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率先開展一氧化氮吸入技術 提升新生兒危重症救治...

2020-12-16 莆田新聞網

  近日,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科引進一氧化氮吸入與監測裝置,在市內率先應用高頻振蕩通氣(HFOV)聯合一氧化氮(NO)吸入技術,成功救治一例惡性溼肺並發重度持續肺動脈高壓新生兒。該技術的成功開展,為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PPHN)的救治提供新的路徑,也標誌著該院新生兒危重症的綜合救治水平躋身省內先進行列。

  據該院新生兒科主任周建福介紹,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是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常見危重症之一,多並發於新生兒重症感染、胎糞吸入症候群、呼吸窘迫症候群、惡性溼肺、膈疝等新生兒危重症,治療非常棘手。患兒因肺動脈壓力的持續增高,導致出生後持續難以糾正的青紫缺氧,通過呼吸機高濃度氧療及傳統的血管擴張藥物治療往往不能有效糾正缺氧,而一氧化氮可選擇性地降低肺循環阻力,被業內稱為治療新生兒持續肺動脈高壓的「仙氣」。省內的福州、廈門等地少數醫院NICU已先後開展該項目。

  「該患兒在外院出生後約3小時病情迅速惡化,遂緊急轉運到我院新生兒科,入院時表現為進行性呼吸窘迫,持續青紫缺氧。新生兒科及超聲科團隊對患兒病情及時做出準確診斷,是成功救治的基礎。」周建福表示,除了應用高水平的呼吸支持技術,同時注重血流動力學、酸鹼平衡的管理,也是能夠成功救治的重要因素。因此,具備床邊超聲診斷及時準確、動態監測血流動力學及無創血氣監測等綜合條件,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近年來,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科發展迅速,先後引進一大批高端救治及監測設備儀器,如多功能高頻振蕩呼吸機、高級嬰兒培養箱、床邊超聲診斷機、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儀、無創血氣監測儀、連續腦功能監測儀、亞低溫治療設備、一氧化氮吸入與監測裝置等,為危重新生兒的綜合救治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科室注重人才梯隊培養,加強內涵建設,在早產兒救治方面也取得顯著進步,成功救治的最低胎齡達26周,最低出生體重達740克。 (黃茂新 陳建飛)

相關焦點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成功開展多例微創手術
    近日,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急診科外科團隊成功為一位88歲高齡患者實施「腹腔鏡下乙狀結腸穿孔修補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近年來,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領導高度重視急診科建設,積極推進胸痛、卒中、創傷等急救中心的建設。針對日益增多的急診患者,院部抽調手術經驗豐富的佔向陽主任醫師、徐志峰主任醫師至急診科並開展相關急診手術(如圖),第一時間為患者解決病痛。
  • 鹹陽彩虹醫院(鹹陽市兒童醫院)簡介
    (鹹陽市兒童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康復、預防及健康管理服務為一體的婦女兒童醫院,是鹹陽市衛計局確定的鹹陽市兒童醫院、鹹陽市急危重症新生兒救治中心、鹹陽市腦癱患兒篩查和康復指導中心、秦都區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是陝西省危重孕產婦救治網絡平臺醫院、鹹陽市兒童非意外傷害醫療救助中心,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緊密型技術協作醫院,是鹹陽市兒科醫聯體牽頭單位。
  • ...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林群英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林群英榮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現場接受表彰。「我只是做了平凡的工作,能得到國家這麼高的榮譽,深感榮幸。」昨日,林群英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很暖心,又振奮人心。這是對醫務人員職業的肯定,鞭策她今後更加努力。
  • 戰疫院長訪談錄|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林海濱:未雨綢繆...
    福建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人傑地靈,鍾靈毓秀。有一所英國教會創辦的百年醫院名揚海外,贏得百姓信任,她就是莆田市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莆田學院附屬醫院。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環顧莆田所有醫院,莆田市政府決定將高度疑似患者、確診患者救治(包括孕產婦、兒童)等職責全部交由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承擔,作為全市唯一的定點醫療救治單位。擔當如此重任,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林海濱並不意外。因為在後疫情時期,醫院院長們大力倡導的依託大醫院建設傳染病醫院的設想,在這家醫院已於2019年變為現實。
  • 廣東省組建中醫藥救治危重症專家組,助力危重「新冠」患者救治
    ▲視頻來源:廣東衛視報導3月7日下午,廣東省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專家組集合全組專家力量,對深圳3例病情複雜、病程較長的高齡危重症患者進行遠程會診。現場精細討論,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據了解,為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優勢,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廣東省成立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專家組。專家組將加強與省內各定點救治醫院的聯繫,通過巡診指導病例會診等方式,指導各地開展重症和危重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 協和醫院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12月9日,從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介入瓣膜手術體量突破300例,位居華中地區首位。目前,協和醫院能獨立開展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動脈瓣換瓣手術,微創換瓣膜技術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新生兒的「守護天使」——記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王瑜
    黃疸、休克、支氣管炎、重症感染……不經意間就向脆弱的新生兒襲來,新生兒治療護理需要比嬰兒更精細的照顧。新生兒科實行無陪護管理,所有早產兒均有醫護人員看護,面對這些不會說話不會表達的小病號,醫護人員要不間斷地細緻地守護著他們。特別是一些危重症新生兒,生命體徵很不穩定,他們一個皺眉的表情,可能就是病情變化的徵兆,絲毫不能馬虎。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莆田市第一醫院醫療物資告急,接受社會捐贈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重要通知!全市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都集中在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救治,同時醫院還要繼續開展日常的疾病診療工作。目前,醫院各類防護物資匱乏,如何保障患者及醫護人員的防護安全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 「南方都市報」廣州東部急救中心聯盟成立 為心臟急危重症救治...
    通訊員供圖區域聯盟可短時間集結優質醫療資源據介紹,新成立的廣州東部急救中心聯盟將共同推廣心臟救治新理念和新技術,臨床交流、教學幫扶、科研突破、技術助推四管齊下,提升心臟急危重症救治水平。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學部主任董籲鋼表示,廣州東部心臟急救中心聯盟的成立,一方面是能讓各醫院及專家間能進行學術交流,達成醫療上的共救共治,促進本地醫療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真正意義上促進心臟急救技術的普及以及急救水平的共同提高,為群眾心臟急救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應急演練
    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通訊員 黃阿妮)為推進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與管理,提高救治能力和服務質量,降低危重新生兒死亡率,近日,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 進行「危重新生兒應急救治」實地演練。
  •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李浪:加快網際網路醫院建設 打造高...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貴院在推進先進診療技術應用、疑難重症攻關方面,有怎樣的探索和突破?  李浪:近年來,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致力於鞏固傳統優勢技術,拓展疑難複雜疾病診療新技術,積極推進疑難、急危重症及罕見病診療水平,打造高水平區域性醫療中心,不斷推進先進診療技術應用、疑難重症攻關。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3月5日下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關於部分門診停診的通知
    廣大患者朋友: 當前疫情形勢嚴峻,為最大限度減少因人員聚集引發的交叉感染,阻止疫情擴散蔓延,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醫院決定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引進新技術解除病痛
    由上海長徵醫院脊柱外科史建剛教授首創的「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物複合體前移(ACAF)技術」,成功解決了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不易治癒、術後癱瘓的世界性醫學難題。近日,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微創脊柱外科林海濱教授、戴建輝教授帶領其團隊引進了該項技術,並成功開展了莆田市首例ACAF手術。
  • 井陘縣醫院:以技術為保障 提升救治能力 增強患者滿意度
    努力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井陘縣醫院邀請國家級、省級專家到院交流、手術,還派出醫師積極走出去,到上海、廣州、武漢、重慶、北京、南京、臺灣等地進修、參觀學習。醫院不斷提升手術技術。腦外科利用顯微外科技術,能完成各種腦部疾病的手術治療。
  • 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廣州與武漢隔空會診專家頭腦風暴制定危重症救治方案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此次會診重點討論了兩名危重症患者病情,其中一名患者本身有肝癌,做過切除等手術,此次患上新冠肺炎後病情急轉直下,已出現呼吸、血液、腎臟等衰竭。各專科的專家們積極獻計獻策,經過激烈的「頭腦風暴」後制定了綜合救治方案。
  • 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東莞危重症救治能力達省級水平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作為東莞市重症定點收治醫院,東莞市人民醫院承擔著救治市內危重症患者的任務。而作為全市最大的公立醫院,疫情發生後對醫院的正常診療影響多大?普通手術還能不能做?東莞對危重症救治能力如何?近日,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給出了答案。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恢復部分門診
    內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血液內科、腎內科、感染性疾病科(肝病科)、腫瘤內科、神經內科、全科醫學科、PICC門診、便民門診(全天)。外科:肝膽胰外科、微創外科、胃腸外科、肛腸外科、甲狀腺外科、乳腺外科、疼痛科、骨科。
  • 為做好救治工作並節約防護服,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少喝水...
    昨日,在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肺科病房大樓3樓工作區內,醫護人員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他們常常從一早工作到晚上,甚至凌晨。為了更好地工作,也為了做好隔離防護,避免與家人交叉感染,他們累了就直接在醫院休息。  「目前醫院的防護服比較有限,大家都很節約。」
  • 喜訊|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被確定為省級兒童專科區域醫療中心
    12月18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關於設置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通知》及《關於確定2020年度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通知》,其中我校附屬醫院兒科被確定為省級兒童專科區域醫療中心,標誌著附屬醫院兒科跨入全省兒童專科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