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軍、英國奴隸販、比利時前國王…為何一個個雕像被「推倒」?

2020-12-16 騰訊網

在這場由一名非裔美國人之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和反暴力示威活動中,抗議者的怒火為何延燒向歷史人物雕像?

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非裔男子弗洛伊德死亡事件,不但揭開了美國社會的傷疤,也點燃了世界許多地方反抗種族歧視的怒火。加拿大、英國、紐西蘭、荷蘭、愛爾蘭、日本、韓國……出現抗議示威活動的國家名單越來越長。在「火與怒」席捲全球多地近兩周後,抗議者近日又將矛頭對準了一些歷史人物雕像。據多家外媒報導,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美國、英國和比利時接連出現抗議者破壞雕像的事件。這些雕像的主人公是誰?而抗議者的怒火又為何延燒到這些不會動的雕像上?

抗議者破壞雕像事件接連出現

當地時間7日晚些時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多家網站頭條都在刊登同一個消息——在英國布裡斯託7日反種族主義示威中,示威者推倒了17世紀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

BBC報導稱,在7日布裡斯託的反種族主義遊行活動中,示威者用繩索拽倒了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銅像,對其進行塗鴉、踩踏,並將其推入河中。現場視頻顯示,示威者還模仿弗洛伊德被警察「膝蓋鎖喉」的場景,用膝蓋抵住科爾斯頓雕像的喉部。

同一天,類似的情景也出現在比利時。美國《新聞周刊》7日報導稱,該國多個城市的示威者將利奧波德二世國王的雕像作為目標。美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報導說,在比利時根特市,這位昔日國王的半身雕像被塗上了紅色油漆,上邊還寫有「我無法呼吸」字樣。而比利時安特衛普市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也同樣遭到破壞。

《新聞周刊》還稱,當地時間7日,示威者聚集在布魯塞爾,有人站在這位前殖民時代國王的雕像基座上,有人則圍在四周,示威者高呼「兇手」。

從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還能看出,有人手裡還展示著剛果(金)國旗。

而此前一天,也就是當地時間6日晚間,一群示威者在美國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市拉倒一座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將軍的雕像。據里奇蒙警方發言人的說法,被拉倒的是門羅公園(Monroe Park)裡的威廉斯•卡特•威克卡海姆(Williams Carter Wickham)的雕像。

現場照片和視頻顯示,紅色油漆狀的東西濺在雕像身上。《里奇蒙時報》稱,雕像身上繫著一根繩子,它被拉倒後,有人甚至在上面小便。另據美國《新聞周刊》報導,照片還顯示,雕像的基座被破壞,上面被印上「黑人的命也是命」字樣。

雕像的基座被破壞,上面被印上「黑人的命也是命」字樣

雕像主人公何許人也?

在這場由一名非裔美國人之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和反暴力示威活動中,抗議者的怒火為何延燒向歷史人物雕像?先來了解下雕像的主人公。

綜合英國《衛報》等多家媒體的介紹,愛德華•科爾斯頓是17世紀著名的奴隸販子。1680年,科爾斯頓成為當時壟斷奴隸貿易的皇家非洲公司(Royal African Company)的成員。報導稱,1672年至1689年,科爾斯頓所在的公司從非洲向美洲運送了大約8萬名奴隸。

這些奴隸還包括婦女和兒童,他們的胸口被印上皇家非洲公司的首字母RAC,然後被趕到船上,開始一場噩夢般的航行。他們在船上被緊緊銬在一起,躺在自己的糞便中。由於糟糕的衛生條件、脫水、痢疾和壞血病,2萬多人在前往美洲的途中不幸死亡,而屍體則直接被扔出船外。

如此大規模的人類災難卻讓科爾斯頓變成富翁。1721年去世前,他將財富遺贈給慈善機構,因此他的「遺產」仍然可以在布裡斯託的街道、紀念館和建築物上被看到。更可笑的是,科爾斯頓的「善舉」還在遊行和教堂儀式中被紀念;學校的孩子們在儀式典禮上向他致敬;他的雕像被矗立在市中心,上面刻著「紀念這座城市品德最高尚、最睿智的兒子之一」的字樣……

「我知道拆除科爾斯頓雕像會引起意見分歧,就像雕像本身多年來引發的爭議一樣。」布裡斯託市市長馬文·裡斯(Marvin Rees)說。

《衛報》稱,這座建於1895年的青銅雕像長期以來一直是人們憤怒的焦點,人們對這座城市在奴隸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憤怒。

一份要求拆除這座雕像的請願書已經獲得超過11000個籤名。「雖然歷史不應該被遺忘,但這些從個人奴役中獲益的人不配獲得雕像的榮譽。這應該留給那些帶來積極變化、為和平、平等和社會團結而奮鬥的人。」請願書這樣寫道。

而布裡斯託也已採取行動將科爾斯頓的名字慢慢從這座城市抹去。該市最大的音樂廳科爾斯頓大廳(Colston Hall) 2017年宣布更名。2018年,科爾斯頓的一幅畫像也被從市長辦公室移走。

與科爾斯頓奴隸販子的身份不同,比利時破壞的雕像主人公身份是國王。這位利奧波德二世國王於1865年至1909年執政,他曾在非洲對剛果進行野蠻殖民和剝削。雖然過去比利時國內要求拆除這位國王雕像的努力均以失敗告終,不過網上的一份請願書如今已經獲得近6萬人籤名。

而前一天在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市被推到的雕像主人公威克卡海姆,則是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將軍。根據公開資料,生於1820年9月21日的威克卡海姆,曾是律師、農場主、政治家以及切薩皮克和俄亥俄鐵路公司的總裁,也是美國南部邦聯準將。《里奇蒙時報》稱,這座雕像自1891年矗立在此。

值得一提的是,《紐約每日新聞》透露,威克卡海姆的兩名後代2017年曾要求市長拆除這一雕像,不過這一要求被否決。「首先,我希望你們明白,作為一名種植園主、將軍和實業家,威克卡海姆對通過剝削被奴役的人積累權力和財富毫無歉意。」這兩名後代在一封信中寫道,「其次,我們希望我們的聲音能夠強調一種共鳴:這些雕像早就該被移除了。」

抗議者的創傷能撫平嗎?

「很受傷。」每次經過利奧波德二世雕像時,布倫達·奧丁巴(Brända Audimba)都有這樣的感覺。《新聞周刊》說,奧丁巴的母親是剛果人,清楚了解這位國王對自己祖先所造成的傷害,她說自己是在利奧波德二世雕像的陰影下長大的。

報導還提到,一些抗議者長期以來一直批評美國南部廣泛存在的紀念南方邦聯士兵和領導者的雕像。

在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同樣表示,類似威克卡海姆這樣人物的雕像在美國內戰結束後仍然在南方矗立,說明黑人的附屬地位始終沒有在南方被消除。黑人對在歷史上給他們帶來巨大創傷的符號性人物給予一種徹底的摧毀,某種程度上是還給黑人以正義,也是種族主義泛濫帶來的必然後果。

談到美國種族問題現狀時,李海東表示,目前正值美國國內「白人優越論」價值觀和多元主義價值觀激烈碰撞的一個關鍵時刻。而在多元價值觀中很重要一點,就是尊重少數族裔的合法權利和他們的語言文化傳統。而黑人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有助於推動當下美國多元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是合乎時代趨勢的一種作為。

對於英國、比利時等國家出現的類似事件,李海東認為,這反應出來當代西方社會內部一些以往受漠視群體要求公平正義對待的正義之聲,他認為這是合理的。

相關焦點

  • 殖民剛果(金)的比利時前國王及英國奴隸販子的雕像,移走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席捲美國與歐洲多地的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中,多座歷史人物雕像成為目標,或遭塗鴉或被拽倒。美國《紐約時報》9日報導稱,比利時安特衛普一個公共廣場上一座利奧波德二世國王的雕像當天被拆除移走,這座雕像有著150年歷史。《紐約時報》稱,19世紀末,利奧波德二世的軍隊佔領剛果(金),實行的剝削制度曾導致當地數百萬人死亡。
  • 還有比利時!示威者爬上殖民時期國王雕像,揮舞剛果(金)國旗高喊...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過去的周末,美國內戰期間南方邦聯將軍雕像、17世紀英國奴隸販子雕像接連被示威者推倒,位於比利時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也未能倖免,該國多地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雕像成為示威者的攻擊目標:被塗紅色油漆,寫上「我無法呼吸」字樣,還有示威者爬上雕像高呼「兇手」……美國媒體提到
  • 美國這一幕,像極了17年前美軍推倒薩達姆雕像……|圖說
    文/七隻小狼在當地時間6日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進行的抗議活動中,一小群示威者推倒了位於當地門羅公園內的威廉·卡特·威科姆將軍雕像。威科姆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曾出任南方邦聯軍的騎兵將軍,很多非裔美國人及反種族主義人士一直視該雕塑為「帶有壓迫和不平等的種族主義象徵」。除了威科姆外,包括哥倫布、羅伯特·李、愛德華·卡馬克、查爾斯·林恩、弗蘭克·瑞佐等等在美國歷史上有種族主義背景的人物雕像都遭到了破壞。這股推倒雕像之風,很快跨越大洋,傳到了歐洲國家。
  • 歐美多國颳起「推倒歷史人物雕像」風潮
    美國民眾推倒了一尊南方聯邦總統戴維斯雕像  英國「奴隸販子」,美國南方邦聯將軍、南方邦聯總統,比利時國王……一個接一個雕像在歐美街頭被推倒。  距離戴維斯雕像只有幾個街區的南方聯邦將軍羅伯特·李的雕像則在上周被該維吉尼亞州州長諾薩姆下令拆除。這一決定獲得李後代的同意。   而在戴維斯雕像倒下的前一天,里奇蒙的一座哥倫布雕像被推倒並縱火焚燒,最終被推下湖裡。哥倫布在波士頓的雕像則被抗議者「斬首」。批評者稱,哥倫布在開發新大陸的同時,也導致美國印地安人文明的毀滅。
  • 「奴隸商人」被「推倒」之後,這些英國雕像仍然屹立
    公共雕像因其指向的歷史事件與人物而在人們心中激起強烈情感。近日,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世界各地的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在英國等地,一些名人雕像因為「種族歧視」的譴責而被人推倒。這些事件發生後,英國《衛報》評論員喬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撰文了列出了他心目中的英國十大雕像,讓人們看到更多經典雕像本身的魅力和價值。
  • 美南方將軍雕像被推倒後,阿拉巴馬大學宣布移除3座南方邦聯成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全美騷亂已持續兩周,多座南方邦聯軍官的爭議性雕像也接連「倒」下。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地時間6月8日,美國伯明罕阿拉巴馬大學宣布,他們將移除校園內紀念南方邦聯成員的3座紀念碑。
  • 「奴隸商人」被「推倒」之後,這些英國雕像仍然屹立|吉莉安·韋英|...
    公共雕像因其指向的歷史事件與人物而在人們心中激起強烈情感。近日,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世界各地的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在英國等地,一些名人雕像因為「種族歧視」的譴責而被人推倒。這些事件發生後,英國《衛報》評論員喬納森·瓊斯(Jonathan Jones)撰文了列出了他心目中的英國十大雕像,讓人們看到更多經典雕像本身的魅力和價值。
  • 推倒17世紀奴隸主雕像、焚燒美國國旗……星期天全球大規模抗議持續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中新社·華輿訊 據美國中文網綜合報導 全球抗議明州非裔弗洛伊德之死的示威浪潮周日仍在持續
  • 美國奴隸解放日這天 抗議者拉倒並點燃首都的南方將軍雕像
    來源:海外網抗議者正在點燃雕像(圖源:路透社)海外網6月20日電因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全美抗議浪潮仍在繼續。當地時間6月19日是美國的奴隸解放日,這天晚上,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抗議者拉倒並點燃了首都唯一的一座南方邦聯將軍的雕像。
  • 奴隸主的雕像被推倒,哥倫布躺槍,什麼時候拆華盛頓雕像?
    《太陽報》報導,英國商務大臣表示,他認為「任何奴隸販子都不該有雕像」,起因是在英國布里斯托,聚集的民眾將奴隸販子愛德華·科斯頓的雕像推倒投入水中,這一行為在英國政界人士和民眾中引起激烈討論。倫敦市長要求拆除紀錄奴隸主的雕像、牌匾,並更改那些與奴隸販子有關的倫敦街道名稱,他說,這些觀念和名字不能反映2020年的倫敦。本來拆除一些奴隸販子的雕像也沒什麼,畢竟他們販賣黑奴即便在當時也不能說是一種高尚的行為,確實不配被這樣紀念。但現在發展到讓哥倫布躺槍的份上就比較搞笑了。
  • ...佩洛西呼籲快拆國會大廈這些雕像|愛德華·科斯頓|美國_歷史|...
    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George Perry Floyd)之死引發的抗議示威浪潮席捲全美,還蔓延到了歐洲多個國家。近日,歐美部分抗議者們發起了一項新的運動,推倒涉及種族主義的雕像。6月10日,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聖保羅的州議會大廈前,示威者用繩子將克里斯多福·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的雕像拉倒。示威者將兩根繩子綁在哥倫布雕像的脖子上。
  • 美前總統格蘭特雕像被推倒 曾率北方軍隊推翻奴隸制
    現場民眾用繩索拉扯雕像(圖源:推特)海外網6月21日電 美國媒體20日消息稱,一座紀念美國前總統、內戰時期北方聯邦將軍尤裡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的雕像被反歧視抗議者推倒。近期,南方邦聯人物雕像成為抗議示威的重點對象,但是作為率領北軍推翻奴隸制的將軍,格蘭特雕像被推倒在抗議潮中顯得尤為特殊。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9日,美國舊金山的超400名民眾舉行了「六月節」慶祝活動,紀念奴隸制被推翻。然而,一座位於金門公園的格蘭特雕像卻被眾人用繩子拉下了底座。
  • 美國紐奧良奴隸主雕像被示威者拉倒,丟進密西西比河
    繼英國奴隸販子的雕像被示威者拉倒扔進河裡以後,當地時間13日,美國也出現了相同的一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13日,美國紐奧良的示威者把商人兼奴隸主約翰·麥克多諾的雕像拉倒後,將其運到密西西比河畔並丟入河裡。
  • 李將軍雕像,美國種族問題的靶子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高風】隨著「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在美國的發酵,塵封在歷史中的「奴隸主」雕像,被人們揚言「推倒」。南北戰爭時南方邦聯首都——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市紀念碑大道上的羅伯特·李將軍雕像,再次成為眾矢之的。6月4日,維吉尼亞州長洛瑟姆宣布,將順應抗議者要求拆除這座著名雕像。
  • 廢除前國王雕像 比利時國王首次因殖民史向剛果表「遺憾」
    據外媒報導,比利時前國王利奧波德二世(King Leopold II)的雕像周二被拆除,比利時現任國王對殖民歷史表達了「最深切的遺憾」。利奧波德二世被認為對數百萬非洲人的死亡負有責任。
  • 紐西蘭一市政府主動拆除英殖民時期軍事指揮官雕像,群眾歡呼
    連日來,從美國內戰南方邦聯將軍到17世紀英國奴隸販子,從比利時殖民時期國王到英國首相邱吉爾,多地歷史人物雕像被推倒;HBO南北戰爭題材電影《亂世佳人》、英國知名喜劇《小不列顛》等影視作品相繼被「下架」;美國谷歌公司,準備將其程序中「黑名單」和「白名單」一詞,用更加「種族中立」的詞語替換掉
  • 美國抗議人數創紀錄!英國抗議者推倒奴隸販子雕像、點燃國旗!全球...
    鮑澤稱,「聯邦警察向在民宅前和平抗議的美國民眾推進。如果你們與我一樣,看到喬治·弗洛伊德的遭遇,看到生活並不是世界看到的那個樣子,你們就應該大聲喊出來,要求更多的公正與和平。」抗議帶來不可避免的群聚活動,為美國本不樂觀的疫情雪上加霜。
  • 美國人「瘋了」,示威活動演變成無差別攻擊,把開國元勳雕像推倒
    反種族歧視怒火還在美國多地蔓延,美國《俄勒岡人報》報導,抗議者14日在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傑斐遜高中,推倒了美國第三任總統託馬斯·傑斐遜的雕像。據報導,傑斐遜高中是14日遊行的起點,遊行的示威者抗議警察暴力執法。
  • 國際觀察|向雕像開火!佩洛西呼籲移除國會大廈11座南方邦聯人物塑像
    據悉,羅伯特·李將軍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軍隊的靈魂人物。由於南方軍隊支持奴隸制度,外界對羅伯特·李是否支持該制度有著很大爭議。克里斯多福·哥倫布雕像在波士頓慘遭「斬首」。17世紀的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被推入河中。歐美多國爭議人物雕像遭到「毒手」同樣的事也發生在大洋彼岸的英國。在英國,多座奴隸主雕像被拆除,邱吉爾雕像被塗鴉。
  • 美國華盛頓雕像被推倒,示威者點燃國旗蓋雕像上
    原標題:美國華盛頓雕像也被推倒,示威者點燃國旗蓋在雕像上當地時間6月18日夜間,數百人聚集在美國波特蘭市東北部德裔美國人協會草坪前舉行和平示威,草坪上矗立著一座開國元勳、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