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樹根互聯的幫助下,重慶宏鋼的設備得到了全方位監控,數控工具機設備具備了數據收集、設備診斷、運行狀態可視化等能力。 記者 崔景印 攝
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平臺——根雲,由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樹根互聯」)打造。2019年智博會上,樹根互聯與重慶經開區籤約,這一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延伸服務版圖,為經開區數字經濟「加速跑」,重慶打造「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建強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鏈。
為數據「解碼」
66.8萬臺工業設備「上雲」
工業作為第一產業,工業設備種類繁多,現有13套標準,600多種協議。科技進步,產業發展,推動著工業設備迭代更新。然而,如何讓設備的運行效率不斷提高,生命周期管理更加精準化、信息化,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解讀」數據,讓各類設備間能「通話」至關重要。
8月14日,在重慶宏鋼數控工具機有線公司數位化車間裡,技術工人正對一臺臺剛下線的車銑複合數控工具機做出廠前的檢測和調試,基於在生產環節就嵌入了樹根互聯的智能終端,工具機在後期的運行、維護、升級中,都可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來實現。
「產品銷售到客戶那裡後,通過數據採集、上傳和設備故障預警,設備相關的技術服務遠程就可完成指導操作,提高了運維成效,縮短了維修周期。」宏鋼數控總經理助理王小玲介紹,宏鋼與樹根互聯開展合作,共同為工具機設備物聯智能化改造升級植入「智慧」基因,讓設備具備了數據收集、設備診斷、運行狀態可視化等能力,打通了廠內智能製造、廠外智能運維的產品全生命周期價值鏈,實現製造技術和信息技術在各個環節的融合發展。
12年來,樹根互聯的科研投入超過20億元,所打造的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平臺已讓66.8萬臺工業設備成功「上雲」,並提供基於大數據創新發展的雲服務,為81個工業細分行業賦能。
讓信息化「加速」
工業生態鏈全過程「暢通」
目前,根雲平臺已接入工程機械、數控工具機、鑄造設備、農業機械、特種車輛、發電機組、電梯、空壓機、紡織機械、物流運輸等設備,覆蓋99%主流工業控制器,支持600餘種工業協議解析,可實時採集近萬個參數,為客戶開拓年均近百億元收入的新業務。
基於根雲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運營管理能力,該平臺助力生態合作夥伴打造了鑄造產業鏈、新能源快遞運力平臺(物流)、服裝紡織產業鏈等行業雲平臺超過20個,提供研發設計協同、資源配置、生產過程管理、全流程過程管控以及設備管理等服務,為工業企業的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和服務化延伸貢獻力量。
在近兩年國內掀起的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浪潮中,樹根互聯具有獨特性,不僅有平臺,更有基於平臺做跨行業落地的案例能力,還能提供全球化的服務。重慶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致圓說,樹根互聯被全球廣泛認可為國際化工業網際網路企業,是首批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可信服務評估認證的企業之一,同時也是首家入選Gartner IIoT魔力象限的中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
廣泛融合「連接」
深耕「中國智造」數位化轉型
在樹根互聯看來,連接工業設備的背後,其實是用工業網際網路幫助製造業解決「不轉型會被時代淘汰,轉錯型會被淘汰得更快」的痛點,通過打通由下至上的工業網際網路各個層級壁壘,種下「最具用戶價值」的數位化轉型種子。
重慶是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當前正在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以大數據智能化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全面推進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發展。
樹根互聯緊跟全國各地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步伐,2019年10月,其西南區總部在重慶經開區成立。如今,重慶樹根互聯立足經開區、面向重慶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已完成「1核心平臺+3個總部」的戰略布局,即工業網際網路核心平臺、根雲平臺「一帶一路工業網際網路總部」、工業網際網路產融平臺總部和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西南總部,為重慶工業企業智能製造添加動力。
今年上半年,樹根互聯的根雲平臺入選2020年度重慶市第三方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培育工程。8月,重慶樹根互聯列入「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項目庫(第二批)」。周致圓說,今年內,樹根互聯將新連接本地1萬臺工業機器設備上平臺,並打造兩個行業雲平臺和產業集群平臺。未來三年,重慶樹根互聯計劃服務300家以上的工業企業,連接超過6萬臺以上的高價值設備,依託西南總部帶動全國範圍內的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發展。
(本報記者 饒金蘭 實習記者 張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