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桂花惹人醉
桂花的美,熱情奔放,桂花的香,沁人心脾。金秋,香甜的氣味在八桂大地上瀰漫開來,染香了灕江畔傍晚的晴空,陶醉了悠然自得的路人。桂花的香總是能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桂樹是香滿天下、譽滿天下的寶樹,是美好吉祥的象徵。桂花不施粉黛,不招搖,不妖饒,樸實無華的外表像淑女般安靜恬淡,無聲地展示著它獨有的魅力。桂花綻放之時,只是羞答答地掖在自己的枝葉下,悄悄地打開星星點點的花朵,只待香氣襲來,人們才知道桂花已然開放。
桂花博得眾人的青睞,不僅僅是她那沁人肺腑的芳香,還有她那不忌群芳,無意鬥豔的高貴。桂花寧靜、安詳,樂意紮根在窮鄉僻壤,荒山野郊,也可以生活在繁華鬧市,豪庭花園。沒有城鄉的差異,沒有窮與富的等級,她總是默默地將自己從大地中汲取的精華變成那一抹暗香綻放,回報人間。
桂花之鄉
桂林,因桂樹眾多而得名。無論你身處桂林的哪個角落,桂花總是如影隨形,公園的林蔭道旁,家庭的花圃中,農家的庭院裡都會覓得桂花的芳蹤。每當金秋送爽之時,全城桂花怒放、繁花似海,王城內、環湖邊、灕江畔、公園中、遊覽道上,到處都散發著桂花沁心的幽香,令人心醉神迷。桂林人特別鍾愛桂花,甚至把桂花定為市花。桂花已經深深植入了桂林人的心裡,所以,桂林也被稱為「葉密千重綠,花開萬點黃」的桂花之鄉。
甑皮巖,這座位於桂林市南郊獨山西南麓的巖洞,是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有代表性的遺址之一。在考古發掘中,專家們通過對洞內土壤的浮選,發現了距今12000年至7000年前的桂花種子,這充分證明了早在遠古時代,桂林的先民就已經開始有意識地採集桂花,桂林與桂花的不解之緣由此展開。
據文字記載,我國桂花栽培歷史達2500年以上。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鬥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盛讚「物之美者,招搖之桂」。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並被世人認為是美好事物的象徵。《西京雜記》中曾這樣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藥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
廣西自然條件優越,植物種類豐富,為桂花的生存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桂林最大的桂花樹位於興安縣白石鄉鰲頭村委荒田村的水渠旁,這棵桂花樹樹高9米,圍徑3.87米,東西冠幅19米,南北冠幅15.6米,亭亭如蓋立在村中,根據專家的推測,這棵桂花樹的真實樹齡至少也有300年。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那誘人的芳香總能給人最美的享受。
品牌的力量
桂林市順昌食品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來,一直專業致力於桂林傳統食品的研發、生產、批發及零售一體化發展。公司已建成數萬平方米的現代GMP生產廠房,擁有自動化生產線數十條的規模型生產企業,金順昌創造性地融合桂林的特色桂花,以「以仁為本,順應自然」的品牌理念打造的「金順昌桂林桂花伴手禮」受到市場高度認可。
「桂花伴手禮」一經推出便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門店眾多,「桂花糕」「桂花糖」「桂花酥」「桂花茶」等幾十種桂花製品好評如潮,成為了桂林特產中的龍頭企業,各地遊客將桂花伴手禮帶往千家萬戶,將桂林文化灑遍各地。
「發掘傳統的食品,成就健康的事業」是金順昌的發展宗旨之一,金順昌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傳承著桂林美食,多年來一直著眼於利用本地資源,用自己的智慧不斷創新特色美食。其產品不但保留傳統口味,更善於開發新工藝,對已有食品進行改良調整,給傳統食品披上一層時代的新衣。金順昌既順應了社會的發展,又不失傳統的價值,對產品精益求精,對客戶誠信仁心,對發展腳踏實地,這是金順昌在商場如戰場的激烈角逐中依然能夠笑傲江湖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