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的非正常死亡」|百家故事

2021-01-19 視覺志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作者|不一

2014年,身高167cm的男孩亞諾,因為身高而自卑,於是說服父母,前前後後花了16萬,通過「斷骨增高」成功「長高」了7.2cm。

什麼是「斷骨增高」?

又名「肢體延長術」,通過骨科截骨術,把小腿或大腿截斷,然後用牽拉的方式,讓骨頭增生再長上。

有人圖解了詳細的過程:

首先在腿上鑽一個小孔

再將金屬棒插入脛骨

隨著骨頭的「生長」插入固定鋼釘

被反向牽引的斷骨

根據每個人組織再生能力和特點

每天以0.5毫米至1毫米的速度將肢體緩慢地延長

因為要把骨頭鋸斷,再人為地強行拉長,而腿部的神經、血管、肌肉、皮膚都得隨之拉長,所以這種手術蘊含的風險極大。

骨外翻、骨髓炎、血管損傷、膝關節僵硬、甚至癱瘓.....都是可能會出現的風險。

這本是為肢體畸形患者所做的矯正手術,主要適用於小兒麻痺後遺症、天生或是因車禍等事故造成兩腿長短不一的患者。

本是不得已而為之。

而不知從何時起,「斷骨增高」卻成為了一項讓不少人為之嚮往的美容項目。

因為高風險,我國對其管理極其嚴格。

衛生部早已明確表示:要求肢體延長術必須在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並嚴禁用於美容項目。

但依然有不少人想法設法,甚至到花重金到國外做手術,只為那一雙大長腿。

大長腿,高挑的身材,聽上去固然誘人,但這背後的代價卻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開頭提到的男孩亞諾,在床上躺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拆掉了腿上的架子,個子是長高了,但行動卻再也不如之前靈活,而且面臨骨外翻、足弓塌陷等一系列問題;

2004年,一個24歲的姑娘做了增高手術,一年之後,她如願「長高了」,但卻再也無法正常的行走:上下樓要拖著腿挪,走起來是一跛一跛的,疼痛也始終不曾消失......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想要變美,也是大多數人共同的追求,這無可置喙,然而用健康甚至生命買單的「美麗」,真的值得嗎?

/01/

這兩年能「瘦身塑形」的束腰格外的火。

小小束腰簡直成為無所不能的寶藏存在。

一張張買家秀賣家秀都在詮釋著想要「小蠻腰」,其實很簡單。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束腰」,源於歐洲,在今天,已經被視為如纏腳一樣的陋習。

今天的「束腰」雖然沒有曾經的歐洲那般瘋狂,但所帶來的傷害卻仍不容忽視。

有產後媽媽佩戴網紅束腰一周後,不僅沒有很好地恢復身材,反而出現漏尿現象,去醫院檢查才發現,不止是漏尿,還有陰道內壁膨出和內臟下垂。

束腰的本質,實際是通過外力擠壓腰部,視覺上看上去或者「瘦了」,但該存在的脂肪依然存在。

如果為了「塑形瘦腰」,長期佩戴,不僅無法達到減脂的目的,反而會造成肋骨變形、內臟移位等損傷。

一位網友對「束腰」的評論說得極對 —— 只是「配菜」。

想要參加活動,需要短時間內縮小腰圍,可以佩戴;

但要把它當日常主食,時間久了,身體就要垮了。

/02/

還有一些姑娘,為了更快更方便的獲得好身材,將目光投向了減肥藥。

然而無數慘痛的代價已經把減肥藥背後赤裸裸的現實展現了出來。

《今日說法》有一期,始終印象深刻 ——一個女孩的非正常死亡。

26歲的準新娘小君,為了拍結婚照的時候更好看,於是在網上購買了一種「減肥藥」,據說可以迅速瘦身。

然而如願快速瘦下來的小君並不知道,她所服用的減肥藥裡還有精神類藥物,過量服用則會導致死亡。

服用減肥藥後

小君常常感到心率不齊,還多次暈倒

在又一次的暈倒後

小君再也沒睜開眼

這個26歲姑娘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如花的年紀

而猝死的原因和她吃的減肥藥有著直接關係

而小君並不是個例。

常州一女子因服用含禁用成分的減肥藥,多次出現大小便失禁;

16歲的女孩小雨,因為服用三無減肥藥,心臟驟停,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湖南一女子10年吃了30多種減肥藥控制體重,心臟比正常人大3倍,身體已經出現了不可逆的損傷......

這減的不是肥,根本就是命。

五花八門的減肥藥依靠精美的包裝與誇大的減肥效果誘惑著無數姑娘,越來越多的女孩的錢包與身體被一粒粒小藥丸榨乾。

/03/

一位醫生曾表示:這些年,接診神經性厭食症患者逐漸增多。

為了減肥,很多人瘋狂節食,一天甚至只吃很少的水果,瘦是瘦了,卻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患上了厭食症;

曾經是拉拉隊員的18歲女孩苗苗,總覺得自己比別人胖一點,於是想通過少吃來減肥,結果卻患上厭食症,身體日漸虛弱,正常行動都變得困難,甚至進入ICU,性命堪憂。

除了節食,還有甚者,為了控制自己的飲食達到減肥的效果,選擇催吐、切胃。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曲解了「減肥」。

減肥的本質是讓你回歸身心健康,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最終讓自己的生活模式變得比瘦子還健康。

你的精神狀態,你的身體素質,才是減肥應該關注的東西,而不僅僅是那個數字。

這個社會對於「美」的定義有時候很狹隘。

「高」,「白」,「瘦」

「螞蟻腰」,「天鵝頸」,「筷子腿」

.....

無數人為了別人眼中的標準為難自己的身體,卻忽視了「美」不是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而是要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正如卓別林所言:

當我開始真正愛自己,我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不論是飲食和人物,還是事情和環境,我遠離一切讓我遠離本真的東西。從前我把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這是「自愛」

懂得愛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你堅持自我,活出了自己的樣子,自然而然就美了起來。

相關焦點

  • 一個社會性死亡女孩的朋友圈。|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感謝吳女士授權視覺志採訪發布圖片來源 吳女士本人 及網絡作者 | 簡七七因被造謠而社會性死亡是很輕易的事,這一現象,曾在八年前的印小天身上應驗過。
  • 哈利·波特,一個有點鬧心的40歲生日|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鳳凰社》《混血王子》《死亡聖器》一部比一部暗無天日。羅琳自己也證實魔法世界是「現實的鏡像」:「哈利·波特一個主題是:世界殘酷,哈利的世界和我們的一樣殘酷。」4羅琳用一個兒童故事高明、殘忍地預告:「哈利從現實逃進另一個世界,以為某處有個出口供他逃出生天,其實沒有。無論有沒有魔法,人性就是人性。」好在,哈利還是哈利,如《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製片人大衛·海曼的第一印象一樣,「有難以言說的善良」。
  • 「奧利給」的背後,看見黃春生|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在這則3分28秒的視頻中,口號早已火遍全國的「奧利給大叔」穿著熨帖的中山裝,站在聚光燈下。據在場的工作人員回憶,小小的攝影棚回音特別大,當他喊出那句經典臺詞「加油,奧利給」時,棚裡每個人都記得那種震顫,「特別大聲,特別有活力」。視頻最後,字幕上打出了大叔的名字——演講人:黃春生。
  • 你手機裡的表情包「小胖」,也長大了。|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文中圖片來源 網絡作者 | 柚子一位作家說過,每個普通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錢志君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件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那是網絡並不發達的2002年。
  • 「非正常死亡」英語老師在家被捅三十刀,兇手抓到後卻無法被判刑
    「非正常死亡」保鮮膜裹屍記:捅上三十刀,再給屍體降降溫第二天負責偵查的同事就摸上來不少情況死者男友朱浩周六上午去過張小琴住處,約中午12點離開,參加了公司的一個飯局。據周圍人反映,近期二人時有爭吵,估計和買房子有關。此外,近期有一個叫鄒昊陽的學生前幾天和張小琴起了爭執,鬧得比較厲害。鄒昊陽家裡是當地有名的暴發戶。鄒昊陽整天不學無術,愛打遊戲。
  • 「非正常死亡」工地無名顱骨案
    前文回顧:「非正常死亡」為了避邪,殺人犯在腦子裡種了一棵桃樹我取出工具,把顱骨上的那枚鋼釘取了下來,這看起來就是一枚普通的鋼釘,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王猛時不時瞅一眼牆上的表,我猜他一定是餓了。根據桃樹的年齡就可以推斷死者的大致死亡時間。」但李箏很快又搖了搖頭,「萬一是桃樹長出來以後再埋的頭顱呢?」我把手中的桃樹枝幹放在牆角,轉身看著李箏,「你再想想。」李箏剛要說話,王猛打斷了她,「想啥啊,連我這不愛動腦筋的都猜到了。
  • 網紅鐘薛高的「去紅」之路|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僅成立兩年多的鐘薛高,是第一個進入天貓超級品牌日的雪糕品牌,無論誰看,都是很好的成績。品牌諮詢的過往工作經驗,讓他做出一個決定——雙十一推出,不打折,用以做大品牌聲勢。最終結果是,兩萬多支厄瓜多粉鑽,一上線就很快賣斷。「我們那年可能是唯一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商家。也很感謝天貓小二,他們對我們當時的做法非常支持,說你們按照你們的品牌邏輯去做,不是非要打折。」林盛後來回憶說。
  • 中國式「不好好說話」實錄|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明明可以溫和講述,卻總是反問,明明是關心,說出來的卻是責備——不好好說話,成了許多中國家庭的日常頑疾。上周六,我們發起了一次關於「不好好說話」的徵集,一個晚上,便收到了近600份、總字數超過10萬字的反饋。
  • 外婆在廚房寫作|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60多歲時,楊本芬坐在廚房的矮凳上,開始寫一本關於自己母親的書,《秋園》。這是一本薄薄的、磚紅色封面的小書。它寫了一個家庭在百年中的隨波逐流、掙扎求生,寫了許多普通人的生生死死。楊本芬知道,她寫出的故事如一滴水,最終將匯入人類歷史的長河。
  • |百家故事
    #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作者丨羅發財最近,看到有女性醫護人員為了支援武漢被集體剃成光頭。這些女孩子面對疫情沒有怕過,但面對剪刀、面對光頭,卻悲傷大哭。無數在她身邊的人說:「七十幾歲的老人了,做起事來還是那麼不分晝夜。」應該說:她是個強大的女人。而不是反問:她一個女人竟然這麼強?
  • |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網絡作者丨山野《莊子》曾說過一句話:「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歿於殺。」 細思極恐,人總是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發生狀況。恰恰是這樣的資歷,讓人們下意識地以為女孩是極限運動領域大神,足以讓人敬佩。可在翼裝飛行圈子內,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有人認為:在幾年內學習了四五項極限運動,恐怕難以練到精湛的地步。500次跳飛次數,或許也並不算非常多。很多大神級別的飛行員,跳飛次數高達四五千,甚至還掌握著「空氣動力學」原理。
  • 「非正常死亡」粉色殺人狂:我想當醫生,只好拿活人做實驗
    上文回顧:「非正常死亡」人彘!破獲連環碎屍案後,警察集體去看了心理醫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蘇虹案發生三周後,又發生了一起大案。在崇山腳下一個背陰的石坑內,有人發現了幾個黑色塑膠袋,裡面裝了人的四肢。
  • 曾寶儀:在心裡私奔|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曾寶儀喜歡樹。和團隊出外景,她會突然獨自跑開,在路邊挑一棵自己喜歡的樹,抱著不鬆手。幾分鐘後,她慢慢地走回來,回歸人群。我沒有傷害任何人,那麼我為什麼要嫌棄自己?」一年前,曾寶儀參與紀錄片《明天之前》的拍攝,這是她最近幾年最重要的工作。她和製作團隊去了20多個國家,談論了幾個和全人類有關的話題。在美墨邊境,她見到了一個24歲的瓜地馬拉女孩,這個女孩因為勸告年輕人遠離黑幫,而收到來自黑幫的威脅。在嚮導考慮措辭的那一小片安靜裡,曾寶儀伸手,握住了女孩的手。
  • |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圖片來源:網絡作者丨小左菲律賓被稱作「男人的天堂」?在很多女人和孩子看來,卻是地獄般的存在。為什麼這樣說?看完下面的故事吧。「01」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北部有一個地方被稱為「天使之城」。
  • 馬布裡:一個生存故事|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2020年是馬布裡來到中國的第10年,但直至現在,美國媒體仍然無法理解,在一萬公裡以外的北京,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馬布裡徹底活成另一個人?
  • 年輕一代的女性,不是缺乏技術,而是不敢驕傲|百家故事
    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文|羅芊編輯|糖槭窄門進入歌劇行業,意味著穿過一道又一道窄門。一個亞洲女孩想在美國做歌劇,那種難度就好比,外國人要來中國做京劇,沒有引路人,周沫只能自己扛起斧頭「砍荒」,路上雜草叢生,很多人潑冷水,「等你找不到工作灰溜溜滾回國的時候,我看你怎麼哭。」
  • 一個叫「招娣」的女孩,下定決心去改名
    來源:後浪研究所「招娣」,即招弟。全國還有至少16557個名叫「招娣」的女孩。這是一個叫「招娣」的女孩,歷經重重阻撓去改名的故事。「招娣」是重男輕女的奶奶隨口給起的。芊說,「幾乎可以認定,改名,是我25歲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她將自己的改名攻略寫在了網上,影響了更多的人。每次收到成功反饋,她都特別開心,並由衷地給那些女孩說一句:祝你從此擁有嶄新的人生。在姓名系統,僅搜索李王劉張陳這幾家大姓,你就能發現,名叫「招娣」的女孩,就有16557人。
  • 那年,那天,那個男孩和那個女孩|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那年冬天的一個傍晚,冷風嗖嗖地吹著,雖才六七點但夜色卻像是深夜一般,街上早已空蕩蕩的。女孩加班這會兒才離開公司,正孤零零地走著,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號碼打過來的電話。「餵」,「好久不見!」電話那頭響起了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聲音,原來是自己十年前的同學,那個曾經在自己後面坐了三年的男孩。這個電話讓女孩愣了神,也讓她陷入了無限回憶。
  • |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文中圖片來源 網絡作者 | 羅發財01《乘風破浪的姐姐》公演裡,寧靜組的《蘭花草》改編的詞,無數人驚豔了,更是被很多音樂人點名表揚改編者。我朝山中去,帶著蘭花草。相較於原歌詞的直白柔軟,新詞裡將女孩的「錚錚傲骨」展現的妙不可言。從山中來,變為朝山中去不再為誰剪花枝,在風雨後依然挺拔。歌詞和張九齡寫蘭花的詩意和蘭在中國人心中的氣節相合,以蘭來比喻這群姐姐們再合適不過。
  • 被「慕殘者」跟蹤的女孩|故事FM
    點擊上方圖片,跳轉「故事FM」小程序,收聽真人講述。記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鍵收聽全部故事喲!提示:本期節目會談到和性相關的話題,如果你的身邊有孩子,建議你帶上耳機或者換個時間再聽。-1-小兒麻痺的後遺症我的父母都是農民,為了生一個男孩,生了六個女孩,而我是最小的那一個。我出生以後,他們忘記給我打疫苗了,兩三歲的時候,一場高燒之後,我的左腿就站不起來,我得了小兒麻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