十來歲的年輕老人,有手有腳有住房,身體健康,退休金充足,兒女也都出息,這樣的條件和背景,說他是幸福老人都不為過。可他呢?
  • 心理學:子女為何漸漸就開始,討厭家裡的老人了?
    ,接受的教育不同,所以思維方式不同。那麼這些老年人的孩子,長大後自己有了經濟基礎,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就不再聽這些老年人的了,並且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父母的壞脾氣可能會「遺傳」給孩子,針尖對麥芒,怎麼能和平相處。
  • 老人病死家中無人知,臉被老鼠啃!子女無力照顧農村老人怎麼辦?
    雖然說人死不能復生,但是這位老人的情況確實讓家屬無法接受,家人都非常後悔,讓老人常年獨居。但是此時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已經晚了,只好接受事實,將老人安葬。這種事情雖然少見,但是在農村,空巢老人因為獨居病死家中,而無人知道的案例確實很多。
  • 晚年「坑」孩子的老人,其實都是被子女「慣」出來的,別不承認
    碰上這樣的情況的話,那麼一個原因也就是老人自己本身的問題一個原因也就是子女的問題,多數人不相信總是一邊吐口水,一邊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晚年坑孩子的老人,那麼其實都是被子女給慣出來的。子女愚孝,「慣」老人孝順老人可以說是傳統美德,那麼也是子女應盡的一個本分,但是孝順不是愚孝在前一陣很火的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老大,兒子蘇明哲也就是標準的愚孝。
  • 子女把99歲老人的保姆辭退,老人:我從來沒有感受到如此孤獨
    後來老人老年痴呆,大兒子國外,二兒子不可靠,老三,女兒辭去一生難遇的晉升好工作,全心照顧老人。這個電視劇寫得太理想化,一片叫好聲。不清楚如果是兒子,會否辭去如此難得的工作機會照顧老人嗎?可能大家觀念裡還是認為女兒應該照顧,不搞事業,而兒子應該搞事業,不該照顧老人。
  • 老人手裡有多少積蓄,該不該告訴子女?聽聽三位過來人的經驗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人上了歲數,手裡有多少積蓄,到底該不該告訴子女?下面我們先來聽聽三位過來人的「經驗」。 老人手裡有多少積蓄,該不該告訴子女?
  • 評「99歲老人哭訴被子女強辭保姆」:四兒兩女,就不能自己照顧
    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多子多福」,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未必如此。有些老年人即使有很多子女,但養老仍然會成為一個大問題。對於養育子女的問題,我只說了一句:「那就是用一顆感恩的心善待父母的晚年,這是我們做兒女的本分,苦一點累一點,但也抵得上自己的良心。」
  • 當老人愛「護犢子」怎麼辦?聰明的爸媽這樣做,孩子教育不落下
    現代家庭中,老人「護犢子」的現象挺常見。很多當了媽後,經常抱怨在家裡只要有老人在就沒法教育孩子,親戚朋友裡面隨便掰個手指頭都能數出一二三四五來。「隔代親」樂了老人和孩子了,苦了當爹媽的,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
  • 老人手裡有多少錢,要不要告訴子女?三位老人的經歷,值得借鑑
    作者:王小花導語:很多老人到晚年都會存一些備用金,但是當子女問起自己有多少養老錢的時候,到底該不該如實回答呢?對於這個問題,很多網友們的答案都不同,但大部分老人都會說實話,老人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只要子女開口,老人就算沒有,就算自己吃苦受累也要滿足子女的需求,所以現在「啃老族」,跟父母的思想也有關係。父母對子女沒有任何的防備心,畢竟這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所以大多數父母被問到存款,他們都會如實回答,覺得一家人就不該欺騙。
  • 為什麼有的老人特別能作妖,總出么蛾子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個別的老人,特別能出么蛾子,折騰子女,讓子女焦頭爛額,卻還一點轍也沒有。圖片來源於網絡前段時間一段比較火的電視劇《都挺好》,劇中蘇大強,自從妻子去世後,那是各種折騰,各種作,挑撥子女關係,在外攀比炫耀,然後鬧自殺等等,搞得家裡和幾個子女沒有一刻安寧。
  • 《都挺好》蘇大強愛上蔡根花,我們該怎樣看待老年人的愛情?
    01、你騙我,我也願意被騙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大強老婆走後,在孩子們面前各種作,其實都是因為他長期以來的被壓制,在整個家庭中沒有價值感,而導致他沒有安全感,害怕被子女棄而不顧,於是,他一直要鬧出點動靜來得到孩子們的關注和重視,以此來獲得存在感。後面請了個保姆蔡根花,也可以說蘇大強的一輩子,就是在蔡根花那兒最有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