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10日,海外累計確診人數高達4020104人!其中美國1346339人,西班牙262783人,義大利218268人,英國216525人,俄羅斯198676人……海外疫情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地球人都知道,戰勝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途徑便是新冠疫苗的接種,不過從疫情暴發時科學家便開始著手新冠疫苗的研發,但即便是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要想真正推廣使用可能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
在全球人民共同抗疫的時候,英國卻提出一種名為「群體免疫」的抗疫方法。3月中旬,英國首相宣布英國進入抗疫第二階段——「拖延」階段(Delay)。隨後,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發文稱,英國政府抗疫政策的核心理念是「群體免疫」,即放棄積極抗疫,通過讓6成人感染病毒獲得免疫力,阻止病毒的進一步傳播[1]。
消息一出,便在國內外引發巨大爭議,而且接下來的形勢也沒有按專家的預想演變,倒是把英國首相送進了ICU,巨大壓力下,英國的「群體免疫」抗疫策略迅速流產,不過仍有包括瑞典在內的少數國家依然奉行著該策略……
什麼是「群體免疫」?
人群中產生保護性抗體的比例越高,病原體複製的機率就越低。如果人群中免疫比例達到某個閾值以上,病原體複製的機率就會小於1,如此一來病原體就會越來越少,最終消失。
在這種情況下,易感者就只是零星分布在人群中間,病毒的傳播就很容易被其他人來免疫隔斷,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們也受到了保護,這就是群體免疫。
可以看出,群體免疫的關鍵點在於群體中有大量個體形成自我抗體,才有可能實現全體免疫。在新冠疫苗還未上市之際,獲得保護性抗體的唯一途徑就是接觸該病毒痊癒後,通過自身形成抗體獲得免疫力,這也是英國所提出的「理念」。
「群體免疫」可行嗎?
可能真的不行……
近日,荷蘭國家採血機構Sanquin研究中心對荷蘭獻血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對群體免疫進行了分析與闡述,以《Herdimmunity is not a realistic exit strategy during a COVID-19 outbreak》為題將結果在預印本平臺Research Square上[2],最終得出結論:群體免疫不太現實!
該研究採集了荷蘭各地7361名成人獻血員和153名恢復期患者捐獻的血漿或血清標本,進行血清抗體檢測,並記錄了受試者的年齡、性別等信息,開展全國獻血人群中新冠抗體流行情況調查。研究人員認為在獲得更多的具體數據之前,荷蘭獻血人群中的抗體陽性率可以初步代表一般人群中抗體情況。
通過調查,研究人員得出以下結果:
1
人群中抗體陽性率遠低於免疫閾值
要想實現群體免疫,人群中抗體陽性率應達到50%-67%[3]。而調查發現,荷蘭各地人群中血清抗體陽性率僅2.7%,即使在重點疫區其血清抗體陽性率也僅為9.5%,遠低於群體免疫閾值,自然也就無法實現群體免疫了。
2
感染情況在人群分布不均
即便在疫情嚴重的國家,不同地區之間的抗體陽性率具有明顯差異,不同性別之間差別不大。18-30歲年輕人中,SARS-CoV-2抗體的陽性率更高,這可能與年輕人社交更頻繁、隔離措施執行前的暴露概率更高有關。當然,該研究僅代表疫情暴發前幾周的SARS-CoV-2感染情況,不能將該結果外推至兒童、有基礎疾病的成年人和72歲以上的老年人。
3
陽性預測值隨患病率的增加而顯著提升
在血清陽性率分別為4-10%、2-4%和
基於上述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在目前的疫情流行階段和強制隔離措施下,通過自身感染獲得SARS-CoV-2的群體免疫力不太現實,至少在短期內根本無法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此次流行病學調查中檢測血清抗體試劑使用的正是前段時間為我們國產試劑正名的萬泰生物SARS-CoV-2總抗體檢測試劑。
而且為了確保其試劑性能,在調查開展之前研究人員再次對該試劑進行了性能驗證,結果顯示,總抗體試劑靈敏度為98.3%,特異度為99.6%,在其他試劑相比性能最優,與丹麥得到的結論一致[4]。
國產新冠檢測試劑一個月內兩次被國外官方機構評為最優!對此,荷蘭衛生部長HugodeJonge宣布荷蘭政府再訂購100萬人份我們國產SARS-CoV-2總抗體試劑以進行後續研究。
不僅該研究,全球200多名科學家也對英國提出的「群體免疫」這一戰略表示反對[5],他們認為英國的疫情與歐洲幾個病情嚴重的國家基本相同,若在實行「群體免疫」措施將會有更多人處於危險境遇,也將給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帶來巨大的壓力。
英國現在人口數量大概為6649萬,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已經突破10%,若實行「群體免疫」抗疫策略讓60%人感染病毒,那麼估計死亡人數將高達396萬人!
總 結
如果只是面臨普通的傳染病,群體免疫或許有一定的效果,不過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普通的傳染病毒,它傳染性遠比普通的病毒強,同時新型冠狀病毒突變特別活躍。
早在3月3日,中國科研團隊發現新冠病毒已產生了149個突變點[6],4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與其團隊又找到新冠病毒19個致病性新突變[7]。而且一旦病毒突變,以前產生的抗體根本無法達到免疫抑制的效果,群體免疫抗疫自然也就無法起到任何效果。
此外,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一次感染就終身免疫」。鍾南山教授也提到,抗疫不能靠群體免疫,對於海外國家,當前重要的任務是要迅速防控、治療,同時加快腳步生產出有效的抗病毒疫苗。
「群體免疫」不可靠,「分級防控」最牢靠!
參考資料:
[1] 英國「群體免疫」科學嗎?帝國理工大學:不科學.鳳凰網.[2020-3-19]
[2] Ed Slot. Herd immunity is not a realistic exitstrategy during a COVID-19 outbreak. Research Square. DOI:
10.21203/rs.3.rs-25862/v1.
[3]Syal, K. COVID-19: Herd Immunity and Convalescent Plasma TransferTherapy. J Med Virol. Preprint at doi: 10.1002/jmv.25870 (2020).
[4]Ria L, et al. Evaluation of nine commercial SARS-CoV-2 immunoassays.medRxiv , 2020.04.09.20056325.
[5]Chen J , et al.Herd immunity and COVID-19. Eur RevMed Pharmacol Sci。2020Apr; 24(8):4064-4065.
[6]Xiaolu Tang , etal . 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evolution of SARS-CoV-2,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nwaa036.
[7]Hangping Yao , etal. Patient-derived mutations impact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 medRxiv , 2020.04.14.20060160.
END
編輯:唐強虎 審校:方琪
點擊「在看」,讓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