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圖為去年8月在香港失聯的屏東縣枋寮鄉鄉政顧問李孟居,李孟居在央視節目中對著鏡頭供述稱覺得抱歉
大陸官媒央視昨晚播出以「臺灣間諜竊密案」為主要內容的《焦點訪談》專題報導,
報導主角正是去年8月在香港失聯的屏東縣枋寮鄉鄉政顧問李孟居。
節目中,李孟居對著鏡頭供述稱覺得抱歉,「過去做了很多不好的錯事,也對祖國對國家或許有些傷害」。
央視焦點訪談節目
↓↓↓戳下面視頻觀看
去年8月李孟居赴香港失聯,枋寮鄉長陳亞麟曾表示,
收到李用通訊軟體傳給他一張大批解放軍軍車集結照片,但未說明是誰和在哪拍攝得,過後就聯絡不上。
而後,國臺辦去年9月中旬曾證實,李「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被依法審查。
大陸媒體去年11月30日進一步報導,李孟居參與支持「反中亂港」活動,
刺探軍事秘密,因涉嫌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罪,被深圳市國家安全局逮捕。
央視在昨日晚間7點的新聞聯播時報導預告,中國國安機關破獲「數百起臺灣間諜竊密案」,拘捕臺灣間諜及運用人員,將推出系列報導,
隨後《焦點訪談》專題首先報導李孟居被拘捕來龍去脈。
報導稱,臺灣人李孟居除商人身份外,還是臺獨組織「臺灣聯合國協進會」的理事,
他曾於去年8月赴香港執行「反送中加油」行動,並潛入深圳打探部隊集結情況,拍攝大量影片圖片向臺獨組織發送報告。
廣東省國家安全廳幹警指出,李孟居的行為並非個案,「是臺獨勢力幹預香港事務的典型案例。」
報導表示,李孟居圖謀「反中亂港」,李孟居與其好友、「臺灣聯合國協進會」候補理事陳亞麟 . 於當年7月底計劃去香港聲援黑衣人,發送「反送中加油卡」,
不過臨行前,陳亞麟突然聲稱「沒有請到假,去不了了」,「那時候沒太多想,後來我才覺得不太對勁,是他早知道有危險,把我騙過去」,李孟居如此說道。
報導指出,2019年8月18日,李孟居抵達香港,一落地就迫不及待地展開「反送中加油」行動,
而後,他從網上獲悉有武警在深圳集結的消息,李孟居意猶未盡,第二天就秘密潛入深圳,
20日一早,李孟居來到深圳灣體育館附近拍攝,拍完後立刻把內容發回臺灣,向臺獨組織報功。
報導說,當他匆忙趕往碼頭準備離境,結果被大陸國家安全機關依法抓捕歸案。
根據武警保密部門鑑定,李孟居非法拍攝的照片、影片為「秘密級」軍事秘密,
涉及部隊集結地點、主戰裝備和數量,境外據此可測算出部隊級別、規模、戰力和作戰意圖,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將受到法律嚴懲。
2019年10月31日,經檢察院批准,大陸國家安全機關對李孟居依法執行逮捕,
並以涉嫌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秘密罪將案件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以追究李孟居的刑事責任。
目前,該案已經進入法院審理程序。
李孟居在供述時表示,「過去做了很多不好的錯事,也對祖國對國家或許有些傷害」,
又稱「暴力是絶對不對的,在民主國家都是絕大的錯誤,必須要把那些暴力人士繩之以法。」
深圳市國家安全局幹警表示,如果臺獨勢力繼續實施此類行為,將違反香港國安法的規定,可被判處三年至無期徒刑處罰。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曾明確表示:
一個時期以來,臺灣間諜情報機關以大陸為目標,大肆加強情報竊取和滲透破壞活動。
為此,國家安全機關組織開展專項打擊行動。
我們要求臺灣有關方面立即停止對大陸的滲透破壞活動,避免對日益複雜嚴峻的兩岸關係造成進一步傷害。
大陸的國防部署和軍事動向一直是臺當局的情報收集重點,
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的情報機構便開始積極在大陸「策反」部分高級官員和軍隊幹部。
據人民網報導,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少康項目」。
1995年至1996年「臺海危機」爆發,大陸對臺軍演,據新華網報導,李登輝為了「安慰」臺灣人,炫耀說「大陸所發的飛彈不是實彈,而是空包彈」。
此言論一出立即引起大陸安全部門的高度警惕,並由此揪出潛伏多年的解放軍大校邵正宗和少將劉連昆。
劉連昆案發前為解放軍總後勤部軍械部部長,策反劉連昆是臺灣「軍情局」最重要的項目,代號「少康專案」,
該方案曾被曾任臺灣「軍情局」局長的丁渝洲稱為「軍情局」的「鎮山之寶」。
通過一名「臺商」間諜張志鵬,臺「軍情局」將邵正宗策反,隨後又將劉連昆拉入該組織,向臺灣提供了重要情報。
劉連昆
據《環球人物》報導,劉連昆1992年成為臺灣間諜時已退休,但成為臺諜後即被封為國民黨軍隊少將。
至1999年東窗事發被判處死刑,劉連昆同時在兩岸擁有少將身份達7年之久。
7年間,劉連昆向臺灣提供大量重要情報。此案一出,震驚朝野。
然而,仍然有軍內高官沒有吸取教訓,抵禦不住金錢誘惑,妄圖以身試法。
2004年3月,空軍指揮學院院長劉廣智少將因涉及向臺灣情報機構出賣軍事情報被捕,
這也是繼劉連昆間諜案後,解放軍涉案級別最高的臺諜案。
據《社會觀察》報導,發展劉廣智成為臺諜的賈某是一名退役軍官,是臺灣間諜李運溥(2003年被公安機關抓獲)在大陸所開公司的職員。
劉廣智第一次是在無意中向賈某透露了一些情報,隨後收到大筆金錢。
雖然對此感到意外,但當他得知這是自己透露軍事情報獲得的報酬後,卻並未及時向上級舉報,而是越陷越深,最終成為一名間諜。
劉廣智
劉廣智涉嫌將屬於「絕密」的解放軍「對臺作戰計劃」、空軍主力戰機的部署和訓練詳情,以及最高領導人的絕密談話內容交給臺方。
事發後,有海外媒體推測,依照劉廣智的職位和級別,臺灣情報部門至少可以知道一些戰機的準確部署數量和基地分布情況。
通過這些至關重要的情報,臺灣情報部門便能分析出中國空軍在作戰思想、實戰準備等方面的發展變化。
2004年3月2日,劉廣智被大陸有關部門「雙規」。
據香港《鳳凰周刊》、《文匯報》等媒體披露,2004年3月1日上午,劉廣智還以院長身份出現在全院開學典禮上。
次日清晨,還有人在操場看到劉廣智在鍛鍊身體。
而在破獲劉廣智間諜案的過程中,大陸反間諜部門順藤摸瓜,還逮捕了另一名間諜——某市臺辦副主任張淮寧。
時任空軍裝備部軍官的劉廣智的兒子,也因涉案被捕。
自改革開放後,臺灣間諜到大陸活動呈現出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多以「臺商」身份為掩護進行間諜活動。
一方面,臺商投資大陸的現象普遍,以臺商身份在大陸活動不易引起懷疑和警惕;
另一方面以臺商身份「釣魚」,在開始接觸時較為自然、合乎人情,也便於其後的間諜活動。
這些「臺商」即所謂生間,是指派往對方偵察後能活著回報敵情的。
據《環球時報》報導,2003年11月30日,陳水扁在高雄「扁友會」成立大會上宣稱,
大陸在沿海600公裡範圍內共部署了496枚飛彈,其中在江西樂平、江西贛縣和廣 東梅州各部署96枚,福建永安144枚,福建仙遊64枚,且部署數量一直在不 斷增加。
這是陳水扁第一次「精確」說出大陸飛彈部署位置和具體數量。
與當年李登輝的「空包彈」如出一轍,陳水扁的這番講話,也讓大陸的安全部門高度警覺。
經調查,大陸安全部門很 快鎖定了一批行動詭秘、在有關地區出入異常的「臺商」。
飛彈均部署在偏僻的農村地區,那裡的商業活動並不活躍。
陳水扁提到的江西樂平就地處偏遠農村,經濟並不發達,幾乎沒有外地人在那裡做生意,
但有一個名叫高國寧的湖北襄樊人,在樂平開了一家小店,他的身份早就引起過安全部門的懷疑。
據國際在線報導,2003年12月2日,也就是陳水扁講話之後的第三天,
高國寧與在南京的臺灣人李運溥進行了秘密接頭,
當日,高國寧就被拘捕。經過突擊審問,李運溥這一目標也被鎖定。
李運溥
經查,李運溥系臺灣「軍情局」五處一組上校,負責執行「南華專案」。
李運溥在大陸以經營「南京實力克醫學研究諮詢部」為名,
以秘密方式指揮下屬情報員搜集情報,他的任務是每半年向「軍情局」提供60條情報。
1997-2001年,李運溥連續5年獲得「莒光楷模」(臺灣「軍情局」頒給有功情報員的稱號),號稱臺灣情報網的「王牌間諜」。
短短幾年時間就在內地發展了幾條情報鏈,實屬「能幹」。
李運溥被捕十幾天之後,廣東、福建、海南、安徽、浙江、江蘇、上海和山東8個省市的安全機關同時出動,
一舉破獲24起臺灣間諜案,共捕獲了24名潛伏在大陸進行情報活動的臺灣間諜和19名涉案的大陸人員,
摧毀了臺灣間諜機關在大陸布建的秘密情報網。
有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陳水扁本來想借捅出「大陸飛彈內幕」來煽動臺灣島內的「大陸威脅論」,
可是他沒有想到,他這幾句話使自己丟掉了在大陸的間諜網,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2003年12月22日,香港《明報》率先報導了此事,但遭到陳水扁當局矢口否認。
陳水扁很清楚,一旦島內民眾把情報人員被捕和他11月30日的講話聯繫在一起,他的選情就岌岌可危了。
12月24日,新華社證實,確實有24名臺灣間諜被抓獲。
消息一傳出,立即在臺灣社會上炸開了鍋。
然而陳水扁及臺灣情治部門仍然極力否認,可憐被捕間諜家屬求助無門。
在與這些間諜「莫名其妙」地失去聯繫後,家屬們紛紛打電話給海基會,海基會先是明確表示受理,後來又一再否認。
臺灣泛藍軍和主流媒體紛紛痛批陳水扁為了選舉,竟然拋出機密情報,完全不顧情報人員的死活,是極端自私的政客行為。
臺灣《聯合報》感慨:「臺灣當局視諜報人員如同黑社會,用完就丟,就好像杜月笙說的'夜壺',當權者都需要他們,可是用完就遠離他們,甚至糟蹋他們。」
友情提示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防止走散記得給文章點讚、轉發、在看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