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耐克還有披頭四的經典專輯,都在說「待在家裡,保持距離」

2021-01-08 界面新聞

記者 | 馬越編輯 | 牙韓翔1

疫情之下,各大品牌開始紛紛喊話了。

在曾經是地球上最擁擠的地方之一的紐約時報廣場,可口可樂上打出了一個巨幅廣告牌,上面用它標誌性的Spencerian字體寫了幾行字:「保持距離,是保持團結的最好方式。(Staying apart is the best way to stay united.)」每個字母之間還特意留了空格。

可口可樂:保持距離,是保持團結的最好方式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紐約成為全美疫情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而以往最熱鬧擁擠的紐約時報廣場也變得冷清。可口可樂這個戶外廣告創意來自其代理商Mercardo McCann,「這是我們最有標誌性的戶外廣告之一,可以幫助傳遞重要的信息。」可口可樂的一名發言人說。

紐約時報廣場 圖片來源:Vanessa Carvalho/Shutterstock疫情給全球商業帶來巨大影響,也打亂了品牌正常的營銷活動,不少項目因為整體環境變化而被延期或取消。而同時在疫情之下,品牌始終要思考的問題是,該如何與消費者溝通?

及時調整傳播方案、利用自身巨大的公眾影響力來號召民眾,可以說是一種疫情之下品牌營銷的方式。而在現階段,大部分品牌所號召的主題不外乎是「保持距離,待在家裡」。

如我們之前報導的,巴西麥當勞最近在社交媒體中曬出一張更新的麥當勞logo:M的兩邊被拆出了一定距離,目的是為了建議消費者「為了今後更好地相聚,暫時先保持距離一段時間」。

麥當勞的金拱門分開了除了可口可樂之外,美國社區網站Reddit的聯合創始人Alexis Ohanian也在近日購買了位於紐約時報廣場的廣告牌,鼓勵人們儘可能待在家中,避免傳播新冠病毒。宣傳標語也是很直接了:「宅家就是保命(Staying home means saving lives)」。

Reddit:宅家就是保命。耐克則發起了一項「在室內鍛鍊,為整個世界而戰(Play inside, play for the world)」的營銷活動,號召消費者加入耐克的會員計劃(NTC,Nike Training Club),而這項目服務包括室內鍛鍊、訓練計劃以及專業教練的指導。一些世界頂級運動員,比如蘇·伯德(Sue Bird)、泰格·伍茲(Tiger Woods)、塞雷娜·威廉士(Serena Williams)和C羅等都在社交網絡上發布了相關動態。

耐克:在室內鍛鍊,為整個世界而戰。也有更有創意的方式。

洛杉磯的廣告公司Activista給一系列經典專輯重新設計了封面,從搖滾、嘻哈到流行音樂。其中則包括披頭四樂隊最為經典的一張專輯《Abbey Road》的封面——約翰·列儂(John Lennon)、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和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一行人走在斑馬線上,而這個造型後來也被無數人模仿。

不過按照目前的情勢,幾個人的距離還是太近了——經過修改的封面,幾個人的距離變遠了。

按照同樣的創意,不少樂隊專輯封面也改頭換面了,湊在一起的人們隔開了足夠的安全距離。

「最初的想法是製作電影海報,」廣告公司Activista的創始人之一Paco Conde表示,想通過流行文化的方式傳遞信息,「但我們認為,專輯封面可能是一個簡單的視覺解決方案。選擇主要的標準是封面要足夠具有標誌性,讓全世界的人一眼就能認出來。」

相關焦點

  • 以貌取樂:淺談披頭四的專輯封面
    其實聽的東西都是音樂,流媒體當然大有益處,但是相較起來我總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一個是收藏的快感沒有了,還有一個就是人們似乎不再那麼考究專輯封面的製作了,說得籠統點就是藝術包裝吧。想想看其實也正常,畢竟現在的音樂,炒作的因素越來越多,加之數字流媒體提供的便利,足不出戶你就可以免費聽到無數的音樂。
  • 彼得傑克遜新片"披頭四回歸"北美定檔
    《披頭四樂隊:回歸》講述披頭四如何錄製出經典名曲&專輯《Let It Be》。這部作品的素材源自長達55小時的此前未曝光錄像,包括披頭四在錄音室中製作的少見畫面,拍攝時間為1969年1月2日-31日。
  • 彼得·傑克遜新拍的披頭四紀錄片讓人淚目
    很多年前,披頭四樂隊就曾入駐搖滾名人堂。在今年年底封面新聞舉行的2020名人堂評選中,這支偉大的樂隊也毫無爭議地入圍。12月18日,前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全新原創專輯《McCartney III》發布,引發樂壇轟動。
  • 披頭四樂隊你真的了解嗎?
    披頭四樂隊披頭四在搖滾樂史上的傳奇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搖滾樂最受歡迎的上個世紀60年代恰好就是披頭四的時代。搖滾樂在當時的普及度是流行樂佔領大部分市場的現在難以想像的,可以說在當時搖滾就是音樂的代名詞。4月19日在世衛與「全球公民運動」共同舉辦的「一個世界團結在家」特別慈善音樂會中保羅演唱了《Lady Madonna》。
  • 披頭四經典電影《黃色潛水艇》將上線YouTube重映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據外媒報導,英國傳奇搖滾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的經典電影《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將於北京時間4月26日零點在YouTube的官方頻道重映。《黃色潛水艇》是披頭四樂隊繼《A Hard Day’s Night》《Help!》《Magical Mystery Tour》後的第四部電影,是1968年以披頭四樂隊系列歌曲為主題的一部奇幻動畫電影。
  • 哈裡王子與搖滾樂隊合作 街頭模仿披頭四專輯封面
    來源:新浪娛樂哈裡王子與搖滾天團邦喬飛合唱哈裡王子與搖滾天團邦喬飛合唱模仿披頭四經典唱片封面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雖已卸下英國皇室重要成員身份,哈裡王子與妻子梅根仍然是最受關注的焦點,哈裡王子最近曬出與搖滾天團邦喬飛合唱的影片
  • 彼得傑克遜新片"披頭四回歸"首曝視頻 大量從未曝光畫面 明年8月27...
    《披頭四樂隊:回歸》講述披頭四如何錄製出經典名曲&專輯《Let It Be》。這部作品的素材源自長達56小時的此前未曝光錄像,包括披頭四在錄音室中製作的少見畫面,拍攝時間為1969年1月2日-31日。
  • 關於披頭四樂隊,你可能不知道的事兒
    如果你是披頭四的樂迷,你一定會對艾比路、Hey Jude、佩珀軍士和屋頂演唱會如數家珍,甚至最近還入手了一套樂高牌黃色潛水艇模型。但是你很可能並不確定喬治·哈裡森長什麼樣兒,披頭四和後披頭四時代的他都做了些什麼。這也難怪,他是最沉默也最神秘的披頭四,他像一座孤島,透著獨有的微光。
  • Rolling Stone大揭秘:真的是小野洋子搞垮了披頭四?
    紀錄片於1970年5月首映,也是保羅宣布披頭四樂隊解散後的幾周。經典紀錄片《Let It Be》開頭樂隊四個人都拒絕出席首映禮。不久,列儂寫了一首歌叫做《God》,宣布:「我不相信披頭四樂隊。」1970年之後,《Let It Be》很快就從電影院中撤出,幾乎很少有人去看。
  • 「披頭四」成員George Harrison
    據英國《星期日郵報》(Mail on Sunday)報導,前披頭四監製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對該報透露說:「喬治意志堅強,他知道自己很快會死,但他都能接受。」  喬治近年一直與癌症鬥爭。1998年,他曾接受喉癌治療,並認為此症是他吸菸所致。
  • 彼得·傑克遜新片《披頭四回歸》首曝視頻,明年8月27日上映
    彼得·傑克遜2014年結束《霍比特人》三部曲後,彼得·傑克遜6年沒執導過真人電影,繼《他們已不再變老》後,他的新作《披頭四樂隊:回歸》依舊是紀錄片。這部作品被迪士尼買下,將於2021年8月27日北美上映。
  • 沒有漢堡就沒有披頭四,漢堡要直播慶祝披頭四成立60周年
    在這裡,他們遇到了林戈·斯塔爾;在這裡,他們打造出了屬於披頭四的音樂風格;在這裡,他們決定採用當時時髦的新髮型,成就了披頭四的標誌髮型。也許正如約翰·列儂所說:「我們在漢堡成人,而不是在利物浦。」全球最著名的披頭四研究學者馬克·勒維森確信:「沒有漢堡,就沒有披頭四。」
  • 「披頭四」的英國地標
    最近,英國《衛報》上的一則消息說,經典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在倫敦艾比路(Abbey Road)上的經歷,將要被改編成音樂劇,於2016年4月1日在英國皇家艾爾伯特音樂廳舉行。
  • 《昨日奇蹟》如果世界上沒有披頭四樂隊
    今天推薦一部英國導演丹尼·博伊爾的作品《昨日奇蹟》,導演的名字大家或許不怎麼熟悉,一說其他作品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他也是豆瓣口碑佳作《猜火車》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導演。披頭四樂隊作為上世紀精神文化的象徵,影響了整整幾代人,當樂隊解散後狂熱粉絲甚至衝到約翰列儂家裡行刺,作為落魄歌手的傑克瞬間有了新想法,根據記憶來寫出披頭四的經典音樂傳播的同時還可以賺錢。
  • 《 The Beatles, Tomorrow 》明日披頭四世界巡迴展
    即將於2018年3月24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2號館舉辦的《The Beatles, Tomorrow》明日披頭四世界巡迴展,透過傳世的經典音樂,透過上百幅全球限量珍貴的影像記錄,以及多維度經典披頭四展品,帶領所有人重溫美好的六十年代,重溫音樂歷史改變的那一刻。
  • 「披頭四」和鮑勃·迪倫的音樂革命
    在上世紀50年代,大部分人都認為英國流行文化已死,太陽底下無新事的時日已經太久。直到1963年,變化的曙光漸現:搖滾出現,「憤怒的年輕人」(the Angry Young Men,一支由工人階級劇作家和小說家組成的創作團隊)、波普藝術、商業化的電視相繼出現。
  • 大名鼎鼎的日本作家都愛披頭四丨夜問
    從組建披頭四到solo發歌,約翰·列儂一直是人們目光的中心。披頭四對上世紀60-70年代的全世界年輕人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比如中國的近鄰日本。1966年夏天,披頭四樂隊到日本武道館公演,此前還有人質疑在「武道館」開演唱會是否不妥,但最終還是被狂熱的歌迷們佔據。
  • 披頭四(Beatles)用一場東方之旅影響世界 快樂密碼空間
    披頭四的四位成員,從樂隊的靈魂約翰·列儂(John Lennon),到樂隊的中堅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喬治·哈裡森(George Harrison)、林格·斯塔爾(Ringo Star),他們的外表看起來都溫文爾雅,稚氣未脫,但內心裡卻蘊藏著西方早期「嬉皮士」運動中反主流的理想主義,以及改變世界的強烈念頭。
  • 索菲·特納號召大家待在家裡,而「黃蜂女」伊萬傑琳·莉莉遭到抨擊
    索菲·特納號召大家待在家裡,而「黃蜂女」伊萬傑琳·莉莉遭到了大家的抨擊!索菲·特納在伊萬傑琳·莉莉面前投下陰影,要求人們呆在家裡,不要「他媽的傻」。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美國政府現在試圖通過要求人們自我隔離和保持社會距離來控制病毒。然而,因出演《蟻人》而出名的女演員伊萬傑琳·莉莉暗示,她不會這麼做,伊萬傑琳·莉莉對外表示她「重視自由」勝過生命。當莉莉暗示她一直過著正常的生活,甚至還帶孩子出去玩時,她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