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披露的2019年業績預告,*ST鹽湖淨虧損約432億元-472億元,相比於2018年淨虧損34.46億元的虧損額度大幅增加,這一虧損額有可能使它成為A股史上最大虧損王。
同期,*ST鹽湖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權益預計為-286.20億元,相比於2018年的167.16億元大幅下滑。
*ST鹽湖為我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商,近年來陷入債務困境。2019年9月30日,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ST鹽湖破產重整一案,並於同日指定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鹽湖股份管理人。
經歷了艱難重整,*ST鹽湖能否迎來新的生機仍需觀察。
2017年、2018年連續虧損
號稱「鉀肥之王」的鹽湖股份坐擁察爾汗鹽湖的資源儲備,為國內第一大鉀肥企業,近年來一度斥數百億資金押注金屬鎂項目欲圖轉型。然而,多年投入之後,這一項目仍未完工,鹽湖股份自身反而遭到拖累,出現持續虧損。
自1997年上市以來,鹽湖股份在2017年迎來首個虧損年。2017年,鹽湖股份實現營業收入為116.99億元,較上年增加12.8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1.5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18.77%。
2018年延續虧損將導致公司股票在2018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2018年,鹽湖股份營業總收入為1788973.5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9637.1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4%;基本每股收益為-1.254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94%。
2019年3月28日,鹽湖股份在互動平臺告訴投資者:「實現扭虧為盈是公司2019年主要目標,公司將積極推進債轉股落地和推動全部生產裝置達產達標來作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重要措施,一切有利於公司發展的措施都在論證。」
在不斷升高的資產負債率面前,想要扭虧損為盈似乎變得更加艱難。新京報記者自上市公司2017年財務報告獲悉,2016年和2017年,鹽湖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8.21%、73.02%。而到了2018年年底,鹽湖股份的總資產為750.32億元,總負債為562.4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4.96%。
因400多萬勞務款步入重整
2019年8月16日,*ST鹽湖公告稱,因涉及勞務款439萬元,泰山實業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
*ST鹽湖表示,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於優化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提升公司的持續經營及盈利能力。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
「鉀肥之王」因僅僅幾百萬元就被申請重整,迅速引發利益相關方關注。
天風證券指出,截至2019年6月末,鹽湖股份總資產733.44億元,總負債550.8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5.11%。並且公司帳面貨幣資金有13.46億元,扣除受限資金,包括保證金、凍結資金等,帳上還有可用資金接近10億元。在帳面尚未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卻因一筆439萬的迷你債務引發破產重整,讓債券投資人始料未及。
在相方利益方的博弈之下,9月30日,西寧中院作出裁定,受理格爾木泰山實業有限公司對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即鹽湖股份,或*ST鹽湖)的重整申請。裁定自當日起生效。
11月29日晚,鹽湖股份在《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中表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鹽湖股份帳面合併口徑雖有資金7.26億元,但該部分資金鹽湖股份並無權自由使用。
鹽湖股份稱,其中僅有2.27億元屬於鹽湖股份本部,其餘約5億元現金系並表子公司所有,鹽湖股份無權使用;就2.27億元鹽湖股份本部自有資金而言,其中2.03億元已經被法院司法凍結,其中0.08億元為銀票保證金,由出票銀行專屬優先受償,剩餘可用資金僅0.16億元。該部分資金將直接用於生產經營所需的緊急支付,確保生產經營穩定,在眾多債務逾期無法清償的情況下,公司已無自有可用資金用於支付申請人的400多萬元歷史欠款。
資產拍賣不順,國資接盤
進入重整程序以後,鹽湖股份重整步伐快速推進。
去年11月19日,鹽湖股份分別發布3份公告,開啟資產大拍賣。
其中,鹽湖股份所持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鎂業」)88.30%股權和人民幣349.50億元應收債權被拍賣,前述股權和應收債權的評估值分別為0元、177.59億元,首次拍賣以處置資產評估值的70%為起拍價,起拍價為124.31億元。
鹽湖股份所持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納化工」)97.748%股權和60.22億元應收債權,前述股權和應收債權的評估值分別為0元、32.84億元,首次拍賣以處置資產評估值的70%為起拍價,故此次拍賣的起拍價為22.99億元。
鹽湖股份化工分公司的資產包,即化工分公司鹽湖資源綜合利用一、二期的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和存貨,帳面價值為85.24億元,該資產包的評估值為43.82億元,首次拍賣以處置資產評估值的70%為起拍價,故此次拍賣的起拍價為30.67億元,增價幅度為1000.00萬元及其整數倍。
鹽湖股份管理人提醒,競買人應當在2019年11月22日16時前向管理人提交針對競買公司的重整方案,經管理人審核確認後方可參與本次拍賣活動。
在最新的業績預告中,*ST鹽湖表示,2019年10月16日,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對*ST鹽湖的控股子公司鹽湖鎂業、海納化工的破產重整案,故本次2019年業績預告中,*ST鹽湖僅將該兩子公司2019年1-10月份的財務數據納入合併範圍,其中鹽湖鎂業1-10月虧損約31億元,海納化工1-10月虧損約8億元。化工分公司因受天然氣供給影響,2019年全年虧損約8.62億元。
*ST鹽湖最新公告表示,公司管理人已分別於2019年11月23日至2020年1月10日9時期間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就鹽湖股份資產包進行了六次公開拍賣,但因在規定的拍賣期間無人參與競拍,前六次公開拍賣均已流拍。
基於重整工作的推動及虧損資產剝離的客觀需求,青海匯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後簡稱為「匯信資管」)管理將以30億元的價格受讓鹽湖股份資產包。目前,匯信資產管理已將3億元收購保證金支付至管理人指定的銀行帳戶。
工商信息顯示,匯信資管在2019年12月16日才剛剛成立,註冊資本26億元,大股東為海西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2.31%,該公司是當地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
因「鎂夢」陷入虧損
截至去年上半年鹽湖鎂業負債超400億元
在鹽湖股份內部和青海省,均對重整寄予厚望。
有鹽湖股份員工表示,公司出現債務問題和主營業務關係不大,主要是近年來新上項目投資額過大,加上金融去槓桿導致的融資渠道緊張,公司今年仍然可以通過增產來保證現金流。現在公司寄希望於重整,只要投資人進入,公司還是能解決債務問題的。
新京報記者梳理年報發現,2016年-2018年,鹽湖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實現103.64億元、116.99億元和178.89億元,其中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9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方面,2016年-2018年分別為20.28億元、15.18億元和71.47億元,其中2018年現金流淨額同比增長370.75%。
相比於巨大的營業收入和可觀的現金流,鹽湖股份的盈利能力並不強,2016年-2018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41億元、-41.59億元和-34.46億元,其中的一大原因即是金屬鎂項目。
鹽湖股份2018年報顯示,公司業務分為鎂板塊、鉀板塊、化工板塊、鋰板塊、其他(水泥、酒店、貿易)一共5大板塊,其中,僅鎂板塊2018年就虧損了47.2億。
這意味著,拿掉鎂板塊,鹽湖股份仍為盈利狀態的企業。
2018年,新京報記者曾實地走訪鹽湖股份金屬鎂基地,其位於察爾汗鹽湖附近,佔地面積廣大,是公司轉型的頂尖項目,但由於處於高寒地區以及技術極其複雜,施工進度並不理想。長期無法完工,成為公司的一大負擔。
新京報記者獲悉,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早在多年前就已開始。
鹽湖股份2012年報顯示,2012年,鹽湖股份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初步設計完成95%以上,地基處理工程接近尾聲。鹽湖股份2013年報稱,金屬鎂一體化項目2014年基本建成。2013年,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的預算激增至279億元,工程進度為50%。在鹽湖股份2014年報中,金屬鎂一體化的預算維持在279億元,但工程進度已經達到87%。到了2016年,鹽湖股份的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的進度為95%。
長期無法完工,成為鹽湖股份的出血點。
鹽湖股份2017年報顯示,金屬鎂一體化項目的進度為99%,收益為0,未達到計劃進度和預計收益的原因鎂業公司虧損31.98億元,其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26.58億元。
截至2019年上半年,鹽湖股份負債合計高達550.87億元,鹽湖鎂業負債為406.96億元。
新京報記者 林子 閻俠
編輯 王宇 校對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