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營銷的十二月戰役:近四成房企徘徊在追趕業績的路上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原標題:房企營銷的十二月戰役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博 2020年12月,林源和他團隊的績效考核指標進行了一次調整,從原來的月度考核變更為「日」度考核。

作為一家TOP30房企的區域營銷負責人,林源銷售任務原本按照月評估,哪怕當月任務完不成,隔月還可以彌補。

但到了12月,集團要求營銷工作按照日統計,如果日指標未能完成,每晚10點必須在銷售例會上如實匯報。

在這場年末房企的銷售戰役中,林源和團隊的目標只有一個,以全員亢奮的狀態做好最終衝刺。

每年12月都是地產營銷人的黑色寒冬。銷售任務重、去化要求最高,完成業績目標的難度激增以及績效考核升級,成為懸掛在每個營銷人頭上的一把利劍。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36家典型房企中,6成完成了90%年度銷售目標,還有近四成房企徘徊在追趕業績的路上。

這些房企的營銷團隊壓力一方面來源於有限的時間;沒有緩衝期的最後一個月,風險把控與目標達成必須提前安排到萬無一失,哪怕只是一個小環節出了錯,都會造成連環性風險。

另一方面則源於同行競爭,為了完成全年銷售任務,大部分房企開啟促銷優惠通道。一旦脫離了市場節奏,損失的不僅是一天、兩天的去化量,而是追趕的時間點。

軍令狀

「必須完成額外的榮譽任務。」11月底,林源收到這個指令。

年初管理層定下的銷售目標,他們區域已經提前實現。但營銷口的考核仍未結束,公司二度下達新的目標,相比此前的預期又有了一定幅度的上調。

林源對此已經習慣。在他們公司內部,這樣的加碼被稱為「榮譽任務」,目的只有一個:「盡一切可能收割。」

時間已經走到最後一個月。林源的工作依然如同繃緊在箭上的弦,不敢出現絲毫放鬆。

與林源一樣陷入營銷決戰漩渦的,還有無數個地產營銷人,一到年底,「衝刺」總是每家房企最重要的月度關鍵詞。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近日統計了36家典型房企前11個月的銷售情況發現,截至11月末,年內設定了業績目標的部分規模房企中,61%的房企目標完成率超過90%。其中,恆大、金茂、濱江、越秀、時代中國等5家房企均提前在11月完成全年目標。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已經完成業績的這些房企裡面,僅中國金茂將年度銷售目標放在24.4%上;其他4家房企,今年的目標增速無不定在保守的10%左右或10%以內;而濱江對於今年的銷售預期,甚至同比下降10.8%。

林源所面臨的壓力,並不是最大的。上述統計同時顯示,截至11月末,還有25%房企業績完成度介於85%-90%之間;14%的房企,目標完成率不及85%。

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茂」,00813.HK)是這場年末衝刺戰中的另一種側影。

從複合增長率超過50%下降到預期增速10%,他們只用了一年時間。12月4日,世茂的一則公告,提前釋放出「降速」信號——根據目前市場情況以及公司初步預期, 2021年物業合約銷售額將比2020年增長10%以上。

這家近年來在收併購市場上勇往直前的房企,銷售業績也一路水漲船高。2017-2019年間,世茂從晉級千億飛躍至2600億元規模,年增速分別高達48%、75%和48%;同樣是在這三年,世茂每年都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目標。

然而,這樣的高光未能持續到第四年。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世茂實現2628.1億元的銷售業績,目標完成率87.6%。

「降檔」的動作早有端倪。2020年,世茂將年度目標定在3000億元,預期增速降至15.4%。儘管如此,從過去11個月的完成情況來看,世茂的「臨門一腳」還是有點艱巨:必須在12月份完成371.9億元的銷售額。而剛剛過去的11月份,世茂的月度銷售額是315.2億元。

哪怕年初以謹慎態度敲定預期銷售增速,但特殊一年下,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與加碼的宏觀調控依然如陰影般籠罩在諸多房企身上。比世茂更急迫的房企不在少數,比如首創置業,哪怕已經將年度目標增速同比下調1.0%,但前11個月的目標完成率仍僅達到75.1%;比如遠洋,今年目標與去年銷售額持平,但現在的完成率還徘徊在83.3%。

「到了現在這個時間節點,能夠如期完成任務的房企,營銷口肯定比較樂觀;完不成的房企,大部分可能放棄了。最難熬的,還是那些目標完成率超過80%的房企,他們還沒放棄希望,總想著放手一搏。」在一家中小上市房企主管營銷工作的王森,已經幾度在失望邊緣徘徊。

他們公司前11個月大概完成了80%業績,最後這個月,他與營銷團隊的重心,就是絞盡腦汁按時完成業績目標。「但說實話,銷售這件事,還是要靠平時積累.想要在一個月內實現質的飛躍,情況夠嗆。」王森語氣中有些無奈。

在一家房地產企業的年度計劃中,幾乎所有工作都是根據年度銷售目標進行鋪排。一旦目標無法如期實現,銷售額與回款達不到預期,等待房企的,將是融資、還款等資金層面上一環扣一環的危機。

對於地產營銷口而言,銷售目標是一道軍令狀,敲定了就必須執行到位。一位國有房企華南區域營銷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他所在的集團,華東區域已經超額完成任務了,現在壓力轉移到華南區域。但截至11月底,他們區域的完成度還徘徊在85%左右。「前面11個月剩下的任務全部堆積到這個月,怎麼會沒壓力?」

被完成

留給王森公司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按照內部安排,他們的年度銷售工作持續到12月20號就基本截止。20號之後,營銷條線主要任務轉向趕籤約。

打從11月開始,王森所在的房企就火力全開,所有能夠入市的新盤,一次性推向市場,現階段,他們旗下大概有10多個新盤在售。

相比三四線城市,王森和團隊更傾向於將「寶」押在一二線城市。然而,由於核心一二線城市的項目數量較少,他必須應對的難題是,聚焦三四線城市的這些新盤,去化率普遍只有50%左右。

按照過往經驗,如果前11個月的目標完成率超過85%,最後一個月奮力衝刺,房企還是很有希望完成任務。不過,最終的成功率,取決於12月份的供貨量與去化水平。

多盤齊發,且去化率高企,是這一場決戰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千方百計去庫存之外,林源負責的區域公司,更常搭配的衝刺方式是搶貨,將隔年一季度的貨量儘可能往前搶到第四季度推出。「每年的6月和12月,我們都會花很大的代價去衝供貨。」林源透露。

有多少貨量,才能賣出多少貨值。這個12月,林源公司一口氣推出三四十個項目,對於新開盤項目,他們的統一要求是,推貨去化率必須達到90%。

「這個要求,一些區域市場熱度較高的項目實現起來相對容易,部分項目還是有難度。對於我們營銷口來說,無非就是付出多少代價的問題。」林源口中的代價,指向的是促銷力度。

營銷策略的精準與否,直接決定了去化水平的高低。最後一個月,營銷手段與優惠力度的升級加碼是必然,以價換量,成為這段時間一眾房企不約而同祭出的招數。典型者如恆大,從9月7日起,遍布全國的619個樓盤,全線7折促銷;碧桂園也趕在11月27日-12月31日期間,將促銷策略升級為「萬套特價房7折起」。

一名港股上市房企的營銷總觀察到,從11月開始,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大規模執行促銷優惠。特別是三線城市以下的項目,降價出貨的現象非常突出。

「很多時候,房企老闆都不願意提前釋放價格優惠,他們希望產品利益實現最大化,不會輕易通過降價審批。但到了最後兩個月,老闆不得不讓步。」王森的公司也開啟了購房折扣的通道,他透露,折扣只是一個數字遊戲。他們公司讓利的最低訴求,是保證最終淨利率能夠維持在3-5個點。

相比其他方式,從實操效果來判斷,促銷是最立竿見影的一項營銷策略。多年的營銷經驗,林源早已摸透購房者心思,「他們很清楚,到了這個節點,所有項目的促銷都百花齊放。如果購房者對一個新盤感興趣,只要價格具備優勢,他們肯定會選擇這個時間點入手。所以,大部分新項目到了12月份,客戶層面通常已經提前有了積累。」

林源公司現階段推出的項目,均根據實際情況敲定了各自的折扣區間。大部分新盤的優惠力度,相比11月份基本都增加了1%-3%。

不過,促銷歸根結底還是備受整體市場走向的掣肘。部分完成率不理想的房企,為了解決追趕業績的燃眉之急,甚至選擇在營銷路徑上「劍走偏鋒」。員工團購、合作方或工程方接盤(業內通常稱之為「工抵房」)、投資公司包銷等招數,都是年末房地產銷售中慣用的「擦邊球」手法。

員工團購的操作手法相對比較簡單,現階段房企將房源以團購形式銷售給員工,以此臨時衝刺業績。隔年,不願持有房源的員工,通過轉手或更名方式,將房源再度轉讓出去。

投資方包銷與工抵房,則是開發商將貨權轉讓給投資公司或項目工程方、合作方,在犧牲部分利潤的前提下實現短期內大幅完成銷售業績的目標。「但這可能是衝刺節點下的一枚『煙霧彈』。在保證年度業績完成的前提下,另外一種操作模式是,隔年,投資公司或合作方重新將房源退還給開發商進行散賣。」林源對經濟觀察報透露。

兜兜轉轉之後,王森的公司,最終就將更多希望寄托在轉手供應商和員工內部團購兩種搶收模式上。「只要能出貨,不計一切手段。說白了,我們的年度目標應該是『被完成』的。」他說。

(林源、王森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房企營銷的十二月戰役
    作為一家TOP30房企的區域營銷負責人,林源銷售任務原本按照月評估,哪怕當月任務完不成,隔月還可以彌補。但到了12月,集團要求營銷工作按照日統計,如果日指標未能完成,每晚10點必須在銷售例會上如實匯報。在這場年末房企的銷售戰役中,林源和團隊的目標只有一個,以全員亢奮的狀態做好最終衝刺。每年12月都是地產營銷人的黑色寒冬。
  • 房企年末衝刺:降價促銷仍愁業績 營銷總憂工作不保
    來源:時代在線作者:劉婷留給房企全年目標衝刺的時間還剩23天。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超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但仍有約四成房企在完成KPI的路上爬坡過坎。四成房企目標完成率未過90%年關將至,房企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有近三成房企全年的目標完成率在85%―90%之間,另有少數房企目標完成率仍不及85%。總體來看,今年在疫情影響下,部分房企完成全年目標有一定壓力。
  • 龍頭房企搶促銷 追趕末班小陽春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原標題「樓市恢復八成 房企促銷提速」  受「黑天鵝」疫情影響,2020年樓市小陽春失約,市場下行之際,大批房企只能交出一張業績下降的成績單。  近日,克而瑞最新數據顯示,百強房企一季度的銷售業績規模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近20.8%。
  • 打「硬仗」 房企年底衝刺銷售業績
    隨著「銀十」收官,各家房企陸續曬出成績單。截至11月6日,有27家房企披露了10月份銷售簡報,其中近90%的企業實現單月業績同比提升。克而瑞統計數據也顯示,10月,TOP100房企中有近8成企業實現單月業績同比提升。截至10月末,已有超8成房企累計業績超過去年同期,實現同比增長。
  • 從營銷節點來看四季度是房企年度業績最後衝刺時段
    文 |王麗新今年的「雙11」,房企線上搶客大潮愈演愈烈。天貓、京東、蘇寧等頭部電商巨頭都開設了專門的平臺「收割」市場,貝殼找房、房企自家的線上小程序營銷平臺都上線了「雙11」促銷房源,一場線上賣房大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 衝刺年度業績 房企供貨力度料加大
    原標題:衝刺年度業績 房企供貨力度料加大 來源:中國證券報□本報記者王舒嫄2020年收官在即,房企在為交出一份靚麗業績做最後衝刺。克而瑞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2020年已有超6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90%以上。其中,恆大、金茂、濱江、越秀、時代5家房企在本月提前完成全年目標。部分房企距既定目標仍有距離。專家表示,四季度房企加大供應和營銷力度,但市場整體去化壓力較大,12月仍需加緊供貨、加速去化。
  • 「千億房企」擴容至26家 3家房企業績目標完成率已超9成
    每經記者:包晶晶 每經編輯:陳夢妤 10月30日,中指研究院、克而瑞、億翰智庫等多家機構發布1~10月房企銷售業績TOP100榜單。頭部房企優勢仍然明顯,但百強房企單月銷售業績整體出現下滑,四季度房企去化仍然承壓。
  • 業績光環褪去:中小房企頻繁更換職業經理人,背後的困境與變局
    2020年最後一周,連續有多家中小房企的職業經理人離職:包括領地集團(06999.HK)總裁許曉軍,彰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巧龍,還有龍光集團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吳劍、實地集團總裁劉森峰以及三巽集團總裁王本龍等。從這幾家房企的現狀可見,「三道紅線」壓力是存在的,更為現實的是,小房企的營銷壓力不小。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四五線城市樓市去化不力,而中小房企的項目布局比較多在這些區域。
  • 補缺口搶業績 房企「拼殺」第四季度
    市場早已是硝煙瀰漫,天貓好房的「雙十一」活動從10月22日就已開始,全國100多家房企的3000個樓盤、80萬套房源早早上了架。貝殼找房也打造了一個「11·11新房節」,參與樓盤多達7000個,房源近100萬套。營銷大戰一觸即發。「第四季度,市場肯定是一個『拼殺』的狀態。」
  • 前11月房企業績分化明顯,首開股份、紅星地產排名下滑
    臨近年底,疫情對房企業績的衝擊仍未完全消逝。近日,克而瑞、中指院等第三方機構,相繼披露了房企2020年前11月業績情況。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已有超6成房企接近完成全年目標,如中國金茂(HK.00817)、越秀地產(HK.00123);不過也有部分房企目標完成率低於85%,業績增長乏力,如首開股份(SH.600376)。
  • 前11月業績完成率分化加劇,有房企率先調低2021年增速
    進入12月以來,房企陸續公布前11月的銷售業績。在全年業績出爐之前,前11月的業績就像「摸底」考試,各家房企在2020年表現如何,已初步有了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受今年疫情影響,房企在年度業績完成率方面的分化進一步加劇,部分房企完成全年目標壓力加大,甚至已有頭部房企主動調低2021年的業績增速。
  • 房企年末衝刺:富力、首創置業等前11月目標完成率不到80%壓力大
    來源:時代周報房企年末衝刺:降價促銷仍愁業績 營銷總憂工作不保時代周報記者 劉婷 發自深圳留給房企全年目標衝刺的時間還剩23天。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超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但仍有約四成房企在完成KPI的路上爬坡過坎。今年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房企「摸底考」的成績單表現不及去年,年度目標率和提前完成目標的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下降。
  • 房企降負債的八大路徑
    距離年末收官還有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對於房企來說不僅面臨衝業績的壓力, 「三道紅線」之下,降負債、降槓桿的壓力同樣不小。8月20日,央行、住建部等部門召集重點房企召開座談會,並傳遞出「三道紅線」的融資監管指標,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先進短債比小於1.0倍,根據觸線情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對不同檔次給予相應的融資限制。
  • 安居客:讓房企「自我發光」
    ▲58同城副總裁、安居客新房總經理趙彤陽 「房企線上化的決心與意願讓我們刮目相看,未來房企線上自營銷業績佔比達到50%是非常有希望的。」
  • 衝刺最後10天 哪家房企業績懸了
    年關將至,眾房企前11個月的銷售業績陸續出爐,距離全年業績目標還有多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房企年底是否能夠「出線」。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50家典型房企中,有41家公布了2020年業績銷售目標,其中有7家已經提前完成了業績銷售目標。按照前11個月的銷售數據測算,目前目標完成率在86%-100%的企業有28家,這些房企仍具備「出線」機會。
  • 11月房企銷售業績放榜 5家提前完成全年目標 仍有2家承壓
    加速收割  由於年內房企供貨節奏的後移,11月房企總體業績規模實現同比增長。  克而瑞數據顯示,TOP100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2025.8億元,單月業績同比增長21.4%,環比較上月小幅上升5.1%。與此同時,各梯隊的門檻也在持續升高。
  • 透市|房企+電商再掀平臺混戰 線上營銷誰能獨領風騷?
    當直播賣房意猶未盡,房企入駐頭部電商平臺已在全面圍獵「618」。對於各大房企來講,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尚未完全消退,中期大考也即將來臨。迫於業績壓力,抓去化、促銷售成為房企2020年的核心命題。早在4、5月份各大房企紛紛試水直播賣房。進入6月,恰逢「618」電商大促,各大房企又將線上營銷拓展至阿里、京東、蘇寧等頭部電商平臺。
  • 2020年重慶房企銷售排行榜出爐!
    從市場情況來看,今年重慶市場容量相較去年萎縮超三成,2月業績創下了近幾年來單月銷售的最低記錄,二季度以來疫情有效控制,一季度積壓的購房需求同步釋放,市場逐步回暖,在5、6月達到成交小高峰,三季度受傳統高溫淡季等不利因素影響成交量小幅下降,四季度房企抓住各個銷售窗口期加速跑量。
  • 疫情下的樓市:破產房企近百家 有人倒在黎明之前
    售樓處打烊、看房客消失,線下賣房一片蕭條,這打亂了不少房企的節奏。在線下售樓處關閉後,房企紛紛上線補救措施,網上賣房、「無理由退房」史無前例的熱鬧,但這也僅是緩兵之計。克而瑞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TOP100房企2月銷售環比下跌43.8%,創下近幾年來單月銷售新低。
  • 臨近年底 房企全年業績目標衝刺進入倒計時
    截至11月19日,地產板塊PE(TTM)為9.29倍,低於滬深300的15.1倍,估值處於近五年18%分位。業內分析認為,在行業融資收緊預期下,疊加全年銷售目標壓力,房企後續或加大推盤及銷售回款力度,年末供給料持續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