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繞地球運行2個月的神秘物體被確認,來自54年前的一次發射

2020-12-27 前瞻網

揭秘!繞地球運行2個月的神秘物體被確認,來自54年前的一次發射

 olivia chan • 2020-12-06 15:13:52 來源:前瞻網 E4151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困擾了科學家2個多月的謎團最近終於揭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經正式確認,目前繞地球運行的神秘物體是1966年「勘測者2號」(Surveyor 2)探測器的一塊廢棄碎片。

9月17日,在夏威夷的Pan-STARRS調查首次發現了該不明物體,隨後其認定為一顆小行星,並命名為「2020 SO」。

然而,該天體輕微但明顯彎曲的軌道引起了NASA首席小行星專家Paul Chodas的注意,他懷疑該物體可能不是小行星。

Chodas立即想到了發射「勘測者2號」的「半人馬」(Centaur)火箭推進器,因為該物體的尺寸與碎片的尺寸一致。

勘測者號探測器系列是為阿波羅飛船登月作準備而發射的不載人月球探測器系列(見空間探測器)。它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月面軟著陸試驗,探測月球並為阿波羅號飛船載人登月選擇著陸點。自1966年5月至1968年1月共發射7個,其中2個失敗,5個成功。

其中,1966年9月20日發射的「勘測者2號」因登月的三臺微調發動機中有一臺未發動而墜毀於月面。

Chodas的觀點已經被亞利桑那大學的一個由Vishnu Reddy領導的小組證實了。該小組使用夏威夷的紅外望遠鏡不僅觀察了這個神秘的物體,還觀察到一個自1971年開始仍在繞地球運行的半人馬火箭。

研究小組使用了NASA位於夏威夷的紅外望遠鏡設備(IRTF),並將2020年的光譜數據與301不鏽鋼的光譜數據進行了比較,其中301不鏽鋼是半人馬火箭助推器上世紀60年代使用的材料。結果發現該神秘物體的成分與半人馬的相同——由此確定「2020 SO」是半人馬的火箭助推器。

另外,從時間上來看也吻合。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2020 SO」有幾次都接近地球,其中1966年末與地球的非常近距離足以佐證它可能來自地球。

Chodas本月早些時候說:「1966年9月底,『2020 SO』的一種可能路徑使該物體非常接近地球和月球。」「當我們快速檢查了探月任務的發射日期,發現它與『勘測者2號』的發射日期相符時,這是一個關鍵的節點。」

1966年9月20日,「勘測者2號」月球著陸器由阿特拉斯-半人馬火箭發射向月球。升空後不久,「勘測者2號」按計劃成功地與半人馬推進器分離。但一天後,由於其中一個推進器點火失敗,導致飛行器旋轉,失去了控制。

1966年9月23日,「勘測者2號」在哥白尼隕石坑東南方向撞上月球。

半人馬火箭目前仍被困在地球的引力中,繞著地球運行。到2021年3月,它將脫離地球的控制,再次開始繞太陽運行,但它將在2036年再次造訪地球。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9014939/NASA-confirms-object-orbiting-Earth-rocket-booster-ill-fated-1966-Surveyor-2.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再見,地球的第二顆衛星!「地衛二」擺脫地球引力,將繞太陽公轉
    這其中有一部分會闖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或者墜毀,還有一些會變成地球的衛星。這種衛星和月球不同,說起來也算是天然衛星,但是並不穩定,無法長期停留在地月系,最終都是以脫離地球引力的結果收場。「地衛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一共記錄了2顆這樣的迷你衛星。原本是一顆近地小行星,每20年左右的時間就會靠近地月系一次。
  • 神秘「星體」靠近地球 預言即將靈驗?
    復仇女神 2006年10月26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兩顆特殊太陽探測衛星,這兩顆衛星能夠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前方和後方對太陽進行觀測,以獲得更加準確的關於太陽的三維投影。
  • 地球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只運行了21天,卻帶來了人類的進步
    每年的10月的第一周,都將啟動聯合國的世界太空周,以慶祝自1957年太空時代來臨以來世界各國在太空方面的成就,因為1957年10月4日這一天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Sputnik1號是第一個繞地球軌道運行的人造物體,它在美國引發了一波恐懼和焦慮,現在被稱為「人造衛星危機」。
  • 好奇號發現神秘物體,外形像動物腎臟,為什麼火星總出現神秘物體
    好奇號還拍攝到這些奇怪的東西 形似巧克力的神秘物體被揭開了面紗,但是在這之前好奇號還拍攝到其他神秘的物體,它們的真實身份仍然存疑。第一樣神秘物體就是好奇號在去年10月30日拍攝到的「子彈」,從照片上看該物體泛出了金屬光澤,而且形狀看起來確實和子彈相似,因此有好事者認為該物體就是火星上的子彈,是原始火星上的火星文明發生戰爭留下的痕跡。
  • 旅行者2號與地球失聯一年後,通話器的「連牙」又「藍」上了!
    然後是54年前探索者2號的運載火箭重新回到地球軌道,爺青又回了!今天要又要給大家帶來一個爺青回的故事——44年前NASA發射的旅行者2號,在與地球失聯了近一年後,又和地球通上話了!如今,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120億英裡,和它通話一次得花超過35小時。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附視頻)
    「鵲橋」號中繼星將在地月連線延長線的L2點附近,圍繞L2點飛行,實現對地、對月中繼通信,保障嫦娥四號任務實施,其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6.5萬公裡,距地球40多萬公裡。拉格朗日點又稱為平動點,於1772年由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推算得出,是指一個小物體在兩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小物體相對於它們基本保持靜止的空間點。該空間點有五個,分別為L1、L2、L3、L4、L5。
  • 為什麼引力會使某些物體繞軌道運動而某些物體自由下落?
    物體向側面移動得越快,它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就越長。如果速度足夠快,那麼它根本不會下落。無論引力是將物體拉入軌道還是使其「掉落」取決於物體的運動方式。 基本上,每個物體都希望遵循某種特定的軌道路徑。如果隨手扔一個球,那麼球也會沿著軌道運動。 如果那條路恰好與地面相交,那麼我們說「物體掉落了」。 如果那條路沒有與地面相交,那麼我們就說它在軌道上。什麼是引力?
  • 科學家疑探測到比鄰星發射的神秘無線電信號
    去年,帕克斯射電望遠鏡探測到來自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方向的神秘無線電信號。攝影:A. CHERNEY,CSIRO撰文:NADIA DRAKE尋找地球外生命訊息的天文學者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一個尚未解釋的無線電信號似乎來自比鄰星的方向。比鄰星是一顆距離太陽最近的小型紅色恆星,距離太陽4.2光年。更令人興奮的是,至少有兩顆行星圍繞這顆恆星運行,其中一顆可能是環境比較溫和的巖石行星,與地球相似。「突破聆聽」計劃(Breakthrough Listen)是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項目,旨在尋找來自距離太陽最近的百萬顆恆星發出的信號。
  • NASA證實神秘太空物體2020 SO是上世紀60年代的火箭助推器
    據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在1966年用來發射「勘測者2號」月球著陸器的一個火箭助推器,已經回到了地球附近,作為一顆圍繞地球運行的迷你「衛星」暫時旋轉。當科學家在9月發現它時,他們將其命名為2020 SO。
  • 13000年前,有人把探測器放在地球軌道?火星男孩所言屬實?
    人類現在有能力拜訪太陽系的任何一顆行星,自從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始,我們向月球、火星、金星發射了不低於130顆人造物體,其中包括軌道衛星、著陸器、巡視車。這些探測器雖然現在大部分已經失效,但它們依舊留在了這些天體的表面,或者軌道上。成為了人類拜訪的印記,哪怕是再過個數萬年、數十萬年,就算人類滅絕,這些鐵疙瘩依然存在。
  • 「鵲橋」中繼星成功發射,它如何實現對月球背面的實時聯繫?
    隨後的幾天裡,中繼星「鵲橋」飛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點L2點環繞軌道,並在那裡穩定地運行,為下半年發射並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通暢的地月中繼通信支持。為什麼發射嫦娥四號之前要先架設「鵲橋」?「鵲橋」中繼星是怎麼實現對月球背面的實時聯繫的?
  • 歐空局啟動全球首個太空垃圾清理任務,五年後發射特殊衛星
    據美國《科學》雜誌網站12月1日報導,歐洲空間局(ESA)當天與瑞士初創公司「清潔太空」(ClearSpace)籤署了總額為8600萬歐元的合同,委派該公司製造一款特殊衛星「清潔太空-1」(ClearSpace-1),並於2025年發射,捕獲一塊約100公斤重的太空垃圾。
  • 宇宙飛船發射到火星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現在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地球火星任務軌道,它們並不都是在火星和地球接近時才產生的,有許多的因素牽涉其中,包括宇宙飛船是否會返航、是否有來自金星的引力協助、運載火箭的運行能力。然而,對於典型的把探測器或探測車送到火星的單程任務,我們確實是在火星和地球相當接近的時候發射的。
  • 澤塔奧特曼中的凱姆爾人自稱54年前來過地球,是怎麼一回事?
    比如久別重逢的金古橋,不再是宇宙人手中的侵略地球的工具,人類也可以將它變成守護地球的保衛者。而在最新一集的澤塔奧特曼中,我們也見到了我們的「老朋友」,凱姆爾人。凱姆爾人自稱54年前就來過地球,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可能會有人不太清楚,徐說就跟大家普及下,凱姆爾人第一次來到地球,是怎樣的場景。
  • 遊客在景區看到一神秘物體,直徑可達數百米,專家確認是UFO
    根據資料顯示,鳳凰山首次出現UFO,是發生在1994年,後來一直到2012年之間,發生過多起UFO目擊事件,因為拍攝的圖片非常的清晰,而且很多專家也確認,拍攝到的神秘物體在地球上找不到原型,所以,就連央視著名的《走近科學》欄目,也曾經專門對鳳凰山發生的神秘UFO事件進行過專題報導。
  • 外星人「致電」地球?科學家發現神秘信號,它來自一顆宜居星球
    據報導,近日,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距離地球大約51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個神秘的信號,這個信號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在系外行星上收集到了射電脈衝,它的發現也不禁讓人思考一個問題,會不會是外星文明在「致電」地球?神秘信號是如何接收的?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俄羅斯隕石墜落瞬間被神秘物體阻擋,難道真的有外星人守護地球?
    2013年2月15日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一顆直徑17米,重達七千噸的隕石拖著長長的尾巴划過天際,落在了俄羅斯當地一片人煙稀少的地方。這顆隕石以54倍音速,也就是54馬赫的速度撞向地球。而在當時人類的創造出來的速度最快的攔截飛彈速度也只有二十馬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