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況下,想要成為NBA巨星都必須要具備一定的進攻能力,如果只是在防守端有能力的話那充其量就是一名極品藍領,很難成為球隊的核心。但凡事都有例外,在NBA的歷史上就有三名球員生涯得分都只有個位數,但卻沒有人質疑他們巨星的地位。
羅德曼
作為公牛王朝第二個三連冠的「鐵三角」成員之一,羅德曼職業生涯得分只有7.3分,而他大部分時間都是靠防守在NBA立足。然而這並不妨礙人們對於他的喜愛,以及他在NBA的歷史地位。儘管羅德曼在NBA歷史籃板榜排名20開外,但他卻被認為是史上最會搶籃板的球員,90年代他曾連續7年成為NBA的籃板王,而他的對手則四大中鋒+莫寧+穆託姆博+巴克利等等一系列偉大的內線球員。
職業生涯裡,羅德曼一共5次獲得總冠軍,2次入選全明星、2次當選最佳防守球員、2次入選最佳陣容、8次入選最佳防守球員,再加上他的連續7次籃板王,這都是羅德曼職業生涯的勳章。退役後羅德曼也於2011年入選了NBA名人堂,儘管他得分數據慘澹,但沒有人會認為他不是巨星。
穆大叔
作為姚明職業生涯裡最重要的「導師」之一,穆託姆博的職業生涯也堪稱偉大,但實際上他的場均得分只有可憐的9.8分。當然了,穆大叔年輕時場均也可以得分2位數以上,但真正讓他在NBA立足的其實是他的防守。以防守見長的他8次入選全明星並且3次首發,兩次籃板王、3次蓋帽王、4次最佳防守球員、3次最佳陣容、6次最佳防守陣容,這樣的榮譽有誰敢質疑他是巨星嗎?
而且穆大叔也是NBA少有的特權球員,他是唯一被允許在比賽中搖手指的球員。當然了,這項特權正在被逐步開放,NBA給出的解釋是不可以衝著對手搖,但當年穆大叔在NBA的賽場上可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所以被吃過他火鍋的球員都要被他搖手指「羞辱」一番。
本-華萊士
本-華萊士的職業生涯堪稱傳奇,作為1996年的落選秀他曾去歐洲討生活,但球隊卻以戰績不佳為由一分錢工資沒有付給他。回到美國後他終於得到了加盟NBA球隊的機會,但前幾年一直都默默無聞,直到加盟活塞後成為了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在活塞隊期間大本拿到了職業生涯唯一的一座總冠軍,也是在活塞期間他先後4次入選全明星、4次當選最佳防守球員、5次入選最佳陣容、6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
當年的活塞五虎中,比盧普斯絕對是球隊的大腦,球隊可以正常運轉完全是因為比盧普斯的支配。但那支活塞隊真正的戰術核心其實是本-華萊士,球隊的攻防體系都是圍繞著他來打造的。儘管大本還沒有入選名人堂,但人們相信他的入選只是時間問題,甚至他入選的可能性要高於奪冠那年的FMVP比盧普斯。