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遞員手中拿到豐收牌桂花陳酒,看著其上個世紀古早風格的包裝,讓人產生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永久牌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袖子和褲腿兩側有白條的藍色棉毛衫、第七套廣播體操、拿著瓶子打醬油的傍晚、曬穀場上的露天電影……這些陳年影像在記憶深處被它輕易地勾連打撈出來。
該桂花陳酒,有桂花清香,酒體為有微微玫瑰紅的琥珀色,倒在玻璃杯裡清澈透亮非常漂亮誘人。該款酒以葡萄和桂花、糖為原料,口感較甜,能嘗出還有一絲酸味,不至於甜得發膩,入口比較友善,非常適合剛開始喝酒的人和女士。桂花陳酒酒精度15,還是有一定「勁道」的,由於入口好如果不注意的話就很容易喝多。
據查, 此款桂花陳酒大有來頭是國貨精品, 1956年開始由北京葡萄酒廠生產,1961年,在全國葡萄酒、果酒協作區第六次會上,被評為名果酒;1963年、1979年和1983年,在全國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評酒會上,均被評為國家優質酒,1983年榮獲國家優質食品銀質獎章;1985年3月20日至1986年10月24日,分別在法國國際美食評獎會、西班牙第四屆國際飲料酒評選會和法國巴黎第十二屆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三塊金牌。新聞報導稱,古巴前領導人卡斯楚也很愛喝桂花陳酒。
美食家蔡瀾也曾對豐收桂花陳酒做過推薦:……封建朝代名為「桂花東酒」,除御膳房釀造專供帝王內府飲用外,市上並無此酒,故「桂花東酒」之名雖傳,但飲用者並無幾人。解放後北京廠獲得此酒之處方,宗其法並佐以現代釀造技術,易名「桂花陳酒」,大量生產,我們才有得喝。在六十年代初嘗,確有驚為天人的感覺,但當今喝來好像沒那麼香甜了,不知是否是大量生產變為過量生產之故。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洋人都以為中國酒不適宜用來配合成雞尾酒,我就反對。用桂花陳酒來溝伏特加或果樂葩,效果奇佳。就那麼當為飯後甜酒喝,也不遜甚麼加拿大產的冰酒。價錢賣得便宜,「桂花陳酒」並不被一般酒鬼接受,倒是很可惜的事。我到尖沙嘴麼地道的「鹿鳴春」去吃北京菜時,不想喝白酒,就叫此酒來代替。酒精度只有十五個巴仙,加了冰很容易入喉。招呼一些國內的朋友,他們反而沒試過,都很喜愛,不知不覺,喝得興高採烈。
豐收牌桂花陳酒,網上每瓶不到30元,價格親民到讓人有點懷疑它的品質.為此我特意查了它執行的產品標準:GB15037,這個標準是我國的葡萄酒標準,而桂花陳酒自己標的類型也正是「甜加香型葡萄酒」。根據GB15037規定,葡萄酒為「以新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全部或部分發酵釀製而成的,酒精度等於或大於7.0%(Vol)的發酵酒。」所以豐收牌桂花陳酒應該是發酵釀製酒而不是勾兌配製酒。另外,國家質檢總局2015年發布酒類抽查報告也顯示豐收牌桂花陳酒質量合格。
由於桂花陳酒價格便宜喝得人也不多,沒有人假冒,大家可以在網上放心購買。目前,古越龍山也出了一款「陳年桂花酒」,大潤發超市裡有賣,價格更便宜些,不過它標明了自己是「配製酒」,選購時注意一下。
關注三線酒徒:長按二維碼=>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