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哥院士:在東莞做材料研究意義重大

2021-01-19 東莞日報i東莞

什麼構成宇宙天體?為什麼會有生物多樣性……1月8日,東莞理工學院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工作第十二期培訓班開班。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東莞理工學院顧問王恩哥來到現場,做主題為《科技創新促進人類文明》的輔導報告。

「科學技術影響著人類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王恩哥以近期中外科技競爭較量為引,從科學史、科學發展、科學精神等方面,暢談個人對於科學技術的認識。

為讓聽眾對科學技術發展有更為全面的認識,作為物理學家的王恩哥,著重講述了物質的構成、放射性的發現、電子的發現、原子的結構、量子現象、集成電路等科技史發展演變過程。

「誰掌握材料,誰就掌握未來!」這是王恩哥一直所堅持的觀點。為什麼王恩哥選擇聚焦新材料領域研究?在對科技發展史回顧結束後,王恩哥向大家解釋這句話的緣由:人類社會每個新時代都是因為一種新材料出現而促成的。

「工業的發展與材料息息相關,甚至材料的變革會引發工業變革!然而東莞產業化環境優越,在東莞做材料研究意義重大!」王恩哥以鋰電池為例,指出隨著其材料的發展與應用,汽車能源發生變革,開始出現新能源汽車。

報告中,為增強聽眾對於技術產業化的認識,作為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以實驗室首個探索實驗室科技成果在莞轉化的平臺——東莞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為例,分享了實驗室探索和推動科研技術產業化落地經驗。

記者了解到,東莞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目前已先後引進9個創新團隊入駐,在燃氣清潔利用、超耐磨複合材料、高折射率透明陶瓷、全光譜螢光陶瓷、柔性陶瓷傳感器、特種光源、單晶薄膜、等離子體放電電源、磁敏傳感器、高純單相Ti4O7陶瓷電極等方向孵化註冊了11家產業化公司,眾多產品陸續進入中試和批量生產階段。

最後,王恩哥鼓勵東莞理工學院全體教師隊伍再接再厲,堅守科學家精神,不斷攻堅克難,為參與和服務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文字:張帥

攝影:張帥

編輯:鍾彥亮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開幕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袁寶成,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梁維東,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餘薇出席並致辭。
  • 王恩哥等科學家首次證實 冰在二維極限下可穩定存在
    參與研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哥曾擔任北大校長。冰是水的常見物態,由水分子規則排列形成,其結構與成核生長在材料科學、摩擦學、生物學、大氣科學等眾多領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迄今為止,人們已發現冰的18種晶相(三維冰相),然而,冰在二維極限下是否能獨立穩定存在?這個問題存在很大爭議。
  • 東莞打造先進位造業中心 吸引高層次人才
    中國散裂中子源為東莞引進包括陳和生院士在內的300多人規模的科研人才隊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引進了包括王恩哥、趙忠賢、汪衛華在內的院士10名,創新樣板工廠科研團隊24個,雙聘和全職科技人員近800人。他們的到來不僅為東莞創新驅動注入了澎湃動力,也為東莞的城市發展增添了新的色彩。
  • 又一家創新聯盟在東莞成立,節能、環保等行業或迎大革新
    東莞的高質量之路越走越寬,創新要素越來越集聚!11月27日,多孔介質燃燒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舉行。聯盟旨在搭建產、學、研、用的技術創新平臺,團結具有相關優勢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多孔介質燃燒相關材料、技術和裝備研究開發,實現該項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本次聯盟成立大會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辦,東莞先進陶瓷與複合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科卓異環境科技(東莞)有限公司協辦。
  •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松湖之材」產業育成中心正式揭牌
    揭牌儀式(記者吳鑫 攝)11月6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松湖之材」產業育成中心(以下簡稱育成中心)揭牌儀式在松山湖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舉行。育成中心的成立,將在推動東莞新材料產業加速集聚發展、深化產學研融合,助力松山湖科學城建設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加快發展的重要標誌。市委常委、松山湖黨工委書記劉煒,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市科技局、合作機構、孵化企業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此次揭牌儀式。
  • 複合材料科技峰會為何在東莞舉行
    一臺口罩機的關鍵在熔噴布,那麼,一塊熔噴布的關鍵就在化工材料。東莞防控疫情的經驗表明,新材料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先導,誰找到了材料,誰就找到了未來。國際複合材料科技峰會(以下簡稱:科技峰會)是一場高水平、有影響力的科技峰會,已入選中國科協品牌學術會議。
  • 聚焦新材料峰會⑤|匯聚科技產業資本要素,打通新材料產業鏈循環
    11月26日,2020中國·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論壇的主論壇中,邀請中科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松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長庚,國投創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紅衫資本中國基金合伙人富欣,進行主題對話。
  • 三院士首度共話DAPA-CKD研究的重大意義
    8月3日,備受矚目的DAPA-CKD研究(達格列淨全球III期臨床試驗)於2020ESC大會公布完整結果。 12小時後,四位國內外腎科、內分泌科和心內科頂尖專家齊聚《全科學苑》直播間,「ESC精萃中國行,DAPA-CKD研究解讀」首場視頻會議隆重召開。
  • 產業縱深|新材料產業:「死亡谷」上如何架起鐵索橋?
    「製造實力不等於研發實力,東莞的製造業實力毋庸置疑,但是像材料這種基礎研究,我們離歐美日依然有差距。」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高級工程師王維昀說。基礎研究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有一個薄弱地帶,被稱為「死亡谷」,如何在「死亡谷」上搭建一座鐵索橋是我一直在探索思考的。我們實驗室就是想補上這個缺口。」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理事長王恩哥曾如此說。事實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已經規劃出一條「前沿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究→產業轉化」的轉化路線,首先就在材料實驗室內部選擇合適項目進行孵化。
  • 從「世界工廠」到國家創新型城市,東莞憑什麼?
    回首東莞的創新發展之路,主要得益於以下經驗做法:-1-夯實基礎前沿研究,強化源頭創新體系以中國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在東莞建成並運營為基礎,規劃90.52平方公裡建設松山湖科學城,匯聚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平臺、世界一流科學家和重大科研項目,攜手深圳光明科學城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 鍾南山院士團隊攜手東陽光藥業成立冬蟲夏草研究中心
    東陽光冬蟲夏草研究論壇暨粵澳東陽光冬蟲夏草聯合研究中心籤約儀式」在東莞長安東陽光科技園隆重召開。」在東莞長安東陽光科技園隆重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對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成功突破冬蟲夏草生態撫育技術高度讚揚,並呼籲「參會學者和科研骨幹通過學術交流的形式分享目前冬蟲夏草在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進一步探索冬蟲夏草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潛力,提升冬蟲夏草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研究水平」。
  • 兩院院士四川行|幹勇:四川應該抓住優勢,把石墨材料做精、把碳材料...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四川的優勢資源,可以對新材料發展形成強大支撐。」9月18日,在 「四川省創新驅動發展兩院院士四川行」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幹勇發表了主旨演講。
  • 海洋新材料交叉研究中心在青開建
    2019年7月,在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主任吳立新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院士共同倡議下,國內外頂尖材料學科專家齊聚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編制了《面向2035海洋新材料發展規劃》,為我國海洋新材料這一具有重大國家需求的新興交叉學科發展繪製了藍圖,同時也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武漢理工大學的進一步合作指明了發展方向,雙方決定組建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新材料聯合實驗室。
  • 星光|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明述:讓混凝土重大工程堅如磐石
    交匯點訊 讓混凝土工程如磐石之固、柱石之堅,保證重大基礎設施使用期達100年以上,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唐明述的畢生追求。為此,他數十年如一日,帶著流動的「勘察隊」奔波於大江南北,研究混凝土工程的「癌症」——鹼集料反應。因在該領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他獲得了由國際水泥化學大會頒發的「國際水泥與混凝土領域傑出貢獻獎」。
  • 今天,他們才是東莞的主角!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市委、市政府決定,授予王恩哥等 54 人東莞市勞動模範稱號,授予丁嘉順等 6 人東莞市先進工作者稱號,授予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等 30 個集體東莞市先進集體稱號。
  • 【會議動態】ISCT8峰會分會場:綠色複合材料及能源材料精彩預覽
    綠色複合材料與能源材料已成為當前學術界研究的熱點,研究綠色複合材料並發展新型能源材料對建設我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意義重大。在11月5-7日中國複合材料學會舉辦的第八屆國際複合材料科技峰會(ISCT8)中特設綠色複合材料及能源材料分會場,主題包括但不限於:(1)天然纖維;(2)環境友好樹脂;(3)綠色複合材料;(4)儲能材料。
  • 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看點:張伯禮寄語中學生、抗疫風採展揭幕、十大...
    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 通訊員/袁仕聯)11月2日至4日,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在東莞舉行。11月2日活動首日,AI+醫療健康領袖峰會、抗疫院士說、抗疫院士風採展、IBT重大創新成果發布會如期舉辦。
  • 黃維院士研究團隊成果精選
    1992年1月,黃維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留校任教;1993年12月,赴新加坡做博士後研究;2006年6月,擔任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2012年7月,擔任南京工業大學校長;2017年6月,擔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黃維院士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納米材料與技術和有機電子與器件等,為了大家了解他和研究團隊近年的科研成果,材料人做了一個匯總,方便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