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老北京三花酒,蓮花白酒,菊花白,桂花陳酒,現在能請來的只剩下桂花陳了。又到丹桂飄香時節,頤和園裡,桂香瀰漫,入心沁脾。今早,我把四年前寫的《八十八歲的小學生》略加修改,伴著丹桂花香,發給您,願您有好心情。
頤和園長廊彩繪故事 二
(八十八歲的小學生)原創京味兒小文兒, 2016年10月7日
九月三十日, 時至黃昏, 頤和園排雲殿「雲輝玉宇」牌樓下,一排桂花樹, 花茂香濃, 鬥大花盆旁, 一對老夫婦彎著腰細細地查看著什麼, 一定是老眼昏花了, 加上光亮昏暗,只見他們戴上花鏡,時而湊上前去, 時而又摘下鏡子,捧在手中,對著花盆上的小牌牌努力辨認著。
我好奇地湊過去, 本想幫幫忙的, 「二位老人家在找什麼呢?我能幫您忙嗎?」我問。老爺子風趣地說,「太好了,那您能給我們講講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的區別嗎。」 我一聽,整個兒一個「暈菜」。素來到是鍾愛桂花芳香的我,壓根兒沒貼貼切切地琢磨過這個問題。
老者如海, 我趕緊趨身上前,向兩位老者請教, 看我「規規矩矩」的憨態, 老爺子指點著一盆盆桂花細細道來。
原來老爺子今年米壽(八十八), 家住城裡, 今日過晌兒, 老兩口相攙而來, 多半天兒時間,就是為了搞明白這件事兒, 轉了大半個園子,辨了百十盆花兒, 到這前兒, 總算有了名堂。老人家極耐心地從花期、花型、花色、枝蔓兒、葉狀的區別, 最後到香型的細微差異,給我好好補了一課。
臨了兒,老爺子特別強調, 他剛才給我講的這些, 是他們老倆兒, 今天才弄明白,「 我這就是急用先學, 立竿見影。」 「好為人師了」老先生打趣地說。
「您老年近九旬, 做起事來,認認真真, 像個諾諾的小學生一樣,?」。我脫口而出, 真的有點兒唐突了。
老先生一點沒生氣, 咧開大嘴哈哈一笑,「小學生,太好了, 我喜歡這個稱呼。」
老先生、老婦人互相攙扶著慢慢走遠了。晚風、黃昏、夕陽、金桂飄香,老先生, 我呆想了好一陣, 不遠處的妻催了幾次, 我才醒過悶兒來,緊走幾步,漫入夕陽。
本文700字。原作2016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