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諾奇趕考創業板:「大客戶依賴症」難解 產能利用率下降逆勢擴產...

2020-12-27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方超 劉頌輝 上海報導

新三板掛牌不滿一年即退市、報送上市招股書不足三個月被「終止審查」……蘇州星諾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諾奇」)當下又走在衝擊創業板IPO的路上。

日前,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信息公開網站顯示,星諾奇已被問詢,而招股書顯示,其擬募集資金3.52億元,主要用於新建生產精密傳動零部件及精密模具等項目。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精密注塑零件業務是星諾奇的主要業務之一,但在2017~2019年期間,該項業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0.90%、91.75%、87.03%,2020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54.61%。

對此,星諾奇方面回復稱:「主要系持續增加注塑機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理論工時增幅大於實際工時增幅,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

「幾度沉浮」IPO市場

成立剛滿10年,多次謀取登陸資本市場的星諾奇,引發外界關注。

星諾奇官網顯示,其是一家主要從事精密注塑模具及精密注塑零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應用於汽車和小型家用電器等領域。天眼查顯示,其成立於2010年10月,法定代表人葉茂,其同時任職星諾奇董事長。

「從不會電腦到27歲做到知名外企技術總監,從操作工成長起來的外企總經理,從外企總經理到民營企業家」,在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就業服務和職業發展中心官微「交大就業」發布的星諾奇招聘信息中,曾有對葉茂的如此介紹。

而星諾奇招股書顯示,葉茂在200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工商管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而其曾先後任職飛利浦高科技注塑(蘇州)有限公司項目工程師、米克朗精密注塑(蘇州)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索樂圖日光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

「我自己讀過MBA,也在外資公司做過總經理,對創業這條路想了很久,一個問題曾困擾了我:中國已經有這麼多注塑廠和模具廠,是不是有必要再去新開一家公司?」葉茂曾在受訪中如此表示。

星諾奇招股書顯示,2010年10月,星諾奇有限召開股東會,會議同意出資1500萬元註冊成立星諾奇有限,其中中安頤合出資765萬元,佔出資總額的51%。而天眼查顯示,葉茂正是中安頤合的大股東。

在創立僅6年後,「決心在中國打造一個現代工業的標杆」的星諾奇,即在新三板上演資本市場「首秀」,相關信息顯示,2016年3月29日,星諾奇在新三板掛牌,但其卻在不足一年後的2017年3月21日,就選擇終止掛牌。

「因公司經營發展需要公司終止新三板掛牌。」在給記者的回覆中,星諾奇如此表示。

儘管選擇從新三板退市,但相關信息顯示,星諾奇在兩年後的2019年6月19日,報送創業板上市招股書,但相關信息顯示,不足3個月時間,其就在當年的9月16日被「終止審查」。

「為主動應對外部行業周期性需求變化情況,公司結合自身發展戰略及業務發展規劃調整終止申報。」對於上述被「終止審查」,星諾奇方面如此回復道。

而在被「終止審查」一年後,再度謀求衝擊創業板上市的星諾奇,其上市申請在2020年10月14日被深交所受理,最新信息是,其已在11月9日被問詢。

大客戶依賴症

二度衝擊創業板IPO的星諾奇,卻面臨營收增速下滑的尷尬。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星諾奇營業收入分別為2.61億元、3.34億元、3.48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25.72%、27.71%、4.32%,不僅如此,在上述報告期內,星諾奇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78.30%、98.39%、-39.20%,整體下滑趨勢明顯。

「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受汽車行業需求下滑及國內外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影響,公司收入增速有所放緩。」星諾奇方面同時回復稱,「歸母淨利潤有所下降主要是由於受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費用支出增加因素影響。」

除了營收淨利潤增速下滑明顯外,星諾奇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也受到市場關注。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20年前6個月,星諾奇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佔銷售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6.82%、63.39%、58.89%和56.52%,其對此表示:「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佔比仍將維持較高水平。」

「如果公司主要客戶因宏觀經濟周期性波動、自身市場競爭力下降等因素導致其生產計劃削減、採購規模減少……將可能給公司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進而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或增速放緩。」星諾奇方面如此表示。

儘管如此,星諾奇仍然在逆勢募資擴產,招股書顯示,其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為3.52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用於新建生產精密傳動零部件及精密模具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中前者募資擬投入額達到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2019年,星諾奇精密注塑零件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0.90%、91.75%、87.03%,2020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至54.61%,而該項業務營收佔星諾奇報告期總營收的比例皆在85%以上。

「主要系持續增加注塑機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理論工時增幅大於實際工時增幅,產能利用率有所下降。」星諾奇方面如此表示。

那在精密注塑零件業務產能利用率下滑的情況下,星諾奇為何仍募巨資擴大該項業務產能?

「目前精密注塑模具和精密注塑零部件在汽車、消費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等領域的應用已十分廣泛,且隨著未來塑料零件的應用還存在較大增長空間。」星諾奇方面回復稱,「可相應帶動其上遊精密注塑行業發展,並帶動精密注塑模具和精密注塑零部件的持續增長,有利於本次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釋放。」

(編輯:石英婧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密封科技二戰創業板終過會,產能利用率下滑卻募資擴產
    (來源:密封科技招股書)據悉,密封科技本次擬發行股票不超過3660萬股,募集資金約5.28億元,將用於密封墊片、隔熱防護罩、厚塗層金屬塗膠板技改擴產項目,石川密封技術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產能利用率下降 新增產能如何消化密封科技主要產品有密封墊片、隔熱防護罩、密封纖維板和金屬塗膠板,其中,密封墊片貢獻了約八成的收入。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來自密封墊片的收入佔其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81%、81.04%、79.22%、79.41%。
  • 中瑞電子大客戶以貨抵債,近半產能充裕募資擴產
    從小小的鋰電池組合蓋帽這一細分領域淘金的常州武進中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瑞電子),2020年7月2日申報創業板上市並獲深交所受理,擬發行3,57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25%。欲募資6.37億元投入至車用動力鋰電池鏡面拉伸鋼殼生產項目3.13億元;研發中心建設項目4,468萬元;動力鋰電池精密安全結構件蓋帽擴產項目2.79億元。
  • 瑞豐新材衝刺IPO 產能利用率未飽和仍擴產
    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上看,報告期各期,潤滑油添加劑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82.38%~88.63%之間,且呈上升趨勢;而無碳紙顯色劑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7.62%、14.87%、11.37%,呈逐年下降趨勢。
  • 建霖家居產能利用率不足:為何IPO擬募投的項目主要是擴產
    產能利用率不足建霖家居擬募投的項目主要是擴產,稱「項目完全達產當年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86958.23萬元、淨利潤5855.04萬元。」根據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分類,2018年淨水產品的收入為 43177.31 萬元。
  • 億田股份產能閒置,還要募投擴產,消化產能需35年?
    除了經營業績的成長性明顯下降之外,我們還發現:報告期內,億田股份集成灶產品現有產能的產能利用率累計下滑超30個百分點,但是募投項目卻擬擴產近一倍,更有甚者,招股書未披露的另一在建建設項目中,公司擬擴產集成灶的產能竟然比募投項目擬新增產能還要再高一倍。
  • 大運汽車連丟重卡市場 電動車僅3%利用率IPO欲再擴產
    經過一年多的籌備,2018年12月,大運汽車在創業板申請上市,擬募資51.7億元。此後,大運汽車長時間未有新的進展。直到今年7月初,公司再次更新了創業板上市招股書。2019年,國內卡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0.91%,累計銷量為385.02萬輛。同年,大運汽車銷量為55986輛,同比下降2.0%,銷量再次弱於行業平均水平,連續兩年丟失市場份額。而作為公司的「拳頭產品」,重卡的市場佔有率也從2018年的2.81%下降至2.75%,市場份額正在萎縮。
  • 同行紛紛轉型,泰福泵業卻IPO大舉逆勢擴產
    目前,公司正在衝刺創業板IPO。同行紛紛轉型,公司卻逆勢擴產據招股書,泰福泵業國內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東音股份、新界泵業、利歐股份等。東音股份此前主要從事井用潛水泵、小型潛水泵及陸上泵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8年營業收入為9.35億元。
  • 毛利率同行下降它上漲,銷量持續下滑,超捷股份卻募資擴產
    毛利率同行下降它上漲,銷量持續下滑,超捷股份卻募資擴產 2020-12-15 09:40:03 來源:IPO日報
  • 為什麼玲瓏、賽輪輪胎敢逆勢擴產能?
    其中國內替換市場估計下降5%~8%,配套市場預計下降15%左右。而出口市場則會下降15%左右;卡客車輪胎下降10%~15%;乘用車輪胎市場受出口影響較大,可能會有25%左右下降。但就是這樣逆勢的情況下,玲瓏輪胎和賽輪輪胎卻在不斷擴大產能。今年3月份,玲瓏輪胎髮布《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2020-2030年)綱要》,同時擬投資48.9億元於吉林長春建設國內第五個,全球第七個生產基地,年產能達 1420萬條。
  • 松井新材2億應收帳款存憂 產能利用率13%產品還擴產
    松井新材產能利用率低的產品仍募資擴產。據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IPO日報報導,2016年至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松井新材特種油墨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5.91%、7.84%、22.40%、4.14%(申報稿最近一期存在計算錯誤,記者計算應為8.28%)。
  • 林華醫療產能利用率下滑仍擴產,理財遠超募資兩倍
    林華醫療靠併購開拓新業務卻接連計提減值準備;依賴單類產品,研發費用佔比不及銷售費用的十分之一;銷售費用畸高;經銷商陷入賄賂案;產能利用率下滑仍擴產,理財產品超14億元,卻反向募集區區6億資金。產能利用率下滑仍擴產,理財產品超14億元此次募集資金中擬投入近3.3億元進行擴產項目,即留置針自動化生產技改項目,作為主要產品,留置針佔林華醫療主營業務收入的85%以上。
  • 愛博醫療高端人工晶狀體領軍中國,產能過剩後為何執意再擴產?
    2017-2019年,愛博醫療人工晶狀體類產品收入從6,950萬元一路飆升至1.8億元,高歌猛進的業績背後,是人工晶狀體產能從年產20萬片到年產77萬片的蛻變,三年近乎翻四倍。不過,其產能利用率和產銷利用率卻在持續下降,2019年兩項指標分別降至88%和61%,是否意味著產能過剩?若持續擴產用意何在?
  • 雪龍股份下遊「遇冷」募投項目逆勢擴產或為「明日黃花」
    在下遊車企面臨「洗牌」情形之下,雪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龍股份」)仍「逆勢」擴產上市,欲在資本市場中謀得「一席之地」。與此同時,大客戶業績紛紛「跳水」,上遊企業利潤空間承壓,或受此影響,雪龍股份業績並未向市場交出滿意的「答卷」,其未來可持續盈利存疑,且募投項項目能否達到預計期望也未可知。
  • 大勝達產能利用率下滑仍擴產 2015年賺3500萬分紅3億
    2017年大勝達瓦楞紙箱、紙板的實際產能為3.42億平方米/年,大勝達募資實施後產能將在此基礎上增加132%。本次募集資金計劃實施完成後,大勝達將增加瓦楞紙箱、紙板的設計產能4.5億平方米/年。  大勝達大舉募資擴產的背後,其產能利用率並未達到飽和,且在2017年和2018年1-6月出現連續下滑。
  • 2分鐘讀財報|擴產還是圈錢?天味食品16億定增擬新增2.7倍產能
    項目投建完成後,將新增火鍋底料產能約9萬噸、川菜調料10萬噸。從招股書來看,天味食品2018年火鍋底料產能約4萬噸、川菜調料約3萬噸。2016年-2018年火鍋底料的產能利用率為62.75%、64.99%、84.51%,川菜調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9.46%、73.25%、93.32%,產能利用率均未飽和,且IPO時公司已募集約5億元新增3.8萬噸產能,2019年年報顯示募投項目正在建設中,此時激進擴產約20萬噸,新增產能能否消化存疑。
  • 逆勢擴張!索菲亞5.1億擴產能、夢百合6.93億擴產能、金牌募資2.86...
    時代的發展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順勢者為戰士,逆勢者則當勇。都言2020年的開局太難,稍有不著便銷聲匿跡,但偏偏在這逆勢中,總有勇士劍走偏鋒,逆勢擴張!投資、募資窮盡一切可能擴產能,擴規模,以求日後突圍而起,一騎絕塵。
  • 上聲電子IPO:毛利率利潤均逐年下滑,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不足70%
    對此,上聲電子方面告訴時間財經,本次擴產揚聲器項目產能的增加,是在充分考慮市場的實際需求狀況、公司的設計能力、生產能力基礎上作出的,對於公司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公司已經制定了具體產能消化措施,新增產能的消化具有可行性。
  • 吉利汽車衝刺科創板:產能利用率下滑逆勢擴張 新能源變局再啟?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原標題:吉利汽車衝刺科創板:產能利用率下滑逆勢擴張,新能源變局再啟? 中國科技新聞網11月2日訊(劉憶婷 李欣) 自從科創板開板以來,想要搭乘科創板「順風車」的企業便越來越多,其中不乏知名企業。吉利汽車正是其中之一。
  • 擴產、擴產、還是擴產!2020年矽片、電池、組件總擴產規模超938GW
    其中,單體擴產最大規模的當屬保利協鑫旗下江蘇中能,總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5.4萬噸顆粒矽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於9月動工。值得注意的是,此擴產項目採用協鑫獨創的矽烷流化床法(FBR),據新聞報導稱,矽烷流化床法相比傳統工藝投資下降30%,生產電耗降低約65%,項目人員需求降低30%,能有效降低成本。
  • 產能利用率僅40%,金迪克生物募資6億擴產合理性存疑
    接下來,睿藍財訊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論證和說明:原因一:產能利用率過低產能利用率是研究一家公司產能利用情況時最為直接和有效的一項指標,具體在疫苗行業,由於疫苗產業化難度較高,疫苗企業產能利用率基本在70%以下。招股書數據顯示,在1000萬劑/年的產能背景下,2019年及2020年上年半年金迪克生物的實際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3.53%、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