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黃河看小康|老家「河之洲」

2020-12-22 大河網

「河之洲」淹沒了,村民在其上築起人工島發展旅遊業,實現了由「一產」向「三產」的轉型。圖為俯瞰西灘島(資料圖片)。 孔強供圖

「河之洲」在哪兒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開篇《關雎》中的「中國詩歌第一句」,大家都能出口成誦,但你可曾思考過,詩中令人神往的「河之洲」又在何處?

有人會說,洲者河中陸地也,河之洲不就是哪條河中的一塊沙洲唄?

No,我國漢代之前的典籍中,河專指黃河,其餘所有水系均不能謂之河。也就是說,河之洲只能在黃河上。

那又在黃河上的哪一處呢?

學者的說法是:濟源市坡頭鎮西灘村的西灘上。

為啥說是這裡?

8月7日,記者懷揣無限遐想來到西灘村,以求對兩千多年前的河之洲來次穿越。

西灘和西灘村

小浪底水庫大壩下遊15公裡處,是「姊妹庫」西霞院反調節水庫。水庫北岸的坡頭鎮鎮區有個獨特的行政村,就是記者要找的西灘村。

說西灘村獨特,在於這裡除了三排民居和一條街外,整個「村裡」不見一塊田。

因為,西灘村是個移民搬遷村。

「我們是2006年國家建設西霞院水庫時,從小浪底大壩與西霞院大壩之間黃河河道中的西灘上,搬遷到鎮區的。當年老西灘村1100多口人,一部分被安置在濟源軹城,叫西灘新村;另一部分搬遷到北岸坡頭鎮鎮區,村名仍叫西灘村。」村支書鄭立波向記者介紹說。

他說,原來的西灘,面積萬餘畝,村因灘而得名,村民們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片河心灘涂上。西灘是黃河上規模最大的河心灘,也是黃河上唯一有人定居的河心洲,素有「萬裡黃河第一灘」之稱。

西灘是個神奇的地方。記者在當地走訪,說起西灘,不少人都會提起它的傳奇:西灘是「神灘」,是活的,水一漲灘就長,從來沒有被淹過。

「說灘會長那是瞎說的,但自記事兒起,西灘從來沒有被淹過倒是事實。這裡有史記載的最大一次洪水,河水也只是進了兩戶人家的院子,一個時辰水就落下去了。」退居二線的老支書說,「主要還是因為這裡地勢比下遊高,河水下洩快。要是放在鄭州、開封段,早淹過幾百回了。」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西灘的悠久歷史,悠久到可上溯至「關關雎鳩」那個時代。

這要從《光明日報》2009年4月13日刊發的一篇學術文章說起。

學者的論證

那一期的《光明日報》「國學」版上,刊發了一篇《「河之洲」在哪兒》的學術文章。眾所周知,《光明日報》「國學」版,在學術界還是頗有權威的。

文章說,翻閱《中國歷史地圖集》,在周代的版圖上,可以看到當今濟源坡頭一帶的地方,有一片像小島似的灘涂。自西向東奔流而下的黃河水,其主河道從這裡一分為二,圍繞著這片灘涂形成南北二水夾流之勢。然後,在灘之下遊又合二為一,東流而去。

文章認為,這片灘涂就是《詩經》裡提到的「河之洲」,也就是西灘村民的老家西灘。

文章考證說,西灘與《詩經》十五國風「周南」所涵蓋的地域有緣。《詩經》中的十五國風,是指周南等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不少詩篇都是河南地區的民歌。《關雎》屬「風」中「周南」。關於周南,《辭海》解釋中提到:「《史記·太史公自序》曰『太史公留滯周南』,《集解》謂即洛陽;《索隱》謂陝以東皆周南之地。」西灘與洛陽僅「半河」之隔,屬周南地域也是情理之中。

西灘的存在,為《關雎》一詩的創作奠定了地理基礎,表現詩意的動植物載體也非常明確。

《關雎》中的動物雎鳩鳥和植物荇菜,西灘可覓其蹤。

荇菜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據《詩經植物圖鑑》載:荇菜生長於池塘及流動緩慢的溪河中。1987年,濟源中草藥資源普查領導小組,在濟源王屋山區小溪邊和黃河沿岸發現了大量野生荇菜。當年「窈窕淑女」採摘荇菜於西灘,也就再自然不過了。

另外,從唐詩中也可以看出,西灘在古代曾是文人騷客常往的勝地。

如唐代詩人溫庭筠在此作有《河中陪帥遊亭》;曾在王屋山學道的唐代詩人李商隱,也寫有《奉同諸公題河中任中丞新創河亭四韻之作》。

2007年,這塊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獨特地位的「河之洲」,因著西霞院水庫的修建而打破了寧靜。

把根留住

「西霞院水庫的設計水位高程是135米,正常保持水位是133米,而西灘的最高處是132米,意味著水庫蓄水後整個西灘將全部淹沒。」62歲的西灘村村委會主任孔德禮說,眼看村子要淹,鄉親們都有點不舍,大家都想要留下點什麼。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經水利部黃委會、黃河河務局批准,搬遷至坡頭鎮區的西灘村民,決定用國家補償的2000多萬元生產安置費,在故土西灘修筑西灘島。

據孔德禮介紹,當時全村老少自發出動,大車小車,日夜加班,拉土築島,僅用3個月時間,終於趕在2007年8月水庫蓄水前,在老家西灘的原址上堆起了一座208畝的人工島。

搬遷前,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厚的文化資源,西灘的旅遊業就已有起色。2008年,西灘村和濟源市雎鳩島旅遊開發公司合作,全面開發「西灘島·水世界」旅遊項目,先後投資1億多元完善西灘島水電路、碼頭、綠化等基礎工程,建成了大型遊樂場、賓館、採摘園等,農民實現了二次就業。如今,這裡已成為中原地區規模最大、遊樂項目最多、最先進的水上樂園。

「西灘淹沒了,我們還有個西灘島。」孔德禮說,「我們要把這個島建好,把『河之洲』的根留住。」

□本報記者馬鴻鈞

相關焦點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全面反應了先秦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詩中廣泛的運用賦、比、興的寫作手法,並開創了我國傳統詩歌的現實主義之先河。 《關雎》選自《詩經.周南》,這是一支相思曲,講的是以為貴族小夥戀上了一河濱採荇的姑娘,思而難忘,輾轉無眠,夢想著娶她回家,過上琴瑟友之的美好生活,詩篇情思無邪,句式迴環,音調富於節奏感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河」在什麼地方?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開篇《關雎》以一對求偶關雎的親密呼叫展示青年男女男歡女愛的幸福追求,成為千古絕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河」在哪裡?是哪條河?叫什麼名?搞清楚了,還有點意思。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源頭吳王渡
    厚道運城昨天吳王渡口(資料圖)黃河渡口不只是古代漕運碼頭,更見證了長遠的黃河歷史,體現了深厚的黃河文化。喧騰的黃河古渡口,至今還殘留著中華文明進程的吉光片羽。在臨猗縣西的黃河東岸,這裡既有黃河奇景沙燕窩,又是西漢名將韓信渡河襲魏豹的地方;這裡既是晉商之祖猗頓的發家之處,又是抗日名將傅作義、外交家姬鵬飛的誕生地;這裡既有二百萬年前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又有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遺址。
  • 沿著黃河看小康②丨古棗林中是我家
    □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宋朝 劉景華 實習生 康梓涵有文化的黃河好像也懂英文一樣,在靈寶市與陝州區交界的地方拐成了一個大大的「A」字,「A」字中間是被黃河三面包圍的一大片千年古棗林,古棗林中藏了一個村子:靈寶市大王鎮後地村。
  • 讓黃河之水滋養心靈!詩人王國欽與《黃河賦》
    黃河者,故事河、心靈河也。《黃河賦》| 作者:王國欽黃河者,生命河、母親河也。祖源於青藏巴顏喀拉,搖籃乎神州夏商周漢;蛇行之北國晉陝蒙魯,滋養兮泱泱民族心靈。夫鑿之以通、疏之以直、浚之以深、塞之以決者,乃尚書賈魯之不世之功也。瓠子歌,黃水謠,土槍長矛高粱熟;船夫曲,黃河頌,艄公號子稻花香。將紅軍番改八路軍,抗日旌旗指前線;挽民族狂瀾於既倒,雄師東渡過黃河。「炎黃子孫皆姓黃,黃土黃河恩澤長」,夫黃河乃中華文明、文化之主要發祥、重要支撐、堅定自信也。黃河者,德水河、根魂河也。
  •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黃河」之寧夏:美麗新寧夏,保護黃河富九省
    開欄的話——從高山出發,在高原前進,經千難萬阻,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奔流到海不回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黃河與長江南北呼應,各自擔起新時代的使命。春去夏來,山河無恙。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黃河大合唱」將奏出宏大音符。
  •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上線
    用數字科技點亮非遺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黃河之禮」,我省推進文旅深度融合迎來新突破。12月22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騰訊文旅聯合打造的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在禹州舉行上線儀式。大家動動手指便可以在雲端開啟「黃河寶藏」之旅,暢遊我省沿黃地區的非遺世界。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字意思解析
    國風·周南·關雎先秦·佚名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 沿著黃河去旅行,不止有寓意深刻的詩詞,更有遠方的美景!
    沿著黃河去旅行,不止有詩更有遠方,本期我們從源頭順流而下分享黃河沿線的自然美景。 黃河源頭,生命河的泉源 李白有詩:黃河之水天上來,這裡的「天上」其實就是指的黃河的發源地巴顏喀拉山 2、扎陵湖跟鄂陵湖:黃河源頭的兩顆明珠
  • 麵條沿著黃河走
    麵條又沿著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傳到了全世界…興全基金中國國家地理大講堂今天的故事,要從一碗正經的蘭州牛肉麵講起。從地圖上看,這片肥沃的土地就像一彎新月,而被考古學家稱為「新月沃地」。正是這片夢幻的沃土,滋養出了人類最早的農業文明。
  • 上雲端開啟黃河寶藏 「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在禹州舉辦...
    12月22日,為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作為黃河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河南省聯合騰訊文旅推出首個河南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老家河南黃河之禮」正式上線,上線儀式在河南禹州市舉行。此次上線的「老家河南黃河之禮」 非遺數字館小程序,便是創意設計季的階段性成果,通過打造「網際網路+黃河文明」的線上線下融合新場景,讓年輕一代通過沉浸式交互體驗領略黃河文明之美,足不出戶就可以暢遊非遺世界。今後,騰訊將貫徹落實雙方合作內容,在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指導和支持下,以數位化助手角色,助力河南文旅產業升級,讓黃河文化與非遺煥發新生,共同打造數字文化中國的河南範本。
  • 【文化臨夏】一石激起千層浪——甘肅臨夏黃河石及其「河硯」文化產業開發紀實(二)
    黃河、洮河、大夏河纏繞迴蕩的臨夏,有著豐富的河石資源,因石而美、因石為業、因石致富,奏響了新時代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恢弘樂章。近年來,臨夏州以東鄉族自治縣沿洮河經濟帶開發為中心,達板特色小鎮、生態農業、龍鳳景區「三大片區」依河布局,整體推進,構建特色產業開發的大平臺,由此喚醒了沉睡千年的石頭,催生了石文化產業的長足發展,助力千家萬戶脫貧攻堅、決勝小康、實現富裕夢想。
  • 正確理解「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我們看在中國古代,古代人對於這個家庭關係非常重視,在《詩經》的開篇就告訴我們,怎麼樣能夠做一個良好的有德行的妻子和丈夫。這個《關雎》的開篇就這樣說道,它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麼古人他又想去幫助別人,有這種良苦的用心,於是他就採取了一種非常委婉的方式,就寫了一首詩,他說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你看一看在那河洲上停著的雎鳩鳥,這些雎鳩鳥有什麼特點呢?這些雎鳩鳥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它一生都不會改變自己的配偶,它一生都會忠實於自己的伴侶。所以詩人說你看一看在那沙洲上停著的雎鳩鳥,它們一生都會忠實自己的配偶,那麼我們人呢,難道我們做人的還不如這些雎鳩鳥嗎?
  • 2020全國兩會特別策劃——「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黃河」 :黃河源,千...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黃河與長江南北呼應,各自擔起新時代的使命。  春去夏來,山河無恙。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黃河大合唱」將奏出宏大音符。  從今天起,沿黃九省區主流媒體將聯袂推出2020全國兩會特別策劃——「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看黃河」系列報導,唱響「黃河大合唱」,向廣大讀者呈現黃河生態之改善、區域經濟之發展,展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賦予沿黃各省區的定位與使命,以及上、中、下遊各省區在協同推進大治理、保護黃河大生態方面的措施與行動。  黃河大合唱,一眼可萬裡,萬裡寫入大家胸懷間。
  • 【中國夢•黃河情】行走黃河看巨變 萬裡寫入胸懷間
    行至黃河入海口,遠看我國暖溫帶最為完整的溼地生態,不時有美麗的鳥兒飛出,心曠神怡,仿若天境。  這一切,離不開黃河沿岸各省市牢記總書記的囑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龍頭。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原文]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釋文]枝上關關唱雎鳩,就在河邊小綠洲。 少女美麗又賢淑, 是我理想好配偶。關關: 象聲詞,形容雎鳩的鳴叫聲。 雎鳩(音居糾):水鳥名,又名王雎,俗稱魚鷹。
  • 冶峪河 ——老家門前的那條河
    涇陽縣嵯峨山角,冶峪河畔有我的老家庭院,老家門前有條小河,名叫「冶峪河」,河不大,但名氣倒不小。過去清淩淩的河水以及河中小魚,水草,水鳥,曾給我童年留下了快樂難忘的記憶。響龍潭上下數百米之地是冶峪河流經之地各種文物遺址傳說最為集中豐富之地,也是昔日最神秘的地方,漢唐以來的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不少筆墨。中學時,同伴們炎夏經常趁午休時值日老師不注意從學校偷偷跑出來,在響龍潭邊跳水,遊泳。
  • 趕緊收藏河之洲書單4.23書店走起
    如果你還沒有明確的購書目標,那就趕緊收藏這份大河報河之洲書單,再去書店買買買!百餘本精心選定的「一本好書」,一定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收穫!(「一本好書」書單附文末)(河之洲讀書會許淵衝新書分享會)4月23日上午10點,鄭州1000萬圖書類消費券就要重磅來襲!
  •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孟州篇:傳承發揚黃河文化 力促...
    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西南隅的孟州市是太行黃河雄山秀水交匯的神奇之地,是千裡黃河大堤起始之處,是一個留得住鄉愁,尋得住根的地方。作為黃河沿岸崛起城市的翹楚,孟州市在黃河水的滋養下,積極發揚「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新時代發展精神,誕生了名人文化、鄉愁文化、尋根文化等為代表的孟州文化。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雎鳩中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雎鳩中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